杨××,女,49岁
2018年3月8日
全身多关节疼痛10余天
近10余天来双手多个近端指间关节疼痛,轻度肿胀,肘、膝、足跟及足趾关节疼痛,膝痛无法蹲起自如,平时无明显汗出,晨起后额头见汗,产后20余年来一直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纳眠可,大便粘滞。查CCP阳性。
2018年3月15日
复诊:双手指已无明显疼痛,膝及足部疼痛无明显缓解,手足见暖,大便调。
问:
摸到弦脉什么时候考虑为痰饮?是根据“双弦者寒,单弦者饮”来定吗?临床见到弦脉最多,它的病机最晕!
唐医生的讲解:
×医生的病案,从脉诊纪录到病机的分析都比较全面。
在第一手治疗中,病人的关节疼痛,确实有太阳伤寒表证,所以在药方中,使用了麻黄,也考虑到了病人有热邪,所以用了知母清热,考虑到了有肾虚,加用了附子,整体考虑的很周到,所以治疗效果就很明显,病人的手指疼痛就大为减轻。
第二手的治疗,在左脉上可以看出,该病人的病机转了,脉由第一次的紧滑涩转为第二次的弦涩,是否有紧脉,×医生不确定,觉得没有摸到紧脉,但是病患还有疼痛存在,所以呢,在病机上就不太确定了,从而导致在治疗上也不能明确,于是,用药的时候就决定把麻黄的量减少,加了祛风的独活。实际上,该病人,通过摸到的脉象来分析病机,病机已经转了,寒邪经过第一手的治疗以后已经祛除。当病人有寒邪的时候,用麻黄效如桴鼓,但是如果没有寒邪,就不能用,否则反而会伤人。所以该病人第二手的治疗,麻黄不是单纯减量,而是应该完全去掉。根据脉诊结果,表层的太阳伤寒已解,就要根据这个转变来用药,针对后续的病机来进行调整。第二手复诊的时候,整体的脉象以缓涩为主,说明现在的疼痛是由于瘀血造成的,而不是像初诊的时候是有表寒的原因。
总的来说,×医生对于脉诊的分析思路和用药,比较全面,处理得当,反应了医生整体不错的功力。
脉质分析的不足:
我们对于太阳伤寒的认识,只有尺部气层有紧脉,要看在哪里?左右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在左边的话,理论上来说,寸脉也应该有。不会说寸脉没有紧脉只有尺部有。只要能判断出来紧脉,就能判断有太阳伤寒,这个时候就可以用麻黄。当然了,大家还要根据其他脉质来进一步的判断,比如说是否有心下有水气的中寒?少阴是否虚?这些其实已经牵涉到治疗问题,现在就不具体讲了。现在的主要核心是把脉摸准。
×医生的问题回答:
弦脉有阴弦和阳弦的区分,弦细硬的话是阴弦,弦大软的话,是阳弦。这个代表的病机就有了相应的区别。临床的弦脉十分常见,大家要注意区分和弦脉类似的脉象,比如牢脉,实脉,紧脉,都需要鉴别区分,它们所代表的病机是完全不同的,随之而来的治疗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