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难经》又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巧,切而知之谓之工”。从此话中可以看出脉诊是四诊之一,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对病症做出最后的判断。但望、闻、问三诊,都是外部条件的观察,可做为诊病的参考,只有通过脉诊,才能探查体内脏腑之间发生的真实变化。
切脉,是祖国医学中之瑰宝,是前人在临床中诊断病情,使用的一种方法。几千年以前,古代医学家当中的有识之士,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摸索,总结出诊断疾病的方法……切脉,这种诊断病情的方法一直延续至今。无论从切脉的位置、运用的方法、以及诊断的内容等等,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足以说明切脉,是探讨病情、判断脏腑发生病变,最科学、最简捷的方法,因此,以诊脉入手,坚持四诊合参,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势在必行。
诊脉包括脉象、脉形两个方面,脉象和脉形是切脉中观察脏腑气血运行的不同形态。体内脏腑无论发生任何病变,包括体表的疾病(外伤、疮伤),都能真实、无疑在寸口脉,脉象和脉形中反映出来。脉象和脉形之间的微妙变化,是体内患病病因的真实体现,只有根据脉象、脉形的不同形态做出的判断,才能断定患病的病因。因此,对脉象、脉形判断的正确与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切脉选择在寸口部位呢?这是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前人在切脉位置的选择上,也历经了长期、反复地临床摸索,探讨很多诊脉的部位,这些诊病的部位各有所长。如,人迎脉(颈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寸口脉(桡动脉搏动处)以候十二经气,跌阳脉(足背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或以太溪穴以候肾气等。这些取脉的部位,唯独寸口取脉法延续至今,其他取脉法没有被后人采纳,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取脉的位置不便,男女授受不亲等等。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对切脉的位置、脉形的内容等,做出了较为科学的总结,是最为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一直为后人采用。《濒湖脉学》认为:“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语译:全身十二正经中,每一条经脉在体表所过部位都有可以切诊脉动的地方,但临床上都是在手太阴经的寸口部位切脉诊病,为什么独取寸口脉呢?因为手太阴属肺脏的经脉,这条经脉上连喉咙,呼吸之气出入的要道)。
肺“朝百脉”,寸口为脉气聚会之处,又称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经穴太渊,位于寸口部,全身各脏腑经脉的气血在肺会合,而大会于寸口部位在太渊,肺经是人体经脉的起点,又是经脉的终点。因此,诊寸口部位,通过脉搏动的频率,就能推论十二经的变化。之所以能推论十二经的变化,是由心气的波动作用,肺气的推动作用,脾气的固摄作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的。
一、心气的波动作用
“心主血脉”。心脏是人体供血的器官,可称之为人体的“泵站”,脏腑所需要的一切血液,都要经过心这个能动的“泵”射出,经过经脉之间的传递,以维持脏腑的各项生理活动。
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说:“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语译:脉是血脉,即血管,血脉不仅是血液流行的通道,必须以血脉为先导,才能布散到全身,发挥营养作用。人体脉搏的博动是与呼吸息息相应的。血液在体内流通布散,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毛,这种状况就象地面上许多江河一样纵横交错,相互沟通。例如,血液通过血脉流行,与心脏相合,为心所主,在心的推动作用下,直达皮毛)。
“脉乃血脉,心之合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与心脏自身的功能是分不开的。从生理的功能上看,心主血脉,血液是在体内运行的载体,血的运行是通过心房、心室之间相互传递,依靠心肌有节率的舒张和收缩,最后经心脏射出,通过经络传输,供给到各个脏腑。
手腕是人体活动较多的一个关节,是脏腑气血流注的要道。寸口是全身血液循环流经的一个部分,心脏射出的血液通过心肌的舒缩,必然产生波动,这种波动通过经络的传导,在寸口部位反应出来。医者或常人往往在寸口部位,测定心脏搏动的次数,以观察心脏的工作状态。都晓得寸口脉的博动与心脏的搏动是同步运行的,根据心脏搏动的各种状态,判断心脏是否健康,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切脉中出现的各种搏动的形状,是由心脏射血的工作状态决定的。心血通过心肌的舒缩,然后经过心脏主动脉射出,心脏射血一次,在脉搏上就体现搏动一次。心脏功能发生异常,射血也会出现不同的频律,在脉搏上就反应出各式各样的脉象或脉形。如,心脏射血的速度快,在脉搏动反映出急脉;心脏射血的速度慢,在脉搏上就反映出缓脉等。脉的搏动是心脏射血状态的反映,受心脏射血工作状态的制约。因此,心脏的工作状态决定脉博动的各种频律。
人们常说,心慌,心跳加快,心区不舒服等等的感受,实际上是心脏出现病变,使心脏搏动的频率发生了异常。心搏动的频律正常值一般为60~75次左右,超过正常值的范围,心区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因此,心脏射血的频律决定脉搏动的频律。
二、肺气的推动作用
气和血是机体中须臾不能分离的两种物资,这两种物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血为载体,气为动力,由气推动血液在体内连续不断的运行。
《濒湖脉学》说:“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语译:血脉自身不能单独运行血液,一定要随着与血脉密切相关的脉气的运动,才能使血行脉中不息。脉气的运动可以从脉象中反应出来,气为阳,血为阴,脉气行血,亦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体现。脉气的运动就象风箱的鼓动作用一样,脉中血液受到脉气的推动就会掀起波澜,上下来去,往复无穷地在全身脉中循环不息)。
血管中血液的运动,不仅要依靠心脏自身节律的调节,而且还要依靠气的推动,这种气属于脉气。五脏中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可辅助心君,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心主血脉,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的运行又依赖气的推行动,即“气为血帅”,血液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全身,而一身之气归肺所主,由于肺主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灵兰秘典论》亦说:“心者,君主之官也……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表明血液在脉中运行归心所主,但与肺主气助心行血有直接关系。
肺气由于“气如橐瀹”的运动,产生,“血如波澜”的形态,推动血液“上下循环”, 寸口为肺经循环的终点,随着气推动血液这种运动状态,直接反应到寸口脉中。
三、脾气的固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柩﹒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中焦脾胃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由于脾胃接受水谷,经腐熟消化后,摄去其中的精微,成为血液中最基本的物资,再经过心肺中会合作用,完成血液的化生任务。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资缺乏,则血液亏虚,影响气血的运行。
机体气血运行,不仅要依赖心气的波动、肺气的推动,而且与血管内壁平滑肌的舒缩,促进血液运行也是分不开的。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血管串通,连结在一起,为其提供营养物资,尤其人体末稍,远离心脏,致使血循环中的阻力增大,气血循环的速度,取决于血管内平滑肌的舒缩功能,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在于脾气的健旺。
脾主肌肉,是指人体肌肉的丰满健壮和四肢的正常活动,皆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由于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旺盛,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资送到全身和肌肉中去为之营养,使其丰满健壮,四肢活动有力。
脾主全身肌肉。现代医学认为:肌肉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皮下组织、血管内平滑肌等。脾的功能正常时,血管内的平滑肌舒缩有度、柔韧适合,将清阳之气布达全身,增强心脏的回归血液。当脾的功能异常时,血管内平滑肌菲薄、舒缩无力,使归心血液不足,增加心脏的负担。
除此以外,脾还有统血功能。统有统摄、控制之意,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脉管之外,这种统摄功能是依靠血管内平滑肌的作用完成的。如果脾气虚弱,就会造成平滑肌功能低下,肌肉松弛无力,通透力增强,固摄失职,血液溢出脉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平滑肌的舒缩完成统血作用,保证气血在各脏腑血管内的正常运行,脏腑正常运行和出现病理变化,通过经脉的传导也要反应在寸口脉上。
综上所述,从以上心肺脾在机体中的各自功能,可以清楚看到:心肺脾等脏器各司其职,即独立运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体循环的全过程,在诸脏器中居于这种特殊的地位,是其他脏腑所没有的。心肺脾在气血运行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经脉的传导,血运经过到其他脏腑,出现的各种不同状态,都要反应到寸口脉。所以,通过切脉能真实准确地判断出脏腑内在变化,脉象是体内脏腑发生病变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