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7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FONT=黑体]龙伯坚、龙式昭[/FONT]编著《黄帝内经集解》
[FONT=黑体]金栋[/FONT][FONT=仿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补遗
灵兰秘典论第八
【补遗】
【灵兰秘典论】马莳说:末有“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名篇。
吴昆说:灵台兰室,皇帝藏书之所。秘典,私藏典籍也。
高世栻说:灵兰,藏书之室,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密之典章。盖心为君主,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帝闻岐伯之言,而悟为君之道,故尊奉其言,斋戒择之,以藏灵兰之室,故曰《灵兰秘典》。
金漥七郎说:灵兰者,盖美称也。神妙不测谓之灵,即灵台、灵沼之义。兰者,众草中之最美者,故取之。《家语》所谓芝兰之室,亦此义也。秘者,密也。典,常也,法也。
李经纬、邓铁涛说:本篇主要讨论十二脏腑的各种功能和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心神在整体中的主导作用,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所以又名“十二藏相使论”。
《汇粹》说:灵兰,即灵台兰室,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秘典,即秘藏之典籍。高世栻说:“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室之典章。”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十二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着重指出人体的整体活动,是以心主神明为之主宰。这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内容之一,也是祖国医学关于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的基本观点。
程士德说:灵兰,即灵台兰室之简称,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室之所以名灵兰,《素问直解·卷一》云:“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珍重之辞,即秘藏之典籍。本文篇末有“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之语,以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故篇名“灵兰秘典”。正如《素问注证发微·卷一》云:“末有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名篇”。
胡天雄说:《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在第三卷。”……天雄按:观林校,知本篇是王冰编次时移于此处的,篇名亦王氏所改。考《灵·外揣》及《刺节真邪》等篇均有“藏之灵兰之室”云云,故吴昆云:“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
[FONT=仿宋]金栋按:观今本《内经》哪一篇不是重要之典籍、珍秘的经典?有多少篇不是“帝闻岐伯之言”?有多少篇“藏灵兰之室”?又有多少篇未“藏灵兰之室”?
《灵兰秘典论》篇名,乃王冰据篇末经文所改,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全元起,生卒年不详,据《南史·王僧孺传》称,全元起注《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孺。据有关史料,全元起是个著名医学家,不是文字医,曾任太医侍郎,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可见,全元起与王僧孺是同时代之人,为南朝时齐梁间(至隋初)人,(有径写隋人者)。
全元起是注释《素问》第一家,惜该注本已佚。因本篇中有“中正和州都是曹魏以后才有的官名,并且三世纪中期的皇甫谧《甲乙经》没有采用《灵兰秘典论》一句话,可见这一篇肯定是公元三世纪以后的作品”(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奇病论·集解》则说“这一篇肯定是魏、晋以后的作品”),所以有学者认为《灵兰秘典论》这一篇晚出内容乃六朝时期南朝梁人全元起所补入。如田永衍、郝军、徐勤磊认为,“本篇经文在今可见的《内经》早期传本《甲乙经》和残本《太素》均无收载。林亿等的《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在第三卷。’因全本已佚,故今首见于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因其职官中有魏晋南北朝时官名‘中正’,故有人疑其为六朝作品,由全元起为《素问》作训解时补入。”(田永衍,郝军,徐勤磊.素问·灵兰秘典论考释三则.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5:467)这个说法符合常理,是可信的。
这是因为“全元起本,根据宋臣林亿等提供的资料,足可说明,其在篇名、文字、卷数及佚缺情况等方面,固可提供诸多梁代早期《素问》传本的情况和实证,反映其基本面貌,在卷次、篇次及内容方面,均显得比较混乱。因此,在内容方面,多有重合之外,甚至有整篇的重复,尚有些互不相关的内容,合并为一篇。因此,全元起注本之祖本,极可能为曾经多人之手,并参照多种不同传本的传抄本。但另一方面,从全书总体内容看,与王冰注本亦基本相同,篇名也大都一致”(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看看六朝隋唐时期十二官称的不同称谓及演变,便可知出于多人之手及不同的传本,非常混杂零乱。
将战国秦汉时期这些医学论文汇编合纂在一起才能算是成书,而以此篇《十二藏相使》来分析,魏晋以后才有的“中正”、“州都”这样的官称,是否可以作为《素问》这本书成书的下限?常理而言,当如是也!如此说来,今本《内经》(《素问》《灵枢》)怎么会成书于西汉以前呢?所以廖玉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实际上,西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并无整部保存下来的例子,后世所见者均是东汉之书,如《难经》、《明堂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而现在则应该再加上《素问》、《灵枢》这样两部大约成于西汉末至东汉前期的著作。日本学者山田庆儿认为:‘现存(《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之中,西汉时期写成的不超过20篇,其余为王莽新朝至东汉初期所写’,这是他的最新看法。”[/FONT]
[FONT=黑体]金栋[/FONT][FONT=仿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补遗
灵兰秘典论第八
【补遗】
【灵兰秘典论】马莳说:末有“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名篇。
吴昆说:灵台兰室,皇帝藏书之所。秘典,私藏典籍也。
高世栻说:灵兰,藏书之室,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密之典章。盖心为君主,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帝闻岐伯之言,而悟为君之道,故尊奉其言,斋戒择之,以藏灵兰之室,故曰《灵兰秘典》。
金漥七郎说:灵兰者,盖美称也。神妙不测谓之灵,即灵台、灵沼之义。兰者,众草中之最美者,故取之。《家语》所谓芝兰之室,亦此义也。秘者,密也。典,常也,法也。
李经纬、邓铁涛说:本篇主要讨论十二脏腑的各种功能和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心神在整体中的主导作用,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所以又名“十二藏相使论”。
《汇粹》说:灵兰,即灵台兰室,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秘典,即秘藏之典籍。高世栻说:“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室之典章。”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十二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着重指出人体的整体活动,是以心主神明为之主宰。这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内容之一,也是祖国医学关于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的基本观点。
程士德说:灵兰,即灵台兰室之简称,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室之所以名灵兰,《素问直解·卷一》云:“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珍重之辞,即秘藏之典籍。本文篇末有“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之语,以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故篇名“灵兰秘典”。正如《素问注证发微·卷一》云:“末有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名篇”。
胡天雄说:《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在第三卷。”……天雄按:观林校,知本篇是王冰编次时移于此处的,篇名亦王氏所改。考《灵·外揣》及《刺节真邪》等篇均有“藏之灵兰之室”云云,故吴昆云:“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
[FONT=仿宋]金栋按:观今本《内经》哪一篇不是重要之典籍、珍秘的经典?有多少篇不是“帝闻岐伯之言”?有多少篇“藏灵兰之室”?又有多少篇未“藏灵兰之室”?
《灵兰秘典论》篇名,乃王冰据篇末经文所改,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全元起,生卒年不详,据《南史·王僧孺传》称,全元起注《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孺。据有关史料,全元起是个著名医学家,不是文字医,曾任太医侍郎,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可见,全元起与王僧孺是同时代之人,为南朝时齐梁间(至隋初)人,(有径写隋人者)。
全元起是注释《素问》第一家,惜该注本已佚。因本篇中有“中正和州都是曹魏以后才有的官名,并且三世纪中期的皇甫谧《甲乙经》没有采用《灵兰秘典论》一句话,可见这一篇肯定是公元三世纪以后的作品”(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奇病论·集解》则说“这一篇肯定是魏、晋以后的作品”),所以有学者认为《灵兰秘典论》这一篇晚出内容乃六朝时期南朝梁人全元起所补入。如田永衍、郝军、徐勤磊认为,“本篇经文在今可见的《内经》早期传本《甲乙经》和残本《太素》均无收载。林亿等的《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在第三卷。’因全本已佚,故今首见于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因其职官中有魏晋南北朝时官名‘中正’,故有人疑其为六朝作品,由全元起为《素问》作训解时补入。”(田永衍,郝军,徐勤磊.素问·灵兰秘典论考释三则.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5:467)这个说法符合常理,是可信的。
这是因为“全元起本,根据宋臣林亿等提供的资料,足可说明,其在篇名、文字、卷数及佚缺情况等方面,固可提供诸多梁代早期《素问》传本的情况和实证,反映其基本面貌,在卷次、篇次及内容方面,均显得比较混乱。因此,在内容方面,多有重合之外,甚至有整篇的重复,尚有些互不相关的内容,合并为一篇。因此,全元起注本之祖本,极可能为曾经多人之手,并参照多种不同传本的传抄本。但另一方面,从全书总体内容看,与王冰注本亦基本相同,篇名也大都一致”(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看看六朝隋唐时期十二官称的不同称谓及演变,便可知出于多人之手及不同的传本,非常混杂零乱。
将战国秦汉时期这些医学论文汇编合纂在一起才能算是成书,而以此篇《十二藏相使》来分析,魏晋以后才有的“中正”、“州都”这样的官称,是否可以作为《素问》这本书成书的下限?常理而言,当如是也!如此说来,今本《内经》(《素问》《灵枢》)怎么会成书于西汉以前呢?所以廖玉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实际上,西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并无整部保存下来的例子,后世所见者均是东汉之书,如《难经》、《明堂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而现在则应该再加上《素问》、《灵枢》这样两部大约成于西汉末至东汉前期的著作。日本学者山田庆儿认为:‘现存(《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之中,西汉时期写成的不超过20篇,其余为王莽新朝至东汉初期所写’,这是他的最新看法。”[/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