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860
- 获得点赞
- 833
- 声望
- 113
古人依据对比人迎脉(人迎穴附近的脉搏跳动,属颈动脉处)与气口脉(桡动脉处)来辨别外感和内伤,人迎脉大于气口脉的是外感,气口脉大于人迎脉的是内伤。这种方法有其可取处,但并不精准。
外感风寒,是有余的病证,是由外邪入侵引发,致病一定先在左手脉象中显现,因左手主表,脉气行人体之阳部二十五度。内伤饮食以及饮食不节,或劳役损伤,都是不足的病证,出现病变一定在右手脉象中显现,因右手脉主里,脉气行人体之阴二十五度。
所以外感寒邪,左寸、人迎就会出现浮紧的脉象,按之洪大。紧脉拘急之象强于弦脉,是足太阳寒水病变的脉象,洪大有力,是手少阴心火的脉象,丁火与壬水相合,内里洪大,就是伤寒脉。如果外感风邪,人迎出现缓脉,比气口脉强一倍,乃至强两倍,三倍。内伤饮食,右寸脉就会大于人迎一倍,损伤严重涉及少阴的就会大于两倍,涉及太阴的就会大于三倍,这是内伤的脉象。
如果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心脉本经的洪大脉象就会显露在气口,这是心火克制肺金,肝木之火也会借助心火,反侮肺金,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侮所不胜,寡于畏者’的意思。所以出现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或偶尔出现代脉且涩的脉,涩脉是肺经本脉,代脉是元气不能接续,脾胃之气不足的脉象。洪大而数,是心火刑肺;脉急,是肝木借助心火反克肺金。如果劳役不重,只是有关部脾脉出现大而数的脉象,明显大于其他五部脉,数中又含柔缓之象,偶有一止。如果饮食不节,寒温失宜,就会先在右关部表现出虚损之象,也有的隐秘不易查见,只是脾脉大、数、微缓,偶一代。如果宿食淤滞不消的,则右关部脉象沉而滑。《内经》说:脉滑者,有宿食也。用以上这些方法来鉴别外感、内伤,不是更加明了?不过怕山野中没有医生,没办法诊脉,所以再把病证上的鉴别,说一说.....
原文:
[FONT=楷体]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
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二倍、三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搏肺,经云: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
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FONT]
外感风寒,是有余的病证,是由外邪入侵引发,致病一定先在左手脉象中显现,因左手主表,脉气行人体之阳部二十五度。内伤饮食以及饮食不节,或劳役损伤,都是不足的病证,出现病变一定在右手脉象中显现,因右手脉主里,脉气行人体之阴二十五度。
所以外感寒邪,左寸、人迎就会出现浮紧的脉象,按之洪大。紧脉拘急之象强于弦脉,是足太阳寒水病变的脉象,洪大有力,是手少阴心火的脉象,丁火与壬水相合,内里洪大,就是伤寒脉。如果外感风邪,人迎出现缓脉,比气口脉强一倍,乃至强两倍,三倍。内伤饮食,右寸脉就会大于人迎一倍,损伤严重涉及少阴的就会大于两倍,涉及太阴的就会大于三倍,这是内伤的脉象。
如果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心脉本经的洪大脉象就会显露在气口,这是心火克制肺金,肝木之火也会借助心火,反侮肺金,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侮所不胜,寡于畏者’的意思。所以出现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或偶尔出现代脉且涩的脉,涩脉是肺经本脉,代脉是元气不能接续,脾胃之气不足的脉象。洪大而数,是心火刑肺;脉急,是肝木借助心火反克肺金。如果劳役不重,只是有关部脾脉出现大而数的脉象,明显大于其他五部脉,数中又含柔缓之象,偶有一止。如果饮食不节,寒温失宜,就会先在右关部表现出虚损之象,也有的隐秘不易查见,只是脾脉大、数、微缓,偶一代。如果宿食淤滞不消的,则右关部脉象沉而滑。《内经》说:脉滑者,有宿食也。用以上这些方法来鉴别外感、内伤,不是更加明了?不过怕山野中没有医生,没办法诊脉,所以再把病证上的鉴别,说一说.....
原文:
[FONT=楷体]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
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二倍、三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搏肺,经云: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
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