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唐略:中医的基本思维方式——取象比类

本草有情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8/04/19
帖子
1
获得点赞
1
声望
3
所在地
北京
对于中医爱好者或初学中医者来说,明白中医思维的方法特别重要。中医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过去司空见惯,人们日用而不知。但目前,因为现代思维方式的冲击,它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

不过,正是因为受到冲击、被遗忘,这些被人们日用而不知的东西,会被我们重新认识,并展现其价值。

取象比类的传统源流

我们首先来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周易》有那么大的魅力?八八六十四卦,能把天地万事万物都概括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不懂的人会说它很玄,但实在地、简单地说,它就是取象比类,是一种形象思维。

说到形象思维,我们就会说到文学。文学不就是形象思维么?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文学。

“五经”先列《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表达方式在诗学里叫“兴”。欲言彼,先言此,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是在营造言说的氛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联系么?冷静的想,是没有联系的,其中有思维的跳跃;但是,如果你诗情画意的想,又是有联系的。你理性地想,它们是没有联系的;你感性地想,它们就有联系了。这就是“比兴”,取象比类,是一种跳跃的思维方式。

取象比类是传统学问的核心。周易之象,诗之比兴,都是这种思维。

我是一个非常较真的人,初中时要写议论文。老师教我们各种论证方法:数据法、举例法、类比法……我就很不同意类比论证法。有一次,大概是我因为某件事情发了脾气,父亲给我打了个比方:“一滴墨水滴在杯子里,这杯水就黑了。但是当一滴墨水滴在大海里,大海依然蔚蓝。所以一个人的心胸要宽广,像大海那样能包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翻脸。”我心里是服气的,但是我又想:你用的是类比论证,而类比论证要严格讲是不成立的。墨水滴在杯子或大海里,跟人的修养和胸襟有关系么?严格讲,风马牛不相及!你怎么能把这两个扯在一起?但后来我学了《诗经》,慢慢的体会到“比兴”的妙处,体会到了中国思维方式,这才想通。

形象思维能妙合医理

好的中医,往往不会跟你就事论事。他们嘴里往往是一个接一个的比喻,善于由此及彼,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学医之初,师父给我讲过一个治疗脱发的思路:人好比一棵树,头发就是树叶。树掉叶子了,怎么办?如果是秋天落叶,那是自然现象,就不要干预了。如果是平时,肯定是由于干旱,那就得浇水。对应到人就是养阴、养血,要用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且发为血之余,也说明四物汤是必用的。浇水要往根上浇,所以再加一味牛膝,引药下行,使药力渗透得更深。我们再仔细观察,哪怕再干旱,叶子只能是在枝头枯萎,绝不会掉下来。要掉下来,还得有一阵风!那怎么办?有风就祛风,用桑叶菊花,。一来祛风,二来平肝,三来其性升浮,能引精血上承,滋养头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及季节进行加减。

以上就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医理也渗透其中,二者妙合无痕。这让我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和启发。我的师父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人,从他身上,我领悟到中医是一门艺术。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中医当做一门科学来学,要把它当做一门艺术来玩。

有人主张让孩子从小就学一些基本知识。我则以为,不要过早教孩子具体的东西,以免局限其思维。其实,小孩学诗歌、学传统文化,便是在给中医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这实质上是在陶冶情操,在培养取象比类的传统思维方式,在训练跳跃性的思维。这样的小孩以后才是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死板的人。有了这种素质,以后学任何东西都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的。(文/唐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