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龙伯坚、龙式昭编著《黄帝内经集解》

金栋[FONT=仿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补遗

《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
阴阳离合论105.png

【补遗】

[FONT=仿宋]【阴阳离合论】吴崑说:此篇当与《皮部论》参看。此言阴阳,经之阴阳也。阳表阴里谓之离,一阴一阳相偶谓之合。又,异者为离,同者为合。

金栋按:与《皮部论》参看后,乃知三阴三阳六经之“开阖枢”当为“关阖枢”,“开”乃“关”之错字。《集解》已在经文中直接改之,甚是。开(開)、关(闗)繁体字形似致错。见下相关补遗。

高世栻说:见下文胡氏所引。

胡天雄说:高云:“此承上篇《阴阳应象》而复论阴阳之离合也。应象者,阴阳之征乎外也;离合者,阴阳之本乎内也。阴阳之理,本于太极,由阴而阳,故曰阴阳。离则有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开阖枢者,开则为阳,阖则为枢,舍阖则不能为开,舍开则不能为阖,是阴阳互见,开阖并呈也。”天雄按:高说殊牵强,《阴阳应象》原在全本第九卷,而此篇则在第三卷,乃王氏编次于此,岂可谓承上篇而复论。《内经》一书,非出一人之手,亦非一个时期的作品。西汉初,始纂集成书,直是先秦一“医学论文汇编”而已。“开阖枢”本“关阖枢”之误文,篇中已详论之,此不赘。

金栋按:高世栻说“阴阳之理,本于太极”,乃宋儒附会《易》学之说,由宋初道士陈抟绘制《太极图》附会推演而来。太极图始见于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认为有象有形的二气五行和万物,都出于原始的、绝对的实体太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以图表示了太极生两仪(阴阳)等变化的过程。故至明代张介宾时,始以《易》学附会《内经》之医理,见于其著作《类经图翼·医易义》,从此而有医易同源之说。

胡氏说“至汉初,始纂集成书,直是先秦一‘医学论文汇编’而已”,此说不当。看来,必须对《内经》“成书”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即怎样才算“成书”。也就是今本《内经》体系的天人相应学说、气化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脉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诊法学说等大体完成(除七篇大论之外),一般说来也编纂在一起了,算是成书。成书年代与书中所反映的内容出于什么年代不是一回事!观今本《内经》的具体内容,确实辑录了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文献,又吸取了当时的医学成就(包括解剖学)整理成书,故其中又有语言古朴、合于上古音韵、带有先秦习俗的成分,又有明显的两汉时代烙印——即五行学说。所以有些篇章可能出自或反映先秦时期的内容,而西汉初这些“医学论文汇编”尚未纂辑成书。如果今本《内经》在西汉初已经纂集成书的话,司马迁编著《史记》时,其《扁鹊仓公列传》为何没有《内经》的些许痕迹呢?

《史记》第一百〇五卷《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是司马迁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秦越人)和西汉名医淳于意所立的传记,开创了在正史中为名医立传的先例。扁鹊约生当战国时期,《扁鹊传》中的医学理论已有阴阳说、早期经络说及刺法、脉诊等,和今本《内经》体系的基本内容相距还较远。最关键的缺陷是,五行学说未引进医学。这样便不可设想,先秦战国时期有大体与《内经》相同的理论体系。即《内经》不大可能成书于先秦战国。仓公生当西汉初期,据其传记所述,与今本《内经》理论体系相较,仓公之学比今本《内经》面窄,不很系统。要言之,司马迁不可能见到今本《内经》。所以说,今本《内经》的成书时间不是先秦战国时期。

再如,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经专家考证认为,马王堆医书下葬于西汉早期——下葬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主人的随葬品应是他生前研读、使用的东西。马王堆医书应是西汉初年流传并且在使用的医书。其成书时代亦应断自汉初为妥。马王堆医书最有考证意义的是,其中的经脉学说是十一经脉,还没有今本《内经》中成熟的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说。今可断言,马王堆医书时代,今《内经》的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学说远未完成。这不但为《内经》成书时代,提供了可靠地上限,也足资证明,经脉学说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据此推断,今本《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中期之前,怎么会是先秦战国时期呢?

又如,《灵兰秘典论》中的“中正”、“州都”之官,乃曹魏以后才有的官名,与先秦何干?

说《内经》成书于西汉初,是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缘故。有学者考证,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非《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当是东汉时期成书。所以时贤廖育群著《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说:“突破《素问》、《灵枢》两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禁锢之后,即打破了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下限不会晚于刘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独立的著作,其成书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时。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汇集各种早期医学著作,进行校勘汇编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办到。如果在《七略》成书之前,就完成了这样两部大型医书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录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许多其他医学著作,即或漏而未录,其命运也理应与《七略》著录之书的命运一样,不可能单独地、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

李经纬、邓铁涛说:本篇讨论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合而言之,则阴阳为一气;分而言之,则十、百、千、万可至无穷尽之数。但总的来说,无非是一个变化的道理。人身的经络,也是这样,分而言之谓之离,有阴经与阳经之分;并而言之谓之合,表与里同归一气,相互协调。因此讨论阴阳变化离合之理,故名。

程士德说:对阴阳离合之数,注家有二说:一认为即指一阴和一阳而言。阴经和阳经,离之则为二,合之则为一。如《类经·经络类·二十九》注:“分而言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为合,表里同归一气也。”《内经素问吴注·卷二》亦同此说。注云:“此言阴阳,经之阴阳也。阳表阴里谓之离,一阴一阳相偶谓之合。又,异者为离,同者为合。”一说认为阴阳各分太少厥(阳明)为离,三阴三阳总合于一阴一阳则为合,如《素问直解·卷一》注:“离则有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文中有“三阴三阳不应阴阳”语,则后说义胜。然阴阳本为一分为二,故以阴和阳二者而言,亦是离合之数。

任应秋说:所谓“阴阳”者,本无一定,各以对待而指之,故曰可十、可百、可千、可万,以致“不可胜数”。惟人体三阴三阳经者,则取义于天地四方之部位,故以“南面而立”为之定位。所谓“离合”者,离之则为三阴三阳之六经,合之则为一阴一阳之表里也。其论“根”“结”“为开”“为阖”“为枢”,可与《灵枢·根结》篇互参。

金栋按:本篇三阴三阳只言六经,言六经就不是十二经。只有足六经而未及手经。据本篇内容分析,所谓阴阳之离,离则为三不为二,三阳之离即足太阳为关,足阳明为阖,足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即足太阴为关,足厥阴为阖,足少阴为枢。任氏认为三阴三阳之“六”,取义于天地四方之六合,可备一说。[/FONT]
 
最后编辑:
阴阳离合论106.jpg

[FONT=仿宋]【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森立之说:《太素》无“大小月”三字,“十”下有“五”字,似是。斥太阳年,与《尧典》同。今有“大小月”言,则太阴年也。

傅景华说:三百六十日法是《黄帝内经》中上正天度、下纪化生的特殊历法。其与周天三百六十度相合,处于太阴历与太阳历之中,属于阴阳合历的高度整合,是天文学史上的伟大创举。以下《六节藏象论》与气运诸论中有宏篇巨制的阐发与应用。

金栋按:“岁”是天文概念,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天文时间(365.25天)。“年”是历法术语,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文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张登本《<黄帝内经>二十论》)

太阳年,又称回归年,俗称阳历(公历)。它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亦即太阳中心相继两次通过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一太阳年20世纪初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现在采用的是365.2425天。而历书上一年只能是一个整数即365天。每年是365天,四个365天的年,就比四个历年少将近1天,即

365.2425×4-365×4≈0.97(天)

所以每四年要加上1天,即闰年是366天。

《内经》中讲医理时,因受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涉及到一年(岁)具体是多少天(日)数时,有多种说法,如有三百六十天者、三百六十五天者及三百六十六天者等,前后不能统一,但皆以“回归年”之常数(365.25)为依据。如本句《六节藏象论》作“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也”,即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365.25日,乃实际日数。而取“三百六十日法”,乃十月太阳历法,系以应“六六之节”及五行主运等之推演。从《内经》这些天数来看,都是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讲医理时所提及,“既要天人相应,又不能离回归年常数太远,所以有了前后矛盾的说法”。(赵洪钧《内经时代》)通览《内经》全书,还是以三百六十五天推演居多,如天有三百六十五日,而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三百六十五络、三百六十五孙络、三百六十五溪谷等比附推演。

《尧典》是今本《尚书》第一篇,其回归年周期是三百六十六天,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是闰年的天数,此与《灵枢·九宫八风》篇太乙游宫一年之天数(46×6+45×2=366日)相同。

太阴年,即太阴历,俗称阴历(农历),它是以月亮为公转周期,每月始自“朔”,终于“晦”,因为中国人将月亮称作太阴,所以叫太阴历。阴历的闰年是闰月年,阴历的平年是12个月,多数是354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是13个月。

阳历年亦有大、小月之分,阳历大月是30或31天,小月是28或29天(每年的2月份),一年是365.25天,森氏说“今有‘大小月’言,则太阴年也”,不当。

傅氏说“三百六十日法是《黄帝内经》中上正天度、下纪化生的特殊历法”,此即“十月太阳历法”。即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去掉尾数后的360日等分为十个月的历法。《六节藏象论》中“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即是十月历法,一年分为五季十个月,每季72天是其最大的特点。
[/FONT]
 
最后编辑:
[FONT=仿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森立之说:不应者,不合也。即曰明、曰厥是不合之处。天大阳,人真气应之。地大阴,人形质应之。日小阳,人阳气应之。月小阴,人血水应之。故少之而大小二阴阳,与人相应。多之则三百有余骨穴,亦应阴阳。今三阴三阳奇数,故疑其不应。

胡天雄说:杨注曰:“三阴三阳之数各三,不应天地日月阴阳二数何也?黄帝非不知之,欲因问广衍阴阳变化无穷之数也。”杨意以为天地日月算起来只有二阴二阳,人既与天地日月相应,为什么有三阴三阳呢?比起后世各注,似与原文意义较为贴切。

程士德说:谓三阴三阳为三,不与天地一阴一阳之数相应。

金栋按:无论是黄帝之臣岐伯,还是杨上善,好像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虽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不可胜数”也,但人体为什么会是三阴三阳呢?古人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古者圣贤言事,亦有效三者,取象天地人”(许慎《五经异义》)等,民间还有“事事不过三”之说,所以三阴三阳之“三”,或与此等有关。三阴三阳是推演而来,并非人体所固有。

天有四时,故人有四经;天有十二月,故人有十二经;天有三百六十五日,故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而三阴三阳之“六”,又是如何与天相应的呢?源自哪里呢?见下。[/FONT]
 
[FONT=仿宋]【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谓之三阴,少阳、阳明、太阳谓之三阳。《内经》中其义有二:⑴指六经;⑵指六气。指六经者,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等篇之所云。指六气者,如唐代王冰补入的运气七篇大论之所云。

关于三阴三阳的来历及名称的论述,高校教参程士徳主编《内经》说:

阴与阳,在《内经》中又将其衍化为三阴三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金栋按:此篇并无下面所说,举文有误。《素问·阴阳别论》、《热论》、《阴阳类论》则有下面所说)等篇,就有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等的记载。这里的一、二、三和太、少、厥等,说明了三阴三阳之分是阴阳双方的的变化,这是《内经》为了更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多少盛衰,以利于分析自然界气象变化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

1、划分阴阳的根本

阴阳学说,原本来自《周易》,“《周易》阴阳之中又有阴阳老少之分的方法,不但能一般地反映自然界固有的关系,也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医学上的许多问题,因而为古代医家普遍采用。与此同时,我们从《内经》的许多篇章里,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迹象,那就是随着中医学的日益发展,《周易》的那套办法就越来越不够了。尤其到了古代医家在人身上发现了许多颇不寻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的时候,在发现了脏腑、经脉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有着更为复杂联系的时候,那种阴阳各分老少的方法,就满足不了理论上的需要。一些勇于创新的医家突破了旧框框的束缚,提出了‘阳明’和‘厥阴’两个新名词,原来的二阴二阳就变成了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以外,又有厥阴;太阳、少阳以外,又有阳明。这很可能是古代医家在后天八卦阴阳各分为‘长’、‘次’、‘少’(乾卦生长男震卦、次男坎卦、少男艮卦,坤卦生长女巽卦、次女离卦、少女兑卦)的启发下摘出来的。但是,包括‘厥阴’和‘阳明’在内的三阴三阳,毕竟是古代医家的创新,而非《周易》之旧”[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1):14]。说明了三阴三阳之分,原自《周易》,但在应用于中医学中又有所创新。

2、《内经》中的论述

⑴据自然界阴阳之气衰多少而定名:自然阴阳之气,在不断地消长盛衰运功,因而出现阴阳气盛衰多少的不同情况,根据其盛衰多少,定出太、少阴阳等不同的名称,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内经》中关于自然界阴阳消长盛衰多少,又有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两种情况。

二分法即阴阳各分太少,这主要是用来解释四时气候的变化。《内经》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就是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出现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之气主司季节所形成的,《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的“阳中之太阳”、“阳中之少阴(原作太阴)”、“阴(原作阳)中之少阳”、“阴中之太(少)阴”等,就是指此而言的。

三分法即阴分厥、少、太,阳分少、阳明、太。运气学说中的六气六步即是三分法。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又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本元,三阴三阳是六气的标象。标本相合,就成为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所以从运气学说来讲,六气分主一年所形成的气候变化,也就是三阴三阳之气一年六步的体现。

⑵据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及气血多少而定:十二经脉,分别定为手足三阴三阳之名,其名称的原来,一是根据其循行部位的内外侧而定,凡行于四肢外侧的,均为阳经;行于四肢内侧的,均为阴经。二是根据各经气血盛衰多少而定,如《素问·血气形志篇》的记载:“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此外,还有人认为系根据阴阳离合部位而定名的:《素问·阴阳离合论》载有三阴三阳的名称,周学海《读书随笔·三阴三阳命义》说:“人身三阴三阳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气血之殊性以取义也。《素问》之曰阴阳离合也,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少阴之前名曰厥阴。’由此观之,三阴三阳以人身之部位而定名也,不昭昭乎。部位既定,由是经络气血之行于太阳之部者,命曰太阳经。行于少阳、阳明之部者,命曰少阳、阳明经。行于三阴之部者,命曰太阴、少阴、厥阴经。故膀胱为寒水之经,水,阴也,而曰太阳,以其行太阳之部也;而小肠之为太阳无论矣。心为君火之经也,火,阳也,而曰少阴,以其行少阴之部也,而肾之为少阴可知矣。若血气之行于经脉者,则三阳之气血亦运行于三阴,三阴之气血亦运行于三阳,岂有阴阳截然画界者哉,是故经络之三阴三阳,正以定人身前后左右表里部分之名者也”。

当代学者多附会《周易》之“经”、“传”释之。目前附会有三说:

①来源于八经卦乾坤二卦之三阳爻、三阴爻之说,如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

②来源于六十四别卦之六爻说,如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周易通释》、张其成《中医象数思维》等;

③来源于《易·说卦传》八经卦乾坤生六子卦演变之说,如赵洪钧《内经时代》。

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第六章 易学与中华传统文化》说:

六分阴阳之说有取于乾坤二经卦的三阴三阳之象,而具体内容则完全是医家的创见。

等于说,中医的三阴三阳是取于乾坤二卦的三阳爻和三阴爻之象而来。殊不知,六十四(别)卦虽由八(经)卦相重而来,以《周易》之“经”——《易经》而言,唯有六十四(别)卦之卦象,而无八(经)卦之卦象,何来“有取于乾坤二经卦的三阴三阳之象”之说?有鉴于此,在其另一部权威性著作《周易通释》中这样说道:

借助六爻模型,建立三阴三阳六经六气理论。三阴三阳即少阴、厥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将阴阳划分为三阴三阳,可能是受了六爻卦作为整体分为三阴位(偶数位)和三阳位(奇数位)的启发。中医学用三阴三阳的理论解释经脉,将人体主要经脉分为手足少阴经、厥阴经、太阴经;手足少阳经、阳明经、太阳经,共计十二条。十二经脉的流注也采取了由阴注阳,再由阳注阴的方式,类似于六爻位的阴阳相间。

六十四卦每卦由六爻组成,六爻又由阴阳二爻组成(乾坤二卦除外)。从下往上数,一、三、五爻所处的位置为奇数位,是阳位;二、四、六爻所处的位置为偶数位,是阴位。但每卦之六爻并非皆由“三阴位和三阳位”平均爻位组成,或阴多阳少,或阳多阴少。变化复杂,繁琐难寻。三阴三阳是六,不是十二。

张其成《中医象数思维》说:

《内经》十二经络的定型和三阴三阳的命名同样是在易学象数模式的深层次作用下确立的。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与早期医家对经络的认识有所不同。……由十一脉发展为十二脉,由不完全的阴阳命名发展为三阴三阳对称的命名,《周易》六爻模式起了一定作用。

《周易》六十四卦由六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即阴爻、阳爻排列组合六次成六十四卦。六爻依次排列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下至上、阴阳迭用的逐级递进过程。下位为始点,上位为终点,至上位则折返而下,再从初位(下位)开始一个新的演变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反复无终。手、足六经与六爻不仅数量相合,而且阴阳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六经各分为三(即阳经与阴经各为三),可能受六爻分三阴位、三阳位的影响。六经三阳经与三阴经的次序表示人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六爻的排列与六经的流注是交错迭宕进行,其演进过程又均表现为由外及里、由少到多的规律,呈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

赵洪钧《内经时代》则认为与《易传》有关。赵先生说:

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阴三阳说,就是三男三女说。请看《说卦》中一段文字: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我们把上文中的男代以阳,女代以阴,则可简示如下:震--长阳,巽--长阴,坎--中阳,离--中阴,艮--少阳,兑--少阴……三阴三阳就是阴阳递变的六个阶段……现在,这个名称中,只需长阳改为太阳,长阴改为太阴,中阳改为阳明,中阴改为厥阴,便与《内经》的三阴三阳名称一致了。唯排列的次序则与《素·阴阳类论》不同。但和《伤寒论》排列的顺序完全相同。

金栋按:赵洪钧《内经时代》说“三阴三阳就是阴阳递变的六个阶段”,与程氏说“据自然界阴阳之气衰多少而定名”相同,即阴阳二气消长变化的六个阶段。以气的多少分阴阳,即一阴指厥阴,二阴指少阴,三阴指太阴;一阳指少阳,二阳指阳明,三阳指太阳,乃《内经》六气(风、热、湿、暑、燥、寒)配三阴三阳之体系,似与经脉配属无关(可能是另一套体系之推演)。

阴阳二气消长说,大约产生于春秋时代,流行于战国时代,此时与《周易》还未发生关系。阴阳二气消长说与《周易》发生关系的,当是汉代治易学者的卦气说。

所谓卦气说,就是用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简言之,用卦爻符号作为标志的阴阳二气消长说,以决定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汉代讲卦气说的主要是孟喜十二消息卦及京房八卦卦次说。孟喜的卦气说,是以坎、震、离、兑四正卦主管二十四节气,一卦六爻,每爻主管一个节气。京房的卦气说,是以六子卦、坎、巽、震、兑、艮离配二十四节气,一卦之初、四爻主两个节气,连其“共用”之节气,共二十四节气。而乾坤父母卦乃二十节气的根本,不纳入卦气。

孟喜、京房卦气说之定位,是采纳《说卦传》“帝出乎震”这一章节,即由宋儒邵雍所推演出的文王后天八卦图,后世谓之“宇宙模型”。而乾坤生六子也见于《说卦传》。乾坤是父母,六子依次为长男是震,中男是坎,少男是艮;长女是巽,中女是离,少女是兑。赵洪钧《内经时代》说:“男代以阳,女代以阴,则可简示如下:震--长阳,巽--长阴,坎--中阳,离--中阴,艮--少阳,兑--少阴……这个名称中,只需长阳改为太阳,长阴改为太阴,中阳改为阳明,中阴改为厥阴,便与《内经》的三阴三阳名称一致了。”汉代医学家或受此启发,在一年四季太少阴阳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为三阴三阳学说,以说明人体的生理与病理。但到底是如何嫁接与创造的呢?目前仍是个迷!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还未使用三阴三阳命名,充分说明《内经》的十二经脉学说远未完成。马王堆医书下葬于西汉早期,这不但为《内经》成书时代,提供了可靠地上限,也足资证明,经脉学说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所以三阴三阳说,不会早于西汉以前,而此后正是孟喜、京房系统汉易卦气说。[/FONT]
 
[FONT=仿宋]【数之可十至推之可万】胡天雄说:《太素》作“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与《灵·阴阳系日月》四句全同,《素问》“离”作“推”,“散”作“数”,皆因形似而误。[/FONT]
 
[FONT=仿宋]【然其要一也】森立之说:物虽多,合之为一。虽少,离之为两。各以阴阳之理也,故曰其要一也。

程士德说:“一”之义,诸注不同,总其要有四:

一是指离合。王冰注:“谓离合也。虽不可胜数,然其要妙,以离合推步,悉可知之。”

二是指一阴一阳。《素问吴注·卷二》注:“言阴阳之道始于一,推之则十百千万不可胜数,然其要则本于一阴一阳也。”

三是指阴阳变化之理。《类经·经络类·二十九》注:“谓阴阳之道,合之则一,散之则十百千万,亦无非阴阳之变化。故显微大小,象体无穷,无不有理存焉。然变化虽多,其要则一。一,即理而已。”

四是指太极。《素问集注》莫子晋曰:“天地定位,日月运行,寒暑往来,阴阳出入,总归于太极一气所生。”

上述四说,据文义当以《吴注》为切,故《素问识》云:“简按:吴注为得也。”然“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阴阳本于太极一气之所化,故《集注》之说,与《吴注》义实相同。

金栋按:今本《内经》中既无“太极”之词,亦未见“太极图”之图形,怎么能说和中医学有关系呢?怎么能说和中医阴阳说有关系呢?因为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周易》是阴阳文化的总源,太极文化是阴阳文化的代表。太极阴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无论易儒或道家都视之为己学,无不以太极阴阳为正统宗传。太极阴阳被应用的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易学、道学、古天文学、儒家、道家、医学等,皆无不涉及。”(杨力《周易与中医学》)所以,目前很多中医书籍附会《易》学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古已有之,如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上文高氏说“阴阳之理,本于太极”,此处《集注》又提到太极。那么,太极者何也?

“太极”一词首见于战国时期道家典籍《庄子·大宗师》,说:“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这里的“太极”指空间的最高极限。可见太极一词的原始意义,既与《易》学无关,亦与阴阳说无缘。

太极与《易》学结缘,见于《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至汉代,易学家则明确以太极为世界的本源,汉以后的哲学家多受其影响。在太极的解释上则主要分为三种说法,代表了不同的哲学立场:一种如汉唐多数易学家所主张,以太极为混沌未分的元气;一种如魏晋以王弼为代表的易学哲学家所主张,以太极为“无”;另一种如宋代的程颐、朱熹为代表的易学哲学家所主张,以太极为宇宙的根本原理——“理”或“道”。(朱伯崑《周易通释》)要言之,太极是有,易儒家谓之“一”,即一个整体、一团混沌之元气。冯时说:“原来它就是天体宇宙。……是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混沌元气。”(《中国天文考古学》)

“太极”本无图,若硬要将太极画一个图,即是一个简单的空心圆圈而已(图1)。所以朱伯崑《周易通释·易图学》说:“无论把太极当成道、还是当成气、还是当成理,都是无形无象、看不见、听不到的存在物。既然无形无象,也就不可能被画成图。如果非要画成图不可,那就只能画个空心圆。”张介宾《类经图翼》谓之“太虚图”(图2)。而太极涵阴阳,首见于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图3)。
图1无极图(一个圆圈).jpg
图3张介宾太极(虚)图.jpg
6周敦颐无极而太极图_看图王.jpg

图1太极图 图2张氏太虚图 图3周敦颐太极图(自上而下)
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鱼图(图4),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未见有载,说明此时尚未有此图,否则张氏不会自绘“太虚图”(图2)与“阴阳图”(图6)。此太极图乃明末清初始现。据清代胡渭《易图明辨》等考证,太极阴阳鱼图,乃由《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此图有阴阳八卦之义。赵撝谦《六书本义》说:“今得之陈伯敷氏,尝熟玩之,有太极函阴阳,阴阳函八卦之妙。”(《易图明辨·先天太极》)(图5)愚见(考证认为)太极阴阳鱼图,其源有三:传统观点认为源于①明清时期由《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现代观点认为源于②盘旋的龙蛇(图7)和③双鱼图(图8)之演化。然而,无论是“盘旋的龙蛇”,还是“双鱼图”之演化,以及《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之太极图,这些图从战国至唐朝皆未有之。而《内经》乃战国秦汉时期之文章,与此等太极图无缘,并无启程关系。自宋朝有了太极图,明清以后之医家如张介宾等,便以之推演附会《内经》理论,从此便有了医易同源之说。
19阴阳鱼太极形成图_看图王(3).jpg
图14古太极图.jpg

图4太极阴阳鱼图 图5古太极图
图4张介宾阴阳图.jpg
16彝族太极图_看图王.jpg

图6张氏阴阳图 图7彝族太极图
19人面鱼目与双鱼追逐图_看图王.jpg

19阴阳鱼太极形成图_看图王(1).jpg
19阴阳鱼太极形成图_看图王(2).jpg
19阴阳鱼太极形成图_看图王(3).jpg

图8阴阳鱼太极形成图

太极钩考 链接如下: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7722/

太极图钩考 链接如下:[/FONT]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6452/

[FONT=仿宋]



[/FONT]
 
最后编辑:
[FONT=仿宋]
阴阳离合论107.jpg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胡天雄说:阳,指上文天覆言;阴,指上文地载言。万物未出地名曰阴处,而已出地者不名曰阳处者,正是予之生者是天,而为之主者是地的缘故。

程士德说:上二注(指王冰注和张介宾注)是说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二气相互为用的结果。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即“阳施正气”。正,当作“主”字解,与“阴为之主”的“主”同义。《吕氏春秋·居守》:“可以为天下正。”高诱注:“正,主。”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即“阴为之主”。[/FONT]
 
[FONT=仿宋]【生因春至藏因冬】胡天雄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孤阴独阳不起作用,故生、长、收、藏,都是靠阴阳的相互作用来完成。阴阳有盛衰之异,万物受之,故有生长收藏之变。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故生因春,长因夏;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故收因秋,藏因冬。用生、长、收、藏四时现象,来说明“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的意义。[/FONT]
 
[FONT=仿宋]【天地四塞】程士德说:塞,停止的意思。天地四塞,谓天地间生长化收藏的变化停止。

傅景华说:塞,阻塞,不通。此指天地四时阴阳之气不能交通。《易纬·乾凿度》:“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天地交则万物通,天地塞则万物不通。所谓天地交就是阴阳交;所谓天地塞就是指阴阳不交。阴阳不交使四时不通,阴阳四时不能交通,则使和谐有序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京房《易传》:“二气不交,物何由生。”物物相通受阻,万物生化不蕃。人与天地相应,各种生命运动方式不相交通,则失去和谐有序的正常状态。[/FONT]
 
[FONT=仿宋]【圣人南面而立】杨上善说:古者圣人欲法天、地、人三才形象,处于明堂,南面而立,以取法焉也。

森立之说:天下民亦从圣教而南面,不特圣人为尔也。盖人以腹阴抱天阳,以背阳当天阴也。又案:家相地相家,皆以南面为善。

金栋按:南面,指面南背北、坐北朝南之义。《集解》引丹波氏之说,甚确。

《易·说卦传》云:“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离为火,为日。”《说卦传》“帝出乎震”一节,汉代治《易》学家,谓之“帝出乎震图”,即后天文王八卦方位图(下图)。此图代表古代圣贤的一种思维模式,亦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思维方式、治政理念的模型,定方位的标准(面南而立: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代地图方位正相反)。中国人用的就是这个思维模型。[/FONT]
后天八卦图1_看图王.jpg

[FONT=仿宋] 后天八卦图[/FONT]
[FONT=仿宋]离,即离上离下、离卦。离卦由二个单卦的离组成,离表太阳、光明,两个光明重叠在一起,表示双重光明。万物得重明化成天下万物。《易·离》说:“《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日(太阳)出来后,因万物皆能相见,又位在南方属火为阳,故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即古代圣王面南背北(坐南朝北)听政于天下,面向光明治理朝政事务,光明正大之义。

《礼记·郊特牲》说:“君之南乡(向),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说:“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说:“是故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逆顺之理……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

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的推演,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为天德之道,主仁爱生长而善,为君位;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为天刑之道,主阴戾收杀而恶,为臣位。而阳气则代表功能旺盛,喻指事业兴旺发达、功成名就,故人体面向南方主吉,而为正、为顺、为善。如古代宫廷建筑、民居住宅等建筑,皆“阳南阴北”而建,如此向阳则为正、为善、为吉。诚如森立之所说“家相地相家,皆以南面为善”。因此古代圣人认为,南面而立为正、为顺,为善。故曰“圣人南面而立”。[/FONT]
 
[FONT=仿宋]【前曰广明】杨上善说:圣人中身以上,阳明为表在前,故曰广明。

傅景华说:阳气盛明之处称为广明。人身南面而立,前为阳,上为阳。故前为广明,广明之里称太阴。

金栋按:此篇三阴三阳所指乃足之六经也,皆位于腹部,所以此处“前”当指腹部,与心脏、心经及额面胸等部位无关。《集解》引王、马等以心脏释广明,引吴以“兼额面胸部而言”,皆非当。杨注“阳明为表在前”,与“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吻合,甚是。所以此处广明,乃“中身而上”之腹部胃脘足阳明胃经也。观前后文例、医理,此后或当增补“广明之地,名曰阳明”,始与“太冲之地,名曰少阴”文例、医理相合。广明一词,在此段共3见,所指皆同。[/FONT]
 
阴阳离合论107.jpg
阴阳离合论108.jpg

[FONT=仿宋]【后曰太冲】森立之说:太冲者,经络二大干分歧之地,即腰部之名也。腰部,肾地,肾一名少阴,即足少阴也。

傅景华说:阴气充盈之处称为太冲。人身南面而立,后为阴,下为阴,故后为太冲,太冲之里称少阴。[/FONT]
 
[FONT=仿宋]【少阴之上,名曰太阳】杨上善说:太阳即足太阳,是肾之腑膀胱脉也。脏阴在内,腑阳居外,故为上者也。

森立之说:“上”犹“前”也。太阳者,足太阳膀胱。膀胱腑在肾脏之前,而肾居膀胱之背也。[/FONT]
 
[FONT=仿宋]【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杨上善说:至阴,是肾少阴脉也,是阴之极,阳生之处,故曰至阴。太阳接至阴而起,故曰根于至阴。上行络项,聚于目也。结,聚也。

森立之说:经脉所起始,故谓之根,又谓之本。经脉所终尽,故谓之结,又谓之标。

程士德说:本文第一节三阳经脉中,只有太阳有“结于命门”,而阳明、少阳均无,显系脱简。据《灵枢·根结》及《太素》,阳明有“结于颡大”,少阳有“结于窗笼”。第二节三阴经脉,均无“结”,据《灵枢·根结》,则太阴有“结于太仓”,少阴有“结于廉泉”,厥阴有“结于玉英”的记载。

金栋按:根是起始、结是终结。根结就是终始。[/FONT]
 
最后编辑:
阴阳离合论109.jpg

阴阳离合论110.jpg

阴阳离合论111.jpg

【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素问·皮部论》说:太阳之阳,名曰关枢;阳明之阳,名曰害蜚(阖扉);少阳之阳,名曰枢持(枢杼)。
[FONT=仿宋]
森立之说:开阖,《新校正》引《九墟》、《甲乙》作“关阖”,《太素》同,汪机《读素问抄》亦同,盖作“关”似是。[汪]言太阳居表,在于人身如门之关,使荣卫流于外者周。阳明居里,在于人身如门之阖,使荣卫守于内者固。少阳居中,在于人身如门之枢,转动由之,使荣卫出入内外也常。三经干系如此。(眉)关,门柱梁也。阖,扇扉也。枢,机转也。可知枢在中间位之名。

金栋按:《读素问抄》,乃元代滑寿所著,非汪机也。森氏所言有误。

胡天雄《素问补识》说:“此‘太阳为开’,关,误作开。杜甫《早行》诗:‘崩闭关其情。’杨笺:‘关,一作开。’王的次注,杜的诗作,均写成于公元8世纪60年代,王:公元762年,杜:公元769年。二字互误亦同,皆由字形相似所致。唐代‘关’简作‘閞’。但诗词一字之误,无关大旨,医经一字之误,后世以讹传讹,容易造成中医学理论的极大混乱,不可不慎。”

金栋按:閞是多音字,①音变(bian);②音关(guan)。唐代“关”简作“閞”。

傅景华说:“開,应作闗。形似易误。《皮部论》:‘太陽之陽,名曰闗樞。’此以門的結構与功能比類十二經的作用,其内涵可參該篇。阖取義于門扇,闗取義于門閂,樞取義于門軸。太陽在後爲闗,陽明在前爲阖,少陽在中爲樞。”

金栋按:《集解》经文已将“开”改为“关”,甚是。关,《说文·门部》“以木横持门户也”,即闩门的横木,俗称门插棍。阖,《尔雅·释宫》“谓之扉”,即门扇。关(闗-閞),即门闩;阖,即门扇;枢,即门轴。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三阳经脉之太阳行于身之后为关,阳明行于身之前为阖,少阳行于身之侧为枢。此即“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之含义。

《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论三阳有关、阖、枢,合为一阳;三阴亦有关、阖、枢,合为一阴。此一阴一阳作为人身之两重门户,外以拒邪气之侵,内以固精气之失。此乃三阴三阳(即关阖枢)之生理。

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三阳经脉之太阳经行于身之后为关,且在三阳经中相对地处于浅表部位,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主关;阳明经行于身之前为阖,且阳明经相对地位于体表的深层,具有闭阖收敛作用,故主阖;少阳行于身之侧为枢,且少阳经则处于两经的表里之间,具有枢纽的作用,故主枢。此即“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之含义。三阴经脉亦如此。

“阴阳离合”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阴与阳的可分性及其统一性。以人身阴阳而言,外之阳再分为三,即太阳、阳明、少阳;内之阴再分为三,即太阴、少阴、厥阴,这就是相离。而三阳为一阳所化,三阴为一阴所化,都各具有统一性,这就是相合。三阳相合为人体屏障,如人身之门: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共同主司御邪作用。三阴关阖枢主人体封藏:太阴脾藏营,少阴肾藏精,厥阴肝藏血,各有所主,是为相离;而营、精与血互化互生,同为生命之基质,是为相合。所谓三阴离合,即寓有脾肾肝分工合作同主精液封藏之义。(高校教参程士德《内经》)

观历代诸家,对于“开”字,虽皆百方弥缝给予解说,而终失经旨之意耳!

另,《集解》【释题】引马莳说“此与《灵枢·根结篇》相为表里”,观龙氏父子《灵枢集解·根结篇》,在彼《根结篇》中仍误作“太阳为开”、“太阴为开”,不知为何没有将经文直接改为“太阳为关”、“太阴为关”,且亦无任何说明。憾事矣![/FONT]
 
最后编辑:
[FONT=仿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森立之说:不应者,不合也。即曰明、曰厥是不合之处。天大阳,人真气应之。地大阴,人形质应之。日小阳,人阳气应之。月小阴,人血水应之。故少之而大小二阴阳,与人相应。多之则三百有余骨穴,亦应阴阳。今三阴三阳奇数,故疑其不应。

胡天雄说:杨注曰:“三阴三阳之数各三,不应天地日月阴阳二数何也?黄帝非不知之,欲因问广衍阴阳变化无穷之数也。”杨意以为天地日月算起来只有二阴二阳,人既与天地日月相应,为什么有三阴三阳呢?比起后世各注,似与原文意义较为贴切。

程士德说:谓三阴三阳为三,不与天地一阴一阳之数相应。

金栋按:无论是黄帝之臣岐伯,还是杨上善,好像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虽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不可胜数”也,但人体为什么会是三阴三阳呢?古人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古者圣贤言事,亦有效三者,取象天地人”(许慎《五经异义》)等,民间还有“事事不过三”之说,所以三阴三阳之“三”,或与此等有关。三阴三阳是推演而来,并非人体所固有。

天有四时,故人有四经;天有十二月,故人有十二经;天有三百六十五日,故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而三阴三阳之“六”,又是如何与天相应的呢?源自哪里呢?见下。[/FONT]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金栋答曰:据本篇经旨,乃阴阳相离之故!
 
浏览附件89682
[FONT=仿宋]【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森立之说:《太素》无“大小月”三字,“十”下有“五”字,似是。斥太阳年,与《尧典》同。今有“大小月”言,则太阴年也。

傅景华说:三百六十日法是《黄帝内经》中上正天度、下纪化生的特殊历法。其与周天三百六十度相合,处于太阴历与太阳历之中,属于阴阳合历的高度整合,是天文学史上的伟大创举。以下《六节藏象论》与气运诸论中有宏篇巨制的阐发与应用。

金栋按:“岁”是天文概念,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天文时间(365.25天)。“年”是历法术语,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文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张登本《<黄帝内经>二十论》)

太阳年,又称回归年,俗称阳历(公历)。它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亦即太阳中心相继两次通过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一太阳年20世纪初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现在采用的是365.2425天。而历书上一年只能是一个整数即365天。每年是365天,四个365天的年,就比四个历年少将近1天,即

365.2425×4-365×4≈0.97(天)

所以每四年要加上1天,即闰年是366天。

《内经》中讲医理时,因受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涉及到一年(岁)具体是多少天(日)数时,有多种说法,如有三百六十天者、三百六十五天者及三百六十六天者等,前后不能统一,但皆以“回归年”之常数(365.25)为依据。如本句《六节藏象论》作“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也”,即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365.25日,乃实际日数。而取“三百六十日法”,乃十月太阳历法,系以应“六六之节”及五行主运等之推演。从《内经》这些天数来看,都是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讲医理时所提及,“既要天人相应,又不能离回归年常数太远,所以有了前后矛盾的说法”。(赵洪钧《内经时代》)通览《内经》全书,还是以三百六十五天推演居多,如天有三百六十五日,而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三百六十五络、三百六十五孙络、三百六十五溪谷等比附推演。

《尧典》是今本《尚书》第一篇,其回归年周期是三百六十六天,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是闰年的天数,此与《灵枢·九宫八风》篇太乙游宫一年之天数(46×6+45×2=366日)相同。

太阴年,即太阴历,俗称阴历(农历),它是以月亮为公转周期,每月始自“朔”,终于“晦”,因为中国人将月亮称作太阴,所以叫太阴历。阴历的闰年是闰月年,阴历的平年是12个月,多数是354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是13个月。

阳历年亦有大、小月之分,阳历大月是30或31天,小月是28或29天(每年的2月份),一年是365.25天,森氏说“今有‘大小月’言,则太阴年也”,不当。

傅氏说“三百六十日法是《黄帝内经》中上正天度、下纪化生的特殊历法”,此即“十月太阳历法”。即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去掉尾数后的360日等分为十个月的历法。《六节藏象论》中“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即是十月历法,一年分为五季十个月,每季72天是其最大的特点。
[/FONT]
三百六十日法,怎么会是只有十个月,你那本书上看的。那里搬来的
三百六十日法照样是十二个月。它是以北斗转一圈为一年,然后一年定为三百六十日,我们今天在用的24节气就是360日法,一个节气十五天,经曰五日为之候,三候谓之气。这个气就是一个节气,360日法的一天不是地球的一天,它比地球的一天多那么一点点,内经曰天以360法。它最标准。而地球的一天由于非整数于一年,所以会浮动。比方说。夏至这个节气,有些年在6月22日,有些年在6月23日。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
这恰恰说明阴阳只是虚拟的代号罢了,由于经脉的归类分成三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于是就分三阴三阳。如果分成二可以解决了,那么就二阴二阳。如果复杂点才能说明问题,可以分成四阴四阳或五阴五阳或更多。这个在于具体事而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