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金匮》里这条可不可信

杏林独行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11/21
帖子
236
获得点赞
44
声望
28
所在地
福建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中有一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这条寸脉浮数,到了尺脉就成了涩脉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我查了一下涩脉,是细迟,至数不齐,也就是心律不齐。方寸之地,同一脉不同段会有一个地方快,一个地方慢,这个可信吗?哪位高人有遇到过这种脉吗?
 
不能用后世的脉象概念去理解《伤寒论》中的脉象,否则很多讲会不通的,比如胸痹证的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等等
 
不能用后世的脉象概念去理解《伤寒论》中的脉象,否则很多讲会不通的,比如胸痹证的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等等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这种脉象中的“迟、数”两种脉态,根本就不可能同时出现。
  但是:玄机就在“同时”二字上,这种脉象描述是的两个不同时间段的脉态,也就是说“寸口脉沉而迟”是多数时间的脉态,脉象在“沉而迟”的“基调”上,偶尔出现“小紧数”的“高潮”。

  这种脉象正好对应现代医学上的“心率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中有一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这条寸脉浮数,到了尺脉就成了涩脉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我查了一下涩脉,是细迟,至数不齐,也就是心律不齐。方寸之地,同一脉不同段会有一个地方快,一个地方慢,这个可信吗?哪位高人有遇到过这种脉吗?

  脉象描述我认为有一定的规律:

  “脉数”常附在“关上”说,以强调“阳热盛”。
  《伤寒论》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脉迟”常附在“寸口”说,以强调“虚劳”或者“寒饮”;以及附在“尺中”说,以强调“精血少”。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
  《伤寒论》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如果你没有号脉的经验,可以闭目冥想了一下“摸脉的情形”,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悟:

  在“脉数”的情况下,“寸、关、尺”三部哪一部搏动最强烈,医者就会感觉“数脉”出现在哪一部。
  “关上”常见“弦、滑、紧”等有力的脉象,所以会将“脉数”附在“关上”描述。

  而在“脉迟”的情况下,脉位(寸关尺)的“两端”感觉最为明显:
  “脉体”来得慢(呈“渐大”的态势),久久不至“寸口”,则描述为“寸口迟”;
  “脉体”去得慢(呈“渐小”的态势),久久不离“尺中”,则描述为“尺中迟”。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很自然、很形象的脉象描述语言,如果亲自体会过,应该会有更真切的感觉。
 
涩脉因为前人的描述不一,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种分歧。涩脉三五不调的情况,至数不齐是一种,脉力强弱变化也是一种。其实,还有一种,只能感觉到有脉,但是节奏不清,强弱不定,宽度模糊,忽前忽后,也是涩脉。
 
其实我们的认识都不如经典可信。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这种脉象中的“迟、数”两种脉态,根本就不可能同时出现。
  但是:玄机就在“同时”二字上,这种脉象描述是的两个不同时间段的脉态,也就是说“寸口脉沉而迟”是多数时间的脉态,脉象在“沉而迟”的“基调”上,偶尔出现“小紧数”的“高潮”。

  这种脉象正好对应现代医学上的“心率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这种脉象中的“迟、数”两种脉态,根本就不可能同时出现。
  但是:玄机就在“同时”二字上,这种脉象描述是的两个不同时间段的脉态,也就是说“寸口脉沉而迟”是多数时间的脉态,脉象在“沉而迟”的“基调”上,偶尔出现“小紧数”的“高潮”。

  这种脉象正好对应现代医学上的“心率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
俺感觉解释的在理!
 
不能用后世的脉象概念去理解《伤寒论》中的脉象,否则很多讲会不通的,比如胸痹证的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等等
我这个就是李时珍的脉像理论啊,不是后世的。再说现代中医不都是用这个来指导吗?
 
  在对条文贯通理解和临床实践的同时,宜对经典保持谨慎的求证探索态度,有利于医术医道的精进,个人的学习感悟。
 
我这个就是李时珍的脉像理论啊,不是后世的。再说现代中医不都是用这个来指导吗?
  “后世脉学”是相对于“伤寒脉学”而言的,王叔和与张仲景生活年代相隔不到100年,他的《脉经》中对“促脉”的定义与《伤寒论》中的“促脉”也是不同的。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探赜
时间:2016-07-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心机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语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本条“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一语中,“脉迟”与“脉数”并见,两种相反的脉象,缘何凑在一起,难煞后世众医家。于是众说纷纭至今不息。如清代医家程林认为本证其脉不当显“数”而见“数”字,故此“数”是衍误;而沈明宗又认为是脱文,断言在“关上小紧数”之“关”字上应当有“若”字。另有从病机方面曲解脉数以迎合脉迟者,有从脉象方面曲解脉数以迎合脉迟者。近人胡希恕先生依据相关条文与病机把“数”改为“弦”,认为“关上小紧数”应当是“关上小紧弦”。笔者本人早年读本科时,叶执中老先生讲授《金匮要略》,认为此“数”字是衍文,于是当堂勾去。

  今检国家图书馆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新编金匮方论》(元·邓珍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上海图书馆藏《金匮要略方》(明·吴迁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中国中医科学院藏《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方论》(宋·林亿等校正,明·赵开美翻刻)并作“关上小紧数”,故上述诸说,文献依据明显不足,不可从。

  欲理解“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一语中迟数并列之脉象与病机,只能把镶嵌于“迟”与“数”缝隙中的源自于临床的原典本意,挖掘还原出来,才能想象得到,看得见真实的“关上小紧数”的脉象原形。

  纵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本条胸痹之病,喘息、短气伴见咳唾,胸背疼痛,结合本篇相关的栝蒌薤白半夏汤证之“心痛彻背”,乌头赤石脂丸证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症状,本条所言当属寒凝阳衰,痰阻心脉胸阳不振之证。其“寸口脉沉而迟”,沉主阳虚气陷,迟主寒痰结聚。本条难点是“关上小紧数”,关脉“脉小”“脉紧”“脉数”并见,此系与寸、尺相比较,关脉更显短小敛束突兀。此与《辨脉法》“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在内涵上是相通的。

  若把“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诸脉症立体化,置于一个活生生的病人身上,这个病人在现代医学的听诊中,可表现为脉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率低于心率;在心电图检查中,可显示房颤的特征,结合条文中的若干症状,尤其是“胸背痛,喘息、短气”,似可诊断为“心绞痛伴房颤”,可见于快速型房颤、中速型房颤或慢速型房颤。而此同一个病人在中医看来,则是一个具体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胸痹病人,脉显“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证属寒痰结聚,痹阻胸阳,胸阳不振。其脉来特点是在沉迟中间断夹杂数疾之象(亦可能在沉数中间断夹杂迟涩之象),其所以强调“关上”,是凸显气血运行困阻,其脉来上不及寸,下不及尺,短促而顿踬如“豆”。

  此以“豆”象类比,是言脉形之短小敛束突兀。其脉“厥厥动摇”,意象脉来之慌急、短促、僵滞。厥者,短而顿也,故此脉曰“动”。《脉经·卷第四》有云:“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

  综合上述条文中动脉之意象,可悟解“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中,脉迟既含脉率之迟,亦蕴脉涩之象;脉数既含脉率之数,亦蕴脉动之象。迟数并见,属脉来乍密乍疏,乍迟乍数,参五不调之象。此缘寒痰结聚,痹阻胸阳,阳困欲伸,气随阳动,痰随气动,脉随气行,故脉来强弱浮沉不等,脉率或快或慢、迟数错杂,脉搏忽去忽来,暂止而复来,节律凌乱。此亦即脉来数则如雀啄,迟则如屋漏;或脉来如弹石,急促坚硬,脉去如解索,散乱无序。

  故“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与“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诸症状并见,其脉象中之“数”,既不是字误,也不是衍文,而是来自临床具体的个性化胸痹病人脉象的真实写照。


这篇文章说了一大堆废话,实际东扯西扯没有说到点子上,实际细一推理就不成立,这篇文章意思是这个病人的脉是忽快忽慢,迟数并见,属脉来乍密乍疏,乍迟乍数,参五不调之象。那就不仅仅是关尺会有这种忽快忽慢,迟数并见现象,寸脉同样也会有忽快忽慢,迟数并见,属脉来乍密乍疏,乍迟乍数,参五不调之象这种现象才对。
 
最后编辑:
  更好的理解古人的表述,需要了解历史文化和古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先学习一下《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人民大学-宋志明-中国公开课.jpg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中有一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这条寸脉浮数,到了尺脉就成了涩脉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我查了一下涩脉,是细迟,至数不齐,也就是心律不齐。方寸之地,同一脉不同段会有一个地方快,一个地方慢,这个可信吗?哪位高人有遇到过这种脉吗?
不才试解如下:人病下利(拉肚子),为脾病,气机降有余升举之力不足,脉当濡弱无力不浮。特别是寸口,更应该无力(这就是理中丸用人参升气的原理)。此处下利,寸口脉应该沉反而浮,故曰“反”。究其不沉反浮之原因,为血热。血热故造成寸口浮数(应该是浮数不虚),尺中为阴候血分之病,涩为血不足之象,血热下利,当然是下脓血的“热利”了。治当白头翁汤进退。
 
不才试解如下:人病下利(拉肚子),为脾病,气机降有余升举之力不足,脉当濡弱无力不浮。特别是寸口,更应该无力(这就是理中丸用人参升气的原理)。此处下利,寸口脉应该沉反而浮,故曰“反”。究其不沉反浮之原因,为血热。血热故造成寸口浮数(应该是浮数不虚),尺中为阴候血分之病,涩为血不足之象,血热下利,当然是下脓血的“热利”了。治当白头翁汤进退。
你是离题万里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