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7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FONT=黑体]岔气是“卫气失常”的病机表现
[/FONT]
[FONT=仿宋]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
关键词:岔气;卫气失常;病机表现
有人认为岔气不是病,是亚健康。因为岔气后经检查如腹部彩超、胸部X光片、心电图等仪器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所以百姓认为不是病。那么岔气是怎么回事呢?是病吗?
岔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百度百科云:“岔气,又称运动岔气或运动急性胸肋痛,指的是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中,胸肋部产生的疼痛。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在运动停止后会自然消失。……岔气属于内伤范畴,是指气血、脏腑、经络受伤所致,其临床表现以胸部闷胀作痛,痛无定处,疼痛面积较大,尤其是在呼吸,咳嗽以及转侧活动时,因牵制胸部而痛或窜痛,并有呼吸急促,烦闷不安,胸背部牵引作痛。一般外无红肿、压痛等客观体征。由于该病多发病于胸胁部,又称胸胁迸伤或胸胁内伤。岔气时,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就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会发生在左右肋下。”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说道:“凡人之所苦,谓之病”,因岔气有疼痛不舒服的“所苦”感觉,所以中医认为岔气也是病,因经仪器辅助检查未发现有脏器的器质性变化,所以这种病西医称之为功能性疾病,是亚健康。
岔气或闪腰岔气的病变部位多是胸肋、腰腹部的软组织——肌肉,中医谓之分肉、腠理,正是卫气循行布散之部位。《灵枢·邪客》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素问·痹论》说“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胀论》说“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等。因岔气的病变部位在软组织——肌肉之间,虽有疼痛不适的感觉,故仪器是检查不出来的。
卫气者何也?根据《内经》中多篇对卫气的论述可知,卫气是运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卫气来源于饮食水谷,化生于中焦脾胃,并赖上焦宗气(氧气)与下焦元气(肾气)之持续性滋养补充而行于脉外的气。其循行规律,或与营气并行而行于脉外并与之不断交会;或昼行于阳——行于六阳经脉中,夜行于阴——周于五脏内,各二十五周次,并司管人的寤寐睡眠;或散行于肌肉、皮肤、肓膜、胸腹、脏腑之间。其性刚悍属阳,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功能。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灵枢·卫气行》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等。
中医理论认为,营卫二气同出一源,皆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营卫二气可分不可离,相互协调,相互贯通,不断交会,并行不悖,“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灵枢·痈疽》),分别担当着自己的功能。由于劳累过度、运动不当(外伤、扭伤)、饮食不当(寒凉、下咽速度过急)、情绪不畅(生气、恼怒)或气候(寒冷)变化等不良刺激,则使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调、“卫气失常”、“卫气稽留”、“卫气不行”、“卫气行涩”等“卫气阻滞”现象,“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岔气及闪腰岔气——胸肋腰腹胀满疼痛、气串刺痛等症状。如《灵枢·卫气失常》说“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灵枢·胀论》说“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肤胀……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灵枢·寿夭刚柔》说“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止,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等。
岔气或闪腰岔气,实际上就是“气滞”——卫气阻滞(卫气失常),乃源于《内经》,而目前中医所提到的“气滞”已众说纷纭了,远远脱离了《内经》经旨。
[/FONT]
[FONT=仿宋]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
关键词:岔气;卫气失常;病机表现
有人认为岔气不是病,是亚健康。因为岔气后经检查如腹部彩超、胸部X光片、心电图等仪器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所以百姓认为不是病。那么岔气是怎么回事呢?是病吗?
岔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百度百科云:“岔气,又称运动岔气或运动急性胸肋痛,指的是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中,胸肋部产生的疼痛。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在运动停止后会自然消失。……岔气属于内伤范畴,是指气血、脏腑、经络受伤所致,其临床表现以胸部闷胀作痛,痛无定处,疼痛面积较大,尤其是在呼吸,咳嗽以及转侧活动时,因牵制胸部而痛或窜痛,并有呼吸急促,烦闷不安,胸背部牵引作痛。一般外无红肿、压痛等客观体征。由于该病多发病于胸胁部,又称胸胁迸伤或胸胁内伤。岔气时,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就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会发生在左右肋下。”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说道:“凡人之所苦,谓之病”,因岔气有疼痛不舒服的“所苦”感觉,所以中医认为岔气也是病,因经仪器辅助检查未发现有脏器的器质性变化,所以这种病西医称之为功能性疾病,是亚健康。
岔气或闪腰岔气的病变部位多是胸肋、腰腹部的软组织——肌肉,中医谓之分肉、腠理,正是卫气循行布散之部位。《灵枢·邪客》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素问·痹论》说“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胀论》说“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等。因岔气的病变部位在软组织——肌肉之间,虽有疼痛不适的感觉,故仪器是检查不出来的。
卫气者何也?根据《内经》中多篇对卫气的论述可知,卫气是运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卫气来源于饮食水谷,化生于中焦脾胃,并赖上焦宗气(氧气)与下焦元气(肾气)之持续性滋养补充而行于脉外的气。其循行规律,或与营气并行而行于脉外并与之不断交会;或昼行于阳——行于六阳经脉中,夜行于阴——周于五脏内,各二十五周次,并司管人的寤寐睡眠;或散行于肌肉、皮肤、肓膜、胸腹、脏腑之间。其性刚悍属阳,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功能。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灵枢·卫气行》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等。
中医理论认为,营卫二气同出一源,皆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营卫二气可分不可离,相互协调,相互贯通,不断交会,并行不悖,“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灵枢·痈疽》),分别担当着自己的功能。由于劳累过度、运动不当(外伤、扭伤)、饮食不当(寒凉、下咽速度过急)、情绪不畅(生气、恼怒)或气候(寒冷)变化等不良刺激,则使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调、“卫气失常”、“卫气稽留”、“卫气不行”、“卫气行涩”等“卫气阻滞”现象,“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岔气及闪腰岔气——胸肋腰腹胀满疼痛、气串刺痛等症状。如《灵枢·卫气失常》说“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灵枢·胀论》说“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肤胀……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灵枢·寿夭刚柔》说“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止,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等。
岔气或闪腰岔气,实际上就是“气滞”——卫气阻滞(卫气失常),乃源于《内经》,而目前中医所提到的“气滞”已众说纷纭了,远远脱离了《内经》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