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基本完成。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深感憾服。老祖宗对于人体自身抗病规律的总结,在当代仍然可以给予我们指导。
“病人欲吐之,不可下也。”这就是人体抗病机制自身欲将外邪从吐而解,如果误下,则引邪深入,产生更严重的变证。道理是一样的,邪欲从表解,欲从下解,我们只要顺从抗病机制的规律,就是掌握了治病的无上妙法。
这点西医都不会,他们更擅长以虎狼之药直接攻邪,这样做只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曾见一黄疸病人,在西医院做了胆管手术,后面吃西药治疗,可是这人呀,越吃感觉越虚。黄疸是退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胃气虚了,人也渐渐浮肿起来。不过,西医的手术再救急方面确实有所长,很多危证,手术做了就能转危为安。对于人体的精细把握得更多师从西医。
胃气,《伤寒论》中执之之重。无论多么严重的疾病,只要有胃气,则可以不死。顺从人体抗病规律的同时,得注意保护和扶助胃气。一个强大的胃,则会有一个强大的身体。
胸中还有万千言语,欲与君说。
当代中医沦为西医陪衬,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医人不思进取。西医一会一个发明,一会一个技术革新,中医人却还在抱残守缺。《内经》中的假想之学大行其道(个人认为《内经》将《易经》引入就是错误的,易经是一门哲学,哲学怎么说都能讲得通,医学却不行)。真正中医的精华,人体抗病规律的继续总结却止步不前,中医的临床止步于仲景。呜呼哀哉!
《伤寒杂病论》就是先人对于人体自身抗病规律的总结。仲景托名于六经,后世附会于《内经》六经,谬之远矣。
人体对于自身的安全,有一整套防御机制。所谓医门八法实际都是人体自身去除疾病的八法。我们只要掌握了人体自身的抗病规律,顺其道而行之,治病当然就高屋建瓴,应手而愈。之所以经方效若桴鼓,那就是古人已经总结出了部分人体抗病规律,找到了最佳切入点。后世的医书在哲学与医学的边缘徘徊,药味越用越多,效果则越来越差。
头为诸阳之会,为神明所居,全身之重。在论中为“里”,体现为少阴病。人体在供血津液会优先保证头部。其次,脏腑为神明之用,并为神明正常活动提供动能,参与各种化生。地位仅次于神明。在论中为半表半里。人体在供血液津液时处于第二梯队。当然脏腑这半表半里再细分仍然有三,1其他脏腑(少阳病),2胃家系统亢进(阳明病),3胃家系统沉衰(太阴病)。第三,四肢肌表为神明、脏腑所支配,为神明及脏腑提供护荫。在论中为表,病属太阳病。在人体供血津液中出于最末端。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组织协同,神志清晰,脏腑机能良好,肌肉强健,四肢有力。
在病态状况下,津液血液不足的状态下,人自身的防卫机制就体现出来了。它会优先保证大脑,其次脏腑,最后才是四肢的津液血液供给。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伤寒论》中,一般大下或者大发汗导致津液不足,这时人体会优先保障头部供血及津液,所以才有津液血液上行。人感觉就是冲逆,昏冒。血液津液向上冲引起的眩晕,不是不足,而是有余。桂枝汤实胃气,助运化,走表,让津液血液重新归于四肢肌表,则冲气自降。那么人体年老,津液血液生化不足,也会引起血液津液的向上冲逆(高血压&肝阳上亢)。这只是人体防卫动能使然。这种冲逆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治疗?我认为桂枝汤就可以治疗,但是本源是人体生化不足引起的,这还得加着些扶助胃气的药。现在的中医都把它当肝病在治,光用潛镇药是不足的。这又让我想起《金匮要略》中的侯氏黑散,胡老认为其不能治大风,此方非仲景方。我个人认为这个就是仲景的方子,思路是对的。这方剂就是托起胃气,走表,降冲逆的方剂(通过走表,来降头部冲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这种“风”就有治疗作用。
伤寒论外邪侵入中先四肢肌表、入脏腑、再到大脑(神明)是一个第次关系。少阴病也非什么表阴病,实打实的里阴病。但可以表里同病,里不足,同是再有外邪。老年感冒很多就是这种类型。治法当然温里解表同步进行。
我不知道厥阴病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把它定义为比少阴的但欲寐的更严重的证的话,可能就是太阴加少阴。下利无度加神明不明,死证就来了。这里能看出来胃家系统的重要性。在脏腑的表,半表半里,里中,胃家系统占其二。胃乃生化之源,在身体防卫机制中仅次于大脑。仲景在论中指出,大下,大发汗后,会虚其胃,引发吐逆。但吐逆这现象到底是不是水饮还值得思考。我认为人在血液津液不足的状态下,肌体会优先保证大脑,和胃的供给。吐逆,实际也是一种血液津液的向胃的冲逆。
半夜三更被鞭炮吵醒,絮絮叨叨的写了一大堆梦话。也不知写了些啥。有些东西注定要挨板砖的,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亦不必求同。
最后谈谈我对伤寒内经的一些看法:内经和伤寒一个属于养生系统,一个属于临床系统。古人对于人于自然,生老病死规律的认识这个好观察,也好总结;对于人体内部结构不好观察,其运作机制则有假想成分。养生和临床,不能等同。但有人硬把他俩揉和到一起。
“病人欲吐之,不可下也。”这就是人体抗病机制自身欲将外邪从吐而解,如果误下,则引邪深入,产生更严重的变证。道理是一样的,邪欲从表解,欲从下解,我们只要顺从抗病机制的规律,就是掌握了治病的无上妙法。
这点西医都不会,他们更擅长以虎狼之药直接攻邪,这样做只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曾见一黄疸病人,在西医院做了胆管手术,后面吃西药治疗,可是这人呀,越吃感觉越虚。黄疸是退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胃气虚了,人也渐渐浮肿起来。不过,西医的手术再救急方面确实有所长,很多危证,手术做了就能转危为安。对于人体的精细把握得更多师从西医。
胃气,《伤寒论》中执之之重。无论多么严重的疾病,只要有胃气,则可以不死。顺从人体抗病规律的同时,得注意保护和扶助胃气。一个强大的胃,则会有一个强大的身体。
胸中还有万千言语,欲与君说。
当代中医沦为西医陪衬,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医人不思进取。西医一会一个发明,一会一个技术革新,中医人却还在抱残守缺。《内经》中的假想之学大行其道(个人认为《内经》将《易经》引入就是错误的,易经是一门哲学,哲学怎么说都能讲得通,医学却不行)。真正中医的精华,人体抗病规律的继续总结却止步不前,中医的临床止步于仲景。呜呼哀哉!
《伤寒杂病论》就是先人对于人体自身抗病规律的总结。仲景托名于六经,后世附会于《内经》六经,谬之远矣。
人体对于自身的安全,有一整套防御机制。所谓医门八法实际都是人体自身去除疾病的八法。我们只要掌握了人体自身的抗病规律,顺其道而行之,治病当然就高屋建瓴,应手而愈。之所以经方效若桴鼓,那就是古人已经总结出了部分人体抗病规律,找到了最佳切入点。后世的医书在哲学与医学的边缘徘徊,药味越用越多,效果则越来越差。
头为诸阳之会,为神明所居,全身之重。在论中为“里”,体现为少阴病。人体在供血津液会优先保证头部。其次,脏腑为神明之用,并为神明正常活动提供动能,参与各种化生。地位仅次于神明。在论中为半表半里。人体在供血液津液时处于第二梯队。当然脏腑这半表半里再细分仍然有三,1其他脏腑(少阳病),2胃家系统亢进(阳明病),3胃家系统沉衰(太阴病)。第三,四肢肌表为神明、脏腑所支配,为神明及脏腑提供护荫。在论中为表,病属太阳病。在人体供血津液中出于最末端。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组织协同,神志清晰,脏腑机能良好,肌肉强健,四肢有力。
在病态状况下,津液血液不足的状态下,人自身的防卫机制就体现出来了。它会优先保证大脑,其次脏腑,最后才是四肢的津液血液供给。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伤寒论》中,一般大下或者大发汗导致津液不足,这时人体会优先保障头部供血及津液,所以才有津液血液上行。人感觉就是冲逆,昏冒。血液津液向上冲引起的眩晕,不是不足,而是有余。桂枝汤实胃气,助运化,走表,让津液血液重新归于四肢肌表,则冲气自降。那么人体年老,津液血液生化不足,也会引起血液津液的向上冲逆(高血压&肝阳上亢)。这只是人体防卫动能使然。这种冲逆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治疗?我认为桂枝汤就可以治疗,但是本源是人体生化不足引起的,这还得加着些扶助胃气的药。现在的中医都把它当肝病在治,光用潛镇药是不足的。这又让我想起《金匮要略》中的侯氏黑散,胡老认为其不能治大风,此方非仲景方。我个人认为这个就是仲景的方子,思路是对的。这方剂就是托起胃气,走表,降冲逆的方剂(通过走表,来降头部冲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这种“风”就有治疗作用。
伤寒论外邪侵入中先四肢肌表、入脏腑、再到大脑(神明)是一个第次关系。少阴病也非什么表阴病,实打实的里阴病。但可以表里同病,里不足,同是再有外邪。老年感冒很多就是这种类型。治法当然温里解表同步进行。
我不知道厥阴病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把它定义为比少阴的但欲寐的更严重的证的话,可能就是太阴加少阴。下利无度加神明不明,死证就来了。这里能看出来胃家系统的重要性。在脏腑的表,半表半里,里中,胃家系统占其二。胃乃生化之源,在身体防卫机制中仅次于大脑。仲景在论中指出,大下,大发汗后,会虚其胃,引发吐逆。但吐逆这现象到底是不是水饮还值得思考。我认为人在血液津液不足的状态下,肌体会优先保证大脑,和胃的供给。吐逆,实际也是一种血液津液的向胃的冲逆。
半夜三更被鞭炮吵醒,絮絮叨叨的写了一大堆梦话。也不知写了些啥。有些东西注定要挨板砖的,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亦不必求同。
最后谈谈我对伤寒内经的一些看法:内经和伤寒一个属于养生系统,一个属于临床系统。古人对于人于自然,生老病死规律的认识这个好观察,也好总结;对于人体内部结构不好观察,其运作机制则有假想成分。养生和临床,不能等同。但有人硬把他俩揉和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