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精髓实用讲述伤寒论

老中医挺老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1/16
帖子
260
获得点赞
214
声望
43
精髓实用讲述伤寒论
太阳篇
伤寒论这部古典著作为什么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只因它的实用价值很高。只古迄今解释者尚有百家,有的是顺经解义,有的是敷衍解句,有的是变为玄谈,等等不一。但是无论怎么讲,还是着于临床为主。就拿太阳经来说吧!伤寒论没指定手经或足经,有个蓄水淤血膀胱经的症状,有的是说足经,说因足经长的原因,有的说是手经也不例外,手太阳小肠经主水液上入头部。手经足经的争辨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又认为比较全面些的手足二经共有,但是张仲景已死去了多年,谁也没问清楚究竟是怎样。中医学这个东西在古人谈的不那么清楚,就是现在有些理论也是不能讲的那么清楚,甚至连意会中都是渺渺茫茫而有其精,所以学西医明若观火,学中医似观天壤。内、难、伤寒、金匱等都是这样。讲伤寒有的可细酌字眼,有的不过只从其意义的观点来看问题,总之以临床为主题,以实际治愈为总纲,不可曲解误解为是。
伤寒论太阳病的提纲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在临床五十年的时间虽不断的用中药治感冒但也没用过麻黄汤去治感冒,张仲景说的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它不是荒言罢。历史两千年自然与人体的变化也不能太大吧?不论历史是怎样,书上怎样写的,它不是我们研究的主旨,我们研究的就是怎样用古法治好当今的病。我在五十年的临床治疗中用伤寒论的方子去治了很多收效的病,才认识到张仲景方子的效能是能通治百病,才意会到讲解家不敢改动一字和捧为经典的原因。我从小就有点爱钻牛角的固执性质,弄不明白的事不能敷衍过关,不讲这些,回头再说伤寒论吧!伤寒二字就是寒邪伤了人体,从广义讲就是一切外感,从狭义讲就是寒邪伤人。寒邪伤人是从人的皮表而入的,但是寒邪入人体之后引起的变化是多端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在临床中一切外感浮脉的很多,头痛的也不少,颈项强直而痛的或有或无有,可不一定,恶寒发热的可不少,但还有个脉紧是否可有,紧脉是形状脉,象弦而又急,象数而至数又平,如牵绳转索,还有个特殊的症状是无汗,汗不出腠理闭塞,宣府不通于外。这样就可以急用麻黄汤。麻黄性温而散,佐用桂枝相须,杏仁开提肺气,甘草之甘缓就组成了治伤寒的方子。病情的变化不只这样,寒气在内表气不固就汗出恶风,所以又一种方子就是桂枝汤,在用桂枝汤的情况下,病情恰恰相反,牵绳转索的紧急脉就变化了,人体的阴阳气血运功就有些通昌了,风寒在内作怪,表气又不固摄就形成了汗出恶风的症状,这种病症紧急的状态而成为柔和的状态那脉就平和下来成为了“浮缓”它的症状发烧也就次于无汗了,它的感觉程度也次于恶寒了,所以就叫恶风。桂枝是解肌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用破关突围的猛悍麻黄去突围了,只用文质彬彬的桂枝去调理。恶风恶寒是感觉的程度,缓紧是脉的凭证,服桂枝汤后还得啜粥半碗以助药力。那就全身通热药性随之赶邪外出,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治法。
那就是否需要发汗或需要解肌,是否体内还有余热,从这些证候再进行根据病情施治,就又有表不解小发此汗的桂枝麻黄个半汤,或表不解微发此汗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表不解内有余热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汗不出而烦躁的表邪未解又生里热可服大青龙汤。
如在桂枝汤的症状下再有项背强几几这种现象就再加葛根,葛根是专治项背强直不舒的妙药,我治颈椎病不断地以它为主,很有收效,就是从伤寒中悟出来的。
喘家是指常有喘病的人,他们如果“中风”多引起旧疾的喘就得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再加厚朴杏仁这就叫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么如在“伤寒”寒上喘家引起喘病时就不能用解肌和营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了,那用什么呢?就得根据病情来确定用小青龙汤,寒邪伤人多引起体内的水液代谢障碍,小青龙汤当然是治喘嗽而设的,但我们再看小青龙汤的主治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乾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小青龙汤主治之”。这就明显小青龙汤是寒邪造成水液不化解表蠲饮的方剂,寒邪伤人之后不只造成因寒而产生水液不化的喘咳,而还有郁里化热攻击肺部产生热痰喘咳的症状,那就不能用小青龙汤而用清热化痰止嗽定喘的方剂,麻杏石甘汤。这些都是伤寒论的外感造成的表症实症,表里兼治的方法。
返回来再讲,如发汗太过体液受损,脉沉迟,精神不振,身体痛疼,那就用桂枝汤加人参以振奋营卫助气生液‘桂枝新加汤’。如发汗太过体阳受损,那就出现随漏不止,小便难,四肢屈伸不利恶风等、就用‘桂枝加附子汤’在解表的方子上加以温固体阳。
太阳病体强力壮,感邪不深可以不治自愈,如一旦感邪太重,或抵抗力铰差,或治之不当就必传变。邪盛里虚者,邪入里化热与水相结就成为结胸,水热互结从心下至少腹痛硬不可进手的大结胸。或与痰相结正在心下按之痛的小结胸,而由大小陷胸汤来治疗。还有寒实结胸症而胸中结满无热症的三物白散症,在伤寒论都归为阴阳转化症。
如传变热郁胸中就有心中烦乱的‘栀子豉汤’症,烦乱而呕的‘栀子生姜汤’证,胸热气虚的‘栀子甘草汤’证。大渴引饮的‘人参加白虎汤’证,胁热下利的‘葛根芩连汤’症。这些都是些热化,随症治疗不可混淆。
如病邪传变到膀胱经,膀胱主水液,那就影响到水液的代谢产生两个症状。一个是小便不利的蓄水证。一个是小便通利少腹满硬其人如狂的蓄血症,蓄血证,轻者‘桃仁承气汤’,重者“抵挡丸”。蓄水者,‘五苓散’。
再一个传经变化就是伤阳,一伤心阳,二伤脾阳,三伤肾阳,四生胃寒。心阳伤发生心悸心神不安就用‘桂枝甘草龙牡汤’来治疗,心阳虚心胸满闷郁冒者就用‘桂枝甘草汤’通阳除冒。心阳虚肾气上乘欲做奔豚者就用‘桂枝加桂汤’来通阳散寒降逆。
脾阳虚者不但从伤寒的误治吐下而得,饮食寒凉或禀赋阳虚,或肾阳衰頹等等很多原因也可因起,这个现象是脉沉紧或沉迟,心下满逆,头眩,食欲不振或泄泻,症情不一,在伤寒论就有个‘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利水化饮。或温中补虚的‘小建中汤’。还有个胃寒症吐利脉数真假寒热不可不辨。
伤寒经误治或传变肾阳受伤另一种现象是肾阳虚,发现的症状就有夜则安静,昼则烦躁,不呕,不渴,无表症,脉沉微,就得用‘干姜附子汤’来救其阳,再一个现象就是肢厥,恶寒,脉沉微,下利,不但肾阳虚而有水气者就得用‘茯苓四逆汤’来温阳渗水。肾阳虚出现的症状不止一个,还有一个水气泛滥的症状,恶寒发热,身闰动,心悸,头炫,振振欲僻地,的‘真武汤’症状。肾阳虚的症状还有很多,总之谨握病机,以施治之。
伤寒传变不只影响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更能造成阴阳两虚,又有个阴阳两虚的汗下后脉微,振寒,‘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益其阴,附子益其阳,这是个阴阳双补的方剂,传变到阴阳两虚,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就出现了脉结代,心下悸就得用‘复脉汤’复脉汤即‘炙甘草汤’他是调和营卫的桂枝汤重加炙甘草大枣去收敛性的芍药、再加助气补虚的人参、生阴多液的麦冬,滋阴补血、血肉柔滑之情的阿胶、柔嫩动滑的麻仁、那么,为什么用生地之凉不用熟地之温呢,任何讲伤寒论的注家都没把这一点讲明白,都敷衍了事。中医学这个东西还是在临床上去证明,生地熟地原是一物,熟地是经九蒸九晒而成,他有些湿腻性不适宜于脉结代。生地性虽然有点凉、有桂枝之温,人参之温足可以已牵制,所以,以生地配阿胶麻仁之凉宣就不用熟地之湿腻了。
还有个‘芍药甘草汤’治阴虚脚挛急,芍药与甘草是酸甘化阴治阴液的丢失,又有个‘干姜甘草汤’治阳虚的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用了这个辛甘化阳,但是这个厥逆、烦躁、吐逆是用‘桂枝汤’误治造成,这个咽中干是阴虚的表现,如桂皮用之量大或用之不当多发咽干,桂枝则不然。咽中干是治在随其后复以‘芍药甘草汤’来治疗,‘干姜甘草汤’是不能治咽干的。这是交替使用法。我看;在这阴阳两虚的情况下不如两法共用好。‘甘草干姜汤’治疗虚寒性口吐涎沫的肺痿我在临床用过,很有效。
伤寒表不解不可下之谆谆教导,下之一成结胸,二成痞症,痞与结胸不同,他是心下柔软无物,只觉满塞不通,是一种热与虚气相结。伤寒论治痞有五个泻心汤,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热邪结于中焦,腹气不通造成的心下痞。‘半夏泻心汤’是无形之邪热结于心下,寒热之邪结于中焦,升降失常或痰涎相结而设。‘生姜泻心汤’是治水热相结于心下,所以,必有乾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才能用。‘附子泻心汤’是治疗恶寒汗出阳虚心下痞的方剂。‘甘草泻心汤’是治痞病,医反下之,愈下愈厉,肠中雷鸣,完谷不化,乾呕烦躁,虚气上逆的心下痞。除了五泻心汤外,还有个‘旋复花代赭石汤’这是一个降下方子,我常用它治气逆呕吐,用它治疗很多的气机不降的疾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太阳篇在伤寒论上是一长篇论述,我从自己的领会论述了一些施用于临床实用的问题,希同道师友提出些正确的见解,使我在临床治疗中再加其精华,指道我更有效地治疗疾病,抽一定的闲暇时间在讨论其他篇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