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中医1:引子篇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科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规范,任何一门科学都包括两部分:科学公理+逻辑推理体系。其中,不同学科的区别主要在于公理体系的不同,而逻辑推理体系则是所有学科都相同或兼容的。因此,中医若要走向世界,首先就有必要将传统的中医思想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形成符合国际科学规范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就是数理中医的宗旨。
一、中医起源
中医是关于人体生命的科学体系。
根据甲骨文文字记载,中医起源至少在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之前。中医的经典代表著作为《黄帝内经》(也称为《内经》,分《灵枢》与《素问》两部分),相传为黄帝开篇,汇编成书于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二、中医传承
历代诸子百家的文字记载构成了宝贵的中医文库,使得中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并成为我国国粹之一。可以说,中医是我国传统集体智慧的重要体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未来发展
近几个世纪来,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代表的一批近代科学学科,在西方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科学体系。
与古老的中医体系不同,现代科学采用数学公式(而不是语言文字)来描述其基本原理。数学语言具有简洁、严谨的特点。以大家熟知的勾股定理为例。
勾股定理的文字描述:勾三股四弦五,方五斜七有余,等;
勾股定理的数学描述:a²+b²=c²,其中a, b为直角边,c为斜边。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文字描述不如数学公式描述简洁、严密。
汉语文字时有“一字多义”以及“同字不同义”的现象。以“气”(中医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为例,在《汉语大辞典》中有多种解释:
①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②呼吸;③自然界寒、暖、阴、晴等现象;④鼻子闻到的味;⑤人的精神状态;⑥怒、或使人发怒;⑦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⑧中医指某种症象;⑨景象等。
由此可见,如果基于文字语言来描述中医科学理论体系,必定无法做到像数学语言那样集简洁与严谨于一身。
随着现代社会进入全球化的时代,西方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医的研究,比如德国、美国等就很追捧针灸、推拿等技术,提出了不少专利;将中医传统药方与现代科学提纯方法相结合,开发出了许多护肤品、保健品、药品等。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医的精髓是具有科学性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期。为了让传统国粹中医进一步焕发青春活力,很有必要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代科学语言来诠释其理论体系。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思想。一旦在现代科学框架下构建了数理中医理论体系,就有可能用其来指导发展新的中医诊疗技术手段,使之更具客观性和量化性,从而使中医更容易走向世界,服务全人类。这就是后续系列博文要介绍的数理中医的宗旨。
在随后的系列博文中,我们首先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索自然界生命的奥秘,解析人体生命涉及的科学知识,包括信息论、物理学、数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现代科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数理中医的公理体系,建立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数理中医科学体系。
在宏观层面,分析支配生命运行的信息论及物理原理,包括信息感知、能量最大熵等规律;揭示数理中医气血、阴阳、八卦及五行等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在中观(或解剖学)层面,探讨人类生命体形成的物理及数学机理,包括能量节省原理、分形迭代过程、大数定律等;阐述数理中医五脏六腑、经络、腧穴及辩证诊疗思想的科学原理。
在微观层面,介绍构成人类生命体的物质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小分子、氨基酸、蛋白质及细胞等;基于分子生物学、化学等原理,解析数理中医扶正祛邪、气血聚散的科学机理。
在应用方面,将数理中医理论与新材料器件、微电子、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出有实用意义的数理中医养生方略或治未病手段。比如,数理中医五脏六腑养护方略;数理中医超声脉诊、超声望诊及超声理疗仪器,等。
延伸阅读:
韦岗,《生命探秘—信息、能量和气血网》,广东科技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