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22
- 帖子
- 5429
- 获得点赞
- 993
- 声望
- 113
- 年龄
- 79
中医的传统诊法是望闻问切四诊,西医也有“四诊”,这是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师学医之中,也是最早经历的一次中西医诊法讨论中听到的,至今还记得很清楚。老师任院长的卫生院有一位姓谭的西医是部队退役的军医,他在业务学习讨论中说:你们中医有四诊,我们西医也有四诊,只是内容与你们不尽相同而已,你们是望闻问切,我们是问望叩听。他对这“四诊”做了简要的介绍:
问,就是问主诉、问病史。主诉相当于你们中医的主症,并包括起病以来的日程。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等等;
望,跟你们中医的望诊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没有望舌苔这一项;
叩,主要是叩胸、腹、背和四肢,又分用指头直接叩和间接叩,还有用叩诊锤叩等等。叩诊中包括触诊、扪诊,如触摸皮肤冷热、体表及腹部结节、包块、脉博次数及节律等,扪诊如扪胸部语颤言等等;
听,除了医生用耳朵听患者语言、呼吸改变等声音外,更多的是用辅助工具即听诊器听心、肺、肠鸣音等因病变出现的异常声音。
我们西医常用的三小件除听诊器外,还有体温表、血压计体则是两种诊法的结合,前者是触诊与望诊的结合,后者是望诊与听诊的结合。四肢骨伤后检查长骨的传导音来判断骨折的程度,也是叩、听诊的结合。
这是那位谭医生那时对西医“四诊”的介绍,对提高中医四诊技能很有裨益,至今记忆犹新。西医诊断学中本没有“四诊”一说,当时卫生院中十个员工九个都是中医,只有他一人是西医,可能是他面对“强势”中医而脑洞大开自我总结出来的,其实他还是总结得很不错的。
西医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这“四诊”,病人入院时的查体和其规范的病历记录就可证明,却又不断推出适应西医诊断的辅助检查、检验方法,使各项指标客观化、量化或定位准确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其四诊不断延伸、拓展,既为明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又很大限度地适应了现代人的健康、心理需求,还强有力地增加了经济效益。
中医四诊已传承了几千年,四诊合参始终是辨证论治的必要条件,这是不可丢弃的,也是没有错的,但进入以科技与医学密切结合为特点的现代医学主流时代,却没有任何适应辅助中医诊断,使各项指标客观化、量化或定位准确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医疗行业已投入临床应用的现代理化检查检验技术,要么无法与中医辨证思维接轨,要么就受到排斥。这就使中医很难适应现代人防病治病的需求,很多患者即使相信中医药,也往往是先找西医用仪器检查、检验,拿到仪器吐出的文本报告,又才去找中医开药。其实,现在应用于医学的各种检查检验仪器与技术,并非西医所独有,而是各种医学共享的实用科技成果,中医决不应排斥,更应利用这些科技成果来不断延伸、拓展传统的四诊,逐步与临床辨证论治接轨,并提升辨证论治的水平与疗效。中医界若能直接研制、开发出能够适应中医辅助诊断,延伸、拓展中医四诊或定位准确的检查、检验仪器,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中医必然如虎添翼,更受大众欢迎!
2017/9/24
问,就是问主诉、问病史。主诉相当于你们中医的主症,并包括起病以来的日程。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等等;
望,跟你们中医的望诊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没有望舌苔这一项;
叩,主要是叩胸、腹、背和四肢,又分用指头直接叩和间接叩,还有用叩诊锤叩等等。叩诊中包括触诊、扪诊,如触摸皮肤冷热、体表及腹部结节、包块、脉博次数及节律等,扪诊如扪胸部语颤言等等;
听,除了医生用耳朵听患者语言、呼吸改变等声音外,更多的是用辅助工具即听诊器听心、肺、肠鸣音等因病变出现的异常声音。
我们西医常用的三小件除听诊器外,还有体温表、血压计体则是两种诊法的结合,前者是触诊与望诊的结合,后者是望诊与听诊的结合。四肢骨伤后检查长骨的传导音来判断骨折的程度,也是叩、听诊的结合。
这是那位谭医生那时对西医“四诊”的介绍,对提高中医四诊技能很有裨益,至今记忆犹新。西医诊断学中本没有“四诊”一说,当时卫生院中十个员工九个都是中医,只有他一人是西医,可能是他面对“强势”中医而脑洞大开自我总结出来的,其实他还是总结得很不错的。
西医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这“四诊”,病人入院时的查体和其规范的病历记录就可证明,却又不断推出适应西医诊断的辅助检查、检验方法,使各项指标客观化、量化或定位准确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其四诊不断延伸、拓展,既为明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又很大限度地适应了现代人的健康、心理需求,还强有力地增加了经济效益。
中医四诊已传承了几千年,四诊合参始终是辨证论治的必要条件,这是不可丢弃的,也是没有错的,但进入以科技与医学密切结合为特点的现代医学主流时代,却没有任何适应辅助中医诊断,使各项指标客观化、量化或定位准确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医疗行业已投入临床应用的现代理化检查检验技术,要么无法与中医辨证思维接轨,要么就受到排斥。这就使中医很难适应现代人防病治病的需求,很多患者即使相信中医药,也往往是先找西医用仪器检查、检验,拿到仪器吐出的文本报告,又才去找中医开药。其实,现在应用于医学的各种检查检验仪器与技术,并非西医所独有,而是各种医学共享的实用科技成果,中医决不应排斥,更应利用这些科技成果来不断延伸、拓展传统的四诊,逐步与临床辨证论治接轨,并提升辨证论治的水平与疗效。中医界若能直接研制、开发出能够适应中医辅助诊断,延伸、拓展中医四诊或定位准确的检查、检验仪器,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中医必然如虎添翼,更受大众欢迎!
2017/9/24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