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六篇<天元纪大论>中讲: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 肝病多风 -> 平肝息风 -> 寒风上逆吴茱萸,热风血利白头翁,寒热杂风乌梅丸;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 寒化热化 -> 回阳清热 -> 少阴寒化四逆辈,少阴热化连胶汤,热入心包紫雪丹;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 寒湿困脾 -> 燥湿健脾 -> 脾气虚弱四君子,虚劳里急小建中,中寒痞泻理中汤。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 多郁多火 -> 疏郁泻火 -> 胸胁苦满柴胡剂,血热妄行泻心汤;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 伤津燥结 -> 增液通腑 -> 气分热盛白虎汤,燥结腑实大承气;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 寒邪束表 -> 发汗解表 -> 表虚有汗桂枝汤,表实无汗麻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