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和解一法实是邪说。

阳春肽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2/21
帖子
2165
获得点赞
1392
声望
113
关于和解法,在我年轻始学中医时,就接触到了,而且这个观念,在我脑海里,己是根深蒂固的观念,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不可发汗,也不可吐下,故有了和解一法,代表方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这几年反复研读伤寒原文,有一次在与杏林先生的争论中,发现大柴胡和解一法按到伤寒原文去读,实在别扭。
邪在半表半里,在伤寒148原文也曾提过:请看:伤寒148条阳微结原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者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也在里,汗出为阳微,假令为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与里证,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者,非少阴病也。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除这一条,在伤寒其它条文里没有半表半里这一提法。
下面我们把邪在少阳,小柴胡汤证条文举例一个,此例太多了,我们只举96条:
伤寒有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胁下苦满,默默不可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汤主之。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两个方子。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柴胡黄芩解少阳清胆热,半夏生姜止呕化饮,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健脾益气。
病机:邪结少阳,胆(胃)热脾虚。
治法:解少阳,清胆健脾。
是一张扶正祛邪的方子。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大枣。
柴胡黄芩解少阳清胆热,半夏生姜止呕降逆,枳实白芍消痞柔肝敛阴,大黄利胆及泻阳明腑实,生姜大枣健脾胃。
病机:邪结少阳,阳明腑实。
治法:解少阳,泻阳明腑实。
是一个表里双解剂。
其实人体疾病正气与邪气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生与死的斗争,谁给你和解?

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那些药,那些法,不是扶正解表,就是表里双解,怎么叫和解?
下面我们把和解法,用到伤寒原文去读,很别扭,意思完全不一样。只举例,因为用大柴胡汤可下条文太多了。
伤寒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和解之)
伤寒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和解之)。
伤寒230条:阳明病,胸胁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舌白者,可与小柴胡汤(和解之),上焦得通,中焦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
这是伤寒论仲师的原意吗?
看看大柴胡汤可下条文:
伤寒104条,伤寒十余日,医而二三的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和解之愈)。
伤寒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但可用大柴胡汤下之(和解)。
伤寒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和解)。
伤寒394条:伤寒差后,复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和解之),脉浮者以汗之(桂枝汤),脉沉者,以下之(大柴胡汤和解之)。
《金匮》。按之心下满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和解之),宜大柴胡汤。
……
这些还是仲师的原意吗?解少阳攻下与和解显然不同。
……
 
最后编辑:
伤寒论本没有和解一说,是后人研究之后认为邪在少阳,不可汗不可下,汗下之法力量均太大,所以相对来说和解一词是叫合乎情理的。前人评说小柴胡汤不下而有下意,半夏也;不汗而有汗法,柴胡,生姜也;微清其热,黄芩也;微顾脾胃中气,参草枣也;取其程度均较轻之意而已。
另外,大柴胡汤本就不是和解剂,明显的下法应用,不可混为一谈!
 
邪在少阳,胆经也罢,胆腑也罢;来去无有通路,直接的汗下不可行。
胆囊,仅是在十二指肠开口,排泄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预泻胆腑,先通肠胃!这个在前人的方剂中是有验证的,比如大柴胡汤,再比如温胆汤,仅仅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上枳实,竹茹,就变成了温胆汤了,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太阳有皮肤和膀胱和外界联通,可以进行物质(气体)的交换或排泻,阳明有 肠道可以排出糟粕,可泻可清可下,犹有结构支持!
 
一表一里,一营一卫,一升一降,一宣一敛,一清一温,例此相反并用,俱可谓和解。
和,就是调和矛盾。
 
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可能是不可能用麻黄之类发汗吧,少阳病不可吐下,若吐下之则悸而惊,可能不能单纯用大承气之类,或巴豆之类而攻和瓜蒂之类吐。故小柴胡,在解少阳的同时,有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健脾益气生津,以防邪内陷,大柴胡有解少阳通腑的同时有生姜大枣以实脾。
 
最后编辑:
一表一里,一营一卫,一升一降,一宣一敛,一清一温,例此相反并用,俱可谓和解。
和,就是调和矛盾。
胡说八道,若把正反两治同用,称为和解少阳,那不知有多少和解法,就是大青龙,在用麻黄桂枝同时有生姜甘草大枣健脾生津,麻黄桂枝与石膏也是个解表清里法。
治病本就是调和,寒者温,热则寒,虚则补,实者攻,都是个阴阳调和过程。
上例明显出现语误了。
难道象张仲景这样的大师,就不会说和解少阳一法
要后人添盐加醋?
 
最后编辑:
支持,如果此是和解方,那么所有方都是和解方。
 
  还是先说专家的观点:
  清代医家戴北山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郝万山教授对“和解”少阳的解释有特点,这两个字是分开来说的:“和枢机+解郁结”,谓之“和解”少阳

  再谈个人的看法:
  “和解”的“和”是“中和、温和、谐和”的意思,“中和”就是“不采取偏执一端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温和”就是“不使用过于峻猛的力度”来解决问题,“谐和”就是“注意正反(攻守补泻)两方面措施之间的恰当配合”。
  之所以要使用“和解法”,是因为有些问题用单方面的手段无法解决,或者得不偿失,故而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去化解矛盾(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寻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功效”。

  与纯攻的[大承气汤]或纯补的[十全大补汤]相比,与纯寒的三黄[泻心汤]或纯热的[干姜附子汤]相比,“和解剂”的特点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如[附子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
  少阳病既非纯里证,又非纯表证,既非大热的阳明燥化,又非大寒的少阴寒化,既已“血弱气尽”,又有“邪气因入”。所以既不能用麻黄剂来发汗、又不能用承气汤来攻下,既不能全用辛温之药,也不能全用寒凉之品,即不能一味攻邪,也不能专于扶正。只能以“兼顾表里、寒热并用、扶正祛邪”之法来“和少阳枢机、解肝胆郁结”。
  少阳病兼有太阳表证的,要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兼汗,如[小柴胡汤]方的加减法:“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少阳病兼有阳明里证的,要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兼下,如[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腑泻满”。

  [大柴胡汤]在和解剂中偏于攻伐,但与泻下剂[大承气汤]相比又偏于和解,相对周全稳妥。
  所以仲景常用大柴胡汤来代替承气汤使用,治疗阳明腑实以及杂病腹满属实证者。如《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篇》说:“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柴胡汤”,还有:“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等。

  “其实人体疾病正气与邪气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生与死的斗争,谁给你和解?”
  敌我之间,除了“你死我活”,还有“边打边谈”;
  生物之间,除了“弱肉强食”,还有“共生寄生”。
  “病原体”把如果“寄生宿主”全都彻底搞死了,它自己何处容身呢?
  为人处事,和为贵;治病之策,和为上。
 
柴胡是发汗之药,小儿喝个柴胡口服液都出汗。

更何况小柴胡汤里边半斤柴胡。
 
s
胡说八道,若把正反两治同用,称为和解少阳,那不知有多少和解法,就是大青龙,在用麻黄桂枝同时有生姜甘草大枣健脾生津,麻黄桂枝与石膏也是个解表清里法。
治病本就是调和,寒者温,热则寒,虚则补,实者攻,都是个阴阳调和过程。
上例明显出现语误了。
难道象张仲景这样的大师,就不会说和解少阳一法
要后人添盐加醋?

竖子不足与语。
 
还是郝万山说得比较清楚
 
看了看大家的见解。
说说我的。
目的和结果,不等同。你要的和你得到的不同。我还得继续阐述这个问题。你想用泄下的方法,结果这人津液大亏,用的承气法就下不来。结果用增液法,大下稀溏。
那么这么说用结果反推,增液是下法?就如楼上某位说小柴胡用后大汗的,那么说小柴胡是汗剂?
用结果来描述目的看来是不准确的,我临床用小柴胡,有吐的,也有本来大便不畅,大便改善的。
所以,中医后世的八法,不是以结果论的。那么八法都是以目的来描述的。
我这么说不知道大家理不理解?不理解的话,我还有话说。
和解,仲景没说过。但是仲景却屡次提到和。卫气不和,营气自和。以小承气和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等等。
那么仲景重的是结果。仲景用桂枝汤的目的是解肌,结果营卫和。用小承气的目的是去燥矢,结果上下和于胃。小柴胡目的是通畅上焦,结果胃气和调。
仲景的下,一样是如此,以丸药下之,下之后之类的论述,都是如此。重在结果,腑积得去,腑气得通,上下得通。
那么说楼主说的和解是邪法与仲景本就不在一个范畴。所以大家都有自己的立足点。
如何理解看大家自己了。
我个人认为,八法便于学习归类,当入门后自己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构架,八法确实得拆解抛弃。
 
就像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和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窃以为和解少阳之和还是属于狭义的范畴,而历代医家之论和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研读时需要分清楚,方能不产生概念上的混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