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晚间睡觉时,后背心区部位经常出现刺痛,为治病曾到处求医,心电图、彩超、XT都检查个遍,也没查出个病因来,因其病因不清无法医治,只能默默承受这种无名之苦。这位患者来我处诊治前,就开门见山对我说,听说你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我后背刺痛有挺长时间了,到现在始终不见好转,所以到你这帮我诊治一下。
根据自诉病情,一般按照常规方法判断,左后背心区出现刺痛,应该来源于心脏,这是毫无疑义的,左后背心区痛是心脏患病的牵涉痛。从中医理论上分析,刺痛只是心脏患病的一种表象,并不是患病的真实病因,如果后背刺痛来于心脏并不难治愈,但这位女士后背出现的不是暂短性疼痛,而是经常性的刺痛,这样病情就较为复杂了。后背刺痛病在那个脏腑,只有通过脉诊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经诊脉,左寸脉虚而弱,余脉平。从脉象上看,后背刺痛确实发生在心脏,但病情并不十分严重。病因清楚了,我问她还有什么症状吗?她说,有时有胸闷、气短、睡眠还不好。
她的这些病症都在心脏患病的范围内,患病的病因虽然搞清了,选择方法也是治疗当中关键的一环,方法涉及到疗效。根据病情我采用了经络调整法,病在心脏要调整通往心脏的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等四条经络,通过调整穴位使之脏腑的阴阳达到平衡;然后,又根据五行属性,“虚则补之”的原则,调整通往肝脏的肝经、胆经,“以母补子”、以肝济心。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过去的胸闷、气短好多了,睡眠也有很大进展,身体也不象过去那样疲乏了。从脉象上观察,心脏功能有很大提高,但后背刺痛症状时好时坏,并没有完全得到恢复。为什么心脏功能恢复了许多,后被刺痛没见好转?有可能心脏患病和后背刺痛,是两种不同病因的反应,同症并不同因,应该重新探讨后背刺痛的病因。
我对后背心区刺痛原因又重新做了详细的分析:后背刺痛是从左肩开始,向下延伸到后背的心区、肝区等。按常规上看,刺痛发生在心区部位,应该是心脏患病的反射区,心脏患病的反射区域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反射到心腧、厥阴腧、督腧、膈腧等穴位,或到左肩、左胸前区等,这些部位都是心脏患病正常的反射部位,从左肩向下反射心区直至到肝区是违背规律的。
从后背分布的组织上看:背部脊椎两侧分布的有竖脊肌、斜方肌,肌肉里面是胸肋骨,除此以外没有其它的组织,所以,后背刺痛只能发生在这些组织上。肋骨是骨性组织,肋骨内没有血管,没有神经,肋骨绝不会出现疼痛,根据这些肌组织上看,斜方肌是后背较大的一块肌肉,从胸1椎一直延伸到11椎,此区域包括心区,肝区、脾区等,斜方肌有可能是后背刺痛的原发点。这种思路确定后,还要通过触诊的检查,才能做最后的定论,经触诊发现,左斜方肌与右侧斜方肌相比,无论是厚度,还是软硬度大不相同,斜方肌出现这种形态,与斜方肌肌纤维气血循环受阻,气血不周有关,左侧斜方肌有可能是引起后背刺痛的直接原因。
病因确定后,按照揉肌法的治则,用手在患侧斜方肌上反复揉按,通过手指压力在肌肉上的刺激作用,加快肌组织的气血循环,活血化瘀,疏肝理筋,逐渐促使两侧斜方肌组织的软硬度趋于平衡。斜方肌上经过反复的揉按,后背刺痛点减轻了许多,治疗当晚后背就没有发生刺痛,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病症好转说明病因判断的准确,治疗方法运用的得当。
病情趋于好转后,每天继续按照这种方法治疗,从治疗第一天开始,每晚睡觉时再没有痛醒过,病情一天好似一天,病症几天就痊愈了。
病症痊愈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人体是一部极其特殊的“机器”,多种疾病往往交织在一起,采用一种方法诊断,很难分辨出发病的真实病因,这位女士的病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病例。
她的病症均反射在后背心区的心腧、膈腧、厥阴腧,因心血不足、气滞血瘀,经络受阻,出现胸闷、气短、睡眠不佳等病症反应,通过脉诊确立病因后,经过以外治内的方法治疗,心脏功能得到提高后,胸闷、气短等病症得到好转,但后背刺痛确没有丝毫变化,这就说明后背刺痛病因没在心脏,应与心脏无关,需要改变原有思路探讨新的病因。
二、筋肉疾病属于经筋方面的疾病,这种病症不上脉,只有按照经筋理论,触诊方法检查病症,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背部由脊椎、肋骨,以及多块肌肉构成。背骨的脊椎骨、肋骨、各种筋等,是没有血管、神经的,因此不会出现疼痛,只有发生肌才会出现疼痛。斜方肌是位于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附着在脊椎的两侧,这块肌即赋予椎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为椎体提供气血物质,只有分布肋骨上面的斜方肌,才有导致背部刺痛的可能性。经检查,两侧的斜方肌阴阳不平衡,其中一侧肌当中有条索状的东西,可以断定,斜方肌是导致背部刺痛的病因。
根据自诉病情,一般按照常规方法判断,左后背心区出现刺痛,应该来源于心脏,这是毫无疑义的,左后背心区痛是心脏患病的牵涉痛。从中医理论上分析,刺痛只是心脏患病的一种表象,并不是患病的真实病因,如果后背刺痛来于心脏并不难治愈,但这位女士后背出现的不是暂短性疼痛,而是经常性的刺痛,这样病情就较为复杂了。后背刺痛病在那个脏腑,只有通过脉诊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经诊脉,左寸脉虚而弱,余脉平。从脉象上看,后背刺痛确实发生在心脏,但病情并不十分严重。病因清楚了,我问她还有什么症状吗?她说,有时有胸闷、气短、睡眠还不好。
她的这些病症都在心脏患病的范围内,患病的病因虽然搞清了,选择方法也是治疗当中关键的一环,方法涉及到疗效。根据病情我采用了经络调整法,病在心脏要调整通往心脏的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等四条经络,通过调整穴位使之脏腑的阴阳达到平衡;然后,又根据五行属性,“虚则补之”的原则,调整通往肝脏的肝经、胆经,“以母补子”、以肝济心。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过去的胸闷、气短好多了,睡眠也有很大进展,身体也不象过去那样疲乏了。从脉象上观察,心脏功能有很大提高,但后背刺痛症状时好时坏,并没有完全得到恢复。为什么心脏功能恢复了许多,后被刺痛没见好转?有可能心脏患病和后背刺痛,是两种不同病因的反应,同症并不同因,应该重新探讨后背刺痛的病因。
我对后背心区刺痛原因又重新做了详细的分析:后背刺痛是从左肩开始,向下延伸到后背的心区、肝区等。按常规上看,刺痛发生在心区部位,应该是心脏患病的反射区,心脏患病的反射区域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反射到心腧、厥阴腧、督腧、膈腧等穴位,或到左肩、左胸前区等,这些部位都是心脏患病正常的反射部位,从左肩向下反射心区直至到肝区是违背规律的。
从后背分布的组织上看:背部脊椎两侧分布的有竖脊肌、斜方肌,肌肉里面是胸肋骨,除此以外没有其它的组织,所以,后背刺痛只能发生在这些组织上。肋骨是骨性组织,肋骨内没有血管,没有神经,肋骨绝不会出现疼痛,根据这些肌组织上看,斜方肌是后背较大的一块肌肉,从胸1椎一直延伸到11椎,此区域包括心区,肝区、脾区等,斜方肌有可能是后背刺痛的原发点。这种思路确定后,还要通过触诊的检查,才能做最后的定论,经触诊发现,左斜方肌与右侧斜方肌相比,无论是厚度,还是软硬度大不相同,斜方肌出现这种形态,与斜方肌肌纤维气血循环受阻,气血不周有关,左侧斜方肌有可能是引起后背刺痛的直接原因。
病因确定后,按照揉肌法的治则,用手在患侧斜方肌上反复揉按,通过手指压力在肌肉上的刺激作用,加快肌组织的气血循环,活血化瘀,疏肝理筋,逐渐促使两侧斜方肌组织的软硬度趋于平衡。斜方肌上经过反复的揉按,后背刺痛点减轻了许多,治疗当晚后背就没有发生刺痛,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病症好转说明病因判断的准确,治疗方法运用的得当。
病情趋于好转后,每天继续按照这种方法治疗,从治疗第一天开始,每晚睡觉时再没有痛醒过,病情一天好似一天,病症几天就痊愈了。
病症痊愈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人体是一部极其特殊的“机器”,多种疾病往往交织在一起,采用一种方法诊断,很难分辨出发病的真实病因,这位女士的病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病例。
她的病症均反射在后背心区的心腧、膈腧、厥阴腧,因心血不足、气滞血瘀,经络受阻,出现胸闷、气短、睡眠不佳等病症反应,通过脉诊确立病因后,经过以外治内的方法治疗,心脏功能得到提高后,胸闷、气短等病症得到好转,但后背刺痛确没有丝毫变化,这就说明后背刺痛病因没在心脏,应与心脏无关,需要改变原有思路探讨新的病因。
二、筋肉疾病属于经筋方面的疾病,这种病症不上脉,只有按照经筋理论,触诊方法检查病症,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背部由脊椎、肋骨,以及多块肌肉构成。背骨的脊椎骨、肋骨、各种筋等,是没有血管、神经的,因此不会出现疼痛,只有发生肌才会出现疼痛。斜方肌是位于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附着在脊椎的两侧,这块肌即赋予椎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为椎体提供气血物质,只有分布肋骨上面的斜方肌,才有导致背部刺痛的可能性。经检查,两侧的斜方肌阴阳不平衡,其中一侧肌当中有条索状的东西,可以断定,斜方肌是导致背部刺痛的病因。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