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原创】《汉志•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FONT=仿宋]《汉志·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FONT]
[FONT=仿宋]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中医大型权威性工具书《中医大辞典》(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在《黄帝内经》条下解释说:“医经名著。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18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

最新版本的中医大型权威性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傅世垣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在《内经》条下解释说:“中医学奠基之作,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之作。全称《黄帝内经》。共18卷,162篇。由《素问》与《灵枢》(各9卷)组成。《黄帝内经》之书名,最早见于刘向《七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部托名黄帝的著作,撰者已难以稽考。明代医学家吕复认为此书‘观其意旨,殆非一时之言;及其撰述,亦非一人之手’。这个见解为后世医家所广泛认可。著述年代则有几种说法,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书的基本内容成于战国后期;迄于汉代,陆续有所补订。”

而当代医学通史类专著《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李经纬、林昭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是将《黄帝内经》列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编排的。该书在《黄帝内经》一书的介绍中说:“《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九卷81篇,共80余万言。……《黄帝内经》初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作《黄帝内经》18卷,班固作《艺文志》,以刘歆《七略》为蓝本,《七略》又以刘向《别录》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当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

按:上述工具书解释欠妥,有修改之必要。这是因为《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不是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FONT]
 
[FONT=仿宋]将《汉志·黄帝内经》与今本《黄帝内经》合在一起的实源于晋代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该序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后来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素问》自序中亦宗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一直流传至今。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不是今本流传的《黄帝内经》,直接明确这个说法的是清代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该书说:“《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或后人得《内经》而衍其说为《素问》,未可知。”而对《素问》的成书时间,姚际恒说:“予按:其中言‘黔首’,又《脏气法时》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月日昳、曰下晡,不言十二支,当是秦人作。又有言岁甲子,言寅时,则有后汉人所作。故其中所言,有古近之分,未可一概论也。”只字未提战国时期。

当代亦有学者考证认为《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不是今本流传的《黄帝内经》,从而打破了以往固有的传统的权威说法。

南京中医学院已故教授吴考槃考证认为:“《黄帝内经》汉季已亡,不是《素问》、《灵枢》,而《内经》学说可以说是《素问》、《灵枢》的祖述蓝本。《素问》、《灵枢》不是《内经》异名,而《素问》、《灵枢》可以说是《内经》的继续著作。而皇甫谧、王冰炫耀其编注《甲乙经》,以《素问》《灵枢》为《内经》这是以杭作汁,不符事实的。”(吴考槃,《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考。中华医史杂志1983年第13卷第2期85-87)

据余自汉等《内经灵素考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2版)认为:“《黄帝内经》包括现传《灵枢》《素问》两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现传《灵枢》《素问》当是汉前我国医学理论之集大成者。由于‘《黄帝内经》十八卷’只是《方技略》医经四家二百一十六卷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包括现传《灵枢》《素问》两书”。对于两书的作者及成书时间,该书认为“《灵枢》《素问》两书很可能是东汉中期有某些士人医家汇集东汉前一些时期的医学文献,并结合当代的医学成就分别编纂而成。《灵枢》《素问》这两部医学文献汇辑本的最初选辑工作,无疑是分别出自一时一人或一些人之手。二者的成书年代无疑还有先后之分”。[/FONT]
 
[FONT=仿宋]资料详实,分析、说理最透彻的,当属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本著作。该书认为:“《素问》和《灵枢》必定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黄帝内经》十八卷’”,廖氏理由如下:

⑴《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4类医籍,“凡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除今人所称《黄帝内经》十八卷,全部荡然无存。其亡佚之彻底,致使千年以来医界对其中一些重要名词术语均无考证之线索可寻,如究竟何为“汤液”即是一例。何独此书能够流行至今,且保存的如是完好?

⑵《汉书·艺文志》载书,“篇”、“卷”计算相等,无“积篇为卷”之例。如“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中的“《山海经》十三篇”,在合计时即计为13卷;“礼”555篇中有“礼古经五十六卷”,合计中亦计为56篇之数等,皆为明证。故《黄帝内经》仅18卷,亦即18篇之分量,不能容纳今本《黄帝内经》如此之多的内容--162篇。

⑶再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其他医籍比较:《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有30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有40卷,其下《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亦为40卷等,均大大超过《黄帝内经》的卷数。难道可以相信仅仅记载“痹”、“疝”、“瘅”之某一具体病症的方书能达到超过今本《黄帝内经》两倍之多的篇幅吗?

⑷又如,马王堆出土医书中的《十问》,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其中“尧问于舜”、“帝盘庚问于耇(gou)老”两节,分别与《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的“《尧舜阴道》二十三卷”、“《汤盘庚阴道》二十卷”两书有些关系。但“尧问于舜”,一节才151个字,“帝盘庚问于耇老”之节亦仅136字。这些房中术的东西,不管如何发展也不可能达到超过今本《黄帝内经》的文字分量。显然,当时的《黄帝内经》18卷,其文字分量是非常有限的,约与18篇相等。也就是说,只能是今本《黄帝内经》的1/9左右。

⑸今本《黄帝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独立著作组成,《汉书·艺文志》中并无此类现象。两书用语、理论取舍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原来就应该是互不相关的两部独立著作。

⑹《素问》、《灵枢》(或称《九卷》、《针经》等)两书之名在历代正史书目中一直分别使用。称其为《黄帝内经》实只是皇甫谧的一种猜测,唐王冰宗之,再由后世医家口笔传播至今,却未被历代书志所承认。

对今本《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廖氏认为“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但有古近之分,并认为“西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并无整部保存下来的例子,后世所见者均是东汉之书,如《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而现在应该再加上《素问》与《灵枢》这样两部独立著作”。[/FONT]
 
[FONT=仿宋]在互联网上搜索亦有此类文章,如新西兰中医师罗鸿声先生原创文章认为“《素问》和《灵枢》并非《黄帝内经》”等,便是如此。

综上所述,汉志·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凡涉及与之有关内容的书籍、教材及各种工具书等,皆应改写,以正视听。[/FONT]
 
[FONT=仿宋]在互联网上搜索亦有此类文章,如新西兰中医师罗鸿声先生原创文章认为“《素问》和《灵枢》并非《黄帝内经》”等,便是如此。

综上所述,汉志·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凡涉及与之有关内容的书籍、教材及各种工具书等,皆应改写,以正视听。[/FONT]
国内权威性大型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已改写。

这套丛书的总主编是卢嘉锡,其中《医学卷》由廖育群等撰写,类似《中国医学通史》。
 
[FONT=仿宋]在互联网上搜索亦有此类文章,如新西兰中医师罗鸿声先生原创文章认为“《素问》和《灵枢》并非《黄帝内经》”等,便是如此。

综上所述,汉志·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凡涉及与之有关内容的书籍、教材及各种工具书等,皆应改写,以正视听。[/FONT]
国内权威性大型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已改写。

这套丛书的总主编是卢嘉锡,其中《医学卷》由廖育群等撰写,其内容类似《中国医学通史》。
由廖育群等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关于《黄帝内经》的描述记载,与其另一部著作《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的记载基本一致。
 
今本《黄帝内经》实际是由两本著作构成,即《素问》和《灵枢经》。故廖育群《中国传统医药》说:“考虑到既要正视听,又要顾及已然通行世界的说法,所以最好是称《素问》和《灵枢》为‘今本《黄帝内经》’。”

但是,无论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于何时,是否为《汉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完全不会影响其在世人中的经典地位。
 
据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考证,廖氏认为《汉志·方技略》所记载的医经七家之内容已被其后的《素问》、《灵枢》和《难经》所吸收。
 
[FONT=仿宋]中医大型权威性工具书《中医大辞典》(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在《黄帝内经》条下解释说:“医经名著。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18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
中医大辞典封面.JPG

中医大辞典扉页.JPG

中医大辞典定价.JPG
[/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