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伤精耳鸣

杨柄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3/29
帖子
366
获得点赞
209
声望
43
年龄
50
所在地
黑龙江大庆
男,26岁,耳鸣失眠烦躁,吃热药,补药就口干苦,上火,口腔溃疡等,吃凉药,滋阴药就腹泻胃脘痞满,手足不温,畏寒盗汗,口干欲饮水,舌红舌胖大苔白厚齿龈,脉沉细。吃过很多药方如泻心汤,八味除烦汤等

肾气丸合柴胡龙骨牡蛎汤
生地黄24,山药12,山茱萸12,泽泻10,茯苓10,丹皮10,桂枝3,附子3,龙骨24,牡蛎24,柴胡6,知母12,石膏10,大黄3.黄芩10,生半夏12,石菖蒲12,胆南星12


自汗为营卫不和卫阳不固
用桂枝补肝阳实表阳
滋补药配合桂枝能化阴滞为阳和气化津液
盗汗为阴虚
口干口渴为厥阴风木燥伤胃阴
肺液被消,故渴
用石膏知母养肺液养胃阴滋水润燥


舌红阴虚苔白齿痕为痰湿
首选药方选用肾气丸温补肾阳滋补肾阴
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
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
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
用桂枝,达木气之郁
加龙骨宁心安神聪耳
牡蛎敛阴安神益耳
柴胡升达阳气
知母石膏养肺阴清热养阴
柴胡升三焦相火
半夏消痰降胃
合胆南星,石菖蒲开窍化浊

这类病
补则湿滞痰盛
泻则正伤
都加重疾病






像这类病你没法找方证
也不是经方论坛上的二圣他们所强调的什么半夏厚朴汤舌苔
什么小柴胡体质之类的
他们强调的那些所谓半夏柴胡体质舌苔那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中医经方最终讲的是脏腑经络的气化辩证
体质学五运六气学等都是大范围内的问题
治病最终回归具体脏腑经络辩证



目前伤精的这类疾病很多
吃药时间比较长
现实中很多疾病都无法用方证套用
不要套好几个方证就说方证是真理
厥阴病消渴你套个乌梅丸你能套中吗
少阳小柴胡汤口干苦你套个小柴胡管用吗
汉传中医教主吹牛几年只造出那几个无法临床验证学习面不广的医案
连他的得意弟子都看不起他那一套僵化的方证方式
胡希恕的门人,经方论坛二圣等还在吹
这些人武断的说经方不是五行脏腑经络
拒绝五行时方拒绝经方脏腑经络辩证
把经方和内经的关系全然切割
临床水平超级垃圾还妄言独断专行无底线的吹牛
自我意淫的吹还排斥别人研究其他体系

记住方证是经方和基础
但是方证背后的病机才是经方根本

古圣贤叶天士,王猛英都是知道经方背后的病机
才随手立方
应手取效

匹夫们只用网络炒作出来的霸语权无底线的吹
即使你们的弟子或门人当经方学到一定境界后
为了探求经方方证背后的病机
必将把你们那一套抛弃
你们那一套只能忽悠刚学医的
一个中医人探求真理的脚步不会停止的
不要以为你们能束缚别人的思维
看看自己临床啥水平在吹





肾气丸方解
肾气丸治肾经水气不升之法
肾水者,人身津液之存于下部者
津液来源,在于肺金
津液消耗,在于肝木
肾水主藏,肝木主泄
木气疏泄,则生风气
消渴者,肾水被风消耗
水气不能养木
风气愈增
且消及肺家津液也
肺液被消,故渴。

人身小便流通
原赖肝木疏泄之力
平人小便,亦不过多
亦无不利者,木气和平,疏泄适宜也
消渴之病,水火不足,不能养木
木气失根,忽而疏泄太过,忽而疏泄不及
疏泄太过,则小便太多,疏泄不及,则小便不利
虚劳里急,少腹拘急,皆水气不足,木气失根,郁而不舒耳。

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
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
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湿者,木金升降不遂,土气郁而为湿
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
用桂枝,达木气之郁
水火俱足,木气得根。故风平渴止,小便照常,诸病皆愈
水中火足,则生木气
水中有气,则木气上升
木气上升,则疏泄自调
脉象两尺极微。肾为人身津液之主,候在尺脉,津液少故两尺脉微
两尺以候肾,左尺以候水,右尺以候肾水中之相火
此病两尺脉微,右尺必较左尺更微
所以养水药中,又用附子
附子大热,专补下焦相火之药
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气之根
消渴,小便过多,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此木气成风的事实也。

附录刘渡舟老师治验方
耳鸣耳聋(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王??,男,53岁。1994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因恼怒,八天前突发右侧耳鸣。其声甚大,如闻潮汐,头部轰响,右侧颐部灼热而胀,吞咽时耳内捣捣作响,以致不闻外声。西医诊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与“传音性聋”。患者夜寐不安,晨起咳吐粘痰,两目多眵。舌红、苔白,脉弦滑小数。辨为肝胆火盛,循经上攻耳窍。治宜清泻肝胆,养阴通窍。疏方:
连翘10g、柴胡16g、漏芦10g、白芷8g、玄参15g、丹皮10g、夏枯草16g、天花粉10g、黄连8g、黄芩4g、生石决明30g、牡蛎30g
服药三剂,耳鸣大减,能闻声音。七剂服完耳鸣自除,听力复聪。再以柔肝养心安神之剂,以善其后。
[按语]耳鸣耳聋之患,当辨虚实。一般而言,暴病者多实,久病者多虚;病在肝胆少阳者多实,病在肾脏少阴者多虚。本案耳鸣耳聋起于恼怒与情志不遂,突然发作,则为实证可知。盖恼怒伤肝,疏泄不达,使肝胆气机郁滞化火,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少阳胆火循经上攻,火盛气逆,闭塞清窍,故突见耳鸣如潮,耳聋不闻。《医贯》引王节斋云:“耳鸣盛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少阳之火客于耳也”。火动痰升,充斥头面,扰乱心神,故伴见面热而胀。吐痰,不寐。《罗氏会约医镜》将本类证候谓之:“火闭”,“气闭”,其云:“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症或烦热,或头面赤肿者皆是,宜清之;气闭者,因肝胆气逆,必忧郁恚怒而然,宜顺气舒心”。故治疗本案以清肝胆之火,兼利肝胆之气为主。方用柴胡、黄芩疏肝清胆,和解少阳;连翘、黄连、玄参、丹皮、天花粉清解热毒,兼养阴津;夏枯草、生石决明、牡蛎潜肝胆之阳亢;漏芦、白芷透窍散邪。本方清中有透,降中能滋,用治肝胆实火上攻之突发性耳鸣耳聋,最为适宜,故获佳效。
 
匹夫们只用网络炒作出来的霸语权无底线的吹
即使你们的弟子或门人当经方学到一定境界后
为了探求经方方证背后的病机
必将把你们那一套抛弃
你们那一套只能忽悠刚学医的
一个中医人探求真理的脚步不会停止的
不要以为你们能束缚别人的思维
看看自己临床啥水平在吹

一个学中医的研究中医老实推广自己学术得了
还想控制人的思维
唯我独尊排斥其它
你们能控制自己网站还能控制别人的思维吗
还能控制所有网络媒体吗
微信公众号有的是
你们去控制呀
把脏腑经络辩证经方的都去清理呀
无知蠢笨如猪
只有猪一样的团队才干一眼障目唯利是图的事
只有猪一样的团队才干把头伸进石头缝里只露出屁股的事



╭︿︿︿╮
{/ o o /}
( (oo) )
︶︶︶
 
赞同老师这个案的组方。

我也认为六经辨证不能不讲脏腑经络,这是人体疾病的的物质基础。
比如: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证,
是由少阳病热、痰、湿、虚的性质;和胆、胃、心、脾等脏腑;以及胆经、肝经等经络的走向,所共同决定的。

“六病”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不能被割裂。
至于套用五行生克理论为主来看病好不好,另说。


胡希恕先生讲的有一些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郝万山教授对伤寒论的一些认识我更能接受。
 
不就是一个上热下寒症状吗,讲的天花乱坠。
 
刚才给一个遗精患者开了一个药方
舌淡白,苔黄,大便一天三次溏稀,遗精,脉滑细
沙苑蒺藜30,芡实30,莲须30,桂枝12,干姜10,党参10,白术10,,龙骨15,牡蛎15,莪术15,炙甘草12g,姜半夏15,石菖蒲12,胆南星12
 
不就是一个上热下寒症状吗,讲的天花乱坠。
你也讲一个呀
你学医是为了疗效还是为了你崇拜的主子呀
那些经方炒作者都是为了个人名利没那么高尚
利用经方炒作培养一群信徒
谋求金钱和名誉
骗患者骗学员
看你乱喷而又无力的样子
也是个信徒而已
看不懂古中医书而盲目跟随崇拜就别学医

欢迎炒作者对号入座
哈哈。。。。。。。。
 
刚才给一个遗精患者开了一个药方
舌淡白,苔黄,大便一天三次溏稀,遗精,脉滑细
沙苑蒺藜30,芡实30,莲须30,桂枝12,干姜10,党参10,白术10,,龙骨15,牡蛎15,莪术15,炙甘草12g,姜半夏15,石菖蒲12,胆南星12
脾虚湿盛,中焦湿热,心肝不调。
金锁固精丸、理中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学习了!
 
你也讲一个呀
你学医是为了疗效还是为了你崇拜的主子呀
那些经方炒作者都是为了个人名利没那么高尚
利用经方炒作培养一群信徒
谋求金钱和名誉
骗患者骗学员
看你乱喷而又无力的样子
也是个信徒而已
看不懂古中医书而盲目跟随崇拜就别学医

欢迎炒作者对号入座
哈哈。。。。。。。。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是你一人懂经方。
看懂古医书也说明不了什么。
不要古医书也能治病。
上热下寒,基本方子就是黄芩,黄连,干姜,附子。
有些杂病,比如耳鸣,加桂枝,有舌胖,加茯苓,白术,至于所谓的伤精,就是补益。
加起来也就是那么几味药。至于用什么龙骨牡蛎只能说明你不懂这些药的用法而已。
没有必要治个病搞到神神叨叨的。
 
耳鸣耳聋之患,当辨虚实阴阳!:080:
 
自胡老开方证相应一脉以来,后学因方剂的六经划分问题争论不休,胡老说少阴是表,另一位名家则把厥阴归在表,至于半表里,争论就更厉害了,临床又都有卓效。说明标准不同,六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说不定随着时代的进步,又会有新的分类方法问世。方证相应一法,入门虽易,精则难矣。
胡老抛开六经,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伤寒论》,只能说胡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发挥了《伤寒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我相信,仲景当年写书时,绝对没有抛开《黄帝内经》,没有抛开六经,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黄帝内经》毕竟是医学理论的主流和根基。
胡老处在一个“破四旧”年代,谈阴阳五行,谈六经是吃亏不讨好的。胡老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阐述《伤寒论》,无疑是很高明独到的。但,后学不能当做绝对的真理。抛弃了病机,中医的基础就不存在了,成了纯粹的经验医学、实验医学。若真是这个样子,是不能媲美西医的。人家有双盲实验,有分子生物学,有统计学,这方面,中医什么也没有,你说中医做了几千年的人体试验,谁信呢?数据在哪里?真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吗?所以,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弃的。
 
自胡老开方证相应一脉以来,后学因方剂的六经划分问题争论不休,胡老说少阴是表,另一位名家则把厥阴归在表,至于半表里,争论就更厉害了,临床又都有卓效。说明标准不同,六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说不定随着时代的进步,又会有新的分类方法问世。方证相应一法,入门虽易,精则难矣。
胡老抛开六经,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伤寒论》,只能说胡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发挥了《伤寒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我相信,仲景当年写书时,绝对没有抛开《黄帝内经》,没有抛开六经,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黄帝内经》毕竟是医学理论的主流和根基。
胡老处在一个“破四旧”年代,谈阴阳五行,谈六经是吃亏不讨好的。胡老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阐述《伤寒论》,无疑是很高明独到的。但,后学不能当做绝对的真理。抛弃了病机,中医的基础就不存在了,成了纯粹的经验医学、实验医学。若真是这个样子,是不能媲美西医的。人家有双盲实验,有分子生物学,有统计学,这方面,中医什么也没有,你说中医做了几千年的人体试验,谁信呢?数据在哪里?真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吗?所以,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弃的。

  老师看得透彻、中肯,学习了。

  “还有一位名家姚梅龄教授认为六经皆有表里症,表证指六经之经络和所主之表面器官,里症则是六经之脏腑。”(姚师的论文我尚未读过,这是听别人说的)

  在“方剂六经划分”的问题上,学界观点确实比较混乱,比如胡老认为“黄连阿胶证”和“猪苓汤证”属于“少阳证”,其方为“少阳病”方,此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但抛开这个问题来看,“黄连阿胶证”和“猪苓汤证”究竟归属于“少阳病”还是“少阴病”也许并非至关重要,把握“黄连阿胶汤证”的证机是“血虚阳亢”、“猪苓汤证”的证机是“血虚湿热”可能更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
 
  学会用方证就入了伤寒之门,相当于及格的60分。但修行靠个人,到了擅于运用方证,就达到了优秀的80分。然而要想再提高就非常困难了。
  只有深入探求方证背后的病机和药理,才可能做到“明伤寒之理而百病皆通”。
  还要“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才能把握现代疾病的规律,适应当下民众的需求。有了这样的医术和学识,自然会有一定的建树了。
 
自胡老开方证相应一脉以来,后学因方剂的六经划分问题争论不休,胡老说少阴是表,另一位名家则把厥阴归在表,至于半表里,争论就更厉害了,临床又都有卓效。说明标准不同,六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说不定随着时代的进步,又会有新的分类方法问世。方证相应一法,入门虽易,精则难矣。
胡老抛开六经,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伤寒论》,只能说胡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发挥了《伤寒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我相信,仲景当年写书时,绝对没有抛开《黄帝内经》,没有抛开六经,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黄帝内经》毕竟是医学理论的主流和根基。
胡老处在一个“破四旧”年代,谈阴阳五行,谈六经是吃亏不讨好的。胡老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阐述《伤寒论》,无疑是很高明独到的。但,后学不能当做绝对的真理。抛弃了病机,中医的基础就不存在了,成了纯粹的经验医学、实验医学。若真是这个样子,是不能媲美西医的。人家有双盲实验,有分子生物学,有统计学,这方面,中医什么也没有,你说中医做了几千年的人体试验,谁信呢?数据在哪里?真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吗?所以,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弃的。
老师所言极是
佩服老师的观点和真挚卓见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是你一人懂经方。
看懂古医书也说明不了什么。
不要古医书也能治病。
上热下寒,基本方子就是黄芩,黄连,干姜,附子。
有些杂病,比如耳鸣,加桂枝,有舌胖,加茯苓,白术,至于所谓的伤精,就是补益。
加起来也就是那么几味药。至于用什么龙骨牡蛎只能说明你不懂这些药的用法而已。
没有必要治个病搞到神神叨叨的。
没这么简单。。。。我是试过了,还要去痰,麻烦的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