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6岁,耳鸣失眠烦躁,吃热药,补药就口干苦,上火,口腔溃疡等,吃凉药,滋阴药就腹泻胃脘痞满,手足不温,畏寒盗汗,口干欲饮水,舌红舌胖大苔白厚齿龈,脉沉细。吃过很多药方如泻心汤,八味除烦汤等
肾气丸合柴胡龙骨牡蛎汤
生地黄24,山药12,山茱萸12,泽泻10,茯苓10,丹皮10,桂枝3,附子3,龙骨24,牡蛎24,柴胡6,知母12,石膏10,大黄3.黄芩10,生半夏12,石菖蒲12,胆南星12
自汗为营卫不和卫阳不固
用桂枝补肝阳实表阳
滋补药配合桂枝能化阴滞为阳和气化津液
盗汗为阴虚
口干口渴为厥阴风木燥伤胃阴
肺液被消,故渴
用石膏知母养肺液养胃阴滋水润燥
舌红阴虚苔白齿痕为痰湿
首选药方选用肾气丸温补肾阳滋补肾阴
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
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
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
用桂枝,达木气之郁
加龙骨宁心安神聪耳
牡蛎敛阴安神益耳
柴胡升达阳气
知母石膏养肺阴清热养阴
柴胡升三焦相火
半夏消痰降胃
合胆南星,石菖蒲开窍化浊
这类病
补则湿滞痰盛
泻则正伤
都加重疾病
像这类病你没法找方证
也不是经方论坛上的二圣他们所强调的什么半夏厚朴汤舌苔
什么小柴胡体质之类的
他们强调的那些所谓半夏柴胡体质舌苔那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中医经方最终讲的是脏腑经络的气化辩证
体质学五运六气学等都是大范围内的问题
治病最终回归具体脏腑经络辩证
目前伤精的这类疾病很多
吃药时间比较长
现实中很多疾病都无法用方证套用
不要套好几个方证就说方证是真理
厥阴病消渴你套个乌梅丸你能套中吗
少阳小柴胡汤口干苦你套个小柴胡管用吗
汉传中医教主吹牛几年只造出那几个无法临床验证学习面不广的医案
连他的得意弟子都看不起他那一套僵化的方证方式
胡希恕的门人,经方论坛二圣等还在吹
这些人武断的说经方不是五行脏腑经络
拒绝五行时方拒绝经方脏腑经络辩证
把经方和内经的关系全然切割
临床水平超级垃圾还妄言独断专行无底线的吹牛
自我意淫的吹还排斥别人研究其他体系
记住方证是经方和基础
但是方证背后的病机才是经方根本
古圣贤叶天士,王猛英都是知道经方背后的病机
才随手立方
应手取效
匹夫们只用网络炒作出来的霸语权无底线的吹
即使你们的弟子或门人当经方学到一定境界后
为了探求经方方证背后的病机
必将把你们那一套抛弃
你们那一套只能忽悠刚学医的
一个中医人探求真理的脚步不会停止的
不要以为你们能束缚别人的思维
看看自己临床啥水平在吹
肾气丸方解
肾气丸治肾经水气不升之法
肾水者,人身津液之存于下部者
津液来源,在于肺金
津液消耗,在于肝木
肾水主藏,肝木主泄
木气疏泄,则生风气
消渴者,肾水被风消耗
水气不能养木
风气愈增
且消及肺家津液也
肺液被消,故渴。
人身小便流通
原赖肝木疏泄之力
平人小便,亦不过多
亦无不利者,木气和平,疏泄适宜也
消渴之病,水火不足,不能养木
木气失根,忽而疏泄太过,忽而疏泄不及
疏泄太过,则小便太多,疏泄不及,则小便不利
虚劳里急,少腹拘急,皆水气不足,木气失根,郁而不舒耳。
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
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
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湿者,木金升降不遂,土气郁而为湿
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
用桂枝,达木气之郁
水火俱足,木气得根。故风平渴止,小便照常,诸病皆愈
水中火足,则生木气
水中有气,则木气上升
木气上升,则疏泄自调
脉象两尺极微。肾为人身津液之主,候在尺脉,津液少故两尺脉微
两尺以候肾,左尺以候水,右尺以候肾水中之相火
此病两尺脉微,右尺必较左尺更微
所以养水药中,又用附子
附子大热,专补下焦相火之药
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气之根
消渴,小便过多,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此木气成风的事实也。
附录刘渡舟老师治验方
耳鸣耳聋(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王??,男,53岁。1994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因恼怒,八天前突发右侧耳鸣。其声甚大,如闻潮汐,头部轰响,右侧颐部灼热而胀,吞咽时耳内捣捣作响,以致不闻外声。西医诊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与“传音性聋”。患者夜寐不安,晨起咳吐粘痰,两目多眵。舌红、苔白,脉弦滑小数。辨为肝胆火盛,循经上攻耳窍。治宜清泻肝胆,养阴通窍。疏方:
连翘10g、柴胡16g、漏芦10g、白芷8g、玄参15g、丹皮10g、夏枯草16g、天花粉10g、黄连8g、黄芩4g、生石决明30g、牡蛎30g
服药三剂,耳鸣大减,能闻声音。七剂服完耳鸣自除,听力复聪。再以柔肝养心安神之剂,以善其后。
[按语]耳鸣耳聋之患,当辨虚实。一般而言,暴病者多实,久病者多虚;病在肝胆少阳者多实,病在肾脏少阴者多虚。本案耳鸣耳聋起于恼怒与情志不遂,突然发作,则为实证可知。盖恼怒伤肝,疏泄不达,使肝胆气机郁滞化火,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少阳胆火循经上攻,火盛气逆,闭塞清窍,故突见耳鸣如潮,耳聋不闻。《医贯》引王节斋云:“耳鸣盛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少阳之火客于耳也”。火动痰升,充斥头面,扰乱心神,故伴见面热而胀。吐痰,不寐。《罗氏会约医镜》将本类证候谓之:“火闭”,“气闭”,其云:“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症或烦热,或头面赤肿者皆是,宜清之;气闭者,因肝胆气逆,必忧郁恚怒而然,宜顺气舒心”。故治疗本案以清肝胆之火,兼利肝胆之气为主。方用柴胡、黄芩疏肝清胆,和解少阳;连翘、黄连、玄参、丹皮、天花粉清解热毒,兼养阴津;夏枯草、生石决明、牡蛎潜肝胆之阳亢;漏芦、白芷透窍散邪。本方清中有透,降中能滋,用治肝胆实火上攻之突发性耳鸣耳聋,最为适宜,故获佳效。
肾气丸合柴胡龙骨牡蛎汤
生地黄24,山药12,山茱萸12,泽泻10,茯苓10,丹皮10,桂枝3,附子3,龙骨24,牡蛎24,柴胡6,知母12,石膏10,大黄3.黄芩10,生半夏12,石菖蒲12,胆南星12
自汗为营卫不和卫阳不固
用桂枝补肝阳实表阳
滋补药配合桂枝能化阴滞为阳和气化津液
盗汗为阴虚
口干口渴为厥阴风木燥伤胃阴
肺液被消,故渴
用石膏知母养肺液养胃阴滋水润燥
舌红阴虚苔白齿痕为痰湿
首选药方选用肾气丸温补肾阳滋补肾阴
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
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
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
用桂枝,达木气之郁
加龙骨宁心安神聪耳
牡蛎敛阴安神益耳
柴胡升达阳气
知母石膏养肺阴清热养阴
柴胡升三焦相火
半夏消痰降胃
合胆南星,石菖蒲开窍化浊
这类病
补则湿滞痰盛
泻则正伤
都加重疾病
像这类病你没法找方证
也不是经方论坛上的二圣他们所强调的什么半夏厚朴汤舌苔
什么小柴胡体质之类的
他们强调的那些所谓半夏柴胡体质舌苔那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中医经方最终讲的是脏腑经络的气化辩证
体质学五运六气学等都是大范围内的问题
治病最终回归具体脏腑经络辩证
目前伤精的这类疾病很多
吃药时间比较长
现实中很多疾病都无法用方证套用
不要套好几个方证就说方证是真理
厥阴病消渴你套个乌梅丸你能套中吗
少阳小柴胡汤口干苦你套个小柴胡管用吗
汉传中医教主吹牛几年只造出那几个无法临床验证学习面不广的医案
连他的得意弟子都看不起他那一套僵化的方证方式
胡希恕的门人,经方论坛二圣等还在吹
这些人武断的说经方不是五行脏腑经络
拒绝五行时方拒绝经方脏腑经络辩证
把经方和内经的关系全然切割
临床水平超级垃圾还妄言独断专行无底线的吹牛
自我意淫的吹还排斥别人研究其他体系
记住方证是经方和基础
但是方证背后的病机才是经方根本
古圣贤叶天士,王猛英都是知道经方背后的病机
才随手立方
应手取效
匹夫们只用网络炒作出来的霸语权无底线的吹
即使你们的弟子或门人当经方学到一定境界后
为了探求经方方证背后的病机
必将把你们那一套抛弃
你们那一套只能忽悠刚学医的
一个中医人探求真理的脚步不会停止的
不要以为你们能束缚别人的思维
看看自己临床啥水平在吹
肾气丸方解
肾气丸治肾经水气不升之法
肾水者,人身津液之存于下部者
津液来源,在于肺金
津液消耗,在于肝木
肾水主藏,肝木主泄
木气疏泄,则生风气
消渴者,肾水被风消耗
水气不能养木
风气愈增
且消及肺家津液也
肺液被消,故渴。
人身小便流通
原赖肝木疏泄之力
平人小便,亦不过多
亦无不利者,木气和平,疏泄适宜也
消渴之病,水火不足,不能养木
木气失根,忽而疏泄太过,忽而疏泄不及
疏泄太过,则小便太多,疏泄不及,则小便不利
虚劳里急,少腹拘急,皆水气不足,木气失根,郁而不舒耳。
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
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
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湿者,木金升降不遂,土气郁而为湿
用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
用桂枝,达木气之郁
水火俱足,木气得根。故风平渴止,小便照常,诸病皆愈
水中火足,则生木气
水中有气,则木气上升
木气上升,则疏泄自调
脉象两尺极微。肾为人身津液之主,候在尺脉,津液少故两尺脉微
两尺以候肾,左尺以候水,右尺以候肾水中之相火
此病两尺脉微,右尺必较左尺更微
所以养水药中,又用附子
附子大热,专补下焦相火之药
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气之根
消渴,小便过多,小便不利,里急,少腹拘急,此木气成风的事实也。
附录刘渡舟老师治验方
耳鸣耳聋(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王??,男,53岁。1994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因恼怒,八天前突发右侧耳鸣。其声甚大,如闻潮汐,头部轰响,右侧颐部灼热而胀,吞咽时耳内捣捣作响,以致不闻外声。西医诊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与“传音性聋”。患者夜寐不安,晨起咳吐粘痰,两目多眵。舌红、苔白,脉弦滑小数。辨为肝胆火盛,循经上攻耳窍。治宜清泻肝胆,养阴通窍。疏方:
连翘10g、柴胡16g、漏芦10g、白芷8g、玄参15g、丹皮10g、夏枯草16g、天花粉10g、黄连8g、黄芩4g、生石决明30g、牡蛎30g
服药三剂,耳鸣大减,能闻声音。七剂服完耳鸣自除,听力复聪。再以柔肝养心安神之剂,以善其后。
[按语]耳鸣耳聋之患,当辨虚实。一般而言,暴病者多实,久病者多虚;病在肝胆少阳者多实,病在肾脏少阴者多虚。本案耳鸣耳聋起于恼怒与情志不遂,突然发作,则为实证可知。盖恼怒伤肝,疏泄不达,使肝胆气机郁滞化火,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少阳胆火循经上攻,火盛气逆,闭塞清窍,故突见耳鸣如潮,耳聋不闻。《医贯》引王节斋云:“耳鸣盛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少阳之火客于耳也”。火动痰升,充斥头面,扰乱心神,故伴见面热而胀。吐痰,不寐。《罗氏会约医镜》将本类证候谓之:“火闭”,“气闭”,其云:“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症或烦热,或头面赤肿者皆是,宜清之;气闭者,因肝胆气逆,必忧郁恚怒而然,宜顺气舒心”。故治疗本案以清肝胆之火,兼利肝胆之气为主。方用柴胡、黄芩疏肝清胆,和解少阳;连翘、黄连、玄参、丹皮、天花粉清解热毒,兼养阴津;夏枯草、生石决明、牡蛎潜肝胆之阳亢;漏芦、白芷透窍散邪。本方清中有透,降中能滋,用治肝胆实火上攻之突发性耳鸣耳聋,最为适宜,故获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