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内经学习方法

liangyongyang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5/11
帖子
34
获得点赞
15
声望
8
楼主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内经的方法。楼主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也是跟大家一样,习惯参考一些名医的内经注解、校释,甚至是训诂、咬文嚼字,结果就是对经典还是糊里糊涂。后来渐渐放弃了,决定从经典原文入手,跟着岐黄脚步学习经典。如何才是跟着岐黄学习经典,而不是自己在那里臆想呢?在这里,楼主举两个例子来证明。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网上搜了一下解释,要不就是王冰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要不就是“阳虚造成的寒证需要补阳,阴虚造成热证需要补阴”。楼主还是向岐黄寻求帮助吧,什么是阴病,什么是阳病?经曰: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岐黄已经告诉我们,阴病的病根是阳盛,阳病的病根是阴盛。那怎么治疗呢?当然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啦。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在《灵枢》百病始生篇,岐黄告诉我们,“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在这里,岐黄就很好地诠释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真实义。
相信诸位都明白了如何跟着岐黄学习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岐黄的真传。当然整部内经不止这两例,所有的理论都可以在内经里找到解答。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拿着你所悟出来的道理,去临床用个七八回。再总结一下,这下才算初步学到位了。但是据我所知,临床解说内经的多,引经据典,东说西说,少有凭据。而真正使用内经知识和思维去解决了问题的少。不然,几千年的中医历史,居然找不出多少内经运用的案例出来。当然,象近代某些教授所出的所谓内经运用,用近代的分型辨证,用近代的方药,治了某个病,然后来一句结语:用了内经的某某某某,这实在是十分可笑。有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运用内经,我最服熊继柏的那几个案例,那才是真正在运用内经。可惜案例太少,不知什么原因。
 
《汉志·方技略》将生命健康之技分为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学派。若从临床治病角度而言,只有经方家之技实用。
 
《汉志·方技略》将生命健康之技分为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学派。若从临床治病角度而言,只有经方家之技实用。
临床观察,即便不读《内经》,仍可作一个临床好大夫。如仓公、华佗等著名医家便是。
 
《汉志·方技略》将生命健康之技分为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学派。若从临床治病角度而言,只有经方家之技实用。
如果以现代中医高校教材而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内容与医经相合,《中药学》、《方剂学》之内容与经方相合。
 
《汉志·方技略》将生命健康之技分为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学派。若从临床治病角度而言,只有经方家之技实用。
经方家著作如《汤液经法》,惜已轶。有学者考证认为,《伤寒论》取材于《汤液经法》而成。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拿着你所悟出来的道理,去临床用个七八回。再总结一下,这下才算初步学到位了。但是据我所知,临床解说内经的多,引经据典,东说西说,少有凭据。而真正使用内经知识和思维去解决了问题的少。不然,几千年的中医历史,居然找不出多少内经运用的案例出来。当然,象近代某些教授所出的所谓内经运用,用近代的分型辨证,用近代的方药,治了某个病,然后来一句结语:用了内经的某某某某,这实在是十分可笑。有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运用内经,我最服熊继柏的那几个案例,那才是真正在运用内经。可惜案例太少,不知什么原因。
因为《内经》是医经典籍,主要还是讲理论;而《伤寒论》是经方典籍,主要是讲如何治病,有具体方药组成。《内经》与《伤寒论》本不是一家。
 
临床观察,即便不读《内经》,仍可作一个临床好大夫。如仓公、华佗等著名医家便是。
《汉志·方技略》将生命健康之技分为四家,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学派。若从临床治病角度而言,只有经方家之技实用。
金栋先生请慎言啊!

第一,“即便不读《内经》,仍可作一个临床好大夫”,岂止不读《内经》,不识字也可以作一个临床好大夫!像董氏奇穴的董景昌先生原来就不识字,后来才慢慢学习的。

但这是受自身条件环境限制,不得已啊!如果有条件和机会,难道可以说他们不想认字,不想读《内经》吗?

像仓公、华佗时代,医学皆是秘密私传,资料欠缺,如果能得到《黄帝内经》相关的篇目,难道他们会囿于门派之见,拒绝研究学习吗?

像隋唐时孙思邈还在为搜集仲景之书操心不已,可以试想,仲景在《序》说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岂止是一门一派那么简单?

所以断定说仓公华佗没有接触过医经资料,为时尚早!

孔子还曾问道于老子,就医药方技这个领域来说,各个派别之间的交流渗透可能性很大!

中医同仁若要继承好发扬好中医,一定要研读古典医著,学习中医各派理论观点,吸收他人所长,在临床上大胆实践,找到自己的方式和思路,形成自己的风格。时代不同了,“各承家技,始终顺旧”肯定是会穷途末路的!要警醒啊!

第二,“若从临床治病角度而言,只有经方家之技实用”,此话更不合适。

如果现存《黄帝内经》属医经派的话,从《素问》、《灵枢》整体内容可以看出,此派以针刺为主要治疗手段。

针药不可偏废。不能说自己用药不用针就说只有中药好中药实用。虽然针刺近几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发展不好,地位不如中药,但针刺在国际上其他国家应用绝对优于中药,其前景并不比中药差,未来可能还会跃居中药之上。
 
最后编辑:
内经讲的是原理,但是内经的方子今天还是可以用的。也有医案。
方法论多,讲原理的也多,中医本就是这些东西的集合,经典也不能说它没错误。是因为它把学秉于此的人们集合到一个旗帜下。
就像论坛里原先的某些人和最近的那个,连内经的东西都否了,那就没啥讨论的必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