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愣头青自治感冒第二季之兵败山海关

最后的狂想曲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0/28
帖子
338
获得点赞
10
声望
18
进入今年后,从三月开始,就一直处于感冒状态,一开始,结合自己之前的教训,仔仔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冒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因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不会四诊,于是就根据之前看的书和论坛里面各种帖子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再战一局。


以桂枝方作为基础方,(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三剂,煎两次,头煎二煎混合后做早晚两次服用(因要上班,公司没有条件温热中药汤),服下之后,浑身温暖,大汗(汗凉),咳嗽渐止,但是感觉当达到某个点之后,就没有往上冲的劲了,缺乏后劲,但出汗量有点大,担心太过。(此时的痰饮从喉咙咳出后,在口腔有凉凉的感觉)


遂改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将干姜换成生姜剂量不变,处三剂,煎两次,头煎二煎混合后做早晚两次服用(因要上班,公司没有条件温热中药汤),服下后,身体没有之前那么温暖了,汗也少了些,咳嗽情况差不多,但后续效果也是一样的,药效到达某个点之后,没办法往上冲了,后面考虑到自己本是脾肺阳虚体质,应该在考虑弹药补给的问题。


后在论坛找到一方,明细如下:柴胡15g,桂枝20g,白芍20g,黄芪12g,法半夏15g, 灸甘草10g, 党参15g,大枣6枚切开。处六剂,先煎二煎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下,服下后效果,浑身温暖,出汗比之前少,少许咳嗽,感觉舒服了很多,但第二天起床,喉咙有点疼,有大量的黄色的浓痰,浓痰吐完后就是之前的那种透明中有点白的凉凉痰饮,中午午睡后,也有大量的黄绿浓痰,吐完之后就凉凉的白痰,到此刻,这种情况就完全超出我驾驭的范围了,不知道是剂量过大导致寒转热,还是处方错误,导致病邪入里化热。(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也曾是这样的感冒,去看本地的一位中医,诊断为寒气入肺,开方三剂,服完三剂痊愈,但是不小心把处方单遗失了)

于是去看医生结果大失所望,开药四剂,全是寒凉之药,配方单遗漏在公交车上了,虽有疑虑,但也是遵照医嘱,头二煎混合后早晚分两次服用(因为工作原因都是晚上熬药,服用一次,第二天早上加热后服下剩下的汤药),服完第一剂,及恢复到之前的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后因存在侥幸心理,续服一剂,即咳嗽更加厉害,后借用同事的何济公啊卡芬散+泰国的五蜈蚣标止咳丸(配方:每五百克配方比,五倍子:415克,莲子10克,甘草10克,骨碎补10克,肉桂10克,苦杏仁15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薄荷素油5克)才止住了咳嗽,(只要不咳嗽,不喝热水、不吃热的食物,不剧烈运动,就不会出现大汗淋漓)到此意味着前期的自主、被动式的中医治疗全部失败,(其间,家里的小孩也感冒过,最初我坚持中医治疗,前前后侯看了四五个医生,还是不见好转,(正常来讲,如果处方正确,三剂服下,应该就会有很明显的好转效果的,可惜在羊城,我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中医),因夫人是临床,儿科医生,这次以后非十足把握,我是不敢说小孩生病了,先去看中医),后我一边含着止咳丸,吃着何济公啊卡芬散,仔细回忆这次失败了得治疗细节,有下面几个疑问在这里想问问大家:

一:脾肺阳虚体质的人,如遇风、寒感冒,病邪是不是除了在太阳,应该也容易出现在肺经,如不是,之前怎会诊断为寒气入肺,如是寒气入肺,病邪是入侵到太阳经一部分在太阳经,另一部分直接深入到肺经还是?如是这样,那怎么判断在太阳还是在肺经,还是都在,整个从太阳经传导至肺经时间要多久,采用什么阻断方式在什么时机阻断?

二:汤剂的煎法,除去先下,后下等这类,一般通用煎法是哪种?(我现在用的就是头煎+二煎混合后分两次服用)那种方法能够保证最大药效?

三:现在因工作环境的原因很多地方都有空调,包括公交,地铁,办公室,电梯,但是感冒却是最不能吹空调的,除了正常的保温避风,在开方时有没有固定几位药作为抗衡空调这个风、寒邪,如果有,哪些药,及基本的伍配比是多少?




我问的这些问题,或许很多可以从伤寒中找到答案,我还是在这里问的原因是,我希望从经络-熬制-人造风、寒邪中,找出一个能个解决上面这个问题的思路,以方便撕开中医自我诊疗的缺口,争取常见病,身体调养不再到处去求医问诊,毕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认认真真沉下心来钻研医术的人已经不多了,能够认认真真为病人诊治的也也不多了,动不动就二三十味药的大方,诊断思维都已经西医化了。


在这里跪求各位老师拍砖,灌水,斧正!!!



(在停掉所有中药后,我进行了喝少量冷水,吹少量冷风实验,已经百分百是寒症,至于是在太阳还是太阴,各占多少我没办法细分,但能确定是寒已入太阴肺经,最后的那个虚人感冒的处方,服用起来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只是方子还需要调整,还有那个止咳丸不能服用太过,虽止咳效果明显,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喉咙疼痛。)
 
主要伤寒一些基本类型不清,桂枝麻黄有汗无汗表虚表实都清楚,表实兼寒饮是小青龙,俗称外寒里饮,若表虚兼寒饮呢,可惜书上沒讲。阳老师有个小青龙治咳嗽的帖子,案二有点类似,都是表虚里饮,但还是有差别,彼没有恶风,表证不显,所以温阳化饮为主,你表证还在,不能套其方,还须解表。辨清病机是首位,那柴胡剂于你毫无章法,解表化饮都不够,治什么
 
主要伤寒一些基本类型不清,桂枝麻黄有汗无汗表虚表实都清楚,表实兼寒饮是小青龙,俗称外寒里饮,若表虚兼寒饮呢,可惜书上沒讲。阳老师有个小青龙治咳嗽的帖子,案二有点类似,都是表虚里饮,但还是有差别,彼没有恶风,表证不显,所以温阳化饮为主,你表证还在,不能套其方,还须解表。辨清病机是首位,那柴胡剂于你毫无章法,解表化饮都不够,治什么
  我认为表虚有汗的本质是脾胃虚寒,卫气外抗风寒,脾胃阳气不足加重而出虚汗。
  “表虚兼寒饮”属于表里俱寒之证,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寒饮在肺和脾胃)、[五苓散](寒饮可滞留于全身各处)等方。
 
最后编辑:
  我认为表虚有汗的本质是脾胃虚寒,卫气外抗风寒,脾胃阳气不足加重而出虚汗。
  “表虚兼寒饮”属于表里俱寒之证,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五苓散]等方。
可以这样理解,毕竟桂枝汤能健脾胃;治疗可仿小青龙加细辛半夏辛夷
 
主要伤寒一些基本类型不清,桂枝麻黄有汗无汗表虚表实都清楚,表实兼寒饮是小青龙,俗称外寒里饮,若表虚兼寒饮呢,可惜书上沒讲。阳老师有个小青龙治咳嗽的帖子,案二有点类似,都是表虚里饮,但还是有差别,彼没有恶风,表证不显,所以温阳化饮为主,你表证还在,不能套其方,还须解表。辨清病机是首位,那柴胡剂于你毫无章法,解表化饮都不够,治什么
选用柴胡,是因为用其升散和入(归肝、胆、肺经)肺经,想引阳攻其肺经里的阴寒之邪,故加入柴胡,原打算用升麻,但因脾胃虚寒,只能作罢
 
  我认为表虚有汗的本质是脾胃虚寒,卫气外抗风寒,脾胃阳气不足加重而出虚汗。
  “表虚兼寒饮”属于表里俱寒之证,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寒饮在肺和脾胃)、[五苓散](寒饮可滞留于全身各处)等方。
多谢老师指点,让我这个笨拙之人在学习中医的路上少些磕磕碰碰。明天就去抓两剂试试
 
进入今年后,从三月开始,就一直处于感冒状态,一开始,结合自己之前的教训,仔仔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冒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因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不会四诊,于是就根据之前看的书和论坛里面各种帖子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再战一局。


以桂枝方作为基础方,(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三剂,煎两次,头煎二煎混合后做早晚两次服用(因要上班,公司没有条件温热中药汤),服下之后,浑身温暖,大汗(汗凉),咳嗽渐止,但是感觉当达到某个点之后,就没有往上冲的劲了,缺乏后劲,但出汗量有点大,担心太过。(此时的痰饮从喉咙咳出后,在口腔有凉凉的感觉)


遂改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将干姜换成生姜剂量不变,处三剂,煎两次,头煎二煎混合后做早晚两次服用(因要上班,公司没有条件温热中药汤),服下后,身体没有之前那么温暖了,汗也少了些,咳嗽情况差不多,但后续效果也是一样的,药效到达某个点之后,没办法往上冲了,后面考虑到自己本是脾肺阳虚体质,应该在考虑弹药补给的问题。


后在论坛找到一方,明细如下:柴胡15g,桂枝20g,白芍20g,黄芪12g,法半夏15g, 灸甘草10g, 党参15g,大枣6枚切开。处六剂,先煎二煎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下,服下后效果,浑身温暖,出汗比之前少,少许咳嗽,感觉舒服了很多,但第二天起床,喉咙有点疼,有大量的黄色的浓痰,浓痰吐完后就是之前的那种透明中有点白的凉凉痰饮,中午午睡后,也有大量的黄绿浓痰,吐完之后就凉凉的白痰,到此刻,这种情况就完全超出我驾驭的范围了,不知道是剂量过大导致寒转热,还是处方错误,导致病邪入里化热。(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也曾是这样的感冒,去看本地的一位中医,诊断为寒气入肺,开方三剂,服完三剂痊愈,但是不小心把处方单遗失了)

于是去看医生结果大失所望,开药四剂,全是寒凉之药,配方单遗漏在公交车上了,虽有疑虑,但也是遵照医嘱,头二煎混合后早晚分两次服用(因为工作原因都是晚上熬药,服用一次,第二天早上加热后服下剩下的汤药),服完第一剂,及恢复到之前的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后因存在侥幸心理,续服一剂,即咳嗽更加厉害,后借用同事的何济公啊卡芬散+泰国的五蜈蚣标止咳丸(配方:每五百克配方比,五倍子:415克,莲子10克,甘草10克,骨碎补10克,肉桂10克,苦杏仁15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薄荷素油5克)才止住了咳嗽,(只要不咳嗽,不喝热水、不吃热的食物,不剧烈运动,就不会出现大汗淋漓)到此意味着前期的自主、被动式的中医治疗全部失败,(其间,家里的小孩也感冒过,最初我坚持中医治疗,前前后侯看了四五个医生,还是不见好转,(正常来讲,如果处方正确,三剂服下,应该就会有很明显的好转效果的,可惜在羊城,我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中医),因夫人是临床,儿科医生,这次以后非十足把握,我是不敢说小孩生病了,先去看中医),后我一边含着止咳丸,吃着何济公啊卡芬散,仔细回忆这次失败了得治疗细节,有下面几个疑问在这里想问问大家:

一:脾肺阳虚体质的人,如遇风、寒感冒,病邪是不是除了在太阳,应该也容易出现在肺经,如不是,之前怎会诊断为寒气入肺,如是寒气入肺,病邪是入侵到太阳经一部分在太阳经,另一部分直接深入到肺经还是?如是这样,那怎么判断在太阳还是在肺经,还是都在,整个从太阳经传导至肺经时间要多久,采用什么阻断方式在什么时机阻断?

二:汤剂的煎法,除去先下,后下等这类,一般通用煎法是哪种?(我现在用的就是头煎+二煎混合后分两次服用)那种方法能够保证最大药效?

三:现在因工作环境的原因很多地方都有空调,包括公交,地铁,办公室,电梯,但是感冒却是最不能吹空调的,除了正常的保温避风,在开方时有没有固定几位药作为抗衡空调这个风、寒邪,如果有,哪些药,及基本的伍配比是多少?




我问的这些问题,或许很多可以从伤寒中找到答案,我还是在这里问的原因是,我希望从经络-熬制-人造风、寒邪中,找出一个能个解决上面这个问题的思路,以方便撕开中医自我诊疗的缺口,争取常见病,身体调养不再到处去求医问诊,毕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认认真真沉下心来钻研医术的人已经不多了,能够认认真真为病人诊治的也也不多了,动不动就二三十味药的大方,诊断思维都已经西医化了。


在这里跪求各位老师拍砖,灌水,斧正!!!



(在停掉所有中药后,我进行了喝少量冷水,吹少量冷风实验,已经百分百是寒症,至于是在太阳还是太阴,各占多少我没办法细分,但能确定是寒已入太阴肺经,最后的那个虚人感冒的处方,服用起来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只是方子还需要调整,还有那个止咳丸不能服用太过,虽止咳效果明显,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喉咙疼痛。)

多谢老师指点,让我这个笨拙之人在学习中医的路上少些磕磕碰碰。明天就去抓两剂试试

以上为个人纯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并非针对你的病情而言,仅供参考哈。

后在论坛找到一方,明细如下:柴胡15g,桂枝20g,白芍20g,黄芪12g,法半夏15g, 灸甘草10g, 党参15g,大枣6枚切开。处六剂,先煎二煎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下,服下后效果,浑身温暖,出汗比之前少,少许咳嗽,感觉舒服了很多,但第二天起床,喉咙有点疼,有大量的黄色的浓痰,浓痰吐完后就是之前的那种透明中有点白的凉凉痰饮,中午午睡后,也有大量的黄绿浓痰,吐完之后就凉凉的白痰,到此刻,这种情况就完全超出我驾驭的范围了,不知道是剂量过大导致寒转热,还是处方错误,导致病邪入里化热。

此方中的黄芪是字打错了、还是真用的黄芪?
此方与用于“内热外寒”、“太阳少阳合病”的[柴胡桂枝汤]颇为相近,
少了一味生姜,另外:不含补气而实邪忌用的的黄芪,而是用的清热凉血的黄芩。
 
以上为个人纯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并非针对你的病情而言,仅供参考哈。

谢谢老师,老师不用那么谦逊,我也算半个在中医路上奔波的人,想我这样业余的爱好者,也只能通过以身试方,以身试药,在经方上不断修改和增减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这是唯一能提升自己途径,除此以外别无它法,在这条路上需要像您这样优秀的老师不时指点才能少走很多弯路。在这其中,我要的不是你开的方子,更多需要的是您对我的判断思路的指点,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这个帖子的初心.
 
以上为个人纯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并非针对你的病情而言,仅供参考哈。



此方中的黄芪是字打错了、还是真用的黄芪?
此方与用于“内热外寒”、“太阳少阳合病”的[柴胡桂枝汤]颇为相近,
少了一味生姜,另外:不含补气而实邪忌用的的黄芪,而是用的清热凉血的黄芩。
这里确实用的是黄芩,主要是考虑到有党参这一类补气怕寒化热,所以用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用黄芪的,毕竟身体是脾肺阳虚的体质,而且寒邪在肺,肺虚为标,脾虚为本,的确要需要有药物走这两条经络,另外我现在的组方很乱的原因,是希望组方时摆脱原来的思维的影响,想直接从经络入手,从这个方向伍配组方,不知道这个思路是否正确,还希望老师斧正
 
这里确实用的是黄芩,主要是考虑到有党参这一类补气怕寒化热,所以用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用黄芪的,毕竟身体是脾肺阳虚的体质,而且寒邪在肺,肺虚为标,脾虚为本,的确要需要有药物走这两条经络,另外我现在的组方很乱的原因,是希望组方时摆脱原来的思维的影响,想直接从经络入手,从这个方向伍配组方,不知道这个思路是否正确,还希望老师斧正
我觉得应该用黄芩。
一般人如果体质不是非常虚寒,外感风寒之邪,内生痰湿,必然或多或少的要化热的。
少阳和解剂[小柴胡汤]7味药:柴胡解表透邪退热、生姜散湿、半夏化痰、黄芩就清里热,
人参大枣甘草补充津液护脾胃扶助正气,防止病邪内进太阴(伤脾致泻)外传阳明(燥化大便)。

建议老师学习伤寒金匮,走经方中医的路线,讲求实证,用方按方证,加减按药证。在此基础上可参考经络脏腑辨证。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我觉得应该用黄芩。
一般人如果体质不是非常虚寒,外感风寒之邪,内生痰湿,必然或多或少的要化热的。
少阳和解剂[小柴胡汤]7味药:柴胡解表透邪退热、生姜散湿、半夏化痰、黄芩就清里热,
人参大枣甘草补充津液护脾胃扶助正气,防止病邪内进太阴(伤脾致泻)外传阳明(燥化大便)。

建议老师学习伤寒金匮,走经方中医的路线,讲求实证,用方按方证,加减按药证。在此基础上可参考经络脏腑辨证。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多谢老师提点,多谢
 
进入今年后,从三月开始,就一直处于感冒状态,一开始,结合自己之前的教训,仔仔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冒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因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不会四诊,于是就根据之前看的书和论坛里面各种帖子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再战一局。

以桂枝方作为基础方,(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三剂,煎两次,头煎二煎混合后做早晚两次服用(因要上班,公司没有条件温热中药汤),服下之后,浑身温暖,大汗(汗凉),咳嗽渐止,但是感觉当达到某个点之后,就没有往上冲的劲了,缺乏后劲,但出汗量有点大,担心太过。(此时的痰饮从喉咙咳出后,在口腔有凉凉的感觉)

遂改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将干姜换成生姜剂量不变,处三剂,煎两次,头煎二煎混合后做早晚两次服用(因要上班,公司没有条件温热中药汤),服下后,身体没有之前那么温暖了,汗也少了些,咳嗽情况差不多,但后续效果也是一样的,药效到达某个点之后,没办法往上冲了,后面考虑到自己本是脾肺阳虚体质,应该在考虑弹药补给的问题。

后在论坛找到一方,明细如下:柴胡15g,桂枝20g,白芍20g,黄芪12g,法半夏15g, 灸甘草10g, 党参15g,大枣6枚切开。处六剂,先煎二煎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下,服下后效果,浑身温暖,出汗比之前少,少许咳嗽,感觉舒服了很多,但第二天起床,喉咙有点疼,有大量的黄色的浓痰,浓痰吐完后就是之前的那种透明中有点白的凉凉痰饮,中午午睡后,也有大量的黄绿浓痰,吐完之后就凉凉的白痰,到此刻,这种情况就完全超出我驾驭的范围了,不知道是剂量过大导致寒转热,还是处方错误,导致病邪入里化热。(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也曾是这样的感冒,去看本地的一位中医,诊断为寒气入肺,开方三剂,服完三剂痊愈,但是不小心把处方单遗失了)

(在停掉所有中药后,我进行了喝少量冷水,吹少量冷风实验,已经百分百是寒症,至于是在太阳还是太阴,各占多少我没办法细分,但能确定是寒已入太阴肺经,最后的那个虚人感冒的处方,服用起来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只是方子还需要调整,还有那个止咳丸不能服用太过,虽止咳效果明显,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喉咙疼痛。)

刚才看到,酒顺便聊几句吧。
1、【感冒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
这种情况,属于“风寒两感”的症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者“麻黄二桂枝一汤”、或者“桂枝二麻黄一汤”。选择依据,鉴别所伤“风”、“寒”那个更大一些。那么,攻邪部分用药,基本解决。再看其他。

其次,就这些文字来看,“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这是“肺气亏虚、肺阳不足”的表现。所以温补肺气(阳),就是必须的。这里,补肺,有两个方向:其一,直接补益(常用黄芪、党参、生姜之类);其二,补土生金(常用生白术、干姜之类)。那么,你这个怎么选择呢?再看其他。

2、【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三剂,煎两次,……但是感觉当达到某个点之后,就没有往上冲的劲了,缺乏后劲;……此时的痰饮从喉咙咳出后,在口腔有凉凉的感觉。】。
看过上面第一条中的分析,再看这条描述,有啥感觉?对了,你的身体没有底气支撑 “后劲”。这个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此外,“咳痰口腔凉”,说明这是“寒痰”。你这个“寒痰”主要也是由于“脾肺阳虚”所致的。这里问题就出来了。——你的这个“脾肺气虚”、“脾肺阳虚”,是谁导致的?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其一,风寒外感,日久入侵深入,邪入“太阴”(注意,这里的“太阴”,分别是手太阴和足太阴)。其二素体“脾肺气虚、阳虚”。
由此可得,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已经导致了你当前的状况有“脾肺气虚、阳虚”。所以,温补脾肺,就是必选项目。那么,仲景常用的温补脾肺气虚、阳虚的有哪些呢?党参、生黄芪、生白术、干姜、制附子、细辛。再加上你当前的“外寒”的驱散,可用“麻黄、生姜、葛根”。

基本组方的雏形,就出来了。麻黄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党参 黄芪 生白术 干姜 细辛 制附子 葛根 生姜。

如此,你当前状况下,攻邪、补正的的,基本都具备了。够了吗?还不够哦。有些症状还没有兼顾。哪些?咳嗽、咳痰。所以,根据仲景的用药,可以加入 “杏仁 姜半夏 ”之类的。

如此,这个方子,就搞定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几个仲景经方,根据病邪影响到的经层区域,拆分组合而来的。:001:仲景的用药,就这么简单。:021:
 
后面的治疗,基本是乱了阵脚,问道于盲了。所以,懒得细看,更懒得啰嗦了。:002::047:
 
最后,你问的问题,是一个大的体系。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我正在写这些中医最基础的理论整理,以后应该会逐步分享给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找人参版主,加入他的一个小群。里面有些你要的东西。:013::040:
 
刚才看到,酒顺便聊几句吧。
1、【感冒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
这种情况,属于“风寒两感”的症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者“麻黄二桂枝一汤”、或者“桂枝二麻黄一汤”。选择依据,鉴别所伤“风”、“寒”那个更大一些。那么,攻邪部分用药,基本解决。再看其他。

其次,就这些文字来看,“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这是“肺气亏虚、肺阳不足”的表现。所以温补肺气(阳),就是必须的。这里,补肺,有两个方向:其一,直接补益(常用黄芪、党参、生姜之类);其二,补土生金(常用生白术、干姜之类)。那么,你这个怎么选择呢?再看其他。

2、【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三剂,煎两次,……但是感觉当达到某个点之后,就没有往上冲的劲了,缺乏后劲;……此时的痰饮从喉咙咳出后,在口腔有凉凉的感觉。】。
看过上面第一条中的分析,再看这条描述,有啥感觉?对了,你的身体没有底气支撑 “后劲”。这个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此外,“咳痰口腔凉”,说明这是“寒痰”。你这个“寒痰”主要也是由于“脾肺阳虚”所致的。这里问题就出来了。——你的这个“脾肺气虚”、“脾肺阳虚”,是谁导致的?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其一,风寒外感,日久入侵深入,邪入“太阴”(注意,这里的“太阴”,分别是手太阴和足太阴)。其二素体“脾肺气虚、阳虚”。
由此可得,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已经导致了你当前的状况有“脾肺气虚、阳虚”。所以,温补脾肺,就是必选项目。那么,仲景常用的温补脾肺气虚、阳虚的有哪些呢?党参、生黄芪、生白术、干姜、制附子、细辛。再加上你当前的“外寒”的驱散,可用“麻黄、生姜、葛根”。

基本组方的雏形,就出来了。麻黄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党参 黄芪 生白术 干姜 细辛 制附子 葛根 生姜。

如此,你当前状况下,攻邪、补正的的,基本都具备了。够了吗?还不够哦。有些症状还没有兼顾。哪些?咳嗽、咳痰。所以,根据仲景的用药,可以加入 “杏仁 姜半夏 ”之类的。

如此,这个方子,就搞定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几个仲景经方,根据病邪影响到的经层区域,拆分组合而来的。:001:仲景的用药,就这么简单。:021:
老师,你总算出来了,你早该出来了,整个感冒延续了二、三个月有余,在发这个帖子之后,在原方剂(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量增加一倍的情况下,加黄芪20g,党参20g,五剂,头煎+二煎,当茶饮,在家休息三天,专心熬药,服药,总算是把咳嗽大体止住了,能够承受自然风吹拂,但是不能吹空调(吹空调就会剧烈咳嗽)在子、午之时还会出现一阵子的咳嗽,如这个时候喝一杯热水就会立马止咳。
 
最后,你问的问题,是一个大的体系。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我正在写这些中医最基础的理论整理,以后应该会逐步分享给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找人参版主,加入他的一个小群。里面有些你要的东西。:013::040:
再次拜谢老师!
 
刚才看到,酒顺便聊几句吧。
1、【感冒症状(清涕、少量白痰、恶风,遇风剧烈咳嗽,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恶寒,但遇寒之后不会剧烈咳嗽,但也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
这种情况,属于“风寒两感”的症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者“麻黄二桂枝一汤”、或者“桂枝二麻黄一汤”。选择依据,鉴别所伤“风”、“寒”那个更大一些。那么,攻邪部分用药,基本解决。再看其他。

其次,就这些文字来看,“咳嗽后立即大汗淋漓,汗温偏凉,体表很凉”,这是“肺气亏虚、肺阳不足”的表现。所以温补肺气(阳),就是必须的。这里,补肺,有两个方向:其一,直接补益(常用黄芪、党参、生姜之类);其二,补土生金(常用生白术、干姜之类)。那么,你这个怎么选择呢?再看其他。

2、【桂枝、芍药、干姜、大枣各 9g,甘草(炙)6g)三剂,煎两次,……但是感觉当达到某个点之后,就没有往上冲的劲了,缺乏后劲;……此时的痰饮从喉咙咳出后,在口腔有凉凉的感觉。】。
看过上面第一条中的分析,再看这条描述,有啥感觉?对了,你的身体没有底气支撑 “后劲”。这个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此外,“咳痰口腔凉”,说明这是“寒痰”。你这个“寒痰”主要也是由于“脾肺阳虚”所致的。这里问题就出来了。——你的这个“脾肺气虚”、“脾肺阳虚”,是谁导致的?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其一,风寒外感,日久入侵深入,邪入“太阴”(注意,这里的“太阴”,分别是手太阴和足太阴)。其二素体“脾肺气虚、阳虚”。
由此可得,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已经导致了你当前的状况有“脾肺气虚、阳虚”。所以,温补脾肺,就是必选项目。那么,仲景常用的温补脾肺气虚、阳虚的有哪些呢?党参、生黄芪、生白术、干姜、制附子、细辛。再加上你当前的“外寒”的驱散,可用“麻黄、生姜、葛根”。

基本组方的雏形,就出来了。麻黄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党参 黄芪 生白术 干姜 细辛 制附子 葛根 生姜。

如此,你当前状况下,攻邪、补正的的,基本都具备了。够了吗?还不够哦。有些症状还没有兼顾。哪些?咳嗽、咳痰。所以,根据仲景的用药,可以加入 “杏仁 姜半夏 ”之类的。

如此,这个方子,就搞定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几个仲景经方,根据病邪影响到的经层区域,拆分组合而来的。:001:仲景的用药,就这么简单。:021:
关于麻黄,我自己组了方子,拿去药房,药房不给抓啊,然后,就是本身体虚多汗,不敢太过用麻黄(主要是自己功底不够扎实,惭愧,惭愧)
 
关于麻黄,我自己组了方子,拿去药房,药房不给抓啊,然后,就是本身体虚多汗,不敢太过用麻黄(主要是自己功底不够扎实,惭愧,惭愧)
不给药,就没办法啦,可以用荆芥勉强用,也可以刮痧 拔罐 刺血等方法解决。

如果没了外邪,去麻桂,转而补虚。随势而动,变化由心,总不离根本即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