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4/05
- 帖子
- 2382
- 获得点赞
- 98
- 声望
- 63
- 年龄
- 48
第一章医案及《内经》理论研究现状(这是我花20元在网上买的论文件中的一部分,版权关系,不能把作者的发了,所以发了一部分。我觉得整理得很好)
一、医案研究现状
医案是是中医学术精华所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个有待深入挖掘的宝库。历 代医案十分宏富,既往研究大都集中在一些名家和名著上。近10余年来,医案研究 很受重视,但遗憾目前研究角度、深度和广度仍嫌不足。
(一)医案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
黄煌的《医案助读》是其代表性成果。该书在医案研究方法方面,总结出顺读、 逆读、理读、比较、统计、推读、评读诸法;在读案视点方面,提出要关注识证关键、 治病变法、古方用法、转方之法、经验、剂型、剂量、服法、误治原因、单方验方、 医论医训、注文按语;在案例评析方面亦精到有识。是目前最具深度广度的医案研究 方法学研究。不足之处是对统计方法的介绍讨论较粗疏。由于该书的编撰目的是“助 读”,因此读案视点仍集中在临床层面,尚未注意到医案对于中医理论发展研究的价
(二)医案研究所涉及的古籍量
仅以彭建中所统计的26种明代医案著作〖包括医案专著24种,类编、汇编2种;), 加上彭未统计的《意庵医案》、《三合集》、《幼科医验》,共计29种明代医案专著为例: 据中国期刊网检索,截止至2004年,以下11种尚未见有今人研究文献:《外科抠要》、 《疠荡机耍》、《薛案辨疏》、《幼科医验》、《芷园臆草存案》、《程原仲医案》、《医学穷 源集》、《云起堂诊籍》、《李中梓医案》、《里中医案》、《陆氏三世医验》。经今人研究 的明代医案专著巾,除《寓意草》和《名医类案》研究文章较多外〔分别为7篇、13 篇〕,其余《石山医案》、《孙文垣医案》、《内科摘要》、《女科撮要》、《保婴撮要》、《外 科发挥》、《正体类要》、《口齿类耍》、《薛氏医案选》、《程茂先医案》、《易氏医案》、《奇 效医述》、《意庵医案》等13种只查到1篇至3篇研究文献(此指与医案研究关系密 切者,一带而过的不计\收载医案的明代综合性医籍有40余种,只有《本草纲目》、 《针灸大成》、《景岳全书》、《审视瑶函》、《薛氏医案》、《先醒斋芪学广笔记》中的医 案受到关注和研究。清代医案亦是如此。清代医案专著数以百计,仅《四明医案》、《静 香楼医案》、《叶案存真》、《薛生白医案》、《吴鞠通医案》、《尚友堂医案》、《问斋医案》、 《王氏医案》、《爱庐医案》、《得心集医案》、《柳宝诒医案》、《诊余集》、《寿石轩医案》、 《续名医类案》、《三家医案合刻》、《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 医案》、《杏轩医案》等20种有研究论文发表,而且只有后三部著作研究论文超过十 篇。大多数医案专著,仍未被关注。
(三)综合多种医案著作的专题研究
综合多种医案著作进行专题整理研究十分有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以徐阳孙、关庆 增等人为代表,主要是釆用统计手段分析某种病证的理、法、方、药规律。如徐阳孙 等对《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101例中风医案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周德生统 计明清26部现存医案中的573例津液亏损病案,以分析其辨证用药。关庆增指导的 系列研究有:初杰通过统计分析古今医案246例,研究吴茱萸汤证证治规律;孙广全、 周晓燕统计分析古今四逆散证医案414例,以探讨四逆散证证治规律等。袁志兴从《孟 河四家医案“费伯雄医案》、《醉花窗医案》、《絳山草堂医案》、《南雅堂医案》、《珍本 医籍丛刊》、《问斋医案》、《谢映庐医案》、《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回春录新诠》等 中搜集清代眩晕医案250则,选取症方药俱全者207则,探讨眩晕的辨证分型和用药 规律,并总结出清代治疗眩晕的特点。综合一家所有著作作专题研究的不多,有李广 东取《王氏医案》及王氏其它著作《温热经纬》、《随息居霍乱论》、《归砚录》、《随息 居饮食谱》中关于饮食方而的独特观点,加以论述。
(四)医案研究的视点
对某部医案著作进行综述和评介,或就某家或某一个案作辨治特色和学术思想总 结、赏析,或结合临床实践谈感想、心得、体会的文章较多。如沈开金、刘更生、张 友贵、朱炳林、吴裕存、文双纶等分别对程文囿《杏轩医案》的研究;张玉才研究程 从周生平及其唯一著作《程茂先医案》,并探讨了其学术特点;郑世俊谈《易氏医案》 学术特点;王景样谈聂尚恒与《竒效医述》;李富汉等论《四明医案》;黄仲阳分析方 略《尚友堂医案》证治特色;龚金莲论《口齿类要》;周富明论《问斋医案》;茅晓就 《爱庐医案》的治法特色进行综述;洪文旭对《醉花窗医案》学术特点作述评;李富 汉等对《意庵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等等。其中茅晓对《名医类案》的系列研究值得一 提。他采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系统方法、契合差异并用、专史断代、数学统 计、文字学和临床验证等方法,对《名医类案》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并提出中医 文献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度幵掘有赖于多种科研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准确切入。从 某位医家医案著作入手专题探讨理论源流问题的研究文章较少,仅见胡方林从王旭高 医案着手,探讨王氏肝病论治的学术渊源,认为其吸收《内经》、仲景及历代医家肝 病论治理论,特别深受叶天士影响,而创肝病三纲辨治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
也许是明清医案文笔较浅显,用不着做文字上的梳耙,或是大多数医案著作版本 不多,用不着辨别善本真伪,对医案类著作作文献学研究的很少。点校类的有毛永森 点注郭凝之《程茂先医案序》;戴祖铭将其搜集到的手抄本《临证经验方》〔可视为《爱 庐医案》较全本〉与正式出版的江一平校注的《吴中珍本医籍四种》〔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1994年3月版)收入的《张爱庐临证经验方》〖收医案76则)进行比较。辨伪 类有冯明等《〈碎玉篇〉作者真伪质疑》、《薛生白医案真伪辨》。版本研究类有史常永 撰文《薛生白医案最早传抄本一兼及〈碎玉篇〉》,据唐大烈《吴医汇讲》以及笔者 所藏薛案最早版本^清代朱润的手抄本等,认为《碎玉篇》及《扫叶庄医案》均有 可能为叶派门人伪托。
冃前未见利用历代医案专题探讨《内经》理论发展状况的研究报道。
二、《内经》理论研究概况
《内经》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和源泉,对其研究的学术专著浩繁,研究文献庞 杂,现仅从与本研究关系较密切的"《内经》理论研究”,"《内经》理论与医学流派的 发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和分支学科发展的专题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近十年 《内经》研究概况作简要回顾。
(“)《内经》理论研究
两千多年来,研究《内经》的学术著作有400余部,论文何止万篇,涉及的理论问题 浩繁。仅王洪图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对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研究工作 做了第一次总结,所收集辑录的古今研究文献达451万字,近2800页’包括文献及 语言文字研究、学术发展史研究、理论研究、病症与临床研究、多学科研究与实验研 究、近代校释珍本辑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⑴
烟建华等从文献方法、临床方法、实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内经》研究进展作 了评述。认为传统的过注释、校勘,疏通文义等文献研究方法对医理的阐发零碎而缺 乏系统性,不适应当今系统研究中医理论的时代要求,而结合古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 枭,专题探讨和发挥,阐发《内经》理论的内涵,是值得重视的文献研究方法,古代 医家《内经》研究中的专题发挥即属此类。今人1950年至1993年刊于各种屮医杂志 的《内经》专题研究论文300余篇,出版《内经》研究专著10余部,涉及《内经》 理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思维特点、方法学原则、学术思想 的研究上成果丰硕,借助的学科知识门类众多,使《内经》研究达到空前深度。运用 临床方法研究《内经》,古代医家多采用验案形式,体会与阐发《内经》理论,如陈 无咎《明教方》,通过临床实践深化与发展《内经》理论,张仲景攻泻胃家燥热,李 杲益气升阳,叶桂养胃阴,均可称为《内经》脾胃学说的研究范例。作者认为《内经》 传统的理论及多学科研究成果需要文献方法整理,以阐明其内涵,作为分析研究的基 础和前提;分析研究的结果也要通过文献方法进行理论升华。而临床方法不仅在论证 《内经》理论内涵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验证一切新理论或研究成果的基本环节。 此外,还对《内经》学学科的建立及可能的突破领域提出设想【21。
张登本等主要对历代特别是现代研究《内经》的专著作了回顾和述评,并对今后 如何摆脱传统考证方法,加强专题深入研究和《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展提 出设想口‘4.5‘】。
区永欣教授为《岭南文史》撰文介绍《内经》的理论概貌,概括评述了历代对《内 经》的整理研究,特别对当前中医理论研究的主流趋势、中西医结合硏究等方面存在 的问题以及中医学发展的反思等进行了高屋建银的评述【6】。
何文彬认为《内经》的医学科学价值,无疑应当体现在它对临床实际诊疗的现实 指导上,应结合临床实际,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其科学价值【71。
黄学宽探讨《内经》对人体生理、病因、病传、诊断及防治等的层次性认识,认 为这种思维的层次性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张仲景六经辨证,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三焦辨证,实际上就是继承了这种层次分析思维,还据此提出 “三层”诊治思维的初步设想㈨。
郭蕾等系统总结了近20年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概况,引述研究文献49篇, 对于现代学者从理论上、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天人相应理论等方面入手,阐释及验证 其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养生方面的机制等所进行的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 结回顾〜
有关《内经》对中医临床发展的影响,张小虎扼要分析了《内经》中论述诊法的 主要篇章,及《内经》中诊断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认为《内经》确立了中医诊法学说 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点,确立了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结构 11010成肇智提出“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 主导思想,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认为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 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但是,“审机定治”和通行的辨证论治的内涵是一致的, 成氏的新术语在学术界并无响应【11】。顼祺等认为《内经》临床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可概括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和现代科学方法三方面,深入研究《内经》临床医学理 论,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将会发挥巨大作用112】。李向荣认为《内经》主要学术成就 有三:奠定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提出脏腑经络和病机学说的蕋本理论;运用阴阳五 行学说分析人体疾病及其预后,并强调《内经》理论指导中医药临证实践的重要意义 【13】。翟双庆认为《内经》所引用的古代医学文献,明确提及书名者达21种之多,涉 及的医家有岐伯、伯高、少俞、少师、雷公等多位,其学术主张各异,因此,《内经》 是春秋战国乃至西汉各医家医学理论及治疗经验的总结,是中医学各种不同理论观点
及各种学术流派的源头。【14】。
关于《内经》理论的思维特点,陈笑平认为其注重时间、注重循环的具象时空观, 对后世的中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使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上衷现 出系统的、动态的整体观,带有朴素辨证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中医失去了对各种 具体事物内部机构和具体过程做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阻碍了发展【15:|。也有学者认为《黄 帝内经》理论体系是一个封闭的、自治的理论体系,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它对“知 识激增”等的冲击,适应性较差,较难迅速吸收、容纳和利用新的信息,新的技术方 法、设备和手段。同时,《内经》理论体系中的概念有极大的包容性,对它的理解, 有着极大的主观性,灵活性,随意性,不确定性。这一特点,虽然给《内经》理论体 系带上了笼统、模糊的色彩,又使其理论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呈现高度分化和高度融合的趋势,社会经济生活多元 化已鬥益形成,研究者的视界得到不断扩展,而对于《内经》的研究也一改往日以文 献学研究、临床验证性研究为主的单一格局,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日益多元化的局面。研究对象的多元化,以《内经》著作本身为对象的研究着重于对 文字、词语、篇章及成书年代、书名、沿革的校勘与考证;以“生物人”为对象的研 究则着重探寻人之生理、病理、疾病和治疗等问题,主要体现在脏象、经络、气、体 质、病因病机、病证、脉象、治则治法、方药、各种疗法、疾病预测、预防与养生等 研究领域;以“自然、社会、心理人”为对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内经》的自然观, 运气学说、天文学、物候学、医学地理学、心理学、吋间生物学、环境医学、社会医 学等内容的探讨。朱金萍认为应加强《内经》研究各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内经》 研究在多元化的基础上遂步走向深入…1。
(二)《内经》理论与医学流派的发展研究
《内经》理论作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在指导中医实践的同时,经历代医家不 断创新和实践,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日益丰富的中医理论体系,表现出经久不衰的 旺盛生命力。其重要的发展历程包括《伤寒论》辨证体系的建立,金元时期医学流派 的异彩纷呈,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理论建树,以及各代医家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对《内 经》理论的补充完善。
张尔新认为,《内经》用以推测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六气理论与《伤寒论》用以分 析人体疾病变化的六经辩证丝丝入扣,根据《内经》标本中气的变化规律来分析疾病 的发生与转化丨可以解释一切疾病的病理机制「8】。梁华龙通过对《周易》、《内经》、 《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知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伤寒论》思辩性理论来 源于《周易》,而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 法的基础,是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的思维成果,形成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
证方法【|9〗。
金元四大家的出现在中国医学思想史和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 此,《四库全书丨总目提要》中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张铁楠、段咏慧等概括论 述了金元四大家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刘完素作为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深 研《内经》病机理论,对《素问“至真耍大论篇》“病机十九条”的演绎发挥尤多。 他把病机十九条中属火热的病证范围扩大,据《内经》多篇内容,在治疗实践中,突 破《伤寒论》温药发表、先表后里的成规,力倡辛凉解表,曰:“且如一切怫热郁结者, 不必止以辛甘热药能幵发也。如石膏、滑石、甘草、葱、豉之类寒药,皆能开发郁结, 以其本热,故得寒则散也”。张从正擅用汗吐下三法,力倡“今予论汗吐下三法,先 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并自谓“三法能兼众法”,其理论依据,仍源于《内 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 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从正对《内经》理论的继 承和发展,是具有革新精神的,他的“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是对《内经》发病和治 疗学的丰富和弘扬。李果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仅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篇》中,引用经文便涉及《内经》的《五脏别论篇》、 《阴阳应象大论篇》、《通评虚实论篇》等十多篇。在临证上,李杲创立了补中升阳泻 火的用药法度,其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亦宗《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 “损者温之”的思想。朱丹溪提出了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其理论实源于《内 经》,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便援引了《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阳者,天 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以及《素问,方盛衰论篇》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虚,地气不足”等为其立论趣础。同时,他又从《内经》中 “年四十,阴气自半”和“男子六十四岁精绝,女子四十九岁经断”总结出阴精“难 成易亏”的思想,来论证自己的结论。朱丹溪的另一著名论点“相火论”源自其对《素 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独特理解。@ 21】此外,钱会南 论张从正对《内经》情志病理论的运用和发展,陈蕾蕾论朱丹溪对《内经》养生学术 思想的发展等,亦各有新意【22」3】。
但是,李华安在《金元四家的学术是非说》中则完全否定了以上比较正统的说法, 而且还进一步否定了《内经》和伤寒论理论上的联系和一致性,甚至否认《内经》对 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实际指导价值。他认为,金元四家的学术思想都以《内经》为本, 以《伤寒论》为用,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力图将《伤寒论》纳入《内经》的体系。然 而,古代的医经医学和经方医学原本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循环思辨的五运六气与古朴 实证的《伤寒论》袖水不容。金元四家都采用《伤寒论》的治法和处方,并且在临床 上取得成效,但是他们却总是在其临床经验上冠以《内经》的理论,而未能在医学理 论上做出突破。作者进一步提出,日本的大冢敬节早就指出,《伤寒论》代表的古代 经方医学和《内经》代表的古代医经医学是并列的两个体系。清代医学家,继承金元 四大家的学术争鸣精神,扬弃了《内经》为本,《伤寒论》为用的研究方法,从探究 《伤寒论》的章句入手,取得《伤寒论》研究的新成果。进而扯出了伤寒论学派纷争 的旧帐,指出自古研究《伤寒论》者,大致有两派,一派是先入为主,认为《伤寒论》 是根据《素问‘热论》而作,用《内经》理论去解释《伤寒论》;另一派则是从研究 《伤寒论》章句入手,认定并删去历代《内经》体系的医家在整理《伤寒论》时搀入 的《内经》章句,使之正本清源,然后再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思想。所以清代咸丰 年间的曹禾在其《医学读书志》中指出:“方有执、喻昌、研章句以治伤寒,皆守学 术之正”,并对研究《伤寒论》的《内经》体系的医家抨击说:“刘朱作而不述,故其 论议偷薄”,“刘朱之言不拒,南阳之道不彰”。话虽偏激,但是却指出了《内经》与 《伤寒论》的学术源流之别丨24】。
王世勋、周国琪等分别论述了张景岳对《内经》长寿思想、肝肾精血理论的发挥 ‘25' ‘6^温长路认为王清任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多处对《黄帝内经》中的一些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甚至有一些被后人认为是过激的言词,但纵观王清任及其学说的代表 作《医林改错》,不难发现他既与《内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又继承和发挥了《内 经》的学术思想。但温氏文中对王的倍加褒誉,似失公允|27】。其他医家及医学流派中, 顼祺等就徐春甫在诊法、养生等方面对《内经》的发展、吴昆对《内经》针灸学说的 发展、赵献可对《内经》命门学说的发展、薛己对《内经》治则学的发展等,均有论 述,但多是泛泛而谈『28”】。此外,其他零散评述,不再赘述。
(三)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和分支学科发展的专题研究
1.藏象理论:藏象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渊源来自《内经》, 经历代医家的充实发展完善,成为有效指导中医临床的重要理论。李光、刘炳凡等分 析了《内经》有关脏腑藏泻的论述,认为该理论不仅以藏泻之别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 特点,而且以藏湾关系揭示脏腑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对 于临床诊治脏腑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㈩」化朱抗美据《内经》论精气阴阳、 《难经》论肾精肾气、仲景创补益肾精肾气之法、隋唐宋医家论肾虛寒和肾实热、河 间肾水亏虚论、丹溪肝肾之阴悉具相火说及景岳真阴真阳说等,对肾的精气阴阳理论 追本寻源135』。于越论述了《内经》三焦学说,并讨论了三焦不利的气水代谢障碍疾病 的证治方药【36】。
1.气血津液精气学说:冯学中提出气血论是《内经》主要学说之一,在生理、 病理以及诊断、治疗各方面都有丰富而详细的论述,形成了基本完整的学说系统。在 《内经》气血论的基础上,后世医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补充和发展,使其日臻完善。
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如李东垣之“元气论”、喻嘉言、张锡纯的“大气论”、 王清任的“气虚血瘀”论、唐容川的“阴阳水大气血论”等。并认为中医学以气血论 为核心,较之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为核心更为恰当【37】。杨凤珍等分析了《内 经》真气、肾气及后世元气的含义,认为《难经》创立的肾-命门-元气说,是对《内 经》肾-精-气(真气〕说的丰富与发展。真气与元气在人体“天真本原之气”及生命原动 力意义上是相通的,因此《金匮要略》强调:“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李东垣倡 导脾胃元气学说,强调真元之气是先、后天精气相互综合作用而产生。明代孙一奎、 赵献可、张景岳等医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难经》肾-命门-元气说㈣。吴宽裕探 讨《内经》气学理论的形成、内涵、应用及现代研究,认为气学理论与阴阳五行、脏 象、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方药、治法、摄生等中医理论有非常密 切的关系,对其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将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 物物理学、时间生物医学、医学气候学、预防医学、长寿医学、医学遗传学等,具有 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
病因病机学说:有关情志致病的讨论较多。钱会南认为张从正对情志病的论 治与《内经》一脉相承,且有诸多创意,尤善用以情胜情之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均发 展了《内经》的思想140』。何文彬举《儒门事亲》、《温病条辨》、《古今医案按》、《吴 医汇讲》等书医案,说明《内经》“以情胜情”理论在后世的临床应用㈣。然而,乔 明琦等认为后世对《内经》情志理论不是发展丰富了,而是简约固化了。理由是对照 后世所提七情,《内经》论情丰富而深刻,五志五腑与数情一脏并提,情志的组合与 表现差异同论,显示对情志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后世陈言把情定为七,是受汉 代以来“七体'’文风与《难经》以降“以七论病”思路的影响,也是其本人由博返约 学术主张与擅以数赅病之学术风格的体现。这种把情志类别定为七、仅从脏腑角度来 认识情志现象的思想,妨碍对情志致病的全面、深入探究和理论发展,也是情志理论 少有创新的原因丨421。马赞、李志刚等对《内经》糖尿病病机进行阐述,认为《内经》 对消渴病的研究已颇为精详【43 441。关于伏气温病学说,杨钦河认同《内经》是伏气温 病学说的理论根源所在,认为《内经》不少篇章的论述为伏气温病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奠定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王叔和的“伏寒化温”论和“邪伏肌肤”说,巢元方的“邪 伏肌骨”说,不少医家推崇的“邪伏少阴”说,吴又可的“邪伏膜原”说等,皆从《内 经》引申发展而来,丰富了伏气温病学说的内容,为温热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开 辟了新途径。⑷]
1诊法治法:诊法方面,王庆国认为,独取寸口诊法肇自《内经》,经过《难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的补充而逐渐发展完善。寸口诊法包含有多方面的 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寸口脉的共同变化对疾病作总体的判断,其次为通过寸口 脉各部的对比判断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等!^。李声国考证《素问“五脏别论》“凡治 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之义,认为古今医家所论之“下”应指二 阴、二便及在下诸疡,而“适其脉”提示要结合运用望、脉两种诊法,综全句而论便 知望闻问切四诊皆容其间〜〗。
治法治则方面,王立颖指出《内经》虽较多论针,甚少论方药的具体应用,但是 对药物的性味理论及其运用原则和方剂配伍基本大法却有深入具体的阐发,为疾病的 药物疗法奠定了基础:其对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等一般规律的原则的论述,导 致后世药物学气味分类归经及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司岁备物”等论述成为后世之 “道地药材”的理论基础;《内经》虽仅13方,但提出方有大小,制有君臣,用药须 因时因地因病情制宜等法则,得到历代医家的遵循和发展,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创造出 大量疗效很高的方剂。这些基本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4X1。蒋瑞认为中医治 未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历经《难经》、仲景、孙思邈、朱震亨等推广发挥而成熟。 作者还认为治未病的意义远远超过治病,治未病才是未來中医真正的优势所在【49】。 万海同研究认为《内经》为温病养阴法奠定了生理、病理、治疗和温病后斯的养阴调 理奠定了基础1501。周衡讨论了《金匮》水气篇治气、治血、治水三法与《内经丨汤液 醪醴论》治水三则的关系,认为“开鬼门”是借发汗以宣行气化;“洁净府”是通利 三焦膀腕;“去菀陈莖”是活血化瘀;而“平治于权衡”则是强调三法应根据病情酌 定主次,属水肿病治疗思想的层次…、吴颢听将《内经》屮有关瘀血治法的内容概括 为:“攻下逐瘀法,',认为《金匮》桃核承气、抵当诸方即其之发扬广大;“温经化瘀 法”,代表方为乌贼骨蔥茹丸,后世广泛应用,薛巳用之治血崩、血枯,叶天士用治 崩漏;“活血利水法”,经《金匱》进一步完善,现临床仍用之;“散寒化瘀法”,在《内 经》为寒熨外用之法,但其理对血瘀治疗颇有深意,叶天士凉血必兼散血,可以看成 是从另一角度依据“寒则泣不能流”的血瘀理论对该法的灵活运【52】。成晓燕等认为 “风水”最早载于《内经》,散论于多篇,历代至今,医家对风水证治多有发挥1531。 5丨针灸经络学说:赵京生探讨了《内经》补泻针法的立意及其演变。提出古代 补泻针法的发展过程分两个阶段,即以《内经》为代表的形成阶段和自《千金翼方》 起的发展演变阶段,中间经历了《难经》的继承和改革。他将《内经》补泻针法的操 作特点概括为:一、补法轻柔和缓,动作幅度小而不明猛,泻法则力重势猛,动作幅 度大而明显;二、补法注重由外入内的行针过程,泻法注重由内出外的行针过程。《难 经》对《内经》补泻针法的第二个特点作了高度概括,但在具体操作中,则由《内经》 的进出针法演变为提插针法,且无速度的规定。这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如《标幽赋》、《针 灸问对》等的认识,可视为继承中的发展。《千金翼方》首次指出补泻两法的医别在 力量,但认为应该是“重则为补,轻则为泻”,与《内经》的补泻操作刚好相反。由 此认为,立意的变化是形成不同补泻操作方法的重要原因。揭示补泻针法的立意,为 从理论上评价不同补泻针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5\张国骏探讨仲景针灸理论与《内 经》的关系,认为仲景所用穴位,均可追溯于《内经》,然而在辨证运用上有很大发 展,其对择经而治及针刺作用的论述,能发《内经》所未发【55】。
石.其他各科:心理学方面,张小虎等认为在《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精祌心 理活动与人体生理、发病(病理〉、疾病诊治、预防养生等方面的论述,体现了 3个 主要认识:心理活动建立在人体正常生理基础之上;形神互动,神能宰形;“神” 参与构成人体本身。也就是说,反映人体生理特性的,除了形体、营卫气血这些有形 之物,还有“魂魄意志思虑”这些无形之物,并观察到心理活动这一 “无形之物”的 重要作用及其与人体生理的密切关系和互动关系,奠定了早期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框架 和理论基础|56】。
营养学方面,张弛等从“理论体系的研究”〔7篇文章\ “饮食禁忌”〔5篇文章〉、 “沿革与发展”〔9篇文章〗等方面,对近20年《内经》营养学理论研究及应用作了 综述。指出《内经》的营养学理论散见于多篇,其观点历经充实完善,至今已发展为 独立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及康复医学领域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其中,《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平衡饮食的观念,从食疗和饮食致病 两个方面正反论述,为中医食疗开了先河;《金匮要略》有关食物药的论述,从四气 五味、归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总结,扩大了《内经》中谷、果、畜、菜食物的范畴 及应用;《本草纲目》承《内经》食物气味归经之大纲,将518种食物药作了详尽的 记载,并载食疗方二千余首,为辨证施膳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57’58】。
推拿学方面,曾文斌指出《内经》共有四十二篇六十余条文涉及推拿,其论揭示 了古代按摩的渊源,阐明按摩的治病机理,强调按摩与其它疗法协调,论述按摩与切 诊关系,提出按摩疗法宜忌,重视按摩人才的选择与培养|59〕。
预防医学方面,杨克纯论述了《内经》“法于阴阳”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认为 《内经》的预防医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养生”和“治未病”两个方面@】。
儿科学方面,张新渝认为,后世医家所总结的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 生理特点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是《内经》所确立的理论体系与基 本的认识、思维法则启迪下的成果;《内经》中有关小儿脉诊及其主病的论述,给后 世医家以启示;望小儿指纹的诊断方法亦源于《内经》的辨络脉,尤其辨手鱼络脉〜1。 伤科学方面,胡长风认为《内经》中许多关于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衰退及其 生理、病理的精辟论述,为中医伤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中医伤科学的 发展及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养生学方面,陈雷等探讨了《内经》养生的涵义,认为养生分为养形和养神两个 方面,其养生目的和原则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现代心身医学的建 立提供宝贵经验@】。张连生认为,《内经》养生学说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部分,提示我 们养生重在调摄精神意志;顺应四时变化,防止外邪侵袭;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体 育锻炼以增强体质【64】。在《内经》理论的临床验证研究方面,周杰根据自己跟师的经 验,对《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开窍于耳”之论颇具心得,认为《素问丨至 真要大论》“诸痛痒拖皆属于心’’,注家对此条经文有不同的理解,《素问直解》作“诸 痛痒拖,皆属于火”,并注云:“火,旧本讹心,今改。诸痛痒疮,皆属于手少阳三焦 之火”;《类经》则仍按原文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 疮疡皆属于心也。”王冰也云:“百病之端,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两种观 点皆符合临床,故可并存。由于心为阳中之阳,“心部于表”〔《素问丨刺禁论》》主 血脉、藏祌,故凡皮表疼痛、灼热、瘙痒乃至疮疡等,皆由心所主。《素问“金匮真 言论》曰:心“开窍于耳”,言耳的听力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关于耳由何脏所主,《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肾主耳”、肾“在窍为耳”的记载,有人据此认为经文前后 矛盾,作者认为此非经文前后矛盾,而是不同作者临床实践的真实所见,并经反复验 证上升为理论,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经得起临床检验,如果以此推断经文内容前后 矛盾则不妥㈣。
综上所述,既往医案研究关注临床理法方药的多,关注《内经》理论之临床解读 的少;《内经》研究利用历代注本和各家论著的多,利用医案资料的少。目前尚未见 以历代医案引文为对象,较系统地调查、分析历代医家对《内经》理论的征引运用和 临床解读,从中探讨《内经》理论之发展过程的工作。
一、医案研究现状
医案是是中医学术精华所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个有待深入挖掘的宝库。历 代医案十分宏富,既往研究大都集中在一些名家和名著上。近10余年来,医案研究 很受重视,但遗憾目前研究角度、深度和广度仍嫌不足。
(一)医案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
黄煌的《医案助读》是其代表性成果。该书在医案研究方法方面,总结出顺读、 逆读、理读、比较、统计、推读、评读诸法;在读案视点方面,提出要关注识证关键、 治病变法、古方用法、转方之法、经验、剂型、剂量、服法、误治原因、单方验方、 医论医训、注文按语;在案例评析方面亦精到有识。是目前最具深度广度的医案研究 方法学研究。不足之处是对统计方法的介绍讨论较粗疏。由于该书的编撰目的是“助 读”,因此读案视点仍集中在临床层面,尚未注意到医案对于中医理论发展研究的价
(二)医案研究所涉及的古籍量
仅以彭建中所统计的26种明代医案著作〖包括医案专著24种,类编、汇编2种;), 加上彭未统计的《意庵医案》、《三合集》、《幼科医验》,共计29种明代医案专著为例: 据中国期刊网检索,截止至2004年,以下11种尚未见有今人研究文献:《外科抠要》、 《疠荡机耍》、《薛案辨疏》、《幼科医验》、《芷园臆草存案》、《程原仲医案》、《医学穷 源集》、《云起堂诊籍》、《李中梓医案》、《里中医案》、《陆氏三世医验》。经今人研究 的明代医案专著巾,除《寓意草》和《名医类案》研究文章较多外〔分别为7篇、13 篇〕,其余《石山医案》、《孙文垣医案》、《内科摘要》、《女科撮要》、《保婴撮要》、《外 科发挥》、《正体类要》、《口齿类耍》、《薛氏医案选》、《程茂先医案》、《易氏医案》、《奇 效医述》、《意庵医案》等13种只查到1篇至3篇研究文献(此指与医案研究关系密 切者,一带而过的不计\收载医案的明代综合性医籍有40余种,只有《本草纲目》、 《针灸大成》、《景岳全书》、《审视瑶函》、《薛氏医案》、《先醒斋芪学广笔记》中的医 案受到关注和研究。清代医案亦是如此。清代医案专著数以百计,仅《四明医案》、《静 香楼医案》、《叶案存真》、《薛生白医案》、《吴鞠通医案》、《尚友堂医案》、《问斋医案》、 《王氏医案》、《爱庐医案》、《得心集医案》、《柳宝诒医案》、《诊余集》、《寿石轩医案》、 《续名医类案》、《三家医案合刻》、《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 医案》、《杏轩医案》等20种有研究论文发表,而且只有后三部著作研究论文超过十 篇。大多数医案专著,仍未被关注。
(三)综合多种医案著作的专题研究
综合多种医案著作进行专题整理研究十分有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以徐阳孙、关庆 增等人为代表,主要是釆用统计手段分析某种病证的理、法、方、药规律。如徐阳孙 等对《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101例中风医案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周德生统 计明清26部现存医案中的573例津液亏损病案,以分析其辨证用药。关庆增指导的 系列研究有:初杰通过统计分析古今医案246例,研究吴茱萸汤证证治规律;孙广全、 周晓燕统计分析古今四逆散证医案414例,以探讨四逆散证证治规律等。袁志兴从《孟 河四家医案“费伯雄医案》、《醉花窗医案》、《絳山草堂医案》、《南雅堂医案》、《珍本 医籍丛刊》、《问斋医案》、《谢映庐医案》、《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回春录新诠》等 中搜集清代眩晕医案250则,选取症方药俱全者207则,探讨眩晕的辨证分型和用药 规律,并总结出清代治疗眩晕的特点。综合一家所有著作作专题研究的不多,有李广 东取《王氏医案》及王氏其它著作《温热经纬》、《随息居霍乱论》、《归砚录》、《随息 居饮食谱》中关于饮食方而的独特观点,加以论述。
(四)医案研究的视点
对某部医案著作进行综述和评介,或就某家或某一个案作辨治特色和学术思想总 结、赏析,或结合临床实践谈感想、心得、体会的文章较多。如沈开金、刘更生、张 友贵、朱炳林、吴裕存、文双纶等分别对程文囿《杏轩医案》的研究;张玉才研究程 从周生平及其唯一著作《程茂先医案》,并探讨了其学术特点;郑世俊谈《易氏医案》 学术特点;王景样谈聂尚恒与《竒效医述》;李富汉等论《四明医案》;黄仲阳分析方 略《尚友堂医案》证治特色;龚金莲论《口齿类要》;周富明论《问斋医案》;茅晓就 《爱庐医案》的治法特色进行综述;洪文旭对《醉花窗医案》学术特点作述评;李富 汉等对《意庵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等等。其中茅晓对《名医类案》的系列研究值得一 提。他采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系统方法、契合差异并用、专史断代、数学统 计、文字学和临床验证等方法,对《名医类案》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并提出中医 文献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度幵掘有赖于多种科研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准确切入。从 某位医家医案著作入手专题探讨理论源流问题的研究文章较少,仅见胡方林从王旭高 医案着手,探讨王氏肝病论治的学术渊源,认为其吸收《内经》、仲景及历代医家肝 病论治理论,特别深受叶天士影响,而创肝病三纲辨治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
也许是明清医案文笔较浅显,用不着做文字上的梳耙,或是大多数医案著作版本 不多,用不着辨别善本真伪,对医案类著作作文献学研究的很少。点校类的有毛永森 点注郭凝之《程茂先医案序》;戴祖铭将其搜集到的手抄本《临证经验方》〔可视为《爱 庐医案》较全本〉与正式出版的江一平校注的《吴中珍本医籍四种》〔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1994年3月版)收入的《张爱庐临证经验方》〖收医案76则)进行比较。辨伪 类有冯明等《〈碎玉篇〉作者真伪质疑》、《薛生白医案真伪辨》。版本研究类有史常永 撰文《薛生白医案最早传抄本一兼及〈碎玉篇〉》,据唐大烈《吴医汇讲》以及笔者 所藏薛案最早版本^清代朱润的手抄本等,认为《碎玉篇》及《扫叶庄医案》均有 可能为叶派门人伪托。
冃前未见利用历代医案专题探讨《内经》理论发展状况的研究报道。
二、《内经》理论研究概况
《内经》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和源泉,对其研究的学术专著浩繁,研究文献庞 杂,现仅从与本研究关系较密切的"《内经》理论研究”,"《内经》理论与医学流派的 发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和分支学科发展的专题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近十年 《内经》研究概况作简要回顾。
(“)《内经》理论研究
两千多年来,研究《内经》的学术著作有400余部,论文何止万篇,涉及的理论问题 浩繁。仅王洪图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对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研究工作 做了第一次总结,所收集辑录的古今研究文献达451万字,近2800页’包括文献及 语言文字研究、学术发展史研究、理论研究、病症与临床研究、多学科研究与实验研 究、近代校释珍本辑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⑴
烟建华等从文献方法、临床方法、实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内经》研究进展作 了评述。认为传统的过注释、校勘,疏通文义等文献研究方法对医理的阐发零碎而缺 乏系统性,不适应当今系统研究中医理论的时代要求,而结合古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 枭,专题探讨和发挥,阐发《内经》理论的内涵,是值得重视的文献研究方法,古代 医家《内经》研究中的专题发挥即属此类。今人1950年至1993年刊于各种屮医杂志 的《内经》专题研究论文300余篇,出版《内经》研究专著10余部,涉及《内经》 理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思维特点、方法学原则、学术思想 的研究上成果丰硕,借助的学科知识门类众多,使《内经》研究达到空前深度。运用 临床方法研究《内经》,古代医家多采用验案形式,体会与阐发《内经》理论,如陈 无咎《明教方》,通过临床实践深化与发展《内经》理论,张仲景攻泻胃家燥热,李 杲益气升阳,叶桂养胃阴,均可称为《内经》脾胃学说的研究范例。作者认为《内经》 传统的理论及多学科研究成果需要文献方法整理,以阐明其内涵,作为分析研究的基 础和前提;分析研究的结果也要通过文献方法进行理论升华。而临床方法不仅在论证 《内经》理论内涵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验证一切新理论或研究成果的基本环节。 此外,还对《内经》学学科的建立及可能的突破领域提出设想【21。
张登本等主要对历代特别是现代研究《内经》的专著作了回顾和述评,并对今后 如何摆脱传统考证方法,加强专题深入研究和《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展提 出设想口‘4.5‘】。
区永欣教授为《岭南文史》撰文介绍《内经》的理论概貌,概括评述了历代对《内 经》的整理研究,特别对当前中医理论研究的主流趋势、中西医结合硏究等方面存在 的问题以及中医学发展的反思等进行了高屋建银的评述【6】。
何文彬认为《内经》的医学科学价值,无疑应当体现在它对临床实际诊疗的现实 指导上,应结合临床实际,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其科学价值【71。
黄学宽探讨《内经》对人体生理、病因、病传、诊断及防治等的层次性认识,认 为这种思维的层次性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张仲景六经辨证,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三焦辨证,实际上就是继承了这种层次分析思维,还据此提出 “三层”诊治思维的初步设想㈨。
郭蕾等系统总结了近20年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概况,引述研究文献49篇, 对于现代学者从理论上、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天人相应理论等方面入手,阐释及验证 其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养生方面的机制等所进行的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 结回顾〜
有关《内经》对中医临床发展的影响,张小虎扼要分析了《内经》中论述诊法的 主要篇章,及《内经》中诊断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认为《内经》确立了中医诊法学说 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点,确立了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结构 11010成肇智提出“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 主导思想,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认为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 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但是,“审机定治”和通行的辨证论治的内涵是一致的, 成氏的新术语在学术界并无响应【11】。顼祺等认为《内经》临床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可概括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和现代科学方法三方面,深入研究《内经》临床医学理 论,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将会发挥巨大作用112】。李向荣认为《内经》主要学术成就 有三:奠定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提出脏腑经络和病机学说的蕋本理论;运用阴阳五 行学说分析人体疾病及其预后,并强调《内经》理论指导中医药临证实践的重要意义 【13】。翟双庆认为《内经》所引用的古代医学文献,明确提及书名者达21种之多,涉 及的医家有岐伯、伯高、少俞、少师、雷公等多位,其学术主张各异,因此,《内经》 是春秋战国乃至西汉各医家医学理论及治疗经验的总结,是中医学各种不同理论观点
及各种学术流派的源头。【14】。
关于《内经》理论的思维特点,陈笑平认为其注重时间、注重循环的具象时空观, 对后世的中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使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上衷现 出系统的、动态的整体观,带有朴素辨证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中医失去了对各种 具体事物内部机构和具体过程做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阻碍了发展【15:|。也有学者认为《黄 帝内经》理论体系是一个封闭的、自治的理论体系,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它对“知 识激增”等的冲击,适应性较差,较难迅速吸收、容纳和利用新的信息,新的技术方 法、设备和手段。同时,《内经》理论体系中的概念有极大的包容性,对它的理解, 有着极大的主观性,灵活性,随意性,不确定性。这一特点,虽然给《内经》理论体 系带上了笼统、模糊的色彩,又使其理论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呈现高度分化和高度融合的趋势,社会经济生活多元 化已鬥益形成,研究者的视界得到不断扩展,而对于《内经》的研究也一改往日以文 献学研究、临床验证性研究为主的单一格局,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日益多元化的局面。研究对象的多元化,以《内经》著作本身为对象的研究着重于对 文字、词语、篇章及成书年代、书名、沿革的校勘与考证;以“生物人”为对象的研 究则着重探寻人之生理、病理、疾病和治疗等问题,主要体现在脏象、经络、气、体 质、病因病机、病证、脉象、治则治法、方药、各种疗法、疾病预测、预防与养生等 研究领域;以“自然、社会、心理人”为对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内经》的自然观, 运气学说、天文学、物候学、医学地理学、心理学、吋间生物学、环境医学、社会医 学等内容的探讨。朱金萍认为应加强《内经》研究各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内经》 研究在多元化的基础上遂步走向深入…1。
(二)《内经》理论与医学流派的发展研究
《内经》理论作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在指导中医实践的同时,经历代医家不 断创新和实践,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日益丰富的中医理论体系,表现出经久不衰的 旺盛生命力。其重要的发展历程包括《伤寒论》辨证体系的建立,金元时期医学流派 的异彩纷呈,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理论建树,以及各代医家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对《内 经》理论的补充完善。
张尔新认为,《内经》用以推测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六气理论与《伤寒论》用以分 析人体疾病变化的六经辩证丝丝入扣,根据《内经》标本中气的变化规律来分析疾病 的发生与转化丨可以解释一切疾病的病理机制「8】。梁华龙通过对《周易》、《内经》、 《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知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伤寒论》思辩性理论来 源于《周易》,而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 法的基础,是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的思维成果,形成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
证方法【|9〗。
金元四大家的出现在中国医学思想史和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 此,《四库全书丨总目提要》中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张铁楠、段咏慧等概括论 述了金元四大家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刘完素作为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深 研《内经》病机理论,对《素问“至真耍大论篇》“病机十九条”的演绎发挥尤多。 他把病机十九条中属火热的病证范围扩大,据《内经》多篇内容,在治疗实践中,突 破《伤寒论》温药发表、先表后里的成规,力倡辛凉解表,曰:“且如一切怫热郁结者, 不必止以辛甘热药能幵发也。如石膏、滑石、甘草、葱、豉之类寒药,皆能开发郁结, 以其本热,故得寒则散也”。张从正擅用汗吐下三法,力倡“今予论汗吐下三法,先 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并自谓“三法能兼众法”,其理论依据,仍源于《内 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 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从正对《内经》理论的继 承和发展,是具有革新精神的,他的“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是对《内经》发病和治 疗学的丰富和弘扬。李果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仅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篇》中,引用经文便涉及《内经》的《五脏别论篇》、 《阴阳应象大论篇》、《通评虚实论篇》等十多篇。在临证上,李杲创立了补中升阳泻 火的用药法度,其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亦宗《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 “损者温之”的思想。朱丹溪提出了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其理论实源于《内 经》,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便援引了《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阳者,天 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以及《素问,方盛衰论篇》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虚,地气不足”等为其立论趣础。同时,他又从《内经》中 “年四十,阴气自半”和“男子六十四岁精绝,女子四十九岁经断”总结出阴精“难 成易亏”的思想,来论证自己的结论。朱丹溪的另一著名论点“相火论”源自其对《素 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独特理解。@ 21】此外,钱会南 论张从正对《内经》情志病理论的运用和发展,陈蕾蕾论朱丹溪对《内经》养生学术 思想的发展等,亦各有新意【22」3】。
但是,李华安在《金元四家的学术是非说》中则完全否定了以上比较正统的说法, 而且还进一步否定了《内经》和伤寒论理论上的联系和一致性,甚至否认《内经》对 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实际指导价值。他认为,金元四家的学术思想都以《内经》为本, 以《伤寒论》为用,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力图将《伤寒论》纳入《内经》的体系。然 而,古代的医经医学和经方医学原本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循环思辨的五运六气与古朴 实证的《伤寒论》袖水不容。金元四家都采用《伤寒论》的治法和处方,并且在临床 上取得成效,但是他们却总是在其临床经验上冠以《内经》的理论,而未能在医学理 论上做出突破。作者进一步提出,日本的大冢敬节早就指出,《伤寒论》代表的古代 经方医学和《内经》代表的古代医经医学是并列的两个体系。清代医学家,继承金元 四大家的学术争鸣精神,扬弃了《内经》为本,《伤寒论》为用的研究方法,从探究 《伤寒论》的章句入手,取得《伤寒论》研究的新成果。进而扯出了伤寒论学派纷争 的旧帐,指出自古研究《伤寒论》者,大致有两派,一派是先入为主,认为《伤寒论》 是根据《素问‘热论》而作,用《内经》理论去解释《伤寒论》;另一派则是从研究 《伤寒论》章句入手,认定并删去历代《内经》体系的医家在整理《伤寒论》时搀入 的《内经》章句,使之正本清源,然后再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思想。所以清代咸丰 年间的曹禾在其《医学读书志》中指出:“方有执、喻昌、研章句以治伤寒,皆守学 术之正”,并对研究《伤寒论》的《内经》体系的医家抨击说:“刘朱作而不述,故其 论议偷薄”,“刘朱之言不拒,南阳之道不彰”。话虽偏激,但是却指出了《内经》与 《伤寒论》的学术源流之别丨24】。
王世勋、周国琪等分别论述了张景岳对《内经》长寿思想、肝肾精血理论的发挥 ‘25' ‘6^温长路认为王清任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多处对《黄帝内经》中的一些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甚至有一些被后人认为是过激的言词,但纵观王清任及其学说的代表 作《医林改错》,不难发现他既与《内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又继承和发挥了《内 经》的学术思想。但温氏文中对王的倍加褒誉,似失公允|27】。其他医家及医学流派中, 顼祺等就徐春甫在诊法、养生等方面对《内经》的发展、吴昆对《内经》针灸学说的 发展、赵献可对《内经》命门学说的发展、薛己对《内经》治则学的发展等,均有论 述,但多是泛泛而谈『28”】。此外,其他零散评述,不再赘述。
(三)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和分支学科发展的专题研究
1.藏象理论:藏象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渊源来自《内经》, 经历代医家的充实发展完善,成为有效指导中医临床的重要理论。李光、刘炳凡等分 析了《内经》有关脏腑藏泻的论述,认为该理论不仅以藏泻之别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 特点,而且以藏湾关系揭示脏腑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对 于临床诊治脏腑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㈩」化朱抗美据《内经》论精气阴阳、 《难经》论肾精肾气、仲景创补益肾精肾气之法、隋唐宋医家论肾虛寒和肾实热、河 间肾水亏虚论、丹溪肝肾之阴悉具相火说及景岳真阴真阳说等,对肾的精气阴阳理论 追本寻源135』。于越论述了《内经》三焦学说,并讨论了三焦不利的气水代谢障碍疾病 的证治方药【36】。
1.气血津液精气学说:冯学中提出气血论是《内经》主要学说之一,在生理、 病理以及诊断、治疗各方面都有丰富而详细的论述,形成了基本完整的学说系统。在 《内经》气血论的基础上,后世医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补充和发展,使其日臻完善。
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如李东垣之“元气论”、喻嘉言、张锡纯的“大气论”、 王清任的“气虚血瘀”论、唐容川的“阴阳水大气血论”等。并认为中医学以气血论 为核心,较之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为核心更为恰当【37】。杨凤珍等分析了《内 经》真气、肾气及后世元气的含义,认为《难经》创立的肾-命门-元气说,是对《内 经》肾-精-气(真气〕说的丰富与发展。真气与元气在人体“天真本原之气”及生命原动 力意义上是相通的,因此《金匮要略》强调:“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李东垣倡 导脾胃元气学说,强调真元之气是先、后天精气相互综合作用而产生。明代孙一奎、 赵献可、张景岳等医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难经》肾-命门-元气说㈣。吴宽裕探 讨《内经》气学理论的形成、内涵、应用及现代研究,认为气学理论与阴阳五行、脏 象、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方药、治法、摄生等中医理论有非常密 切的关系,对其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将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 物物理学、时间生物医学、医学气候学、预防医学、长寿医学、医学遗传学等,具有 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
病因病机学说:有关情志致病的讨论较多。钱会南认为张从正对情志病的论 治与《内经》一脉相承,且有诸多创意,尤善用以情胜情之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均发 展了《内经》的思想140』。何文彬举《儒门事亲》、《温病条辨》、《古今医案按》、《吴 医汇讲》等书医案,说明《内经》“以情胜情”理论在后世的临床应用㈣。然而,乔 明琦等认为后世对《内经》情志理论不是发展丰富了,而是简约固化了。理由是对照 后世所提七情,《内经》论情丰富而深刻,五志五腑与数情一脏并提,情志的组合与 表现差异同论,显示对情志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后世陈言把情定为七,是受汉 代以来“七体'’文风与《难经》以降“以七论病”思路的影响,也是其本人由博返约 学术主张与擅以数赅病之学术风格的体现。这种把情志类别定为七、仅从脏腑角度来 认识情志现象的思想,妨碍对情志致病的全面、深入探究和理论发展,也是情志理论 少有创新的原因丨421。马赞、李志刚等对《内经》糖尿病病机进行阐述,认为《内经》 对消渴病的研究已颇为精详【43 441。关于伏气温病学说,杨钦河认同《内经》是伏气温 病学说的理论根源所在,认为《内经》不少篇章的论述为伏气温病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奠定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王叔和的“伏寒化温”论和“邪伏肌肤”说,巢元方的“邪 伏肌骨”说,不少医家推崇的“邪伏少阴”说,吴又可的“邪伏膜原”说等,皆从《内 经》引申发展而来,丰富了伏气温病学说的内容,为温热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开 辟了新途径。⑷]
1诊法治法:诊法方面,王庆国认为,独取寸口诊法肇自《内经》,经过《难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的补充而逐渐发展完善。寸口诊法包含有多方面的 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寸口脉的共同变化对疾病作总体的判断,其次为通过寸口 脉各部的对比判断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等!^。李声国考证《素问“五脏别论》“凡治 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之义,认为古今医家所论之“下”应指二 阴、二便及在下诸疡,而“适其脉”提示要结合运用望、脉两种诊法,综全句而论便 知望闻问切四诊皆容其间〜〗。
治法治则方面,王立颖指出《内经》虽较多论针,甚少论方药的具体应用,但是 对药物的性味理论及其运用原则和方剂配伍基本大法却有深入具体的阐发,为疾病的 药物疗法奠定了基础:其对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等一般规律的原则的论述,导 致后世药物学气味分类归经及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司岁备物”等论述成为后世之 “道地药材”的理论基础;《内经》虽仅13方,但提出方有大小,制有君臣,用药须 因时因地因病情制宜等法则,得到历代医家的遵循和发展,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创造出 大量疗效很高的方剂。这些基本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4X1。蒋瑞认为中医治 未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历经《难经》、仲景、孙思邈、朱震亨等推广发挥而成熟。 作者还认为治未病的意义远远超过治病,治未病才是未來中医真正的优势所在【49】。 万海同研究认为《内经》为温病养阴法奠定了生理、病理、治疗和温病后斯的养阴调 理奠定了基础1501。周衡讨论了《金匮》水气篇治气、治血、治水三法与《内经丨汤液 醪醴论》治水三则的关系,认为“开鬼门”是借发汗以宣行气化;“洁净府”是通利 三焦膀腕;“去菀陈莖”是活血化瘀;而“平治于权衡”则是强调三法应根据病情酌 定主次,属水肿病治疗思想的层次…、吴颢听将《内经》屮有关瘀血治法的内容概括 为:“攻下逐瘀法,',认为《金匮》桃核承气、抵当诸方即其之发扬广大;“温经化瘀 法”,代表方为乌贼骨蔥茹丸,后世广泛应用,薛巳用之治血崩、血枯,叶天士用治 崩漏;“活血利水法”,经《金匱》进一步完善,现临床仍用之;“散寒化瘀法”,在《内 经》为寒熨外用之法,但其理对血瘀治疗颇有深意,叶天士凉血必兼散血,可以看成 是从另一角度依据“寒则泣不能流”的血瘀理论对该法的灵活运【52】。成晓燕等认为 “风水”最早载于《内经》,散论于多篇,历代至今,医家对风水证治多有发挥1531。 5丨针灸经络学说:赵京生探讨了《内经》补泻针法的立意及其演变。提出古代 补泻针法的发展过程分两个阶段,即以《内经》为代表的形成阶段和自《千金翼方》 起的发展演变阶段,中间经历了《难经》的继承和改革。他将《内经》补泻针法的操 作特点概括为:一、补法轻柔和缓,动作幅度小而不明猛,泻法则力重势猛,动作幅 度大而明显;二、补法注重由外入内的行针过程,泻法注重由内出外的行针过程。《难 经》对《内经》补泻针法的第二个特点作了高度概括,但在具体操作中,则由《内经》 的进出针法演变为提插针法,且无速度的规定。这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如《标幽赋》、《针 灸问对》等的认识,可视为继承中的发展。《千金翼方》首次指出补泻两法的医别在 力量,但认为应该是“重则为补,轻则为泻”,与《内经》的补泻操作刚好相反。由 此认为,立意的变化是形成不同补泻操作方法的重要原因。揭示补泻针法的立意,为 从理论上评价不同补泻针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5\张国骏探讨仲景针灸理论与《内 经》的关系,认为仲景所用穴位,均可追溯于《内经》,然而在辨证运用上有很大发 展,其对择经而治及针刺作用的论述,能发《内经》所未发【55】。
石.其他各科:心理学方面,张小虎等认为在《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精祌心 理活动与人体生理、发病(病理〉、疾病诊治、预防养生等方面的论述,体现了 3个 主要认识:心理活动建立在人体正常生理基础之上;形神互动,神能宰形;“神” 参与构成人体本身。也就是说,反映人体生理特性的,除了形体、营卫气血这些有形 之物,还有“魂魄意志思虑”这些无形之物,并观察到心理活动这一 “无形之物”的 重要作用及其与人体生理的密切关系和互动关系,奠定了早期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框架 和理论基础|56】。
营养学方面,张弛等从“理论体系的研究”〔7篇文章\ “饮食禁忌”〔5篇文章〉、 “沿革与发展”〔9篇文章〗等方面,对近20年《内经》营养学理论研究及应用作了 综述。指出《内经》的营养学理论散见于多篇,其观点历经充实完善,至今已发展为 独立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及康复医学领域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其中,《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平衡饮食的观念,从食疗和饮食致病 两个方面正反论述,为中医食疗开了先河;《金匮要略》有关食物药的论述,从四气 五味、归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总结,扩大了《内经》中谷、果、畜、菜食物的范畴 及应用;《本草纲目》承《内经》食物气味归经之大纲,将518种食物药作了详尽的 记载,并载食疗方二千余首,为辨证施膳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57’58】。
推拿学方面,曾文斌指出《内经》共有四十二篇六十余条文涉及推拿,其论揭示 了古代按摩的渊源,阐明按摩的治病机理,强调按摩与其它疗法协调,论述按摩与切 诊关系,提出按摩疗法宜忌,重视按摩人才的选择与培养|59〕。
预防医学方面,杨克纯论述了《内经》“法于阴阳”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认为 《内经》的预防医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养生”和“治未病”两个方面@】。
儿科学方面,张新渝认为,后世医家所总结的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 生理特点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是《内经》所确立的理论体系与基 本的认识、思维法则启迪下的成果;《内经》中有关小儿脉诊及其主病的论述,给后 世医家以启示;望小儿指纹的诊断方法亦源于《内经》的辨络脉,尤其辨手鱼络脉〜1。 伤科学方面,胡长风认为《内经》中许多关于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衰退及其 生理、病理的精辟论述,为中医伤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中医伤科学的 发展及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养生学方面,陈雷等探讨了《内经》养生的涵义,认为养生分为养形和养神两个 方面,其养生目的和原则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现代心身医学的建 立提供宝贵经验@】。张连生认为,《内经》养生学说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部分,提示我 们养生重在调摄精神意志;顺应四时变化,防止外邪侵袭;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体 育锻炼以增强体质【64】。在《内经》理论的临床验证研究方面,周杰根据自己跟师的经 验,对《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开窍于耳”之论颇具心得,认为《素问丨至 真要大论》“诸痛痒拖皆属于心’’,注家对此条经文有不同的理解,《素问直解》作“诸 痛痒拖,皆属于火”,并注云:“火,旧本讹心,今改。诸痛痒疮,皆属于手少阳三焦 之火”;《类经》则仍按原文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 疮疡皆属于心也。”王冰也云:“百病之端,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两种观 点皆符合临床,故可并存。由于心为阳中之阳,“心部于表”〔《素问丨刺禁论》》主 血脉、藏祌,故凡皮表疼痛、灼热、瘙痒乃至疮疡等,皆由心所主。《素问“金匮真 言论》曰:心“开窍于耳”,言耳的听力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关于耳由何脏所主,《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肾主耳”、肾“在窍为耳”的记载,有人据此认为经文前后 矛盾,作者认为此非经文前后矛盾,而是不同作者临床实践的真实所见,并经反复验 证上升为理论,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经得起临床检验,如果以此推断经文内容前后 矛盾则不妥㈣。
综上所述,既往医案研究关注临床理法方药的多,关注《内经》理论之临床解读 的少;《内经》研究利用历代注本和各家论著的多,利用医案资料的少。目前尚未见 以历代医案引文为对象,较系统地调查、分析历代医家对《内经》理论的征引运用和 临床解读,从中探讨《内经》理论之发展过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