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自己没事就捧着本中医书读一读。最近写了几篇介绍学习药物书籍的文章,给同样是中医爱好者的朋友们。因为是针对初学中医的朋友,所以写的比较通俗,没有高大上的东西(我也写不出高大上)。现把这几篇文章在这里献丑,我想,中医爱好者读了可能会有一点帮助,专业中医就不用看了,文章水平比较LOW。
一、四气五味
学习中医,离不开理、法、方、药。这四个字从宏观到微观,从四个层次概括了中医,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缺了一个,这个车就没法跑了。
所以,学习好药物这个“轮子”,是基本功。
我对药物的学习差的很远。从讲药物的老祖宗《神农本草经》开始,历史上讲药物的书,数啊数,数啊数,也是数不过来,我呢?才看了寥寥几本,算是蜻蜓点水。让我推荐这方面的书,真是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我想还是把我看过的几本说一下,也算是给发问的微友一个交代吧。
记得我买的第一本学习药物的书是《一个月学中药》,它有几个孪生兄弟,像《一个月学开中药方》、《一个月学中医诊法》、《一个月学中医基础》等,一看书名,就知道这种书是给刚刚起步自学中医的人出版的,属于启蒙书。
这本书也确实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它分两部分,前面部分是对药物的综合论述,后面的部分就是一些常用药物的介绍。
这本书的特点呢,是正规,也就是说,它是中医中药学教科书的简化版,如果不愿意啃厚厚的《中药学》,就可以读这本书,这里面的内容都是正统的,不会跑偏。
我对中医药物的最初知识,就是来自于这本书。这本书的前面药物综合论述部分,我读的很仔细,也很有收获,对中药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知道了中药特有的概念“”四气五味“和“归经”。
不懂中医的人,对“四气五味”和“归经”这两个词一定很陌生,我就多说两句。
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啥东西呢?是不是“四书五经”有亲戚关系?没有,扯远了。
四气五味,是古人发明的评定药物属性的一种指标。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就像人可以从性别分为男人和女人,也可以从年龄分为小孩、大人和老人,也可以从国籍分为中国人、美国人。同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属性来分类。四气五味,就是把一个药物用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不得不说,古人的这套指标很厉害。咱们具体来说说。
四气是啥东西?是指寒凉温热。五味是啥东西?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你可能不理解,这个指标有啥用?说句实在话,这两个指标对药物的功效有决定性的作用,里面蕴含着古人对天地的哲学思考。
先说说四气。我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不是三个,也不是五个,是四个,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天气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温热凉寒。所以说,天地之气有四个,就是温热凉寒。
这天地之气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地之间的万物都会秉受不同的气,呈现温热凉寒的不同特点。
你也许会说,别瞎扯了,木头和石头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有温热寒凉呢?你还别不信这个理,听我来说说。
就拿人来说吧,有的人大热天必须要吹空调凉快凉快,有的人就不觉得热,还有的人要躲着空调,一吹就受不了,这是怎么回事?有的人吃川菜就上火,有的人一喝凉水就肚子疼,这又是怎么回事?这说明,有的人热量大,有的人热量小。有的人体内有热,有的人体内有寒。这个热和寒,不是温度计可以测出来的。
还有,我们吃一块姜到肚子里,是不是会感觉热乎乎的?吃一块西瓜到肚子里,是不是会感到凉快?姜和西瓜用温度计测一下,没有啥不同,可是热和凉的区别我们不是感受的很明显吗?
所以说,温度计只能测出物体的温度,测不出物体的气。我们所说的温热寒凉,与温度计所测的温度,不在一个频道上。
那么这些花花草草的药物,真的有温热寒凉的不同吗?当然。比如我们常见的,姜、花椒、肉桂、葱这些吃下去都会暖暖的,它们都是温热的,薄荷、西瓜这些吃下去都是凉凉的,它们是寒凉的。
古人慢慢发现,这些花花草草、种子树皮,它们有这些气的偏性,那么当人体内的气不正常了,不是正好可以借用它们的偏性来纠正一下吗?比如,人身体里面热多了,就吃点气是寒凉的东西来调和一下。身体里面寒多了,就吃点气是温热的东西来调和一下。慢慢的经验积累多了,有一些东西被古人筛选出来,成为了药物,并且,温热寒凉也成为了古人分类药物的一个重要指标。
顺带说一句,我看到很多人热衷于喝红豆薏米水,说是祛湿。红豆薏米水确实有不错的祛水湿的作用,可是薏米是微寒的,对于偏热的湿正好合适,如果是偏寒的湿,就不能用了。喝红豆薏米水的人们,你们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吗?
我们再说说五味。五味这个词就像是隔壁不起眼的小阿妹,经常见面,可是很少认真看上一眼。“五味俱全”"五味杂陈”等成语我们常常脱口而出,可是要问问你五味是哪五种味道,恐怕要好好想一想才行。如果问你这五味有啥深层寓意,恐怕就更不知道了。
在古代的中医眼里面,这五味,不仅仅是“酸甘苦辣咸”五种味道, 它。。。。。。其中有深意。这个深意很复杂,我就挑点简单的说吧。
这五个味道,会影响人体内气的运行。辛味,会发散气,酸味,会收敛气。这两个挺有意思,一个往外扔东西,一个往家里捡东西。如果说辛和酸像是激进的左派和保守的右派,那么甘就像个不偏不倚的中间派,它总是慢悠悠的,擅长拖后腿,所以叫做“甘缓”;苦味也有方向性,它能够降气;咸比较奇葩,它可以把硬的东西变软,中医叫做“软坚”。
如果把药物的气和味搞明白了,你会发现,治病的时候可以根据气味来点将了。
打个比方,病人感冒发烧了。如果发烧的原因是体表有寒气,那么就应该设法把体表的寒气去掉。在表的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散,所以应该服用辛味的药。辛味的药进入身体后,药物的发散本能会加强人体气的发散力量,把病向外散。另外,辛味的药也有温热寒凉的区别,应该选择什么“气”的药呢?答案应该很明确,对付寒邪,应该用温热的药。所以治疗这种感冒发烧选择的药物应该是辛温或者辛热的。
以此类推,治疗风热感冒,是不是应该选择辛凉或者辛寒的药物?对了。看到这里,神秘的中医是不是一下子掀开了面纱?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差不多已经明白四气五味是啥东西了。写到这里,我想说,我也用出洪荒之力了。
《一个月学中药》这本书上关于药物气味的内容只有短短两三页,我这种榆木脑袋自然也不可能在这两三页里面理解气味的深刻内涵。以上关于气味的内容,是我多年后读了好多医书,一点一点悟出来的。
学了多年中医,有一天我忽然明白了,其实,气就是阴阳,味就是五行。寒凉是阴,温热是阳。酸甘辛苦咸分别对应着金土木火水。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五行,药物的气味就是药物的阴阳五行。
除了气味,上面还提到了药物的归经。这个归经是个啥东西?
归经,就是说,药物进入人体后,会沿着经络这个特定的通道发挥作用。这听起来更像是神话,不过这个说法得到了后世中医人的公认。那么这个药物的秘密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是由谁发现的呢?这就引出了我读的第二本中药书。
二、 张元素
我的中医扫盲,基本上是从看罗大伦的中医故事开始的。
虽然我读过的好多书都忘光了,不过罗大伦的一篇李东垣的故事仍然记忆犹新。
李东垣是中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就是说,他是金、元两代的四位中医大宗师之一,并且开创了一个门派,叫补土派,是开山立祖的人物。他的学说到现在依然是中医的宝藏,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他创的一些方子现在仍然被广泛运用,比如家喻户晓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的老师叫张元素,中药的归经,就是这位先生的首创。
这个张元素能教出李东垣这样的徒弟,还能搞出“归经”这种前无古人的发现,自然是大神级的人物,他的一些故事也成为了中医历史上的传奇。张元素传授李东垣医术,用的是自编的两本教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用自己编的这两本书,教出了一个名烁古今的中医大家,那这两本书是不是相当于九阴真经之类的秘籍?一定是的。
这两本神秘的教材是什么书呢?一本是《医学启源》,另一部叫做《珍珠囊》。《医学启源》是讲理、法、方、药的,《珍珠囊》专门讲了一百味药。张元素研究药物的水平达到了高山仰止的程度,这本《珍珠囊》,后代的李时珍读到后,感叹道:“深阐轩岐秘奥,参悟天人幽微”。大家看看这12个字的评语,是不是感觉快要醉了?
所以,当初看李东垣的故事时,心里特别向往这两本书,心想:这是两本什么样的书啊,会教出李东垣这样的徒弟,会让李时珍献上自己的膝盖?
几天后在济南逛书店,恰巧看到了这两本书,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兴冲冲的抱回家了。我想,虽然咱成不了李东垣,从这本书里学到些宝贝应该不在话下吧?
可是,等着读起来的时候,兴奋劲慢慢就没了。我发现,书上说的东西,和我脑子里的知识储备,没法建立连接。
《医学启源》和《珍珠囊》其实是合订在一起,一本薄薄的小书,花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看一遍。可是基本上大脑不吸收。
书上的字都认识,可是书上的语言和我们的语言不在一个层次上,这就是我们自学中医人的尴尬。
好吧,我只好承认自己根基太浅,默默的放下了《珍珠囊》。
我最初的药物知识学习,就这么静悄悄的结束了。如果我不是后来读到了JT及其他老师的文章,我可能一直无法穿越长长的隧道,来到古典药学殿堂的门外,一窥大殿里面的真容。
三、JT叔叔
那么JT是谁呢?他的文章又是什么呢?我们下文接着说。
书接上篇,我提到了JT叔叔,这篇文章我就单说说JT叔叔。有朋友说:“JT最牛,他写的文章,是经过吃透消化后的精炼,惊为天人!”。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可是他的文章确实震撼过我。
这个JT叔叔怎么名字这么怪?像是个地下工作者似的,还弄个代号。我刚看到时也很奇怪,后来我查到这个人大名叫做谭杰中,是位台湾中医。台湾保留了我们很多传统文化,台湾的中医也是很不错的。这位谭杰中就是一位水平很高的中医。不过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他为啥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学习中药,有个问题,就是书上只告诉你这味药的作用是什么,一、二、三等等,至于这味药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它又是如何起到这个药效的,对不起,书上没有。还有个问题,就是中医书对药效的说明让人看起来似懂非懂,比如健胃、健脾、滋阴、补中、益气等等,到底有啥区别?好像说不太清。
所以,我好长时间中,都是这样似懂非懂的在中医世界里逛荡,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JT叔叔讲药势》。
这篇文章里,这位JT讲了一个人人皆知的方子,《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桂枝汤。这个方子的组成很简单,就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五味药。这个组方的道理,我之前也看过多次,什么调和营卫啦等等,就是那些似懂非懂的话。可就这么个平常不过的方子,在JT叔叔的嘴里,却完全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新面孔。
比如,桂枝经过他一说,立马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形象,生姜、白芍、大枣等也都一跃变成了玩具总动员里的各个角色,一个个都是个性鲜明,挤眉弄眼,活蹦乱跳。
这个桂枝汤里的成员们,有的是横冲、有的是直撞,有的往外奔,有的往里跑,也是好不热闹。
我一下子呆住了,啊,原来中药可以这样讲!
于是,我就成了JT叔叔的粉丝,把这篇文章看了好几遍。套用一句俗话,对他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年好像JT叔叔在网上还不是很出名,现在名气已经很大了。现在如果没听说过JT叔叔,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医爱好者。
可惜JT叔叔讲了这个药势后,就没有下文了,中药有那么多,只讲了这寥寥几味,也太不过瘾了。这个感觉,就像看大片,刚演了个开头就停电了,唉。
JT叔叔像一道闪电,划过了夜空,却消失不见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对中药的学习又进入了漫漫长夜。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我看了一位老师的讲课,总算把JT叔叔留下的遗憾给补上了。如何补上的呢?下文再说。
四、李玉宾
上篇文章说到了JT叔叔,看他讲药物,就像我们第一次从黑白电视换成彩色电视,或者从普通电影换成3D电影,那个感觉真是激动啊。原来药物书上说的药物的功效,一下子变得立体了,变得清晰了。他不仅讲了这味药的功效,更讲了这味药为啥会有这个功效,让我一下子发现,原来中药是这样子的啊!我感觉一扇门被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我眼前。
可是(关键时候总是出现这两个字),JT叔叔是一道闪电,一晃而过,这个新世界还是昏暗的,就像走进了莫高窟,本来还担心亮瞎了眼,可是里面没有点灯,只能依稀的看见里面有东西,无法一睹瑰宝的真容。
幸运的是,有人给我点上了灯,循着他的灯光,我又可以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了。这个点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以前在《学脉记》中提到的李玉宾老师。(《学脉记》是我在博客上的连载,以后会把它搬到公众号上)
研究中药有两个路子,一个是现代化路子,一个是传统路子。现代化路子就是研究药的有效成分,然后想办法提取出来,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青蒿素。中医现代化的大旗就是由这个路子的人在扛着。另外一些人则试图寻找古代医生的思维,体会他们对自然、对药物的理解,这是传统的路子。
这两个路子,都是在寻找药物的秘密,区别是,一个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一个是东方的思维方式。
这位李玉宾老师,走的是传统中医的路子,看他的讲课,就能看到味道十足的东方式研究药物思维。
这样说还是有点隔靴搔痒,不够直观,让我来找一味药,看看正规的药物书、现代研究和李玉宾老师的讲解各有什么不同吧。
我们就找一味很常用的干姜为例吧。
在《中药大辞典》里,对于干姜的性能功用是这么说的: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现代研究是这样的:
首先是化学成分: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油中主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其次为β-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及姜醇(zingiberol);另含d-茨烯,桉油精,枸椽醛(citral)、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及姜烯(zingiberene)等.此外,尚含天冬酰胺、1-派可酸(1-pipecolinic acid)及多种氨基酸.另由鲜姜分得去氢姜辣醇、[6]和[10]-姜二酮(gingerdione)及去氢姜二酮(dehydrogingerdione),对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姜辣烯酮,无姜酮。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上中学的时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有人说他的中医是化学老师教的,那可一点也不是玩笑话,而是大实话。)
其次是药理研究(很长,要有耐心):
1.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干姜浸剂对小鼠自发运动有抑制倾向,能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同用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较单用为强,对小鼠的自发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姜的多种成分都有中枢抑制、加强镇静催眠和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干姜浸剂及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合用时均可使离体心脏自主运动增强.干姜浸剂 0.25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先出现一过性升压作用,然后出现降压作用,并能增强心房自主活动。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干姜浸剂和半夏浸剂联用时对应激性溃疡有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胃液酸度和胃液分泌,其抑制应激性溃疡的作用与此有关.但亦有报告指出,干姜水煎液(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无抑制作用;而炮姜(干姜饮片经砂烫炮制而成)水煎剂(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消炎痛型胃溃疡无作用。
4. 抗炎作用 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干姜浸剂和姜烯酮灌胃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无明显作用,姜烯酮剂量增加1倍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强度弱于消炎痛5mg/kg的作用。
5. 抗缺氧作用 干姜醚提取物有抗缺氧作用,能延长常压缺氧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断头小鼠所致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呼吸维持时间,但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仅有延长倾向,对小鼠低温存活时间无影响。
6. 其他作用 干姜水提取物和干姜挥发油灌胃能明显预防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干姜水煎液(10mg/ml)有延长凝血时间并使纤维蛋白部分溶解的作用.干姜浸剂对末梢性催吐药硫酸铜诱发的蛙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姜煎剂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血管通透性,与半夏浸剂同用有利尿作用.姜辣素、姜烯酮有显著的灭螺作用。
(注意,上面的文字里频繁的提到了小鼠、大鼠、蛙、鸽,原来中医的研究生们不是在研究人,而是在研究小动物,我也真是醉了。)
好了,李玉宾老师闪亮登场,他是怎样讲干姜的呢?
首先,观形色,就是从外形模样来看看这味药。(为了方便,以下是从网络上复制的讲课内容)
“姜的叶子对着互生的,气势是冲出来的,一种往外散的象。姜用的是根状茎,姜长的不高,是矮小的植物,大概半米左右。
干姜是烘干的姜。这种姜不是菜市场上买的姜,而是长得比较老的姜或专门入药的那种姜,这种姜长得很结实。我们吃的炒菜用的姜是夏秋之交收的,长得比较嫩,好吃。那么入药的姜,需要等到霜降很冷的时候才收,长得很老,比较瓷实,这个时候容易烘干,水分少。”
其次是药气分析,就是从药的外表特征来分析药的功效。注意,李老师用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气。
“姜生长的土很结实,很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姜,所以,姜也是入中土很好的一味药。
每种植物的叶子、花的形态跟药性是息息相关的。姜的叶子细长的,如同一把剑,很犀利,所以干姜的气就很冲,很直。
从姜的表面看,有一圈圈的环形纹,很多药有这个很明显的环形纹,很规则,很清晰。环形纹是药气柔和的一种表现,是入中土的一个特征。从切面上看,姜是很黄的,黄色入中土。长得圆圆的,胖胖的。”
第三是品药交流。就是尝一下这个药,体会一下它的味道,从味道来分析它的功效。
“大家先尝一下这个姜,淡淡的体会这个辣味,它的味道和甘草就有所不同了,甘草走的比较慢,像挂在喉咙里,而它下去的比较快,而且喝了之后会觉得有一股热气,在里面慢慢往外散的感觉,有点出汗。姜长的样子就是往外散,所以喝的时候,这个气就往外冲,走的快的感觉。所以,感冒后我们都用姜汤水发汗,它这种气往会向外出来。
从西医角度来讲,我们喝完药要消化吸收,经过血液循环运到哪个地方,才能起作用,按这个标准,至少5分钟见效。但是,我们刚喝完姜水,几秒钟就起效了,用西医是没法解释的。所以,中药起效不是有效成分的作用,而是靠它的气场来影响人的气的变化,进而起作用,完全是在气的层面上的一种变化,当然和有效成分是有关系的。
所以说,药气是无形的,人体的气也是无形的,无形之气是很清透的,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用中药调经,用药物之气调自身之气,气和气的交流,这种沟通是很自然,很直接的。姜也是如此,姜气是向外散的,你身上的气也跟着外散,所以就会出汗。
我们喝完姜汤就会出汗,即便姜汤是凉的也会出汗,这种热量不是姜带过来的,只是它的气场改变了你的身体的气的运行状态,所以,会觉得热。姜的气流通速度比人体的气流通速度要快,进入人体后可让人体的气走得快,气动为阳。这种热是你自身能量的再分配,对自身是消耗的。所以,临床经常姜枣同用,用大枣补充能量。
干姜,偏散,用于散寒气。吃凉的,受凉了。因为寒主收引,寒气入胃,把中焦的气凝在一块,收在一块,转不动了。就会出现痛、凉、下坠等不适,这个时候就用干姜,利用往外散的力量,一散,寒气就没有了。
正常人喝了姜水会感觉热,会出汗。体内虚寒的人,喝了干姜水,会觉得很舒服,不会出汗,也不会觉得辣。”
最后讲临床应用。从上面外形、味道分析了干姜的功效后,讲临床应用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看一下具体内容:
“那么,什么时候不能用姜呢?因为姜偏散,如果中焦本身火气就旺,再往外散,就会消耗阴气。中医讲的气是阴阳和合的,不偏阴,也不偏阳,既是温的,也是比较湿润的。如果大量用姜这样发散的药,就如同烧干了锅,把湿气都散出去了,就会偏燥而生火。所以,热证不宜用干姜,主要用于虚寒证。干姜一般用量5-10克,不要用太多。
干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呢,干姜温胃的效果好,因为老姜气流通的慢一些,但力量大,局部气流通很快,可温破,温通。生姜虽然也辣,但比较柔和,走窜的快一些,所以,生姜发汗更快。但如果驱寒,一定是干姜好。而炮姜基本没什么辣味了,很柔和,一般用于身体很虚的人,需要缓缓温补脾胃的时候用炮姜。
我们主要体会干姜这种温热而散的感觉,走的范围以脾胃为主,不过一身上下其实都能到达。姜的形态很浑圆,给人的感觉就是,它有一定的范围,不会太出格,所以,姜尽管比较辣,用量大了也不会出太大意外,它的药气虽然偏散,偏快,但不至于散的太大。”
李老师上面对干姜的临床应用没有展开讲,只是稍微点了一下。如果展开讲的话,估计可以讲上几个小时。虽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古中医的韵味,是不是?
我个人觉得,李玉宾老师的这种古中医的路子是研究中药的正路,至于研究化学成分,研究小老鼠,我只能呵呵了。
李老师的讲课我津津有味的看了好多,受益匪浅,我一直期待着李老师讲中药的课能成书出版。花开花落,好几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见到这个书有销售。如果这个书有卖的,我一定会买一本,放到书橱里,时不时的拿出来读一下,那个感觉会像是一阵花香袭来,整个身心都沉浸其中,无比的惬意。
李老师的药象品悟课在网上可以查到,如果您对学习中药感兴趣,我墙裂建议您找来看一下。
我文章的题目是《说说学习药物的书》,可是JT叔叔和李玉宾老师都没有出书,内容有点小小的跑偏。为了能把内容和题目对上,下篇文章里将隆重推出一本奇书,中医史上鼎鼎大名的中药书《本经疏证》,敬请期待。
五、邹润安和《本经疏证》
“你来或不来,它就在这里,不远也不近。”
准备写写《本经疏证》,忽然脑子里出现了这句话,我想,这句话用在这本书上,还是很合适的。
不管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看书。不过,中医看书和西医看书有大大的不同。你也许不了解,这会有什么不同呢?听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这个不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西医要读新书,中医要读古书。
这是为什么呢?
西医的发展,是以新代旧,就是新的知识代替旧的知识。所以,学西医的人要读新书,几百年前的书是不需要读的。学西医的人人都知道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这个名字,他是伟大的西医奠基人,据说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还是现在医生人人都要宣誓的,可是他的著作已经成了历史的印记,西医在临床上早已不再用他的知识了。
中医则恰恰相反。中医的发展,是在中医这棵两千多年的大树上增加新的枝叶,所以学中医,要先学习这棵大树的主干,再学习分枝,再学习枝叶。主干、分枝、枝叶就散落在两千多年来古人流传下来的古书里。这些古书很多很多,多到任何一个学习中医的人终其一生都读不完。
所以,学中医的人,家里一定有一大堆医书,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开始,唐宋元明清的都有。我们家就是,我老婆的宝贝是一橱衣服,我的宝贝是一橱子医书。可以说,一个读过古书的中医,不一定是个好中医(像我),一个没有读过古书的中医,一定不是个好中医。
我这个人又懒又笨,所以开始学中医时,读的都是现代人的书或者文章,我也知道应该读古书,可是古书读起来那么费劲,我还是尽量绕开走吧。
一个听歌的人,再不专业也会知道王菲;一个看电影的人,看的再少也会知道《罗马假日》。我在中医的天地里瞎逛,虽然孤陋寡闻,却发现有的书终究是绕不开的。它们会在一个地方静静的等着你的到来,你不管走的是哪条路,走了多远,终究会来到它们的面前,譬如这本《本经疏证》。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等待你的带来。
我发现,好多讲药的人都会提到《本经疏证》这本书,咱们前面提到的JT叔叔对这本书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JT叔叔说,中国历史上对本草的研究,自唐宋以后渐渐误入歧途,一直到清代邹润安的《本经疏证》和周岩的《本草思辨录》,才不再迷失,找回了古中医对本草的认识。
邹润安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是像清代做文字考据的学问家一样,对本草进行考据。比如伤寒论里有三十多个方子有桂枝,那就把这三十多个方子都找出来研究,看它们治的病有什么共同之处,最终找到桂枝的作用。还有,有的药方里面只有一味药不一样,通过研究这些方子治疗疾病的不同,来研究这味药加减变化的区别,从而探究出这味药的作用。JT叔叔说,邹润安是用了绣花的功夫来研究本草的。
这是JT叔叔的说法,另外还有一位中医叫做武国忠,名气挺大的,他也把这本书夸成了一朵花。他说这本书把《伤寒论》剖析的淋漓尽致,是解读《伤寒论》的金钥匙。
慢慢的我开始好奇,有了读一读这本书的想法。买到手后,不禁傻了眼,这本书600多页,有砖头那么厚,70万字,绝对的大部头啊。
既然买了,又是如此有名的书,那就读吧。
我们先插一句话。有一本老爷爷的爷爷级别的书,大约出生在秦代前后,胡子老长了,名字叫做《神农本草经》。这本书讲了365种药材的作用,是中药学的源头,被后人奉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可是,不得不说,这本书有个缺点,就是话只说一半,只讲了某某药能治某某病,没讲为啥能治这个病。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对药物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宋以后的医家们已经不大相信这个书上的记载了。
时间到了清代,邹润安横空出世。他通过潜心研究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上的药方,有时候还要旁涉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这两本书上的方子,推导出了其中所用各味药物的功效,推导出的结果证明了《神农本草经》上面记载的没错。
于是邹润安就写出了这部本草学专著:《本经疏证》,书名里的“本经”就是指《神农本草经》,“证”就是证明、证实的意思。
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有一半,没读完。说说读后感吧。
首先,书绝对是好书,纯正的古中医味道,纯的像农夫山泉,有点甜。
其次,说说美中不足。邹润安先生没有考虑现代人的古文功底和阅读能力,在论述本草时满口文绉绉的古文,里面又充满着各种弯弯绕的思辨,读起来脑细胞牺牲的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心痛啊)。而同样是清代的作家曹雪芹同志则考虑到了阅读者的口味,其《红楼梦》即使今人读起来仍然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当然,用读小说的标准来要求中医书,也太过分了,这是开开玩笑,邹润安老先生九泉之下别生气啊。
邹老先生生活的时期是清朝,出生在乾隆年间。我们知道,清朝是一个缺失思想家的朝代。思想家虽然是个稀有物种,可还是像路边的好风景,时间这辆列车前进的路上,总会隔三差五的出现。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孔子就不用说了,到明朝还出了王守仁,明末还有黄宗羲、顾炎武等。奇怪的是时间列车在清朝这段路上跑了二百多年,路边愣是没有像样的好风景出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原因就是清朝统治者把知识分子迫害的不敢有思想了。
当年康熙、雍正大搞文字狱,一句话说的不对就杀头。不是有个记载嘛,说有个文人写了首诗,因为里面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认为是诽谤朝廷,丢了性命。知识分子被打压的不敢说话,不敢表达思想,只好埋头研究学问,结果清代在考据方面结出了硕果。
门关了,窗开了。历史就是这样让人感慨,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邹老先生就是生活在这个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对,我说的没错,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医家。我们把时间拉回到清代,聚焦到邹老先生身上,会发现许多想不到的地方。
他的职业?没有记载,不知道靠什么谋生。好像他的心思也没用在谋生上。
我们来看看他的人生都忙什么了。
历史记载他通晓天文、地理、推步,尤喜攻医术。这个推步是啥意思?我们现在都不大明白了。我查了一下,有的说是推算天象历法,有的说是算命之类的,反正都是挺高深的玩意。
他还写了好几部书,有:《明典》五十四卷、《本经疏证》十二卷、《本经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伤寒通解》四卷、《伤寒金匮方解》六卷、《医理摘抄》四卷、《契桅录》四卷、《医经书目》八卷、《医书叙录》一卷、《医经杂说》一卷、《沙溪堂文集》一卷、《沙溪草堂杂著》一卷、《沙溪草堂诗集》一卷。
这些书水平如何呢?很遗憾,他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本经疏证》和它的续篇《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这部书虽然很孤独,却被公认为中医历史上研究药物的一座高峰。就凭这本书,邹老先生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本草学家之一,直接跻身中医本草的华山论剑。
这有点像郭靖当年只学到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就可以纵横江湖了。如果邹老先生的书都能流传下来,他的江湖地位会有多高?我不敢相像。
那么,他研究了这么多学问,写了这么多书,是不是家里有钱,不愁吃喝?
还真不是。他出身相当普通,不仅不是有钱人,家里还很穷,并且他成人后常处于负债状态。如果以财富来衡量他的人生,他就是人生的LOSER。
邹老先生还有件事不得不说一下。他日子过得那么穷,老天爷可能看不去了,给了他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啥机会?发大财吗?不,这个机会比发财还要好,就是做官,而且,不用去参加苦逼的科举考试,直接就当官。
有这种好事吗?是真的,我没有瞎扯。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道光皇帝登基后,要各地推荐贤能的人到政府做官,当地干部群众要推荐他去。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出乎大家的意料,他愣是不答应。地方官又劝他,说小邹同志,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啊,组织信任你,群众拥护你,你的前途无量啊,你将要光宗耀祖啊。结果然并卵,邹润安就是一块石头,说啥都没用,他就是不去。
就这样,命运砰砰砰差点把他的门敲破了,他就是不开门。幸亏他没去,否则中国的医药史上就可能会留下不小的遗憾。
我们说了,清代文人是思想的矮子,考据的巨人,邹润安把这个考据的本领用在了研究中医上,可以说他是中医里的第一个考据家。他的考据,就像拿着一柄小铲,一点一点除去蒙在本草上的历史尘埃,一点一点还原出它们的本色。一本厚厚的《本经疏证》,几百种药物,就是用小铲一点一点的铲出来的。
我看着这本书就会想,那个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电脑打字这样方便,是用毛笔一页一页纸写出了这么多部书,这要花费多少工夫?真是不佩服都不行。
我的这本《本经疏证》在书橱里占了一个显赫的位置,虽然没有读完,可我的书橱里有了它,感觉心里挺舒服。我想,是不是女士们对自己喜欢的衣服也是这种心态?虽然不常穿,放在衣橱里,看两眼,心里就特满足。
最后再说一下,润安是邹老先生的字,他的大名叫邹澍。这个名字一看就有学问,我都不认识这个”澍“,请教了别人才知道这个字念“shu"。
《本经疏证》就说到这里。我上面还提到了另外一本书被JT叔叔赞美,就是《本草思辨录》。凭着对医书的喜爱,我也买了这本书。我这本书其实和《本经疏证》很像,都是用纯古中医的思维来分析本草,对于我们学习本草很有帮助。这本书我也常常读,建议想学习本草的微友可以买来读一下。
这两本书的优点都是一样的,作者不是说某某药可以治某某病,而是努力的挖掘隐藏着的部分,就是为什么可以治这个病?
这个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你只了解某味药治什么病,你会发现使用的时候经常没有效。为什么呢?因为病只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一个反应。比如说咳嗽,咳嗽是身体有问题引起的,是一个“果”,产生这个“果”的“因”有很多,表气郁闭会咳嗽,痰会引起咳嗽,水饮会引起咳嗽,肺热会咳嗽,肺寒会咳嗽,木火刑金也会咳嗽。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各种咳嗽。只有找出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去治这个“因”,才能有效的消除这个“果”。
这两本书就是解读各种本草和“因”的关系,分析它们对人体气机的影响,通过这个分析让我们明白它们为什么可以治这个病。你说这是不是交给了我们一把治病的金钥匙?
可惜的是,钥匙虽好,要掌握却很不容易,原因就是我上面说过的,这两本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太难读了。我读这两本书往往一会儿就昏昏欲睡,直恨自己古文功底太差,中医底子太薄。
我想,难道没有一本书,既解读了本草的奥秘,又读起来轻松愉快吗?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还别说,真被我找到了这么一本。什么书呢?我们下文再说。
六、樵翁
论讲解药物,牛人很多。
有鼎鼎大名的朱良春,现代研究中药的殿堂权威,我有他的一本《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这本书估计中医人都有。
有伤寒大家胡希恕,他对药物的精辟见解,像珍珠散落在他的书里,偶尔捡到,便受用匪浅。
有国家级中药泰斗凌一揆,他的《中药学》编写的很好,我在APP“大家”里发现了它,立刻成了我查药物的首选。
还有当代伤寒大师,方证派的帮主黄煌教授,写了一本《张仲景50味药证》,风靡大江南北,是中医书里的畅销书。
关于黄煌老师的这本书,我再多说两句。
黄煌老师研究药物,与咱们前面说到的邹润安,就是打死都不去做官的那位,他们两个的路子有点像。
咱们前面的文章里说了,邹润安研究药物,是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里有关某味药的方子统统找了出来,挨个对比,看看每个方子的功效有什么共同之处;还有这些方子去掉这味药之后,功效又有什么变化;还有这味药的剂量变化后,方子的功效有了什么变化。
他做了这些绣花的功夫后,一点点推导出了这味药的功效。
黄煌老师呢,他的研究办法也是异曲同工。
举个白芍的例子吧。
黄煌老师把经方里二十多个有白芍的方子都找出来,然后他再把里面药味最少的方子找出来。比如有两个方子只有两味药,一个方子是芍药甘草汤,里面只有芍药和甘草,另外一个是枳实芍药散,里面有芍药和枳实。那么这两个方子有没有共同之处呢?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芍药枳实散治疗腹痛,腹痛也是肌肉挛急。那么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找出来了,就是都可以解除挛急。
这是第一个办法,找药味最少的方子。
第二个办法,是找出芍药这味药量最大的方子。这里面有三个方子,芍药都用到了六两,量最大。这三个方子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可以看出,它们治疗的症状里面都有腹痛,这提示大剂量的芍药可以治疗腹痛。
还有第三个办法,研究这里面有关芍药的加味方和减味方。就是看张仲景在什么情况下把一个药方中加上芍药,什么情况下把一个含有芍药的药方去掉芍药。研究发现,所有加芍药的情况都是因为病人有腹痛这个症状,这提示我们,有腹痛时,张仲景都要用芍药。
还有其他办法,如研究各个方子里芍药的量和症状有何对应关系等等,我就不细说了。
通过一系列统计学的工作,黄煌老师推导出了芍药的作用是:“主治挛急,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主”。
大家看,黄煌老师的路子是不是和邹润安很像?
上面说了这么多大师,他们都是研究药物的大家,可惜,读他们的书都有小小的遗憾。
不能说他们讲的不好,他们讲的各有千秋。
譬如凌一揆先生的《中药学》里,对白芍是这样讲的:
首先讲了白芍的性味和归经,其次讲白芍的功效。
他和黄煌教授不同,他对白芍的功效是这样说的: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中药学》的最可贵之处是在接下来的应用部分。
例如对白芍,就针对白芍的三个功效,分别进行了讲解,比如说白芍可以用在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肝气不合、脘腹疼痛、四肢拘挛等,对使用时如何配伍都有介绍。这几乎是有个老师在手把手教你学习白芍了。所以这本书是我的宝贝,也特别感谢“大家”APP把它变成了电子版,可以随时查阅。
可以看出,黄煌老师讲白芍功效,优点是异常简洁,就是治腹痛和解拘挛,缺点是太简洁了,有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让人没有回味。为何能治腹痛?为何能解拘挛?黄老师一字未提。
凌一揆先生说出了白芍更深层次的功效,让我们对白芍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我们用杯子打个比方。黄煌老师讲,张仲景在病人需要喝水的时候,都会给一个杯子,所以说,杯子的功效就是用来喝水。凌一揆老师则说,杯子能盛水,所以人们会常常用它来喝水。
可是凌一揆先生的讲解也有缺点,就是言语模糊,让人云里雾里。如敛阴,啥是敛阴?啥是柔肝?这些中医术语,只有中医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可以看得懂,对于外行人来说,读这些词总感觉是囫囵吞枣,不知所云。
另外,凌一揆先生的这种讲解,像是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不够形象,不好理解,不进脑子,像我这种记性不好的,老是容易忘。我想,学中医贵在理解,如果搞得像背课文似的,也就没大有意思了。
再说说《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这本书。
这本书里面是朱老一生宝贵的用药经验,讲的很实用,既不是像黄煌老师那样过于简洁,也不像凌一揆先生讲的那样有点高深,实在是学中医的人不可不读的书。
可是这本书也是读了之后容易忘。为啥呢?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我的记性不够好。第二个原因是这本书重在讲解功效和使用,没有深层次挖掘功效后面的原因。读这本书就像我们老师那种填鸭教育一样,要靠死记硬背。
此时,再回过头来读《本经疏证》时,才觉出了这本书的不同凡响。
邹润安先生呢,他不是像黄煌教授一样,把推导过程写出来。他的书里不讲具体的推导过程,这些都是化在他的肚子里。他在书里讲的,都是他对这味药的核心理解,讲的过程中,会捎带出推导的痕迹。这个核心理解是什么呢?
我们还是拿白芍来做例子吧。
在《本经疏证》里,他上来就讲白芍“破阴结”,白芍的一切药效,都是基于这个“破阴结”的作用衍生出来的。
比如说治腹痛,腹痛是因为腹中阴气结起来,气血被凝滞,白芍把阴气的结破开,气血恢复流通,腹痛就消失了。再比如说解挛急,挛急也是因为阴气结聚,芍药把阴结破开,挛急就没了。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对白芍的功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就像我们都知道杯子这个东西,可是大家谁也没见过杯子。
黄老师说杯子可以喝水,噢,我们就记住了,杯子可以喝水。
朱老师说,杯子不仅可以喝水,我还用它喝过酒,喝过茶,都可以的。我还告诉你们个秘密,我还用它来打过人呢,打在身上挺疼的。噢,我们就知道了,原来杯子不仅可以喝水,还可以喝别的东西,居然还可以打人,这可是秘籍啊。
凌老师说,杯子可以盛水,所以可以用来喝水。噢,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杯子能喝水是这个原因啊。
然后邹老师来了,直接给我们拿出来一个杯子。我们一看就明白了,原来能喝水、能打人就是这么出来的啊。知道了杯子是啥东西后,我们就知道,它的用途多了去了,把热水倒在杯子里,拿着杯子暖暖手行不行?当然行。用它盛水浇浇花行不行?也行啊。
所以,你看到《本经疏证》后,是不是要爱死邹老师了?
可是,想说爱他也不容易。
为何?
我们以前说了,邹润安老先生写的《本草疏证》有个缺点,就是读起来太费脑细胞。如果说凌一揆先生的《中药学》写的像是一本厚厚的家电使用说明书,那么《本草疏证》写的像是一本厚厚的推理小说,里面有很多弯弯绕!不仅弯弯绕,还是用古文写的!不仅是古文,里面还全是阴阳之类的术语!
当年我中医底子很薄的时候,读这本书,体力消耗不亚于跑个五千米,感觉自己累的像条狗,看几页就要虚脱了。读这本书,要有一定的根底才行,等水平上来了,读起来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妙。
那有没有人既能把中药功效的原因分析的清清楚楚,又能把文章写得像金庸小说般引人入胜呢?
有。
记得几年前,我经常到华夏中医论坛上去逛,有次见到了一篇讲解药物的文章,那感觉,就像段誉见到了王语嫣,嗯,这里省略一百字,大家自己想象吧。
那段时间,正是我读了一些学习药物的书,却感觉没有一本能合我意。就像我们在上面说的,这些书总是有让人遗憾的地方。而这篇文章,正好把我的遗憾给消除了。
文章是谁写的呢?署名是樵翁,一看就知道是个笔名。这位樵翁写了一个讲解药物的系列,有几十篇文章,篇篇精彩。那段时间,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要登陆华夏中医论坛,找出他的这些文章,神思跟着他的笔触,进入到一个玄妙的世界,不知不觉已到深夜,感觉特别幸福。
樵翁吸引我的,除了他对药性奇妙的理解,还有他在语言表达上的独胜之处。他擅长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妙笔生花,把一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让你一下子就明白了。
而且,他的文章也特别对我的脾气。我对填鸭式的药物使用说明书往往感觉索然无味,对于探究药物功效背后的原因却兴趣盎然。樵翁的文章,就是探究药物功效背后的原因,看着他剥茧抽丝分析药物,像欣赏画家作画一样,将药物的深层药性一点点展现出来,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我不敢说樵翁在研究药物的修为上是顶尖高手,也不敢说他对药性的理解都是完美无瑕的,但他的文章最得我心。
说了半天,这个樵翁是谁呢?
后来我知道了,此人名叫江海涛,比我还年轻两岁,是一位就职于天津某医院的中医大夫。
他还是跟山东挺有缘分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据他说,上大学的时候没大用心学中医,倒是醉心于学习武术和京剧,工作之后才开始发奋学习中医的,他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武术和京剧的知识储备给了他灵感,让他学习中医的时候进步很快。在他文章里也经常拿武术来打比方讲中医的道理。
后来,江海涛先生把这一系列文章集合出版了,书名叫《药性琐谈》。这本书很快就被我收入家里的书橱,成了我时时不离的伙伴。
写到这里,我的“说说几本学习药物的书”系列就要结束了。
写这个系列,起因是有的朋友希望我介绍几本学习药物的书,而我正好也有点积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要写这么长,写这么多,没想到写着写着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这一篇,总算把这个坑填上了,算是完成了一桩心愿。
最后,我想摘录江海涛先生在《药性琐谈》前言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江老师这段话说出了我内心的一些东西,我与喜欢中医的诸位分享吧。
“中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没有人敢说哪个理论或观点绝对正确。学习中医的好处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变成思考者,可以说一旦踏上中医这条船,一生中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在等着你,经常要沉浸在思考中,让你时而沮丧,时而又兴奋不已。这是和西医不同的地方,西医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靠学来的,中医仅靠学还不行,学完以后还要思,以完成从道学问向尊德性的转变。研习中医的乐趣可能就在于此。”
补记:因为写这篇文章,我翻开了许久没有读过的《本经疏证》,想看看邹润安如何讲芍药。没想到看着看着竟被吸引了。以往令我昏昏欲睡的文字,竟然散露出光辉,我感觉我的思维也在被它一点点的点亮了。
另外,大家还记得上一篇说《本经疏证》的文章里,我还提过《本草思辨录》这本书吗?在那篇文章里,《本经疏证》像是才华横溢而又楚楚动人的林黛玉,吸引了所有的目光,《本草思辨录》则像是跟在林妹妹身后的丫鬟,在镜头前晃了一下,刚刚露了一下脸,就见不到了。因为这几天了解白芍的药性,我又找出《本草思辨录》翻读,居然发现这位隐身于林妹妹背后默然不语的女子,也是貌若天仙,而且才情不在林妹妹之下。于是生出感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来,我要把《本经疏证》和《本草思辨录》好好读一读了。
一、四气五味
学习中医,离不开理、法、方、药。这四个字从宏观到微观,从四个层次概括了中医,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缺了一个,这个车就没法跑了。
所以,学习好药物这个“轮子”,是基本功。
我对药物的学习差的很远。从讲药物的老祖宗《神农本草经》开始,历史上讲药物的书,数啊数,数啊数,也是数不过来,我呢?才看了寥寥几本,算是蜻蜓点水。让我推荐这方面的书,真是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我想还是把我看过的几本说一下,也算是给发问的微友一个交代吧。
记得我买的第一本学习药物的书是《一个月学中药》,它有几个孪生兄弟,像《一个月学开中药方》、《一个月学中医诊法》、《一个月学中医基础》等,一看书名,就知道这种书是给刚刚起步自学中医的人出版的,属于启蒙书。
这本书也确实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它分两部分,前面部分是对药物的综合论述,后面的部分就是一些常用药物的介绍。
这本书的特点呢,是正规,也就是说,它是中医中药学教科书的简化版,如果不愿意啃厚厚的《中药学》,就可以读这本书,这里面的内容都是正统的,不会跑偏。
我对中医药物的最初知识,就是来自于这本书。这本书的前面药物综合论述部分,我读的很仔细,也很有收获,对中药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知道了中药特有的概念“”四气五味“和“归经”。
不懂中医的人,对“四气五味”和“归经”这两个词一定很陌生,我就多说两句。
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啥东西呢?是不是“四书五经”有亲戚关系?没有,扯远了。
四气五味,是古人发明的评定药物属性的一种指标。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就像人可以从性别分为男人和女人,也可以从年龄分为小孩、大人和老人,也可以从国籍分为中国人、美国人。同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属性来分类。四气五味,就是把一个药物用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不得不说,古人的这套指标很厉害。咱们具体来说说。
四气是啥东西?是指寒凉温热。五味是啥东西?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你可能不理解,这个指标有啥用?说句实在话,这两个指标对药物的功效有决定性的作用,里面蕴含着古人对天地的哲学思考。
先说说四气。我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不是三个,也不是五个,是四个,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天气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温热凉寒。所以说,天地之气有四个,就是温热凉寒。
这天地之气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地之间的万物都会秉受不同的气,呈现温热凉寒的不同特点。
你也许会说,别瞎扯了,木头和石头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有温热寒凉呢?你还别不信这个理,听我来说说。
就拿人来说吧,有的人大热天必须要吹空调凉快凉快,有的人就不觉得热,还有的人要躲着空调,一吹就受不了,这是怎么回事?有的人吃川菜就上火,有的人一喝凉水就肚子疼,这又是怎么回事?这说明,有的人热量大,有的人热量小。有的人体内有热,有的人体内有寒。这个热和寒,不是温度计可以测出来的。
还有,我们吃一块姜到肚子里,是不是会感觉热乎乎的?吃一块西瓜到肚子里,是不是会感到凉快?姜和西瓜用温度计测一下,没有啥不同,可是热和凉的区别我们不是感受的很明显吗?
所以说,温度计只能测出物体的温度,测不出物体的气。我们所说的温热寒凉,与温度计所测的温度,不在一个频道上。
那么这些花花草草的药物,真的有温热寒凉的不同吗?当然。比如我们常见的,姜、花椒、肉桂、葱这些吃下去都会暖暖的,它们都是温热的,薄荷、西瓜这些吃下去都是凉凉的,它们是寒凉的。
古人慢慢发现,这些花花草草、种子树皮,它们有这些气的偏性,那么当人体内的气不正常了,不是正好可以借用它们的偏性来纠正一下吗?比如,人身体里面热多了,就吃点气是寒凉的东西来调和一下。身体里面寒多了,就吃点气是温热的东西来调和一下。慢慢的经验积累多了,有一些东西被古人筛选出来,成为了药物,并且,温热寒凉也成为了古人分类药物的一个重要指标。
顺带说一句,我看到很多人热衷于喝红豆薏米水,说是祛湿。红豆薏米水确实有不错的祛水湿的作用,可是薏米是微寒的,对于偏热的湿正好合适,如果是偏寒的湿,就不能用了。喝红豆薏米水的人们,你们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吗?
我们再说说五味。五味这个词就像是隔壁不起眼的小阿妹,经常见面,可是很少认真看上一眼。“五味俱全”"五味杂陈”等成语我们常常脱口而出,可是要问问你五味是哪五种味道,恐怕要好好想一想才行。如果问你这五味有啥深层寓意,恐怕就更不知道了。
在古代的中医眼里面,这五味,不仅仅是“酸甘苦辣咸”五种味道, 它。。。。。。其中有深意。这个深意很复杂,我就挑点简单的说吧。
这五个味道,会影响人体内气的运行。辛味,会发散气,酸味,会收敛气。这两个挺有意思,一个往外扔东西,一个往家里捡东西。如果说辛和酸像是激进的左派和保守的右派,那么甘就像个不偏不倚的中间派,它总是慢悠悠的,擅长拖后腿,所以叫做“甘缓”;苦味也有方向性,它能够降气;咸比较奇葩,它可以把硬的东西变软,中医叫做“软坚”。
如果把药物的气和味搞明白了,你会发现,治病的时候可以根据气味来点将了。
打个比方,病人感冒发烧了。如果发烧的原因是体表有寒气,那么就应该设法把体表的寒气去掉。在表的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散,所以应该服用辛味的药。辛味的药进入身体后,药物的发散本能会加强人体气的发散力量,把病向外散。另外,辛味的药也有温热寒凉的区别,应该选择什么“气”的药呢?答案应该很明确,对付寒邪,应该用温热的药。所以治疗这种感冒发烧选择的药物应该是辛温或者辛热的。
以此类推,治疗风热感冒,是不是应该选择辛凉或者辛寒的药物?对了。看到这里,神秘的中医是不是一下子掀开了面纱?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差不多已经明白四气五味是啥东西了。写到这里,我想说,我也用出洪荒之力了。
《一个月学中药》这本书上关于药物气味的内容只有短短两三页,我这种榆木脑袋自然也不可能在这两三页里面理解气味的深刻内涵。以上关于气味的内容,是我多年后读了好多医书,一点一点悟出来的。
学了多年中医,有一天我忽然明白了,其实,气就是阴阳,味就是五行。寒凉是阴,温热是阳。酸甘辛苦咸分别对应着金土木火水。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五行,药物的气味就是药物的阴阳五行。
除了气味,上面还提到了药物的归经。这个归经是个啥东西?
归经,就是说,药物进入人体后,会沿着经络这个特定的通道发挥作用。这听起来更像是神话,不过这个说法得到了后世中医人的公认。那么这个药物的秘密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是由谁发现的呢?这就引出了我读的第二本中药书。
二、 张元素
我的中医扫盲,基本上是从看罗大伦的中医故事开始的。
虽然我读过的好多书都忘光了,不过罗大伦的一篇李东垣的故事仍然记忆犹新。
李东垣是中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就是说,他是金、元两代的四位中医大宗师之一,并且开创了一个门派,叫补土派,是开山立祖的人物。他的学说到现在依然是中医的宝藏,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他创的一些方子现在仍然被广泛运用,比如家喻户晓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的老师叫张元素,中药的归经,就是这位先生的首创。
这个张元素能教出李东垣这样的徒弟,还能搞出“归经”这种前无古人的发现,自然是大神级的人物,他的一些故事也成为了中医历史上的传奇。张元素传授李东垣医术,用的是自编的两本教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用自己编的这两本书,教出了一个名烁古今的中医大家,那这两本书是不是相当于九阴真经之类的秘籍?一定是的。
这两本神秘的教材是什么书呢?一本是《医学启源》,另一部叫做《珍珠囊》。《医学启源》是讲理、法、方、药的,《珍珠囊》专门讲了一百味药。张元素研究药物的水平达到了高山仰止的程度,这本《珍珠囊》,后代的李时珍读到后,感叹道:“深阐轩岐秘奥,参悟天人幽微”。大家看看这12个字的评语,是不是感觉快要醉了?
所以,当初看李东垣的故事时,心里特别向往这两本书,心想:这是两本什么样的书啊,会教出李东垣这样的徒弟,会让李时珍献上自己的膝盖?
几天后在济南逛书店,恰巧看到了这两本书,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兴冲冲的抱回家了。我想,虽然咱成不了李东垣,从这本书里学到些宝贝应该不在话下吧?
可是,等着读起来的时候,兴奋劲慢慢就没了。我发现,书上说的东西,和我脑子里的知识储备,没法建立连接。
《医学启源》和《珍珠囊》其实是合订在一起,一本薄薄的小书,花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看一遍。可是基本上大脑不吸收。
书上的字都认识,可是书上的语言和我们的语言不在一个层次上,这就是我们自学中医人的尴尬。
好吧,我只好承认自己根基太浅,默默的放下了《珍珠囊》。
我最初的药物知识学习,就这么静悄悄的结束了。如果我不是后来读到了JT及其他老师的文章,我可能一直无法穿越长长的隧道,来到古典药学殿堂的门外,一窥大殿里面的真容。
三、JT叔叔
那么JT是谁呢?他的文章又是什么呢?我们下文接着说。
书接上篇,我提到了JT叔叔,这篇文章我就单说说JT叔叔。有朋友说:“JT最牛,他写的文章,是经过吃透消化后的精炼,惊为天人!”。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可是他的文章确实震撼过我。
这个JT叔叔怎么名字这么怪?像是个地下工作者似的,还弄个代号。我刚看到时也很奇怪,后来我查到这个人大名叫做谭杰中,是位台湾中医。台湾保留了我们很多传统文化,台湾的中医也是很不错的。这位谭杰中就是一位水平很高的中医。不过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他为啥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学习中药,有个问题,就是书上只告诉你这味药的作用是什么,一、二、三等等,至于这味药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它又是如何起到这个药效的,对不起,书上没有。还有个问题,就是中医书对药效的说明让人看起来似懂非懂,比如健胃、健脾、滋阴、补中、益气等等,到底有啥区别?好像说不太清。
所以,我好长时间中,都是这样似懂非懂的在中医世界里逛荡,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JT叔叔讲药势》。
这篇文章里,这位JT讲了一个人人皆知的方子,《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桂枝汤。这个方子的组成很简单,就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五味药。这个组方的道理,我之前也看过多次,什么调和营卫啦等等,就是那些似懂非懂的话。可就这么个平常不过的方子,在JT叔叔的嘴里,却完全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新面孔。
比如,桂枝经过他一说,立马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形象,生姜、白芍、大枣等也都一跃变成了玩具总动员里的各个角色,一个个都是个性鲜明,挤眉弄眼,活蹦乱跳。
这个桂枝汤里的成员们,有的是横冲、有的是直撞,有的往外奔,有的往里跑,也是好不热闹。
我一下子呆住了,啊,原来中药可以这样讲!
于是,我就成了JT叔叔的粉丝,把这篇文章看了好几遍。套用一句俗话,对他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年好像JT叔叔在网上还不是很出名,现在名气已经很大了。现在如果没听说过JT叔叔,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医爱好者。
可惜JT叔叔讲了这个药势后,就没有下文了,中药有那么多,只讲了这寥寥几味,也太不过瘾了。这个感觉,就像看大片,刚演了个开头就停电了,唉。
JT叔叔像一道闪电,划过了夜空,却消失不见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对中药的学习又进入了漫漫长夜。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我看了一位老师的讲课,总算把JT叔叔留下的遗憾给补上了。如何补上的呢?下文再说。
四、李玉宾
上篇文章说到了JT叔叔,看他讲药物,就像我们第一次从黑白电视换成彩色电视,或者从普通电影换成3D电影,那个感觉真是激动啊。原来药物书上说的药物的功效,一下子变得立体了,变得清晰了。他不仅讲了这味药的功效,更讲了这味药为啥会有这个功效,让我一下子发现,原来中药是这样子的啊!我感觉一扇门被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我眼前。
可是(关键时候总是出现这两个字),JT叔叔是一道闪电,一晃而过,这个新世界还是昏暗的,就像走进了莫高窟,本来还担心亮瞎了眼,可是里面没有点灯,只能依稀的看见里面有东西,无法一睹瑰宝的真容。
幸运的是,有人给我点上了灯,循着他的灯光,我又可以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了。这个点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以前在《学脉记》中提到的李玉宾老师。(《学脉记》是我在博客上的连载,以后会把它搬到公众号上)
研究中药有两个路子,一个是现代化路子,一个是传统路子。现代化路子就是研究药的有效成分,然后想办法提取出来,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青蒿素。中医现代化的大旗就是由这个路子的人在扛着。另外一些人则试图寻找古代医生的思维,体会他们对自然、对药物的理解,这是传统的路子。
这两个路子,都是在寻找药物的秘密,区别是,一个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一个是东方的思维方式。
这位李玉宾老师,走的是传统中医的路子,看他的讲课,就能看到味道十足的东方式研究药物思维。
这样说还是有点隔靴搔痒,不够直观,让我来找一味药,看看正规的药物书、现代研究和李玉宾老师的讲解各有什么不同吧。
我们就找一味很常用的干姜为例吧。
在《中药大辞典》里,对于干姜的性能功用是这么说的: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现代研究是这样的:
首先是化学成分: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油中主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其次为β-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及姜醇(zingiberol);另含d-茨烯,桉油精,枸椽醛(citral)、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及姜烯(zingiberene)等.此外,尚含天冬酰胺、1-派可酸(1-pipecolinic acid)及多种氨基酸.另由鲜姜分得去氢姜辣醇、[6]和[10]-姜二酮(gingerdione)及去氢姜二酮(dehydrogingerdione),对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姜辣烯酮,无姜酮。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上中学的时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有人说他的中医是化学老师教的,那可一点也不是玩笑话,而是大实话。)
其次是药理研究(很长,要有耐心):
1.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干姜浸剂对小鼠自发运动有抑制倾向,能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同用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较单用为强,对小鼠的自发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姜的多种成分都有中枢抑制、加强镇静催眠和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干姜浸剂及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合用时均可使离体心脏自主运动增强.干姜浸剂 0.25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先出现一过性升压作用,然后出现降压作用,并能增强心房自主活动。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干姜浸剂和半夏浸剂联用时对应激性溃疡有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胃液酸度和胃液分泌,其抑制应激性溃疡的作用与此有关.但亦有报告指出,干姜水煎液(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无抑制作用;而炮姜(干姜饮片经砂烫炮制而成)水煎剂(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消炎痛型胃溃疡无作用。
4. 抗炎作用 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干姜浸剂和姜烯酮灌胃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无明显作用,姜烯酮剂量增加1倍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强度弱于消炎痛5mg/kg的作用。
5. 抗缺氧作用 干姜醚提取物有抗缺氧作用,能延长常压缺氧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断头小鼠所致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呼吸维持时间,但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仅有延长倾向,对小鼠低温存活时间无影响。
6. 其他作用 干姜水提取物和干姜挥发油灌胃能明显预防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干姜水煎液(10mg/ml)有延长凝血时间并使纤维蛋白部分溶解的作用.干姜浸剂对末梢性催吐药硫酸铜诱发的蛙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姜煎剂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血管通透性,与半夏浸剂同用有利尿作用.姜辣素、姜烯酮有显著的灭螺作用。
(注意,上面的文字里频繁的提到了小鼠、大鼠、蛙、鸽,原来中医的研究生们不是在研究人,而是在研究小动物,我也真是醉了。)
好了,李玉宾老师闪亮登场,他是怎样讲干姜的呢?
首先,观形色,就是从外形模样来看看这味药。(为了方便,以下是从网络上复制的讲课内容)
“姜的叶子对着互生的,气势是冲出来的,一种往外散的象。姜用的是根状茎,姜长的不高,是矮小的植物,大概半米左右。
干姜是烘干的姜。这种姜不是菜市场上买的姜,而是长得比较老的姜或专门入药的那种姜,这种姜长得很结实。我们吃的炒菜用的姜是夏秋之交收的,长得比较嫩,好吃。那么入药的姜,需要等到霜降很冷的时候才收,长得很老,比较瓷实,这个时候容易烘干,水分少。”
其次是药气分析,就是从药的外表特征来分析药的功效。注意,李老师用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气。
“姜生长的土很结实,很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姜,所以,姜也是入中土很好的一味药。
每种植物的叶子、花的形态跟药性是息息相关的。姜的叶子细长的,如同一把剑,很犀利,所以干姜的气就很冲,很直。
从姜的表面看,有一圈圈的环形纹,很多药有这个很明显的环形纹,很规则,很清晰。环形纹是药气柔和的一种表现,是入中土的一个特征。从切面上看,姜是很黄的,黄色入中土。长得圆圆的,胖胖的。”
第三是品药交流。就是尝一下这个药,体会一下它的味道,从味道来分析它的功效。
“大家先尝一下这个姜,淡淡的体会这个辣味,它的味道和甘草就有所不同了,甘草走的比较慢,像挂在喉咙里,而它下去的比较快,而且喝了之后会觉得有一股热气,在里面慢慢往外散的感觉,有点出汗。姜长的样子就是往外散,所以喝的时候,这个气就往外冲,走的快的感觉。所以,感冒后我们都用姜汤水发汗,它这种气往会向外出来。
从西医角度来讲,我们喝完药要消化吸收,经过血液循环运到哪个地方,才能起作用,按这个标准,至少5分钟见效。但是,我们刚喝完姜水,几秒钟就起效了,用西医是没法解释的。所以,中药起效不是有效成分的作用,而是靠它的气场来影响人的气的变化,进而起作用,完全是在气的层面上的一种变化,当然和有效成分是有关系的。
所以说,药气是无形的,人体的气也是无形的,无形之气是很清透的,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用中药调经,用药物之气调自身之气,气和气的交流,这种沟通是很自然,很直接的。姜也是如此,姜气是向外散的,你身上的气也跟着外散,所以就会出汗。
我们喝完姜汤就会出汗,即便姜汤是凉的也会出汗,这种热量不是姜带过来的,只是它的气场改变了你的身体的气的运行状态,所以,会觉得热。姜的气流通速度比人体的气流通速度要快,进入人体后可让人体的气走得快,气动为阳。这种热是你自身能量的再分配,对自身是消耗的。所以,临床经常姜枣同用,用大枣补充能量。
干姜,偏散,用于散寒气。吃凉的,受凉了。因为寒主收引,寒气入胃,把中焦的气凝在一块,收在一块,转不动了。就会出现痛、凉、下坠等不适,这个时候就用干姜,利用往外散的力量,一散,寒气就没有了。
正常人喝了姜水会感觉热,会出汗。体内虚寒的人,喝了干姜水,会觉得很舒服,不会出汗,也不会觉得辣。”
最后讲临床应用。从上面外形、味道分析了干姜的功效后,讲临床应用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看一下具体内容:
“那么,什么时候不能用姜呢?因为姜偏散,如果中焦本身火气就旺,再往外散,就会消耗阴气。中医讲的气是阴阳和合的,不偏阴,也不偏阳,既是温的,也是比较湿润的。如果大量用姜这样发散的药,就如同烧干了锅,把湿气都散出去了,就会偏燥而生火。所以,热证不宜用干姜,主要用于虚寒证。干姜一般用量5-10克,不要用太多。
干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呢,干姜温胃的效果好,因为老姜气流通的慢一些,但力量大,局部气流通很快,可温破,温通。生姜虽然也辣,但比较柔和,走窜的快一些,所以,生姜发汗更快。但如果驱寒,一定是干姜好。而炮姜基本没什么辣味了,很柔和,一般用于身体很虚的人,需要缓缓温补脾胃的时候用炮姜。
我们主要体会干姜这种温热而散的感觉,走的范围以脾胃为主,不过一身上下其实都能到达。姜的形态很浑圆,给人的感觉就是,它有一定的范围,不会太出格,所以,姜尽管比较辣,用量大了也不会出太大意外,它的药气虽然偏散,偏快,但不至于散的太大。”
李老师上面对干姜的临床应用没有展开讲,只是稍微点了一下。如果展开讲的话,估计可以讲上几个小时。虽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古中医的韵味,是不是?
我个人觉得,李玉宾老师的这种古中医的路子是研究中药的正路,至于研究化学成分,研究小老鼠,我只能呵呵了。
李老师的讲课我津津有味的看了好多,受益匪浅,我一直期待着李老师讲中药的课能成书出版。花开花落,好几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见到这个书有销售。如果这个书有卖的,我一定会买一本,放到书橱里,时不时的拿出来读一下,那个感觉会像是一阵花香袭来,整个身心都沉浸其中,无比的惬意。
李老师的药象品悟课在网上可以查到,如果您对学习中药感兴趣,我墙裂建议您找来看一下。
我文章的题目是《说说学习药物的书》,可是JT叔叔和李玉宾老师都没有出书,内容有点小小的跑偏。为了能把内容和题目对上,下篇文章里将隆重推出一本奇书,中医史上鼎鼎大名的中药书《本经疏证》,敬请期待。
五、邹润安和《本经疏证》
“你来或不来,它就在这里,不远也不近。”
准备写写《本经疏证》,忽然脑子里出现了这句话,我想,这句话用在这本书上,还是很合适的。
不管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看书。不过,中医看书和西医看书有大大的不同。你也许不了解,这会有什么不同呢?听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这个不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西医要读新书,中医要读古书。
这是为什么呢?
西医的发展,是以新代旧,就是新的知识代替旧的知识。所以,学西医的人要读新书,几百年前的书是不需要读的。学西医的人人都知道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这个名字,他是伟大的西医奠基人,据说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还是现在医生人人都要宣誓的,可是他的著作已经成了历史的印记,西医在临床上早已不再用他的知识了。
中医则恰恰相反。中医的发展,是在中医这棵两千多年的大树上增加新的枝叶,所以学中医,要先学习这棵大树的主干,再学习分枝,再学习枝叶。主干、分枝、枝叶就散落在两千多年来古人流传下来的古书里。这些古书很多很多,多到任何一个学习中医的人终其一生都读不完。
所以,学中医的人,家里一定有一大堆医书,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开始,唐宋元明清的都有。我们家就是,我老婆的宝贝是一橱衣服,我的宝贝是一橱子医书。可以说,一个读过古书的中医,不一定是个好中医(像我),一个没有读过古书的中医,一定不是个好中医。
我这个人又懒又笨,所以开始学中医时,读的都是现代人的书或者文章,我也知道应该读古书,可是古书读起来那么费劲,我还是尽量绕开走吧。
一个听歌的人,再不专业也会知道王菲;一个看电影的人,看的再少也会知道《罗马假日》。我在中医的天地里瞎逛,虽然孤陋寡闻,却发现有的书终究是绕不开的。它们会在一个地方静静的等着你的到来,你不管走的是哪条路,走了多远,终究会来到它们的面前,譬如这本《本经疏证》。我想起了一句歌词: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等待你的带来。
我发现,好多讲药的人都会提到《本经疏证》这本书,咱们前面提到的JT叔叔对这本书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JT叔叔说,中国历史上对本草的研究,自唐宋以后渐渐误入歧途,一直到清代邹润安的《本经疏证》和周岩的《本草思辨录》,才不再迷失,找回了古中医对本草的认识。
邹润安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是像清代做文字考据的学问家一样,对本草进行考据。比如伤寒论里有三十多个方子有桂枝,那就把这三十多个方子都找出来研究,看它们治的病有什么共同之处,最终找到桂枝的作用。还有,有的药方里面只有一味药不一样,通过研究这些方子治疗疾病的不同,来研究这味药加减变化的区别,从而探究出这味药的作用。JT叔叔说,邹润安是用了绣花的功夫来研究本草的。
这是JT叔叔的说法,另外还有一位中医叫做武国忠,名气挺大的,他也把这本书夸成了一朵花。他说这本书把《伤寒论》剖析的淋漓尽致,是解读《伤寒论》的金钥匙。
慢慢的我开始好奇,有了读一读这本书的想法。买到手后,不禁傻了眼,这本书600多页,有砖头那么厚,70万字,绝对的大部头啊。
既然买了,又是如此有名的书,那就读吧。
我们先插一句话。有一本老爷爷的爷爷级别的书,大约出生在秦代前后,胡子老长了,名字叫做《神农本草经》。这本书讲了365种药材的作用,是中药学的源头,被后人奉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可是,不得不说,这本书有个缺点,就是话只说一半,只讲了某某药能治某某病,没讲为啥能治这个病。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对药物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宋以后的医家们已经不大相信这个书上的记载了。
时间到了清代,邹润安横空出世。他通过潜心研究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上的药方,有时候还要旁涉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这两本书上的方子,推导出了其中所用各味药物的功效,推导出的结果证明了《神农本草经》上面记载的没错。
于是邹润安就写出了这部本草学专著:《本经疏证》,书名里的“本经”就是指《神农本草经》,“证”就是证明、证实的意思。
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有一半,没读完。说说读后感吧。
首先,书绝对是好书,纯正的古中医味道,纯的像农夫山泉,有点甜。
其次,说说美中不足。邹润安先生没有考虑现代人的古文功底和阅读能力,在论述本草时满口文绉绉的古文,里面又充满着各种弯弯绕的思辨,读起来脑细胞牺牲的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心痛啊)。而同样是清代的作家曹雪芹同志则考虑到了阅读者的口味,其《红楼梦》即使今人读起来仍然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当然,用读小说的标准来要求中医书,也太过分了,这是开开玩笑,邹润安老先生九泉之下别生气啊。
邹老先生生活的时期是清朝,出生在乾隆年间。我们知道,清朝是一个缺失思想家的朝代。思想家虽然是个稀有物种,可还是像路边的好风景,时间这辆列车前进的路上,总会隔三差五的出现。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孔子就不用说了,到明朝还出了王守仁,明末还有黄宗羲、顾炎武等。奇怪的是时间列车在清朝这段路上跑了二百多年,路边愣是没有像样的好风景出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原因就是清朝统治者把知识分子迫害的不敢有思想了。
当年康熙、雍正大搞文字狱,一句话说的不对就杀头。不是有个记载嘛,说有个文人写了首诗,因为里面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认为是诽谤朝廷,丢了性命。知识分子被打压的不敢说话,不敢表达思想,只好埋头研究学问,结果清代在考据方面结出了硕果。
门关了,窗开了。历史就是这样让人感慨,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邹老先生就是生活在这个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对,我说的没错,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医家。我们把时间拉回到清代,聚焦到邹老先生身上,会发现许多想不到的地方。
他的职业?没有记载,不知道靠什么谋生。好像他的心思也没用在谋生上。
我们来看看他的人生都忙什么了。
历史记载他通晓天文、地理、推步,尤喜攻医术。这个推步是啥意思?我们现在都不大明白了。我查了一下,有的说是推算天象历法,有的说是算命之类的,反正都是挺高深的玩意。
他还写了好几部书,有:《明典》五十四卷、《本经疏证》十二卷、《本经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伤寒通解》四卷、《伤寒金匮方解》六卷、《医理摘抄》四卷、《契桅录》四卷、《医经书目》八卷、《医书叙录》一卷、《医经杂说》一卷、《沙溪堂文集》一卷、《沙溪草堂杂著》一卷、《沙溪草堂诗集》一卷。
这些书水平如何呢?很遗憾,他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本经疏证》和它的续篇《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这部书虽然很孤独,却被公认为中医历史上研究药物的一座高峰。就凭这本书,邹老先生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本草学家之一,直接跻身中医本草的华山论剑。
这有点像郭靖当年只学到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就可以纵横江湖了。如果邹老先生的书都能流传下来,他的江湖地位会有多高?我不敢相像。
那么,他研究了这么多学问,写了这么多书,是不是家里有钱,不愁吃喝?
还真不是。他出身相当普通,不仅不是有钱人,家里还很穷,并且他成人后常处于负债状态。如果以财富来衡量他的人生,他就是人生的LOSER。
邹老先生还有件事不得不说一下。他日子过得那么穷,老天爷可能看不去了,给了他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啥机会?发大财吗?不,这个机会比发财还要好,就是做官,而且,不用去参加苦逼的科举考试,直接就当官。
有这种好事吗?是真的,我没有瞎扯。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道光皇帝登基后,要各地推荐贤能的人到政府做官,当地干部群众要推荐他去。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出乎大家的意料,他愣是不答应。地方官又劝他,说小邹同志,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啊,组织信任你,群众拥护你,你的前途无量啊,你将要光宗耀祖啊。结果然并卵,邹润安就是一块石头,说啥都没用,他就是不去。
就这样,命运砰砰砰差点把他的门敲破了,他就是不开门。幸亏他没去,否则中国的医药史上就可能会留下不小的遗憾。
我们说了,清代文人是思想的矮子,考据的巨人,邹润安把这个考据的本领用在了研究中医上,可以说他是中医里的第一个考据家。他的考据,就像拿着一柄小铲,一点一点除去蒙在本草上的历史尘埃,一点一点还原出它们的本色。一本厚厚的《本经疏证》,几百种药物,就是用小铲一点一点的铲出来的。
我看着这本书就会想,那个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电脑打字这样方便,是用毛笔一页一页纸写出了这么多部书,这要花费多少工夫?真是不佩服都不行。
我的这本《本经疏证》在书橱里占了一个显赫的位置,虽然没有读完,可我的书橱里有了它,感觉心里挺舒服。我想,是不是女士们对自己喜欢的衣服也是这种心态?虽然不常穿,放在衣橱里,看两眼,心里就特满足。
最后再说一下,润安是邹老先生的字,他的大名叫邹澍。这个名字一看就有学问,我都不认识这个”澍“,请教了别人才知道这个字念“shu"。
《本经疏证》就说到这里。我上面还提到了另外一本书被JT叔叔赞美,就是《本草思辨录》。凭着对医书的喜爱,我也买了这本书。我这本书其实和《本经疏证》很像,都是用纯古中医的思维来分析本草,对于我们学习本草很有帮助。这本书我也常常读,建议想学习本草的微友可以买来读一下。
这两本书的优点都是一样的,作者不是说某某药可以治某某病,而是努力的挖掘隐藏着的部分,就是为什么可以治这个病?
这个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你只了解某味药治什么病,你会发现使用的时候经常没有效。为什么呢?因为病只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一个反应。比如说咳嗽,咳嗽是身体有问题引起的,是一个“果”,产生这个“果”的“因”有很多,表气郁闭会咳嗽,痰会引起咳嗽,水饮会引起咳嗽,肺热会咳嗽,肺寒会咳嗽,木火刑金也会咳嗽。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各种咳嗽。只有找出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去治这个“因”,才能有效的消除这个“果”。
这两本书就是解读各种本草和“因”的关系,分析它们对人体气机的影响,通过这个分析让我们明白它们为什么可以治这个病。你说这是不是交给了我们一把治病的金钥匙?
可惜的是,钥匙虽好,要掌握却很不容易,原因就是我上面说过的,这两本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太难读了。我读这两本书往往一会儿就昏昏欲睡,直恨自己古文功底太差,中医底子太薄。
我想,难道没有一本书,既解读了本草的奥秘,又读起来轻松愉快吗?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还别说,真被我找到了这么一本。什么书呢?我们下文再说。
六、樵翁
论讲解药物,牛人很多。
有鼎鼎大名的朱良春,现代研究中药的殿堂权威,我有他的一本《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这本书估计中医人都有。
有伤寒大家胡希恕,他对药物的精辟见解,像珍珠散落在他的书里,偶尔捡到,便受用匪浅。
有国家级中药泰斗凌一揆,他的《中药学》编写的很好,我在APP“大家”里发现了它,立刻成了我查药物的首选。
还有当代伤寒大师,方证派的帮主黄煌教授,写了一本《张仲景50味药证》,风靡大江南北,是中医书里的畅销书。
关于黄煌老师的这本书,我再多说两句。
黄煌老师研究药物,与咱们前面说到的邹润安,就是打死都不去做官的那位,他们两个的路子有点像。
咱们前面的文章里说了,邹润安研究药物,是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里有关某味药的方子统统找了出来,挨个对比,看看每个方子的功效有什么共同之处;还有这些方子去掉这味药之后,功效又有什么变化;还有这味药的剂量变化后,方子的功效有了什么变化。
他做了这些绣花的功夫后,一点点推导出了这味药的功效。
黄煌老师呢,他的研究办法也是异曲同工。
举个白芍的例子吧。
黄煌老师把经方里二十多个有白芍的方子都找出来,然后他再把里面药味最少的方子找出来。比如有两个方子只有两味药,一个方子是芍药甘草汤,里面只有芍药和甘草,另外一个是枳实芍药散,里面有芍药和枳实。那么这两个方子有没有共同之处呢?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芍药枳实散治疗腹痛,腹痛也是肌肉挛急。那么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找出来了,就是都可以解除挛急。
这是第一个办法,找药味最少的方子。
第二个办法,是找出芍药这味药量最大的方子。这里面有三个方子,芍药都用到了六两,量最大。这三个方子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可以看出,它们治疗的症状里面都有腹痛,这提示大剂量的芍药可以治疗腹痛。
还有第三个办法,研究这里面有关芍药的加味方和减味方。就是看张仲景在什么情况下把一个药方中加上芍药,什么情况下把一个含有芍药的药方去掉芍药。研究发现,所有加芍药的情况都是因为病人有腹痛这个症状,这提示我们,有腹痛时,张仲景都要用芍药。
还有其他办法,如研究各个方子里芍药的量和症状有何对应关系等等,我就不细说了。
通过一系列统计学的工作,黄煌老师推导出了芍药的作用是:“主治挛急,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主”。
大家看,黄煌老师的路子是不是和邹润安很像?
上面说了这么多大师,他们都是研究药物的大家,可惜,读他们的书都有小小的遗憾。
不能说他们讲的不好,他们讲的各有千秋。
譬如凌一揆先生的《中药学》里,对白芍是这样讲的:
首先讲了白芍的性味和归经,其次讲白芍的功效。
他和黄煌教授不同,他对白芍的功效是这样说的: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中药学》的最可贵之处是在接下来的应用部分。
例如对白芍,就针对白芍的三个功效,分别进行了讲解,比如说白芍可以用在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肝气不合、脘腹疼痛、四肢拘挛等,对使用时如何配伍都有介绍。这几乎是有个老师在手把手教你学习白芍了。所以这本书是我的宝贝,也特别感谢“大家”APP把它变成了电子版,可以随时查阅。
可以看出,黄煌老师讲白芍功效,优点是异常简洁,就是治腹痛和解拘挛,缺点是太简洁了,有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让人没有回味。为何能治腹痛?为何能解拘挛?黄老师一字未提。
凌一揆先生说出了白芍更深层次的功效,让我们对白芍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我们用杯子打个比方。黄煌老师讲,张仲景在病人需要喝水的时候,都会给一个杯子,所以说,杯子的功效就是用来喝水。凌一揆老师则说,杯子能盛水,所以人们会常常用它来喝水。
可是凌一揆先生的讲解也有缺点,就是言语模糊,让人云里雾里。如敛阴,啥是敛阴?啥是柔肝?这些中医术语,只有中医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可以看得懂,对于外行人来说,读这些词总感觉是囫囵吞枣,不知所云。
另外,凌一揆先生的这种讲解,像是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不够形象,不好理解,不进脑子,像我这种记性不好的,老是容易忘。我想,学中医贵在理解,如果搞得像背课文似的,也就没大有意思了。
再说说《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这本书。
这本书里面是朱老一生宝贵的用药经验,讲的很实用,既不是像黄煌老师那样过于简洁,也不像凌一揆先生讲的那样有点高深,实在是学中医的人不可不读的书。
可是这本书也是读了之后容易忘。为啥呢?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我的记性不够好。第二个原因是这本书重在讲解功效和使用,没有深层次挖掘功效后面的原因。读这本书就像我们老师那种填鸭教育一样,要靠死记硬背。
此时,再回过头来读《本经疏证》时,才觉出了这本书的不同凡响。
邹润安先生呢,他不是像黄煌教授一样,把推导过程写出来。他的书里不讲具体的推导过程,这些都是化在他的肚子里。他在书里讲的,都是他对这味药的核心理解,讲的过程中,会捎带出推导的痕迹。这个核心理解是什么呢?
我们还是拿白芍来做例子吧。
在《本经疏证》里,他上来就讲白芍“破阴结”,白芍的一切药效,都是基于这个“破阴结”的作用衍生出来的。
比如说治腹痛,腹痛是因为腹中阴气结起来,气血被凝滞,白芍把阴气的结破开,气血恢复流通,腹痛就消失了。再比如说解挛急,挛急也是因为阴气结聚,芍药把阴结破开,挛急就没了。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对白芍的功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就像我们都知道杯子这个东西,可是大家谁也没见过杯子。
黄老师说杯子可以喝水,噢,我们就记住了,杯子可以喝水。
朱老师说,杯子不仅可以喝水,我还用它喝过酒,喝过茶,都可以的。我还告诉你们个秘密,我还用它来打过人呢,打在身上挺疼的。噢,我们就知道了,原来杯子不仅可以喝水,还可以喝别的东西,居然还可以打人,这可是秘籍啊。
凌老师说,杯子可以盛水,所以可以用来喝水。噢,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杯子能喝水是这个原因啊。
然后邹老师来了,直接给我们拿出来一个杯子。我们一看就明白了,原来能喝水、能打人就是这么出来的啊。知道了杯子是啥东西后,我们就知道,它的用途多了去了,把热水倒在杯子里,拿着杯子暖暖手行不行?当然行。用它盛水浇浇花行不行?也行啊。
所以,你看到《本经疏证》后,是不是要爱死邹老师了?
可是,想说爱他也不容易。
为何?
我们以前说了,邹润安老先生写的《本草疏证》有个缺点,就是读起来太费脑细胞。如果说凌一揆先生的《中药学》写的像是一本厚厚的家电使用说明书,那么《本草疏证》写的像是一本厚厚的推理小说,里面有很多弯弯绕!不仅弯弯绕,还是用古文写的!不仅是古文,里面还全是阴阳之类的术语!
当年我中医底子很薄的时候,读这本书,体力消耗不亚于跑个五千米,感觉自己累的像条狗,看几页就要虚脱了。读这本书,要有一定的根底才行,等水平上来了,读起来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妙。
那有没有人既能把中药功效的原因分析的清清楚楚,又能把文章写得像金庸小说般引人入胜呢?
有。
记得几年前,我经常到华夏中医论坛上去逛,有次见到了一篇讲解药物的文章,那感觉,就像段誉见到了王语嫣,嗯,这里省略一百字,大家自己想象吧。
那段时间,正是我读了一些学习药物的书,却感觉没有一本能合我意。就像我们在上面说的,这些书总是有让人遗憾的地方。而这篇文章,正好把我的遗憾给消除了。
文章是谁写的呢?署名是樵翁,一看就知道是个笔名。这位樵翁写了一个讲解药物的系列,有几十篇文章,篇篇精彩。那段时间,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要登陆华夏中医论坛,找出他的这些文章,神思跟着他的笔触,进入到一个玄妙的世界,不知不觉已到深夜,感觉特别幸福。
樵翁吸引我的,除了他对药性奇妙的理解,还有他在语言表达上的独胜之处。他擅长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妙笔生花,把一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让你一下子就明白了。
而且,他的文章也特别对我的脾气。我对填鸭式的药物使用说明书往往感觉索然无味,对于探究药物功效背后的原因却兴趣盎然。樵翁的文章,就是探究药物功效背后的原因,看着他剥茧抽丝分析药物,像欣赏画家作画一样,将药物的深层药性一点点展现出来,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我不敢说樵翁在研究药物的修为上是顶尖高手,也不敢说他对药性的理解都是完美无瑕的,但他的文章最得我心。
说了半天,这个樵翁是谁呢?
后来我知道了,此人名叫江海涛,比我还年轻两岁,是一位就职于天津某医院的中医大夫。
他还是跟山东挺有缘分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据他说,上大学的时候没大用心学中医,倒是醉心于学习武术和京剧,工作之后才开始发奋学习中医的,他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武术和京剧的知识储备给了他灵感,让他学习中医的时候进步很快。在他文章里也经常拿武术来打比方讲中医的道理。
后来,江海涛先生把这一系列文章集合出版了,书名叫《药性琐谈》。这本书很快就被我收入家里的书橱,成了我时时不离的伙伴。
写到这里,我的“说说几本学习药物的书”系列就要结束了。
写这个系列,起因是有的朋友希望我介绍几本学习药物的书,而我正好也有点积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要写这么长,写这么多,没想到写着写着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这一篇,总算把这个坑填上了,算是完成了一桩心愿。
最后,我想摘录江海涛先生在《药性琐谈》前言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江老师这段话说出了我内心的一些东西,我与喜欢中医的诸位分享吧。
“中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没有人敢说哪个理论或观点绝对正确。学习中医的好处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变成思考者,可以说一旦踏上中医这条船,一生中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在等着你,经常要沉浸在思考中,让你时而沮丧,时而又兴奋不已。这是和西医不同的地方,西医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靠学来的,中医仅靠学还不行,学完以后还要思,以完成从道学问向尊德性的转变。研习中医的乐趣可能就在于此。”
补记:因为写这篇文章,我翻开了许久没有读过的《本经疏证》,想看看邹润安如何讲芍药。没想到看着看着竟被吸引了。以往令我昏昏欲睡的文字,竟然散露出光辉,我感觉我的思维也在被它一点点的点亮了。
另外,大家还记得上一篇说《本经疏证》的文章里,我还提过《本草思辨录》这本书吗?在那篇文章里,《本经疏证》像是才华横溢而又楚楚动人的林黛玉,吸引了所有的目光,《本草思辨录》则像是跟在林妹妹身后的丫鬟,在镜头前晃了一下,刚刚露了一下脸,就见不到了。因为这几天了解白芍的药性,我又找出《本草思辨录》翻读,居然发现这位隐身于林妹妹背后默然不语的女子,也是貌若天仙,而且才情不在林妹妹之下。于是生出感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来,我要把《本经疏证》和《本草思辨录》好好读一读了。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