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儿科病咨询 小孩发烧想用中医治疗

燊哥他爸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7/01/03
帖子
2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年龄
43
所在地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金融街2号楼
各位好
首先谢谢大家看我的帖子,我家小孩今年3岁零14天,是男孩。昨天开始发烧,没有什么药,(老婆是护士建议不到38.5以上不用药)今天下午5点左右忽然高烧,到医院看,医生说是扁桃体发炎,开了一点要。回家也按照医生叮嘱吃了,期间忽然高烧到38.8老婆用药。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因为我在上网找东西。
我比较喜欢中医,在网上也找了两个方子。现在想麻烦大师们帮我看看方子如何,是否可行。如果该方子不行请赐教。谢谢
一个孩子爸爸的内心真实想法
现将两个方子发布如下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
[方剂] 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 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 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 -39℃ 之间。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 。
[备注] 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麻黄:
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用部位为草质茎

桂枝:
桂枝,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栽培于沙丘或斜坡山地,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能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1]

芍药: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

大枣:性味:果:甘,温。树皮:苦、涩,温。根:甘,温。归经:归脾、胃经。

生姜:
生姜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

甘草: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

2 .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高热
[方剂] 柴胡、黄芩、法半夏、枳实、白芍各101克,大黄6克,大枣3枚,生姜3片。
[制用法] 第1剂中大黄后下。若患儿服药后腹泻1-2 次,第2 剂中大黄可同煎;如患儿热退,则可去掉大黄。5 岁以下患儿减半量。
[疗效] 用此方治疗小儿高热3 例,均接受足量抗生素和解热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治疗。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 -12 岁.体温最高40.5 ℃ 、最低38 ℃ ,病程最长34天、最短3天。服第1剂退热者17例,服2剂退热者14例,服3-6 剂退热者6 例,2 例因右下肺肺炎服药无效。

柴胡: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黄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本名“芩”,是为芩草[1]止血草”。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法半夏:
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茎。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枳实:
枳实,又称:洞庭、破胸槌、炒枳实、只实、鹅眼枳实。属于芸香科枳属植物。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洗净、闷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麸炒用。《药品化义》:“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若皮肤作痒,因积血滞于中,不能营养肌表,若饮食不思,因脾郁结不能运化,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为血分中之气药,惟此称最。

白芍: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其根可入药。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由版主最后编辑:
用第一個會超慘
強力發汗可退燒 可是麻桂姜上肺熱動血熱而無制 腫的會更嚴重
這方子純屬腦殘


用第二個會普通慘
和解瀉下可以減輕發炎程度
但可能造成中氣下陷而阻止發汗 不利退燒
雖然柴胡退燒 黃岑抗菌 瀉下折火源
但若未竟全功的話反而會造成持續低燒

網路上的這些大屍鬼扯出的鳥東西 九成八都是假的
當笑話看看就好了
 
我擬給你一個比較平穩的方子
退燒消腫各一半 效果沒有百分百 但不會出岔子

單位是錢

柴胡2 白芍2 黃岑1.5 石膏4 桂枝1.5 蔓荊子2
玄參1.5 生地1 連翹2 金銀花2 蒲公英3 射干1.5
粳米5 大棗1 王不留行 1.5

除此外 注意室內溫度控制
發燒時被子不要全捂死 不利散熱 也可能造成汗流太多而體力衰減
但室內溫度要夠高
溫度太低 身體會自動阻止排汗 即使正在發燒
然後 一天1000mg的維生素c 再補充點舒跑一類的運動飲料
有助於早日康復
 
3岁零14天看成十四歲
看簡體掃太快就會出錯
拍謝啦
方子不變 就是用量減半
 
3岁零14天看成十四歲
看簡體掃太快就會出錯
拍謝啦
方子不變 就是用量減半
谢谢,非常感谢。
用第一個會超慘
強力發汗可退燒 可是麻桂姜上肺熱動血熱而無制 腫的會更嚴重
這方子純屬腦殘


用第二個會普通慘
和解瀉下可以減輕發炎程度
但可能造成中氣下陷而阻止發汗 不利退燒
雖然柴胡退燒 黃岑抗菌 瀉下折火源
但若未竟全功的話反而會造成持續低燒

網路上的這些大屍鬼扯出的鳥東西 九成八都是假的
當笑話看看就好了
都是网上找的,谢谢谢谢。
 
各位好
首先谢谢大家看我的帖子,我家小孩今年3岁零14天,是男孩。昨天开始发烧,没有什么药,(老婆是护士建议不到38.5以上不用药)今天下午5点左右忽然高烧,到医院看,医生说是扁桃体发炎,开了一点要。回家也按照医生叮嘱吃了,期间忽然高烧到38.8老婆用药。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因为我在上网找东西。
我比较喜欢中医,在网上也找了两个方子。现在想麻烦大师们帮我看看方子如何,是否可行。如果该方子不行请赐教。谢谢
一个孩子爸爸的内心真实想法
现将两个方子发布如下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
[方剂] 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 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 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 -39℃ 之间。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 。
[备注] 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麻黄:
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用部位为草质茎

桂枝:
桂枝,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栽培于沙丘或斜坡山地,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能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腹痛;症瘕结块;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蓄水,水肿心悸奔豚[1]

芍药: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

大枣:性味:果:甘,温。树皮:苦、涩,温。根:甘,温。归经:归脾、胃经。

生姜:
生姜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

甘草: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

2 .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高热
[方剂] 柴胡、黄芩、法半夏、枳实、白芍各101克,大黄6克,大枣3枚,生姜3片。
[制用法] 第1剂中大黄后下。若患儿服药后腹泻1-2 次,第2 剂中大黄可同煎;如患儿热退,则可去掉大黄。5 岁以下患儿减半量。
[疗效] 用此方治疗小儿高热3 例,均接受足量抗生素和解热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治疗。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 -12 岁.体温最高40.5 ℃ 、最低38 ℃ ,病程最长34天、最短3天。服第1剂退热者17例,服2剂退热者14例,服3-6 剂退热者6 例,2 例因右下肺肺炎服药无效。

柴胡: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黄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本名“芩”,是为芩草[1]止血草”。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法半夏:
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茎。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枳实:
枳实,又称:洞庭、破胸槌、炒枳实、只实、鹅眼枳实。属于芸香科枳属植物。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洗净、闷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麸炒用。《药品化义》:“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若皮肤作痒,因积血滞于中,不能营养肌表,若饮食不思,因脾郁结不能运化,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为血分中之气药,惟此称最。

白芍: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其根可入药。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小孩的体质往往内热大,怎么能随便用伤寒论中的方子,这样十有八九容易加重病情。
 
小孩的体质往往内热大,怎么能随便用伤寒论中的方子,这样十有八九容易加重病情。
《伤寒论》中的方子不清内热?说一句多数人不爱听的,认为是谬论、强词夺理的话:桂枝汤、小柴胡等都是很好的清内热的方子,用什么方子清内热关键是你要知道内热产生的原因。
 
《伤寒论》中的方子不清内热?说一句多数人不爱听的,认为是谬论、强词夺理的话:桂枝汤、小柴胡等都是很好的清内热的方子,用什么方子清内热关键是你要知道内热产生的原因。
觉得李老师说得有道理。
伤于寒引起的内热,强或弱可能都是伤寒论经方擅长的范畴。
 
饼先生的方确实可以。
喉证不宜大发汗,表征不宜大泻下。

俺认为大柴胡汤非泻下剂,更非大泻下之剂。

用时方的标准来看,一般归为表里双解剂,即解表攻里;
但按伤寒论六经病的证治来看,可能只是“和解少阳兼通阳明热结”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在于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
较之于伤寒论及温病条辨中的各泻下剂,大黄用量只相当于其1/2到2/3之间,就连厚朴三物汤的大黄也多于大柴胡汤。

兹对比如下:
大柴胡汤(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也讲到了其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俺认为大柴胡汤非泻下剂,更非大泻下之剂。

用时方的标准来看,一般归为表里双解剂,即解表攻里;
但按伤寒论六经病的证治来看,可能只是“和解少阳兼通阳明热结”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在于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
较之于伤寒论及温病条辨中的各泻下剂,大黄用量只相当于其1/2到2/3之间,就连厚朴三物汤的大黄也多于大柴胡汤。

兹对比如下:
大柴胡汤(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也讲到了其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
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
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可能会大减。
 
《伤寒论》中的方子不清内热?说一句多数人不爱听的,认为是谬论、强词夺理的话:桂枝汤、小柴胡等都是很好的清内热的方子,用什么方子清内热关键是你要知道内热产生的原因。
我觉得发热与内热是两回事,阳虚、气虚、淤血、表虚、风寒均可导致发热,如果把这些也归为内热,我觉得不合理。内热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可能是如下物质,炎症介质(组织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白介素、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其中白介素-1、白介素-6、前列腺素导致发热。用清热解毒的方子,这些毒素往往减少或消失,而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内热往往增大,症状加重。小柴胡汤与柴葛解肌汤解热有着巨大的差别的,柴胡与党参同用,与柴胡配石膏有着巨大的不同。后者清内热能力很强。
 
俺认为大柴胡汤非泻下剂,更非大泻下之剂。

用时方的标准来看,一般归为表里双解剂,即解表攻里;
但按伤寒论六经病的证治来看,可能只是“和解少阳兼通阳明热结”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在于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
较之于伤寒论及温病条辨中的各泻下剂,大黄用量只相当于其1/2到2/3之间,就连厚朴三物汤的大黄也多于大柴胡汤。

兹对比如下:
大柴胡汤(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桃核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也讲到了其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
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
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可能会大减。

再补充几个,及比较煎法: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下瘀血汤(6)
厚朴三物汤(9) 厚朴七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

“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

1、“8克,生大黄,后下”的泻下效果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2666/page-4#post-1380880

“8克生大黄后下”的泻下效果--“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jpg




2、“5克,制大黄,同煎”的通便效果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2666/page-7#post-1384222

“5克制大黄同煎”的通便效果--“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jpg
 
我觉得发热与内热是两回事,阳虚、气虚、淤血、表虚、风寒均可导致发热,如果把这些也归为内热,我觉得不合理。内热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可能是如下物质,炎症介质(组织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白介素、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其中白介素-1、白介素-6、前列腺素导致发热。用清热解毒的方子,这些毒素往往减少或消失,而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内热往往增大,症状加重。小柴胡汤与柴葛解肌汤解热有着巨大的差别的,柴胡与党参同用,与柴胡配石膏有着巨大的不同。后者清内热能力很强。
回老师,我认为肌表郁滞可致内热的产生,当然这种内热并不是指发热,不过也可能有发热。只要是肌表郁滞导致的内热发生就可能可以使用桂枝汤、小柴胡汤等解肌透表而除热。柴胡配石膏或许只可用于上焦或阳明内邪郁滞引起的内热现象。炎症介质等引起的内热,根据中医理论,要看其引起内热的所在部位,根据热邪郁滞部位、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药,也不能说小柴胡等就不可以用。无论什么介质引起的内热,只要中医辨证属虚热,或许用柴胡加党参才是最好的选择。
 
回老师,我认为肌表郁滞可致内热的产生,当然这种内热并不是指发热,不过也可能有发热。只要是肌表郁滞导致的内热发生就可能可以使用桂枝汤、小柴胡汤等解肌透表而除热。柴胡配石膏或许只可用于上焦或阳明内邪郁滞引起的内热现象。炎症介质等引起的内热,根据中医理论,要看其引起内热的所在部位,根据热邪郁滞部位、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药,也不能说小柴胡等就不可以用。无论什么介质引起的内热,只要中医辨证属虚热,或许用柴胡加党参才是最好的选择。

《伤寒论》中的方子不清内热?说一句多数人不爱听的,认为是谬论、强词夺理的话:桂枝汤、小柴胡等都是很好的清内热的方子,用什么方子清内热关键是你要知道内热产生的原因。

我觉得发热与内热是两回事,阳虚、气虚、淤血、表虚、风寒均可导致发热,如果把这些也归为内热,我觉得不合理。内热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可能是如下物质,炎症介质(组织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白介素、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其中白介素-1、白介素-6、前列腺素导致发热。用清热解毒的方子,这些毒素往往减少或消失,而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内热往往增大,症状加重。小柴胡汤与柴葛解肌汤解热有着巨大的差别的,柴胡与党参同用,与柴胡配石膏有着巨大的不同。后者清内热能力很强。

小孩的体质往往内热大,怎么能随便用伤寒论中的方子,这样十有八九容易加重病情。

用伤寒论中的方子不是还是温病条辨中的方子,要看是伤寒还是温病。
温病是口鼻直接传入的,而伤寒是体表太阳经首先受邪,
“伏温之病,路径多歧,随经可发”,
如果用六经辨证,发于太阳经用麻黄汤,效果几无,甚至加重,必须得合上温病派的银翘散之类的方子(大剂量)效果才好。
 
回老师,我认为肌表郁滞可致内热的产生,当然这种内热并不是指发热,不过也可能有发热。只要是肌表郁滞导致的内热发生就可能可以使用桂枝汤、小柴胡汤等解肌透表而除热。柴胡配石膏或许只可用于上焦或阳明内邪郁滞引起的内热现象。炎症介质等引起的内热,根据中医理论,要看其引起内热的所在部位,根据热邪郁滞部位、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药,也不能说小柴胡等就不可以用。无论什么介质引起的内热,只要中医辨证属虚热,或许用柴胡加党参才是最好的选择。
对内热的理解不同,说法也就不同,发热本身病机复杂,很多想法也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一时也难以形成同意的认识。
 
我觉得发热与内热是两回事,阳虚、气虚、淤血、表虚、风寒均可导致发热,如果把这些也归为内热,我觉得不合理。内热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可能是如下物质,炎症介质(组织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白介素、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其中白介素-1、白介素-6、前列腺素导致发热。用清热解毒的方子,这些毒素往往减少或消失,而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内热往往增大,症状加重。小柴胡汤与柴葛解肌汤解热有着巨大的差别的,柴胡与党参同用,与柴胡配石膏有着巨大的不同。后者清内热能力很强。

  影响药物效果的因素太多了,同一种药用量不同效果不同甚至可以相反,用于不同体质的人反应也不同,同一个人在阴阳虚实不同的状态下对同一种药反应也不一样。
  所以不少中药、方剂,在动物离体器官上试验出来的效果与人服用之后的效果完全不同。不少方药对人体功能的调节也是双向性的,比如[香砂六君子汤]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调节,亢进的能解痉、麻痹的促进蠕动。

  西医微观、孤立、静态的研究方法不可能完全揭示中医的医理,即使能大体阐明,也是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非一人一代能够实现。
  衷中参西可以更好的治病无疑,但纵观当今医术高超的中医大家,恐怕没有一个主要是靠用西医理论把中医的理法方药分析透彻而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

  现代伤寒论研究家刘渡舟先生晚年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思的话:“要想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
  方证、药证,抓住的是人体对病邪、药物、方子的反应,这不是用医理药理推导出来的,而是多少人、多少代反复验证的临床经验的精华,所以有道是“见是证用是方,方证相符、效如桴鼓”。
  在大多数情况下,任他病因千千万,只要人体反应相同,就用同一种药、同一个方,以不变应万变,是大道至简而又切实可靠的治病之法,是医术精进,登堂入室的捷径。

  我觉得学中医只有用中医的思维才能学好,经方必须要依方证思维才能用好,西医药理仅可以作为参考,而不是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
 
呵呵,用西医思维处方用中药治疗,难道是中西医结合?古人治病是用方治病,现在人用药治病,看见热就用清热药,看见痛就用止痛药,看见说是炎就用说炎药,呵呵如此处方用药,怪不得药味二三十,甚至更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