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胆囊炎验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
赵某,女,39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病史:右上腹部经常胀痛1个多月,时轻时重,间断发作,每于餐后或生气后加重;伴低热(37.5℃左右),纳差,厌油腻,恶心,大便2--3天1次。患者在某医院按胃痛治疗,服汤药一周,未效,痛引肩背,伴晨寒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咽干;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
诊查:体温37.5℃,巩膜无黄染,痛甚,伴口苦咽干、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便秘,苔黄厚,脉弦。经朔州市现代医院B超、化验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辩证:肝郁气滞,湿热壅洁。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白芍15g,大黄(后入)6g,郁金12g,金钱草6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3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1日复诊:服药后大便狂泻数次,疼痛缓解,口苦咽干,苔黄薄,脉弦。
处方:柴胡9g,黄芩15g,枳壳9g,赤芍15g,大黄(后入)3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半夏9g,茵陈30g,瓜蒌10g。水煎服,10剂。
2007年9月19日三诊:服药20剂,右上腹疼痛基本消失,胃脘部隐痛,纳差,苔白,脉弦,治以调理肝脾。处方:柴胡9g,半夏9g,黄芩9g,黄连6g,吴萸3g,防风9g,赤芍15g,白芍15g,陈皮9g,白术15g,茯苓15g,生苡仁15g,焦三仙各9g,炒谷芽9g。水煎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为急性胆囊炎,取印会河教授大柴胡汤加味方。方中以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能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壳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凉血,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壳相伍可治气血不和的腹痛;半夏降逆止呕,为佐药;茵陈、郁金、金钱草利湿开郁清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瓜蒌除痰利便,全方集疏肝以通,利胆以通,通腑以通,泻热以通,降逆以通为大法而获效。为了顾护脾胃,最后以调理肝脾法巩固疗效。(苑丕吉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