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独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
中文学名: 黄药子
中文别名: 黄独(中国药用植物志)
二名法: Rhizoma Dioscoreae bulbifera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又称百合纲
目: 薯蓣目(Dioscoreales)
科: 薯蓣科(Dioscoreaceae)
属: 薯蓣属(Dioscorea)
亚属: 基生翅组
种: 黄药子(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省药材名) [1]
分布: 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采制: 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将块茎挖出,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横切成片,厚约1~1.5cm,晒干生用。
化学成分: 含有黄独萜酯A(diosbulbine A)、皂甙、鞣质和淀粉。半干燥块茎含蔗糖22.5%、还原糖0.69%、淀粉2.5%、皂甙、鞣质。还含黄独素B,C与薯蓣皂甙元。
体态特征
块茎的横切片呈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10cm,厚0.3~1.5cm。外皮较薄,棕黑色,有皱折,具多数短小的细根及黄白色或棕黄色微突起的须根痕。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凹凸不平。质脆,折断面颗粒状。气微,味苦。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长仅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地理分布
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日本、朝鲜、印度、缅甸以及大洋洲、非洲都有分布。
生长习性
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主要品类
大叶黄药子、细叶黄药子
中药价值
性平,味苦。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干咳无痰、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甲状腺肿、吐血、咯血。
【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
香芋、黄狗头
【源形态】零余子:叶腋处的黄褐色珠芽,直径约1厘米。
【性味归经】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备注】(1)该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