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五运六气

老中医挺老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1/16
帖子
260
获得点赞
214
声望
43
天主阳,阳主动,地主阴,阴主静:动则生六气,静则存五运。风寒暑湿燥热(火)既天之六气,金木水火土,乃地之五运。六气之生,生于天体之运转,气流之交变,五运之成,有精微之类从,适宜而灵结;六气飘飘游,有情无质,五运定而凝,有质有性,生互制互合之理。人生天地间,生成于精,受化于气,生命乃成,经四时变迁接受于长,非人之意志所能主,司天之气管于前,在泉之气管于后,随世延漫。五运用事,六气侵伐,为医者不得不知!

六气:火、热、暑、同源而异性。风于寒,风主动,寒主凝;风主散,寒主敛。春风生温,秋风生寒。湿与燥水火之为也, 燥近寒故秋燥有小寒之名 ,人体不喜燥,只适湿重之时而求之,在五脏只有脾脏多喜,脾主运化精微,多负湿,因喜燥。燥邪时令在于秋,前秋温后秋凉,季夏暑湿胜,白露暑气夺,燥气始生。湿气在季为长夏,长夏炎热万物腐蒸,湿气胜浊邪泼腾,侵人身体身重,头蒙耳目不聪,侵人脏腑洞泄中满。

木生火是风木之火,水电有火是雷泽之火,风木之火柔,可腐熟五谷,用以供餐。雷泽之火厉,可用以冶炼。热为火之气,生于春盛于夏,木气之胜火气随之,夏至之后阴气生之,暑气出于地,二暑治节,长夏多湿六气之使然,司天主之,在泉之运应之,何论甲子乙丑之次第。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冬劳伤身体难承发育之能,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之为病。司运在春天,惊蛰至,冬眠使动,草木始萌,地解风和,随之浊邪发扬,温邪常存,民多病温。

温性主开,凉性主闭,人体从闭收到发泄,骤受气交之变而不适此为病温,治之易,伤于寒,不藏精,内带浊邪治者难,寅卯月温气初伏冷气司天,燥气乃存,木气始生,风气多行,民病多。清明节至,司天阳胜草木始萌,人体随之而长,长者之病如草木受时令不随之气而病此为受邪,邪之名既受之而病之名,相对之称。

总之五运六气天地之使然,顺之于体则生,逆之于体则病,生于四时,主于二十四节,超接正润准确于奇门,虽注古经、亦考查于事实,应用于治疗。那未,书可尽知,理可尽用,取其精华,弃其形式。悟其真理,思其应用,不得用为空,不得验何为实,徒读父书,刻舟而求剑、胶柱而鼓瑟、坑赵军于八百万,此不哀哉!
 
乌梅丸问答

十三刀老师你好:这个论坛是中医百家争鸣的论坛,弟子自幼酷习

中医,实践在医学四十有七年,今已年过甲子进入古稀。但吾一生对人生的忠实认识,未敢有半毫思念于名利,念民有疾病之苦,含怜悯之心,徒报救济之志,虽术不及而志诚,虽书不及,而气有余。吾每发表一字一文所穷思其意,未可作为玄谈,贻误后人。

老师所问的乌梅丸,是治厥阴病的总方,伤寒论厥阴篇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但虽然厥阴是肝风木之运,在乌梅丸治的是病症而不是运,运气的总纲是这样的;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里中气,秉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天地气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既气观理曰太极。又曰:天地阴阳生五行,各具一质各一气,质具于地气流天,五行顺布四时序,承制亢害产生化,生生化化万物立。运气的里边有主气客气,主气生、客气害;主不生,客气不害,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定的。就说明了天的六气与地的五行(五运)承制亢害生化之理。

一个不虚伪的临床医学是从实际出发,分析厥阴病的病症,伤寒论说:六经传尽已到厥阴,三阴有太阴少阴,未什么又有厥字哪,阴在病情上是不及的病,太阴就是到了不及的地步,少阴更是到了不及的步,那么就到了不及的极点,这就是物极必反,向反面转化,就能出现不相接现象,四肢厥逆,所以古人就用厥字来代表名词;阳是向上的,太阳少阳之后就有个阳明来代表阳盛极期名词。阴阳不相接就有两个归途,一是生命走向死亡,二是新鲜的阳气再生。所以就得看阳气与阴气的胜负情况——厥与热。在厥阴病的阶段就出现了个上热下寒的一个症状与吐蚘的病。乌梅丸所住就是吐蚘一症。

为什么吐蛔(蚘),一般的时候蛔虫是不在胃中的,它经过厥阴病的寒热错杂而不安又闻食臭才进入胃中的,他在胃中又由于气上撞心,心中热痛而更不安才吐出的。乌梅丸是寒热并用的方剂,他才适用于厥阴病寒热总杂症,乌梅丸是安虫的方剂,它并不是杀虫的方剂,虫是得酸则敛、得辛则伏,得甘则缓,得苦则下,所以酸、甘、辛、苦的味就是安虫的圣方,寒热共有的气又是治寒热错杂的用方,乌梅丸就具备了这些气与味。五运六气是指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是某一运就得某一病。春天得温也得泄,传经有传有不传,病又有直中或自病,外感内伤,饥饱劳碌,禀赋之偏差,病之多述之不可尽数,辩证用药,乌梅丸见虫则安之,久利则止之,厥阴寒热则用之,仲景出其圣方可通治对症之百病,运用在于学者,何必论运与气。
 
首先感谢回复.
我认为五运六气绝非现在人们所理解的那样.事实上它应该是中医诊病的至高境界.里面它讲述了疾病的如果形成及用药.
我在本论坛也有一个五运六气的贴.这是我对它的理解.
很多疾病其实都应该从三面去考虑.即上中下(司天中运在泉).
 
会影响用药和用方。
 
五运六气。。。说天地之事吧,跟人没关系,比如今年是丙申年,肝肾之气外浮,就好比天天吃桂枝附子麻黄,所以今年冬天犯温病。今年心脑血管病也是高发,年初和年底都高发,夏天会缓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