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22
- 帖子
- 5428
- 获得点赞
- 987
- 声望
- 113
- 年龄
- 79
经过多年的临证观察,对患者的用药疗效除了医者的诊断辨证准确,用药恰当这一根本因素外,首诊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可忽视。首诊患者心理状态好的,用药疗效大多较好,但有这样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往往疗效不佳:
一是对中医中药或就诊的医生持怀疑态度的人。如首诊的患者开口就问“中医能不能治我这种病?”“他们说吃了中药会更严重、会伤肝会损肾!”“你是不是专门治这号病的?”“你见过这号病没有?”等等。这类患者不是西药癖就是老药罐子,诊断辨证尤当注意,解释不仅需要耐心,还得要些语言技巧。
二是心理设防,唯恐医生要骗他钱的人。这类患者往往是在其他的地方花了钱又没见效,因而一接触医生就启动了心理防线,有的见医生开了3剂就认为是想卖药赚他的钱,如果药价较高不管自己病情需要也更不高兴了;有的见只开了一剂又认为医生是为了赚诊疗费,心里愤愤然。对这类患者首次诊治需格外小心,确属难以取效的疑难病症一定要稳准用药,必要时应及时全身而退。
三是某些慢性病四处求治无显效,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只愿试服一剂的人。对这类患者要么只能抓住一个显著而又容易解决的病机用药,使之感觉好一点,能来复诊再增强治疗,要么放弃。
四是患者或家人在就诊时自己头头是道,先入为主,要求医生要怎么怎么治的人。这类患者或家人不懂装懂,把自己当成确定医疗方案的主体,对此最好假装糊涂,退避三舍,或委婉推举他人或转进医院诊治。
《史记·扁鹊传》云:“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所谓“不治”实指难治或治之难以取效之类,以上这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实质上也是“六不治”的范围之中,在如今医患矛盾加剧加的社会状态下,必须小心谨慎,预知难以取效者不宜勉强为之,转让强中之强天外之天诊治也许对离方都更好。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朋友们拍砖!
一是对中医中药或就诊的医生持怀疑态度的人。如首诊的患者开口就问“中医能不能治我这种病?”“他们说吃了中药会更严重、会伤肝会损肾!”“你是不是专门治这号病的?”“你见过这号病没有?”等等。这类患者不是西药癖就是老药罐子,诊断辨证尤当注意,解释不仅需要耐心,还得要些语言技巧。
二是心理设防,唯恐医生要骗他钱的人。这类患者往往是在其他的地方花了钱又没见效,因而一接触医生就启动了心理防线,有的见医生开了3剂就认为是想卖药赚他的钱,如果药价较高不管自己病情需要也更不高兴了;有的见只开了一剂又认为医生是为了赚诊疗费,心里愤愤然。对这类患者首次诊治需格外小心,确属难以取效的疑难病症一定要稳准用药,必要时应及时全身而退。
三是某些慢性病四处求治无显效,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只愿试服一剂的人。对这类患者要么只能抓住一个显著而又容易解决的病机用药,使之感觉好一点,能来复诊再增强治疗,要么放弃。
四是患者或家人在就诊时自己头头是道,先入为主,要求医生要怎么怎么治的人。这类患者或家人不懂装懂,把自己当成确定医疗方案的主体,对此最好假装糊涂,退避三舍,或委婉推举他人或转进医院诊治。
《史记·扁鹊传》云:“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所谓“不治”实指难治或治之难以取效之类,以上这几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实质上也是“六不治”的范围之中,在如今医患矛盾加剧加的社会状态下,必须小心谨慎,预知难以取效者不宜勉强为之,转让强中之强天外之天诊治也许对离方都更好。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朋友们拍砖!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