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寒热性质是临床判断病症的重要条件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重要条件。寒症与热症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症;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症。寒热辩证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两者是两种不同的性质,如果临床上把握不住寒热性质,在疾病治疗治疗过程中可加重病情,产生不良后果。
如何把握寒热是临床中的难点和重点,确定寒热性质可有很多方法,其中舌诊是判断疾病寒热性质,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舌诊属于望诊中的一个条件,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切勿忽视舌诊,我曾经治愈一位怕风的患者,只因病症性质判断有误使她痛苦不跌,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这位年轻的女士在商场工作,有一年夏天突然俱怕凉风,无论是班上空调吹出来的凉风,还是大自然刮来的微风,身体都抵挡不住,风吹在皮肤上象冬天凛冽寒风吹在身上似的刺痛,为此每天只能猫在家里不能上班。在家里也是门窗紧闭,衣领袖口紧锁,即使在炎热的伏天,还穿着羊毛衣裤,晚上睡觉两只脚上都得用小棉被裹的严严实实,生怕往皮肤里边进风,真是苦不堪言而痛不欲生。
大家都建议她这种病症只能看中医,于是去中医院找了一位知名医生看病,因病症是惧怕风和凉气,所以,医生询问病情把把脉,诊断意见认为,此病为风湿所致,属于寒症,根据病症,开了三付祛风和滋补的药物,吃后丝毫不见疗效,药服完后又去看医生,医生问问病情后,方子重新调整又开了三付,服药后仍不见效。为了看病又去了省城及北京各大医院,甚至认可500元的挂号费用看病,医生们诊断意见听后都有道理,但服药后仍然是惧怕凉风,病症丝毫无变化,还是有病乱投医吧,经人介绍来我处诊治。
来我处后,经脉诊观察脏腑的变化,脉象为脾胃脉盛,余脉平,根据脉象判断,患病的的病因来于脾胃,属于实症,按八纲辨证属于热症。为了慎重起见又查看舌苔的变化。舌红无苔。《医镜》曰:“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 舌色深于正常,称红舌。这种舌多因阳热亢盛,气血上壅于舌所致。《舌鉴辩证》曰:“舌根主肾、命、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有“虚实之分,舌鲜红,舌苔黄燥者属实热”。
根据舌诊症状上看,舌体鲜红,舌中部位主脾,舌体鲜红,主热证,“因阳热亢盛,气血上壅于舌所致,”为实火。通过舌体观察,确诊怕风的病因在脾胃,病的性质为热症。通过脉象和舌苔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判断,怕风的病均在脾胃,患病的性质同属热症。
我认为,怕风之所以医治无效的主要原因,在患病脏腑性质的认定上,这位女士服药后之所以没有效果,是病因性质的判断有误,把热症看成了寒症,当然在治疗原则上也一定采取补法,结果越补越热,使肌肉腠理通透性增清,即俱怕空调散发出来的凉气,同时也惧怕自然风。
病因确定后,我运用经络调整疗法,首先调整脾经、胃经,点按脾、胃经络上的穴位,使之脾胃的阴阳平衡;然后,根据“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又调整了肺经、大肠经,点按肺、大肠经络上的穴位,使之相泻。因病因确诊以及采取治疗方法无误,治后的第二天,病情发生了急剧变化,身体怕风症候好了许多,可以穿着短衣和短裤了,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病症发生的变化说明确定病症性质,在临床中是十分正确的,接着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治疗,调整脾胃等有关经络相泻,仅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就痊愈了。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