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8/06
- 帖子
- 2826
- 获得点赞
- 138
- 声望
- 48
导读:《伤寒论》是千余年前用古汉语写成的,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和行文的语法习惯,都有其时代的特征。因此,正确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对于学习理解《伤寒论》是十分必要的。
《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是极为朴素的,有的流传到现在,还是大众化语言,如“能食”“不能食”“大便硬”等。但是这种语言用在医学上,就有一定的含义,也有一定的运用范围,又与一般的语言不同。
一、病与证
病,有病名,有一定的病位,有一定的属性,其发生、发展基本上有一定的过程与规律,在《伤寒论》中病有三阳病、三阴病等。
证,是每一种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表现。譬如同是太阳病,初期是脉浮、发热、恶寒、头颈强痛等表证,而到了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时候,就会出现消渴、小便不利等里证。在《伤寒论》中除了表证、里证之外,还有桂枝证、柴胡证等名词。
二、伤 寒
有二义:一是广义的,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初起有发热恶寒的,也有无热恶寒的。发热恶寒的多发展为三阳病,无热恶寒的多发展为三阴病。二是狭义的,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的一种病型,与中风相对而言。如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阳明病有阳明中风、阳明中寒(见下注),少阳病有少阳中风、少阳伤寒。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也是如此。
三、中 风
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与伤寒相对的一种病型。
其命名的根据有二:一是风性疏泄与寒性凝敛相对。如太阳病有汗称中风,无汗称伤寒。二是指阳邪,与寒为阴邪相对。如大青龙汤证,无汗烦躁者为阳邪,为中风;身不痛但重,不烦躁者,对比之下为阴邪,为伤寒。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少阳病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阳邪,为中风;仅头痛发热、目不赤、不烦满者,相对的为阴邪,为伤寒。太阴病手足自温、不太热、不烦痛者为伤寒;四肢烦痛者,相对的为阳邪,为中风。由于那时还没有“寒化证”“热化证”这样的名词,所以少阴病和厥阴病同样也都是以寒化证为伤寒,热化证为中风。
四、阳明中寒
中寒这一名词,仅见于阳明病中,是与阳明中风相对而言。其胃阳素盛化热迅速者为中风,胃阳不盛化热迟缓,化燥费力者为中寒。因阳明病是胃家病,是里病,所以不叫伤寒而叫中寒(“中”字读平声)。
五、传、转属、转入、系在
传,是同一经病的深化。
转属,是病位和属性的变化。
“转属”和“传”不同,传之前的前驱期和传之后的典型症状期,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前后仍是一个病。而“转属”就不同了,转属之前是一经病,转属之后又是另一经病。虽然在现代医学看来,这可能是一种病的不同阶段,而在《伤寒论》中,则由于属性和治则的显然不同,就要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而成为两种病了。
转入,即转属。
系在,伤寒在还未转属别经之前,已经具备了转属别经的内在条件,出现了可能转属别经的苗头,叫作“系在某经”。譬如“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此为系在太阴”。就是说缓主内湿,手足不热而温,是脾阳不盛,这就具备了表热与太阴脾湿相搏,转变为太阴发黄的条件,所以叫“系在太阴”。
六、发汗、解表、解外、解肌
四者都是驱除表邪的意思,但其含义稍有不同。
发汗是吃药后必须温覆,必须达到出汗的目的。解表和解外虽然也都是以驱除表邪为目的,但是服药之后,听其自然不用温覆,也不一定必须出汗。表,是肤表,部位一定;外,是对里而言,除了里都是外,所以半表半里也可以叫作外,但不能叫作表。如“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都是。前之外,实际是表;后之外,实际是半表半里。解肌,是指邪在肌腠,专指表邪之表疏有汗者而言,是桂枝汤的专长。
七、和、和之
和,即无病。如“口中和”,即口中清爽,不燥不渴。“表和里实”,是无表证而里已成实。“荣气和”,是荣无病,“表未和”“里未和”“卫气不和”,是表里卫气处于病理状态。
和之,是指用小剂量的药物治之使之和,如“桂枝汤小和之”“微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比常规汗下为轻,故称和之。
八、口不仁
即口不和,是黏腻不清爽,但尚未至于燥渴。旧注解释为口不知味,不够恰当。
九、脏
若与腑对举,是指五脏。若不与腑对举,便是包括六腑在内的体内全部脏器。如“诸病在脏”(《金匮要略》)“脏无他病”“脏有寒”“脏结”“脏厥”“脏寒”等都是,这和《内经》“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和“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的“脏”字一样,都是广义的,是统指所有的脏腑而言。
十、胃
《伤寒论》中的胃,是指整个消化管道说的。譬如“胃家实”,胃而称家,显然不是仅仅指仓廪之官的胃。又如“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这显然是指的大肠。
十一、心下、心中
这是单指的胃,或胃的周围,不包括大肠、小肠。如“烦躁心下硬”,“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心下痞硬”等都是。
十二、血 室
即子宫。有的注家指为肝经,有的注家指为冲脉,都是有待商榷的。
十三、强
亢进的意思,是病理现象。如“荣弱卫强”“浮则胃气强”都是。
十四、少 气
《灵枢·五味篇》:“故谷不欲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气息微弱,不是短气。
十五、能 食
对“不能食”而言,是食欲正常。如“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十六、颇能食
是较能食、略能食、食欲尚可的意思。如“到后经中颇能食”。
十七、消谷善饥
即食欲亢进,是病理现象。如“合热则消谷善饥”。
十八、不能食
有二义:一是指食欲减退,如“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一是指厌食,如“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十九、小便利
即小便正常。与小便难、小便少相区别。如“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小便利者,大便当硬”。
二十、大便硬
即较坚硬的大便。有时是相对大便溏而言,即大便正常,不溏不薄能够成条,如“下利后当便硬”就是。
二十一、初头硬
即大便头尚能成硬,而后则都是溏粪。
二十二、燥 屎
是坚结干硬的粪块,极易致成肠梗阻,导致自身中毒等危症,如“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
二十三、下利、下利清谷
下利,即腹泻。虚寒性腹泻,并泻下未消化的食物,叫下利清谷。
二十四、热利下重
即里急后重的痢疾。
二十五、经、到经、过经、再经、行其经尽
与前所述传、转属有关:传,是同一经病的深化。转属,是病位和属性的变化;不但每一经病的前驱期进入定型期的“传”,可有大概的日数作参考,就是定型后的“转属”,也可以根据日数划分阶段来观察。大体是以六日为一过程,也叫“经”。第二过程终了,叫作“经尽”,进入第二过程,叫作“再经”。
二十六、寒
指寒痰、水饮。如“此本有寒分也”“膈上有寒饮”“此寒去欲解也”等都是。
二十七、哕
指膈痉挛,俗称打呃忒。与胃痉挛有呕的声音而无呕出物的干呕不同,也与噫气不同。
二十八、噫气、干噫
噫,同嗳,即嗳气。
二十九、太阳病如疟状
指发热恶寒之间歇发作者,是表邪已衰而未尽的现象。与寒时不热、热时不寒的往来寒热不同。
【本文选自《李克绍<伤寒解惑论>四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姜建国主编)】
《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是极为朴素的,有的流传到现在,还是大众化语言,如“能食”“不能食”“大便硬”等。但是这种语言用在医学上,就有一定的含义,也有一定的运用范围,又与一般的语言不同。
一、病与证
病,有病名,有一定的病位,有一定的属性,其发生、发展基本上有一定的过程与规律,在《伤寒论》中病有三阳病、三阴病等。
证,是每一种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表现。譬如同是太阳病,初期是脉浮、发热、恶寒、头颈强痛等表证,而到了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时候,就会出现消渴、小便不利等里证。在《伤寒论》中除了表证、里证之外,还有桂枝证、柴胡证等名词。
二、伤 寒
有二义:一是广义的,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初起有发热恶寒的,也有无热恶寒的。发热恶寒的多发展为三阳病,无热恶寒的多发展为三阴病。二是狭义的,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的一种病型,与中风相对而言。如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阳明病有阳明中风、阳明中寒(见下注),少阳病有少阳中风、少阳伤寒。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也是如此。
三、中 风
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与伤寒相对的一种病型。
其命名的根据有二:一是风性疏泄与寒性凝敛相对。如太阳病有汗称中风,无汗称伤寒。二是指阳邪,与寒为阴邪相对。如大青龙汤证,无汗烦躁者为阳邪,为中风;身不痛但重,不烦躁者,对比之下为阴邪,为伤寒。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少阳病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阳邪,为中风;仅头痛发热、目不赤、不烦满者,相对的为阴邪,为伤寒。太阴病手足自温、不太热、不烦痛者为伤寒;四肢烦痛者,相对的为阳邪,为中风。由于那时还没有“寒化证”“热化证”这样的名词,所以少阴病和厥阴病同样也都是以寒化证为伤寒,热化证为中风。
四、阳明中寒
中寒这一名词,仅见于阳明病中,是与阳明中风相对而言。其胃阳素盛化热迅速者为中风,胃阳不盛化热迟缓,化燥费力者为中寒。因阳明病是胃家病,是里病,所以不叫伤寒而叫中寒(“中”字读平声)。
五、传、转属、转入、系在
传,是同一经病的深化。
转属,是病位和属性的变化。
“转属”和“传”不同,传之前的前驱期和传之后的典型症状期,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前后仍是一个病。而“转属”就不同了,转属之前是一经病,转属之后又是另一经病。虽然在现代医学看来,这可能是一种病的不同阶段,而在《伤寒论》中,则由于属性和治则的显然不同,就要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而成为两种病了。
转入,即转属。
系在,伤寒在还未转属别经之前,已经具备了转属别经的内在条件,出现了可能转属别经的苗头,叫作“系在某经”。譬如“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此为系在太阴”。就是说缓主内湿,手足不热而温,是脾阳不盛,这就具备了表热与太阴脾湿相搏,转变为太阴发黄的条件,所以叫“系在太阴”。
六、发汗、解表、解外、解肌
四者都是驱除表邪的意思,但其含义稍有不同。
发汗是吃药后必须温覆,必须达到出汗的目的。解表和解外虽然也都是以驱除表邪为目的,但是服药之后,听其自然不用温覆,也不一定必须出汗。表,是肤表,部位一定;外,是对里而言,除了里都是外,所以半表半里也可以叫作外,但不能叫作表。如“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都是。前之外,实际是表;后之外,实际是半表半里。解肌,是指邪在肌腠,专指表邪之表疏有汗者而言,是桂枝汤的专长。
七、和、和之
和,即无病。如“口中和”,即口中清爽,不燥不渴。“表和里实”,是无表证而里已成实。“荣气和”,是荣无病,“表未和”“里未和”“卫气不和”,是表里卫气处于病理状态。
和之,是指用小剂量的药物治之使之和,如“桂枝汤小和之”“微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比常规汗下为轻,故称和之。
八、口不仁
即口不和,是黏腻不清爽,但尚未至于燥渴。旧注解释为口不知味,不够恰当。
九、脏
若与腑对举,是指五脏。若不与腑对举,便是包括六腑在内的体内全部脏器。如“诸病在脏”(《金匮要略》)“脏无他病”“脏有寒”“脏结”“脏厥”“脏寒”等都是,这和《内经》“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和“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的“脏”字一样,都是广义的,是统指所有的脏腑而言。
十、胃
《伤寒论》中的胃,是指整个消化管道说的。譬如“胃家实”,胃而称家,显然不是仅仅指仓廪之官的胃。又如“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这显然是指的大肠。
十一、心下、心中
这是单指的胃,或胃的周围,不包括大肠、小肠。如“烦躁心下硬”,“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心下痞硬”等都是。
十二、血 室
即子宫。有的注家指为肝经,有的注家指为冲脉,都是有待商榷的。
十三、强
亢进的意思,是病理现象。如“荣弱卫强”“浮则胃气强”都是。
十四、少 气
《灵枢·五味篇》:“故谷不欲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气息微弱,不是短气。
十五、能 食
对“不能食”而言,是食欲正常。如“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十六、颇能食
是较能食、略能食、食欲尚可的意思。如“到后经中颇能食”。
十七、消谷善饥
即食欲亢进,是病理现象。如“合热则消谷善饥”。
十八、不能食
有二义:一是指食欲减退,如“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一是指厌食,如“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十九、小便利
即小便正常。与小便难、小便少相区别。如“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小便利者,大便当硬”。
二十、大便硬
即较坚硬的大便。有时是相对大便溏而言,即大便正常,不溏不薄能够成条,如“下利后当便硬”就是。
二十一、初头硬
即大便头尚能成硬,而后则都是溏粪。
二十二、燥 屎
是坚结干硬的粪块,极易致成肠梗阻,导致自身中毒等危症,如“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
二十三、下利、下利清谷
下利,即腹泻。虚寒性腹泻,并泻下未消化的食物,叫下利清谷。
二十四、热利下重
即里急后重的痢疾。
二十五、经、到经、过经、再经、行其经尽
与前所述传、转属有关:传,是同一经病的深化。转属,是病位和属性的变化;不但每一经病的前驱期进入定型期的“传”,可有大概的日数作参考,就是定型后的“转属”,也可以根据日数划分阶段来观察。大体是以六日为一过程,也叫“经”。第二过程终了,叫作“经尽”,进入第二过程,叫作“再经”。
二十六、寒
指寒痰、水饮。如“此本有寒分也”“膈上有寒饮”“此寒去欲解也”等都是。
二十七、哕
指膈痉挛,俗称打呃忒。与胃痉挛有呕的声音而无呕出物的干呕不同,也与噫气不同。
二十八、噫气、干噫
噫,同嗳,即嗳气。
二十九、太阳病如疟状
指发热恶寒之间歇发作者,是表邪已衰而未尽的现象。与寒时不热、热时不寒的往来寒热不同。
【本文选自《李克绍<伤寒解惑论>四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姜建国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