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试谈金匮伤寒脉之浮缓及病变

常其柏

声名鹊起
贵宾
注册
2013/01/23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40
声望
43
年龄
84
所在地
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新庙村
脉浮而缓,伤寒金匮俱有。伤寒论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阴脉何以与阳脉同等,是由于阳加于阴之所致也。伤寒三阳病有汗而三阴无病,即是阳加于阴,为阴不病的一个见证。(素问)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伤寒论太阳篇: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 ,其人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何以能食,不呕,即三阴不受邪?论中,谷气有时多谓阳气。因此,能食不呕,即为阳加于阴了。这个机制正是平脉法所谓: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入于经,其血乃成。总由脾能为胃行其津液,阴中有阳,三阴才无病。至于阴病的转变,就看阳加于阴,得汗的情况如何而定了。阳明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手足四肢诸阳之本。脉浮而缓,手足自温,为阳得复。阳得复,其阳明,而不愈,阳明病。原先,太阴病七八日,虽暴烦下利必自止,此之暴烦,也是有了阳复的转机。腐秽才得去。
在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篇中:亦有脉浮而缓。如: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此之脉浮而缓,是黄疸病,瘀热发黄的脉象。瘀热发黄,当是有热,因无汗,小便不利,热不得越。如论所说:阳明病,发热汗多,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事实上病在阴才是汗出不止的原因所在.很多动则出汗的人候其寸都沉微的.
内经有句话:阴争于内.阳挠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阳气注于阴.阴阳平等才能平衡.今阴气少.能承接的阳气变少.造成阳气多.这部分多出来的阳气就是以汗出的形式释放掉.以维持平衡
阳加于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运动的时候心脏提供的阳气加快.而阴不变所以就发热汗出
 
阴阳这东西如果不搞明白,确实饶人。阴有时候是里,有时是下,内,营,血,脏。因为描述概念和范畴不同,所以出现了这对名词。
把阳加之于阴和三阴搅一起,这是不是有点乱?
 
阴阳这东西如果不搞明白,确实饶人。阴有时候是里,有时是下,内,营,血,脏。因为描述概念和范畴不同,所以出现了这对名词。
把阳加之于阴和三阴搅一起,这是不是有点乱?
我的意思其实是出汗直接的原因是阳气多了.但这仅仅是直接原因.本因涉及多在阴.特别像那种经常出汗的人.汗与泄其实是阳在外与内的两种释放方式.出汗是人体藏不下阳气的表现
 
我的意思其实是出汗直接的原因是阳气多了.但这仅仅是直接原因.本因涉及多在阴.特别像那种经常出汗的人.汗与泄其实是阳在外与内的两种释放方式.
汗,没津液的人,阳气再足,出不了汗。
至于你说的阴中伏热是汗因,对也不对。伏热必须是在中上之阴,在下之阴有伏热,就走二阴了。
所以这个伏热如果按部位说在阳也不算错。
 
我觉得你们争论的是两个阶段。
阳加于阴而为汗,如果阴正常,那么阳不断的加之,就是汗出不止;如果阴很少了,阳再怎么加之也是枉然,还是无液以承,所以无汗。当然也有阳虚的无汗等等。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事实上病在阴才是汗出不止的原因所在.很多动则出汗的人候其寸都沉微的.
内经有句话:阴争于内.阳挠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阳气注于阴.阴阳平等才能平衡.今阴气少.能承接的阳气变少.造成阳气多.这部分多出来的阳气就是以汗出的形式释放掉.以维持平衡
阳加于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运动的时候心脏提供的阳气加快.而阴不变所以就发热汗出
阳加于阴的含义远非如此。
 
这里有个概念可能己经根深帝固.我无法说服别人.但我的观点还是要说一下.汗是阳气.不要以为水是液体而认为阴.营和卫也是阳气.阴阳以脉分.指实体..阴是脉及这条脉所属的区域.就像河流的流域一样.阳也如此.
在一条河流上建个坝.上流的水就溢出来了.出汗就是这个道理.是在于阴脉不通也.
阴阴都有行气的空间.空间减少而气量不变.就造成气的多余.空间减少其实就是脉络不通
 
最后编辑:
这里有个概念可能己经根深帝固.我无法说服别人.但我的观点还是要说一下.汗是阳气.不要以为水是液体而认为阴.营和卫也是阳气.阴阳以脉分.指实体..阴是脉及这条脉所属的区域.就像河流的流域一样.阳也如此.
在一条河流上建个坝.上流的水就溢出来了.出汗就是这个道理.是在于阴脉不通也.
呵呵,我不这样认为。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任何东东都含有阴阳。只是参照物的不同,而表现的属性就不一样。你说的汗是阳气并不准确,因该说阳热附着在汗里面被散出来。卫因是以气为功能表现,所以归属于阳。而营外现就是体液,所以归属于阴。在人体,阴阳是不可分离的,阴阳分离至少也会生病,而“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其实外邪致病的本质都是脉络不通造成的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血凝脉滞才是致病的真正原因
就像灵枢开篇九针十二原说的:欲以微针通其经脉.治病无非一个通字
 
最后编辑: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血凝脉滞才是致病的真正原因
就像灵枢开篇九针十二原说的:欲以微针通其经脉.治病无非一个通字
形气俱不足者,勿施以针,调以甘药。
发动机不行了,油路再通,也没用不是。
 
形气俱不足者,勿施以针,调以甘药。
发动机不行了,油路再通,也没用不是。
这是气的量不足.针之补泻在于调气.此种情况气太少.这边调过来那边就要气脱.调到那边去这边也会气脱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血络.看得见的堵塞.经曰.无问虚实.急取诛之
 
最后编辑:
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阳予之正,阴为之主。三阴为阴中之阴,三阳为阴中之阳。阳明篇中有: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以此,津液即谓阳气可知。三焦者,阳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伤寒,三焦即伤,阳气不通而微,故形冷而恶寒。这是不是阳不得入阴之病变。如津液不足,而阳加之,其人燥烦。所以少阳篇: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燥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三阴无汗,即无阳加于阴之病变。此已由张仲景确定。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平脉法: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伤寒难经以寸口脉候阳气.内经以寸口脉候阴.前者是单以手部之脉论.后者以三部九候而论.
寸口脉微尺脉紧用内经的话说已经是寸不应.尺应的情况了.其病在内
在伤寒中提到阳脉如何阴脉如何则指人迎(阳脉)寸口(阴脉).象太阳中风就是人迎浮寸口弱.
讲到以三阴三阳为名的脉则是不同部位的脉.如阳明脉.少阳脉.少阴脉
而以五脏命名的脉.都指寸口手太阴.脉形不同而己.如内经中所述的心脉肝脉脾脉
 
论中有: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汁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总由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四肢诸阳之本,阳之动,始于温。温,为阳欲盛。阳欲盛而阴加之,则阴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桂枝汤用了芍药能调和营卫以止汗。
 
如果能分六经讲讲汗就好了。
 
素问太阴阳明论第十九:黄帝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外,或从内,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歧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胀满闭塞,下为餮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曰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 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 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歧伯对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帝曰 :脾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 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