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临证实验录》误用真武汤案

师法仲圣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6/07/13
帖子
1086
获得点赞
429
声望
83
所在地
内蒙古呼伦贝尔
刘某,女,66岁,忻口村人。有痰饮夙疾,每届寒冬,便咳嗽哮喘。今春咳喘水肿,四肢厥冷,余用真武汤加姜、辛、味获愈。至冬,病发如故,卧床已月余矣,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卧。一身尽肿,目窠如水晶,腹胀甚,小便不利,四肢厥冷,唇舌青紫,边呈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略数。

西医诊断: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经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不效。余见水肿肢厥势甚,额面黧黑,色夭不泽,水踞火位,有克无生,知病入膏肓,殊难逆挽。然死里求生,扶危拯困,医之任也。惧招怨尤,坐视待毙,亦非余之秉性。遂拟真武汤加桂枝救之:

附子10g桂枝6g 白术15g 茯苓30g 白芍10g 生姜10片一剂

药后症状不减,次日复诊时,见床头放有啃残黄梨,询知口干思冷,痰量少,质稠不畅。至此,方知诊断有误,此非单纯阳虚水气不化,乃阳损及阴,阴阳两虚,水饮内停,复又化热之证也。拟真武汤合生脉饮,药未煎好,痰涌于喉,遂辞世矣。

按:观此案,姑且不论病入膏肓,为和缓不医之证。

就其症状分析,究系何证?从水肿、小便不利、四肢厥冷看,为阳虚水气不化。然阳虚水饮不化,应口不干,或口干不思饮,更不思冷,咳唾之痰涎应清冷稀沫,而非痰质黏稠。综合全症辨识,应属阳微阴竭,水饮内盛,兼有化热之证。口干思冷,痰稠不畅,此二症状,只要详细询问,不难得知,所憾者,余只看到阳虚水气不化一面,便复蹈故辙。设初诊时便阴阳双补,利水逐垢,或许尚可挽救。

鼓瑟不可胶柱,索骥岂能按图!教训之深,故而志之。

李映淮老师评语:从症状、年龄、病史看,确属危重之证,终将不治。究其死因:一、正衰邪盛,救治无效;二、诊断有误;三、用药欠妥,或药力不足,杯水车薪,缓不济急。

逐年冬季发病,病情无疑一年更比一年重,前者用真武汤病情好转,此次又水肿肢厥,仍为阳虚水饮不化。而脉数、痰稠思冷则为饮邪化热。痰稠思冷,询之即知,竟然疏忽,教训也。真武汤为治阳虚水饮不化之方,并非补剂,虚弱之体,应加人参,或合生脉饮为宜。
 
真武汤为治阳虚水饮不化之方,并非补剂
四逆汤也是如此。有人说[没事常喝四逆汤保健],让俺看,还不如参归黄芪建中汤。
<参归黄芪建中汤>
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35g 炙甘草10g 当归15g 党参20g 生姜12g 枣三枚 生麦芽12g
 
刘某,女,66岁,忻口村人。有痰饮夙疾,每届寒冬,便咳嗽哮喘。今春咳喘水肿,四肢厥冷,余用真武汤加姜、辛、味获愈。至冬,病发如故,卧床已月余矣,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卧。一身尽肿,目窠如水晶,腹胀甚,小便不利,四肢厥冷,唇舌青紫,边呈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略数。

西医诊断: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经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不效。余见水肿肢厥势甚,额面黧黑,色夭不泽,水踞火位,有克无生,知病入膏肓,殊难逆挽。然死里求生,扶危拯困,医之任也。惧招怨尤,坐视待毙,亦非余之秉性。遂拟真武汤加桂枝救之:

附子10g桂枝6g 白术15g 茯苓30g 白芍10g 生姜10片一剂

药后症状不减,次日复诊时,见床头放有啃残黄梨,询知口干思冷,痰量少,质稠不畅。至此,方知诊断有误,此非单纯阳虚水气不化,乃阳损及阴,阴阳两虚,水饮内停,复又化热之证也。拟真武汤合生脉饮,药未煎好,痰涌于喉,遂辞世矣。

按:观此案,姑且不论病入膏肓,为和缓不医之证。

就其症状分析,究系何证?从水肿、小便不利、四肢厥冷看,为阳虚水气不化。然阳虚水饮不化,应口不干,或口干不思饮,更不思冷,咳唾之痰涎应清冷稀沫,而非痰质黏稠。综合全症辨识,应属阳微阴竭,水饮内盛,兼有化热之证。口干思冷,痰稠不畅,此二症状,只要详细询问,不难得知,所憾者,余只看到阳虚水气不化一面,便复蹈故辙。设初诊时便阴阳双补,利水逐垢,或许尚可挽救。

鼓瑟不可胶柱,索骥岂能按图!教训之深,故而志之。

李映淮老师评语:从症状、年龄、病史看,确属危重之证,终将不治。究其死因:一、正衰邪盛,救治无效;二、诊断有误;三、用药欠妥,或药力不足,杯水车薪,缓不济急。

逐年冬季发病,病情无疑一年更比一年重,前者用真武汤病情好转,此次又水肿肢厥,仍为阳虚水饮不化。而脉数、痰稠思冷则为饮邪化热。痰稠思冷,询之即知,竟然疏忽,教训也。真武汤为治阳虚水饮不化之方,并非补剂,虚弱之体,应加人参,或合生脉饮为宜。

  高龄及久病,多为阴阳两虚,只是偏重的方面和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一般用药都要适当的阴阳兼顾。

  我个人认为,治疗阴阳两虚的水湿痰饮之症,
  一、首先选择温阳利水的方剂:
    1、少阴病,肾阳虚水气上逆者,用[真武汤];
    2、太阴病,脾阳虚水湿泛滥者,用[苓桂术甘汤];
    3、太阴少阴合病,脾肾阳虚水湿为患者,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4、兼有表证:发热脉浮,头痛颈痛,停饮气冲,口渴尿少,水入则吐者,用[五苓散]。
  二、如果阴虚也比较重,就要同时顾护阴液,选择对证的滋阴利水方剂合用:
    1、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
    2、心脾血虚者,合[炙甘草汤];
    3、肝肾精亏者,合[六味地黄汤];
    4、肺胃阴虚,舌红呕逆者,合[麦门冬汤]。
  三、对证加减:
    1、头痛吐水者,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腹满痰多者:去大枣、或改用山药;同时加姜半夏、或合[二陈汤]。
 
真武汤为治阳虚水饮不化之方,并非补剂
四逆汤也是如此。有人说[没事常喝四逆汤保健],让俺看,还不如参归黄芪建中汤。
<参归黄芪建中汤>
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35g 炙甘草10g 当归15g 党参20g 生姜12g 枣三枚 生麦芽12g

  有道理,俗话说:“干锅熬汤,不宜火旺”,温而不补,利而不滋,只点火不加油,是短期纠偏的用药方法,缺乏可持续性,不适合长期的体质调养。

  对于没有营养过剩、血瘀痰阻、肥胖阴实,而是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兼有情志不舒的体质,调理宜本着“舒肝解郁、温中健脾、益气养血”的原则。

  我觉得下面这个方子可以一试:

  一、基本方:[小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山药,将饴糖换成麦芽:
    桂枝9克,白芍18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克(3枚,入汤剂先撕开),炒麦芽15克;党参9 克,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柴胡6克,炒枳壳9克;生山药15克。
    (共12味药,重132克)

  二、加减法:
    1、增强益气效果,或有消化溃疡者,加炙黄芪9克;
    2、增强养血效果,或有血虚头晕者,加全当归6克;
    3、增强滋阴效果,或有舌红干咳者,加麦门冬12克;
    4、增强温阳效果,或脾胃虚寒重者,加姜桂至12克;
    5、增加祛痰效果,或有痰多呕逆者,加制半夏9克。
    6、表虚自汗易感,或过敏性鼻炎者,合[玉屏风散](即加炙黄芪12克、防风6克)。

  三、服用法:
    做成药馒头:
    1、以上一剂药打成细粉(重约120克),与500克面粉和5克酵母粉混合;
    2、掺入300毫升清水,揉成面团,搭上湿布静置10分钟,然后将面团搓成长条;
    3、均匀地将面条切成21段,成为馒头坯子,摆到刷过油的蒸笼屉上,馒头坯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4、将蒸笼屉放到盛足底水的蒸锅里,点火将底水烧至50-60度,以不烫手为度,然后盖上蒸锅顶盖进行发酵;
    5、发酵50分钟左右后,开大火将底水烧沸,然后略微减小一点火力,开始蒸馒头,大约蒸10-12分钟后关火;
    6、取出蒸笼屉,让蒸熟的药馒头自然放凉,然后将它们装入保鲜盒或保鲜袋,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速冻储藏。
    做好的药馒头,每个中含主粮(面粉)约半两(24克),药粉约6克。
    每顿饭吃一个,蒸热透之后食用,每制作一次(一剂),可供7日量。

    味道应当不错,既有桂枳的辛香、又有草枣的甘甜、还有干姜的微辣。
 
最后编辑:
  有道理,俗话说:“干锅熬汤,不宜火旺”,温而不补,利而不滋,只点火不加油,是短期纠偏的用药方法,缺乏可持续性,不适合长期的体质调养。

  对于没有营养过剩、血瘀痰阻、肥胖阴实,而是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兼有情志不舒的体质,调理宜本着“舒肝解郁、温中健脾、益气养血”的原则。

  我觉得下面这个方子可以一试:

  一、基本方:[小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山药,将饴糖换成麦芽:
    桂枝9克,白芍18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克(3枚,入汤剂先撕开),炒麦芽15克;党参9 克,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柴胡6克,炒枳壳9克;生山药15克。
    (共12味药,重132克)

  二、加减法:
    1、增强益气效果,或有消化溃疡者,加炙黄芪9克;
    2、增强养血效果,或有血虚头晕者,加全当归6克;
    3、增强滋阴效果,或有舌红干咳者,加麦门冬12克;
    4、增强温阳效果,或脾胃虚寒重者,加姜桂至12克;
    5、增加祛痰效果,或有痰多呕逆者,加制半夏9克。

  三、服用法:
    做成药馒头:
    1、以上一剂药打成细粉(重约120克),与500克面粉和5克酵母粉混合;
    2、掺入300毫升清水,揉成面团,搭上湿布静置10分钟,然后将面团搓成长条;
    3、均匀地将面条切成21段,成为馒头坯子,摆到刷过油的蒸笼屉上,馒头坯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4、将蒸笼屉放到盛足底水的蒸锅里,点火将底水烧至50-60度,以不烫手为度,然后盖上蒸锅顶盖进行发酵;
    5、发酵50分钟左右后,开大火将底水烧沸,然后略微减小一点火力,开始蒸馒头,大约蒸10-12分钟后关火;
    6、取出蒸笼屉,让蒸熟的药馒头自然放凉,然后将它们装入保鲜盒或保鲜袋,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速冻储藏。
    做好的药馒头,每个中含主粮(面粉)约半两(24克),药粉约6克。
    每顿饭吃一个,蒸热透之后食用,每制作一次(一剂),可供7日量。

    味道应当不错,既有桂枳的辛香、又有草枣的甘甜、还有干姜的微辣。
肯定美味!哈哈!先抄下!
 
  有道理,俗话说:“干锅熬汤,不宜火旺”,温而不补,利而不滋,只点火不加油,是短期纠偏的用药方法,缺乏可持续性,不适合长期的体质调养。

  对于没有营养过剩、血瘀痰阻、肥胖阴实,而是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兼有情志不舒的体质,调理宜本着“舒肝解郁、温中健脾、益气养血”的原则。

  我觉得下面这个方子可以一试:

  一、基本方:[小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山药,将饴糖换成麦芽:
    桂枝9克,白芍18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克(3枚,入汤剂先撕开),炒麦芽15克;党参9 克,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柴胡6克,炒枳壳9克;生山药15克。
    (共12味药,重132克)

  二、加减法:
    1、增强益气效果,或有消化溃疡者,加炙黄芪9克;
    2、增强养血效果,或有血虚头晕者,加全当归6克;
    3、增强滋阴效果,或有舌红干咳者,加麦门冬12克;
    4、增强温阳效果,或脾胃虚寒重者,加姜桂至12克;
    5、增加祛痰效果,或有痰多呕逆者,加制半夏9克。

  三、服用法:
    做成药馒头:
    1、以上一剂药打成细粉(重约120克),与500克面粉和5克酵母粉混合;
    2、掺入300毫升清水,揉成面团,搭上湿布静置10分钟,然后将面团搓成长条;
    3、均匀地将面条切成21段,成为馒头坯子,摆到刷过油的蒸笼屉上,馒头坯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4、将蒸笼屉放到盛足底水的蒸锅里,点火将底水烧至50-60度,以不烫手为度,然后盖上蒸锅顶盖进行发酵;
    5、发酵50分钟左右后,开大火将底水烧沸,然后略微减小一点火力,开始蒸馒头,大约蒸10-12分钟后关火;
    6、取出蒸笼屉,让蒸熟的药馒头自然放凉,然后将它们装入保鲜盒或保鲜袋,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速冻储藏。
    做好的药馒头,每个中含主粮(面粉)约半两(24克),药粉约6克。
    每顿饭吃一个,蒸热透之后食用,每制作一次(一剂),可供7日量。

    味道应当不错,既有桂枳的辛香、又有草枣的甘甜、还有干姜的微辣。
补充几条加减法:
肠胃湿热合半夏泻心汤,
下焦有湿合当归芍药散,
心火旺加黄芩制军。
 
残灯余火,非一个生脉饮可以救治的

观此案,倒是可以提醒我们面对险重之证,要对病的深浅以及自己的诊治水平有足够清醒认识。

对每个医生来说都先要搞清楚可治与不可治
 
残灯余火,非一个生脉饮可以救治的

观此案,倒是可以提醒我们面对险重之证,要对病的深浅以及自己的诊治水平有足够清醒认识。

对每个医生来说都先要搞清楚可治与不可治
对,病人已经不行了只能听天由命。咱们是中医人,不是神。
 
残灯余火,非一个生脉饮可以救治的

观此案,倒是可以提醒我们面对险重之证,要对病的深浅以及自己的诊治水平有足够清醒认识。

对每个医生来说都先要搞清楚可治与不可治
精诚的医者面对病家的如此危难,当先言明预后而全力施治,自己不能治亦当推荐贤能大医。
孟河四大家之一的马培之进京为慈禧太后诊病,
慈禧见识其医力之后,命其为胞妹治癫疾,
马培之明言此病不可治,但仍然开具了处方,
一月之后,慈禧胞妹病逝,有谗言指责马培之,但慈禧太后并未降罪。
 
精诚的医者面对病家的如此危难,当先言明预后而全力施治,自己不能治亦当推荐贤能大医。
孟河四大家之一的马培之进京为慈禧太后诊病,
慈禧见识其医力之后,命其为胞妹治癫疾,
马培之明言此病不可治,但仍然开具了处方,
一月之后,慈禧胞妹病逝,有谗言指责马培之,但慈禧太后并未降罪。
:080:
说明这是一个明白的医生
 
补充几条加减法:
肠胃湿热合半夏泻心汤,
下焦有湿合当归芍药散,
心火旺加黄芩制军。
还有一种常用的加减法疏忽了,现已加上:
6、表虚自汗易感,或过敏性鼻炎者,合[玉屏风散](即加炙黄芪12克、防风6克)。
 
补充几条加减法:
肠胃湿热合半夏泻心汤,
下焦有湿合当归芍药散,
心火旺加黄芩制军。
基本方里面已经包含[苓桂术甘汤]和[理中汤]
如果加味半夏、麦冬,就等于合[麦门冬汤],但麦冬必须重用;
加味半夏、黄芩,就含有了[柴胡桂枝汤],不过柴胡用量应加倍,白芍用量应减半才名副其实。
 
此案阴病阳脉,按理仍有可图。楼主四诊不够细致,治法也单调了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