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3/24
- 帖子
- 1498
- 获得点赞
- 301
- 声望
- 63
一 、凡小儿面黄肌瘦,懒食口臭,所吐多为酸粘之物,眼胞浮肿者,为伤食吐。由乳食过度,胃脘壅塞而然。宜以和胃导滞为主:方用青皮、陈皮、只壳、川朴、槟榔、大黄、山查各一钱,菔子为引,水煎。
二 、凡小儿朝食暮吐,乳食不化,四肢发凉,面白唇青者为虚寒吐。由元阳不足,灶底无火而然。宜以壮阳健脾为主:方用肉桂一钱,附片五分,丁香、砂仁、川朴。木香各一钱,灶心土为引,水煎。
三 、凡小儿食入即吐,酸臭难闻,大渴饮水,唇焦溺赤者为实火。由邪热冲胃,谷不得入而然。宜以滋阴降火为主:方用栀子一钱,川连五分,黄柏、黄芩、丹皮、青皮、枳壳、木通各一钱,山查为引水煎。
四 、凡小儿腹中忽痛忽止,唇口或红红白,频吐清涎者为虫吐,其因有二,不可不审。
(一)因小儿过食肥甘,热蕴胃中,虫被热蒸而吐者有之,方用使君子、槟榔、贯仲、鹤虱、大黄、苦楝根皮各一钱,水煎。
(二)因小儿贪食生冷,寒气入胃,逼虫不安而吐者,方用党参、白术、砂仁木香、乌枚各一钱,水煎。
五 、凡小儿频泻夹脓、味臭、腹热、胀满疼痛,小便赤濇者为伤乳泻。因乳食过饱,损伤脾胃而成。宜以化拿消胀为主;方用青皮、云苓、槟榔、山查、建粬各一钱,菔子为引水煎。
六 、凡小儿泻泄清沫,肚胀肠鸣,面色淡白,四肢麻冷者为寒泻。由于过食生冷以致寒凝而然,宜以温中止泄为主。方用白术、砂仁、诃子、川朴、白蔻各一钱,干姜为引,水煎。
七 、凡小儿暴注下迫,泄多黄水,口渴心烦,小便色赤者为热泻。由于小儿脏腑积热,外伤暑气而然。宜以清热利水为主。方用胡连、黄芩、木通、泽夕各一钱,灯心为引,水煎。
八、 凡小儿完谷不化,整吃整出,肚腹胀满,四肢浮肿者为飱泄。由于脾土不健,中气下陷而成。宜以壮阳健脾为主。方用吴茱萸、砂仁、肉桂、云苓各一钱,水煎。
九 、凡小儿频泻清水,肚胀肠鸣,遍体虚肿,小便短少者为水泄。由于脾胃湿盛,水谷不分而成。宜以健脾利水为主。方用白术、云苓、砂仁、故纸、猪苓、泽夕、车前子各一钱,灶心土为引,水煎。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61页上)
二 、凡小儿朝食暮吐,乳食不化,四肢发凉,面白唇青者为虚寒吐。由元阳不足,灶底无火而然。宜以壮阳健脾为主:方用肉桂一钱,附片五分,丁香、砂仁、川朴。木香各一钱,灶心土为引,水煎。
三 、凡小儿食入即吐,酸臭难闻,大渴饮水,唇焦溺赤者为实火。由邪热冲胃,谷不得入而然。宜以滋阴降火为主:方用栀子一钱,川连五分,黄柏、黄芩、丹皮、青皮、枳壳、木通各一钱,山查为引水煎。
四 、凡小儿腹中忽痛忽止,唇口或红红白,频吐清涎者为虫吐,其因有二,不可不审。
(一)因小儿过食肥甘,热蕴胃中,虫被热蒸而吐者有之,方用使君子、槟榔、贯仲、鹤虱、大黄、苦楝根皮各一钱,水煎。
(二)因小儿贪食生冷,寒气入胃,逼虫不安而吐者,方用党参、白术、砂仁木香、乌枚各一钱,水煎。
五 、凡小儿频泻夹脓、味臭、腹热、胀满疼痛,小便赤濇者为伤乳泻。因乳食过饱,损伤脾胃而成。宜以化拿消胀为主;方用青皮、云苓、槟榔、山查、建粬各一钱,菔子为引水煎。
六 、凡小儿泻泄清沫,肚胀肠鸣,面色淡白,四肢麻冷者为寒泻。由于过食生冷以致寒凝而然,宜以温中止泄为主。方用白术、砂仁、诃子、川朴、白蔻各一钱,干姜为引,水煎。
七 、凡小儿暴注下迫,泄多黄水,口渴心烦,小便色赤者为热泻。由于小儿脏腑积热,外伤暑气而然。宜以清热利水为主。方用胡连、黄芩、木通、泽夕各一钱,灯心为引,水煎。
八、 凡小儿完谷不化,整吃整出,肚腹胀满,四肢浮肿者为飱泄。由于脾土不健,中气下陷而成。宜以壮阳健脾为主。方用吴茱萸、砂仁、肉桂、云苓各一钱,水煎。
九 、凡小儿频泻清水,肚胀肠鸣,遍体虚肿,小便短少者为水泄。由于脾胃湿盛,水谷不分而成。宜以健脾利水为主。方用白术、云苓、砂仁、故纸、猪苓、泽夕、车前子各一钱,灶心土为引,水煎。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61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