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小儿秋季腹泻近案。

阳春肽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2/21
帖子
2165
获得点赞
1392
声望
113
2016年9月20日,杨,男,4岁,腹泻水样便二天,伴发热,汗出热不解,恶心呕吐,身倦无力,用西药治疗无效。
PE:T39度,舌淡红,苔黄白,双脉浮滑。
病机:少阳阳明府热证。
处方:大柴胡十石膏葛根黄连x2剂
后访愈。

2016年9月15晚,黄,男,3岁,腹泻水样便5天,伴恶心呕吐,在市一医院输了五天液无较,因小孩未來,只有他奶奶来,故舌象脉象未见。
病机:胃热脾寒
处方:甘草泻心汤十葛根x1剂。
第二天早上回,服了一二次就愈,就是那药太苦了。
 
先生于经方娴熟于心
学习
 
2016年9月20日,杨,男,4岁,腹泻水样便二天,伴发热,汗出热不解,恶心呕吐,身倦无力,用西药治疗无效。
PE:T39度,舌淡红,苔黄白,双脉浮滑。
病机:少阳阳明府热证。
处方:大柴胡十石膏葛根黄连x2剂
后访愈。

2016年9月15晚,黄,男,3岁,腹泻水样便5天,伴恶心呕吐,在市一医院输了五天液无较,因小孩未來,只有他奶奶来,故舌象脉象未见。
病机:胃热脾寒
处方:甘草泻心汤十葛根x1剂。
第二天早上回,服了一二次就愈,就是那药太苦了。

  来学习阳老师分享的验案。

  试分析一下:
  案一病程2天、发热汗出不解,恶心呕吐,苔黄白,双脉浮滑,故为里实发热,实证泻之,方用[大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易甘草为石膏;
  而案二病程已经5天,且连续输液5天,本是积滞实症,也变成寒热错杂,半虚半实了。脾主水湿运化,输液过度、寒湿首先伤及脾阳,故而胃热脾寒。其奶奶也未述有发热的症状,所以选[甘草泻心汤]寒热之药并用、清补之法同施,外加葛根透热止利。

  案例二阳老师仅凭患儿奶奶口述就能准确辨别虚实寒热,一剂而愈,真是经验丰富,佩服。


  请教阳老师,初秋季节腹泻多发,尤其小儿,是不是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呢:
  一、夏天人体阴液消耗较大,初秋尚未恢复,胃无阴而不纳,所以脾胃运化能力还比较弱;
  二、秋季肺脏当令,金气肃降,体表阳气内收,人的食欲开始旺盛起来,容易不小心吃得过多,尤其是自控能力很弱的儿童;
  三、阳气进入体内,加上食量变大,使内脏热量增加;而天气渐寒,毛孔开始闭合,腠理变得紧致,不利于内脏热量的散发。人体内外的通透性降低,从而易发生郁热积滞、引起腹泻;
  四、初秋各种水果、水产品开始大量上市,人们过食生冷、不洁食物而引发腹泻。
 
想知道第二例从哪里可以看出是脾寒胃热?
 
  来学习阳老师分享的验案。

  试分析一下:
  案一病程2天、发热汗出不解,恶心呕吐,苔黄白,双脉浮滑,故为里实发热,实证泻之,方用[大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易甘草为石膏;
  而案二病程已经5天,且连续输液5天,本是积滞实症,也变成寒热错杂,半虚半实了。脾主水湿运化,输液过度、寒湿首先伤及脾阳,故而胃热脾寒。其奶奶也未述有发热的症状,所以选[甘草泻心汤]寒热之药并用、清补之法同施,外加葛根透热止利。

  案例二阳老师仅凭患儿奶奶口述就能准确辨别虚实寒热,一剂而愈,真是经验丰富,佩服。


  请教阳老师,初秋季节腹泻多发,尤其小儿,是不是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呢:
  一、夏天人体阴液消耗较大,初秋尚未恢复,胃无阴而不纳,所以脾胃运化能力还比较弱;
  二、秋季肺脏当令,金气肃降,体表阳气内收,人的食欲开始旺盛起来,容易不小心吃得过多,尤其是自控能力很弱的儿童;
  三、阳气进入体内,加上食量变大,使内脏热量增加;而天气渐寒,毛孔开始闭合,腠理变得紧致,不利于内脏热量的散发。人体内外的通透性降低,从而易发生郁热积滞、引起腹泻;
  四、初秋各种水果、水产品开始大量上市,人们过食生冷、不洁食物而引发腹泻。
你分析的很仔细,也很好,但这里我只按伤寒论的治疗,案一: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据访,除发热有反复外,泻服完一剂就止了,案二:伤寒中风…其人下利一曰十余行,各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我是学西医出身,西医认为秋季小儿复泻,是病毒性腹泻,肠粘膜损伤,所以抗生素无效,而肠粘膜修复好,要七天以后,中医只要辨证准确,大有优势…
 
你分析的很仔细,也很好,但这里我只按伤寒论的治疗,案一: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据访,除发热有反复外,泻服完一剂就止了,案二:伤寒中风…其人下利一曰十余行,各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我是学西医出身,西医认为秋季小儿复泻,是病毒性腹泻,肠粘膜损伤,所以抗生素无效,而肠粘膜修复好,要七天以后,中医只要辨证准确,大有优势…

一个不发热,呕是胃热上冲,下利是脾寒,中焦升降失常,故选用甘草泻心汤,看看158条吧。

非常感谢阳老师如此详细的指导,受益匪浅,记下了。
 
  来学习阳老师分享的验案。

  试分析一下:
  案一病程2天、发热汗出不解,恶心呕吐,苔黄白,双脉浮滑,故为里实发热,实证泻之,方用[大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易甘草为石膏;
  而案二病程已经5天,且连续输液5天,本是积滞实症,也变成寒热错杂,半虚半实了。脾主水湿运化,输液过度、寒湿首先伤及脾阳,故而胃热脾寒。其奶奶也未述有发热的症状,所以选[甘草泻心汤]寒热之药并用、清补之法同施,外加葛根透热止利。

  案例二阳老师仅凭患儿奶奶口述就能准确辨别虚实寒热,一剂而愈,真是经验丰富,佩服。


  请教阳老师,初秋季节腹泻多发,尤其小儿,是不是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呢:
  一、夏天人体阴液消耗较大,初秋尚未恢复,胃无阴而不纳,所以脾胃运化能力还比较弱;
  二、秋季肺脏当令,金气肃降,体表阳气内收,人的食欲开始旺盛起来,容易不小心吃得过多,尤其是自控能力很弱的儿童;
  三、阳气进入体内,加上食量变大,使内脏热量增加;而天气渐寒,毛孔开始闭合,腠理变得紧致,不利于内脏热量的散发。人体内外的通透性降低,从而易发生郁热积滞、引起腹泻;
  四、初秋各种水果、水产品开始大量上市,人们过食生冷、不洁食物而引发腹泻。
因也!
 
虽是秋季腹泻,不同患者症状不同,随症治之。以前我儿子秋季腹泻,我也感染了,记得第一天就是突然感觉有一股气往上冲呕吐,第二天才开始腹泻,水泄。去西医院各种止泻药吃过无效,医师就说,秋季腹泻就这样,大概一周才能好。有一次喝口服补液盐,喝的太猛,结果一下子就吐了出来。 现在才明白,用泻心汤类,应该一天能好。
 
应用伤寒论word版检索了一下,条文中出现的下利:
1、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3、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4、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5、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6、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7、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8、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9、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10、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1、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2、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13、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14、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5、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16、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17、
 四逆散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七,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18、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19、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20、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21、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22、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23、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24、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25、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26、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27、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28、
下利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
29、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30、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31、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不呕者,属葛根汤证。
32、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属生姜泻心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属大柴胡汤。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属四逆汤证。
33、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属甘草泻心汤。
34、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35、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属小承气汤。
36、
太阳病,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则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属十枣汤。
37、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属大柴胡汤证。
38、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七,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39、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40、
 
最后编辑:
2016年9月20日,杨,男,4岁,腹泻水样便二天,伴发热,汗出热不解,恶心呕吐,身倦无力,用西药治疗无效。
PE:T39度,舌淡红,苔黄白,双脉浮滑。
病机:少阳阳明府热证。
处方:大柴胡十石膏葛根黄连x2剂
后访愈。

2016年9月15晚,黄,男,3岁,腹泻水样便5天,伴恶心呕吐,在市一医院输了五天液无较,因小孩未來,只有他奶奶来,故舌象脉象未见。
病机:胃热脾寒
处方:甘草泻心汤十葛根x1剂。
第二天早上回,服了一二次就愈,就是那药太苦了。
杨姓男孩能用白虎汤吗
 
杨姓男孩能用白虎汤吗
我个人觉得不宜。
[白虎汤]清阴明气分壮热,其证“口干舌燥,烦渴引饮,面赤多汗,大便干结如栗”,可能不适合恶心呕吐、热利水泻。

《伤寒论》中白虎汤有3条经文:
  ◆伤寒,脉浮滑。(176)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219)
  ◆伤寒,脉滑而厥者。(35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