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陈潮祖教授文章-中医中药是否还能存在?

九龙神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3/24
帖子
1498
获得点赞
304
声望
63
中医中药是否还能存在
成都中医药大学 陈潮祖

前 言

我有幸拜读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先生“告别中医中药”两篇“奇文”。此文一出,令人震惊,大有炸平衡山,使之灰飞烟灭之势;中医中药,面临灭顶之灾,退出历史舞台,近在咫尺了。从张先生罗织的罪名来看,中医中药蒙骗人民长达四千余年,犯了十恶不赦大罪,为了不再受其蒙骗,必须张先生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登高一呼,将害人的“伪科学”从其医学界清除干净,才能确保人民不受其害。张先生这一“伟大功绩”,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发明奖而功耀千秋,为祖国争光;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诽谤医学奖而名声扫地,人所不齿。

在下属于张先生所谓的“庸众”之一,不揣冒昧,想对“伟大学者”谈点一孔之见。请你继续大放厥词,为获得“诺贝尔诽谤医学奖”而奋斗到底,成为一代“美名”昭著文豪。

撰写本文,某些方面难免要与西方医学进行比较,才能与张先生辨明是非,可能措词欠当,希望西医同仁谅解。

一 自我简介
在下从事中医工作已历58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教学40年,临证实践50年。从1962年起,44年以来,研究中医论述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治疗法则、依法组方、随证遣药学理,及其几个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写成了《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于197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以后,已历时31个春秋,经过先后四次出版,10次印刷,已逾40万册;目前仍在修改,准备第五次出版。撰写此书目的,在于总结中 医医理,使其深化;在西风东践,我国自然科学已先后为西方取代,西医已经成为我国主流,中医中药能否幸存而寻求答案,衡量是否仍能继续流传下去,成为世界医学组成部分,造福人民。


二 中西医学,有何异同

1、中西医学,相同之处
中医理论是将天人相应整体观和人体自身整体观,分为阴阳两类,贯穿于一切组织结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之中。早在四千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个部分。该书采用问答形式,全面论述了人与外界气候的寒、热、燥、湿变化,人体自身情绪变化,令人生病的致病机理;论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流动于脏腑形骸的精、气、血、津、液五类物质的摄纳、生化、运行、外泄的正常生理,异常变化,及与五脏六腑间的关系,均与西方医学大同小异。相同之处,在于均以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精气血津液五类流动物质为其基础,五类物质的生化输泄,均与五脏息息相关;五类流动物质,均由心系血管与脉外组织间隙两条通路环流全身,成为五脏功能活动的能源,新陈代谢的场所;均以大脑统帅各系,成为发号施令中枢,故在治疗方面,能够达到异曲同工目的。不同方面,在于西医是以仪器检查为其依据,阐述病理,较为直观,易于掌握;中医是凭逻辑推理,易学难精,较难掌握。

2、中西医学,有何差异
经过44年反复思考,从中得出以下结论:在器质病变与急性热病方面,中医不如西医,特别是在器质病变方面,中医望尘莫及;但在功能疾病与病毒疾病方面,中医仍然暂居优势,西方医药不能取代中医中药。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几千年实践中升华出来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是医理与哲理结合形成的学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用望、闻、问、切四诊所获证象进行理性思维,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来的病机结论,据以施治。可以肯定的说,西医也有不足之处。在西医还不能取代中医的医理与哲学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模式情况下,中医中药还有存在的必要。美国医学位居世界前矛,美国政府尚且允许在其国内开办数以十计中医学校,证明西医的确仍有许多功能性病变不能很好的解决,值得张功耀先生深思。

张先生说:“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无论从战争的角度,还是从日常保健的角度,全世界都可以没有土著旧医,却不能没有西医”,将“整个国家的命运,为中医的苟延作赌注”。请张先生不要不顾事实,诬陷中医。请问:有哪些中医说过不要西医?不久之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在重申中西医学并重的方针,你却视而不见。
西方医学虽然经历了漫长岁月。约在三百年前,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两百年前,中医已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但是美国一位总统却因身患天花,使用放血疗法而死,证明西医当时对于传染病的认识还一无所知。直到显微镜问世以后,西医凭借这一科技成就,观察到了空气中存在着众多致病生物和人体各部细微结构之后,才在病因学与器质病变方面超过了中医。


西医至今,仍有不足

1、致病因素方面:西医在病因认识方面,也有许多病因未臻完善。中医在气候和情志变化病因方面,则有详尽的论述。从《黄帝内经》开始,运用抽象思维模式,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七情病因学说。这一认识是经长期观察,发现外寒侵体、内伤七情,都可导致人体经隧痉挛、紧张,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得出结论,确有客观依据,不是无稽之谈。

张功耀先生认为用理性思维方式得来的结论,纯属子虚乌有,直斥中医为伪科学,应予以否定。

建议张先生多学几遍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他在《矛盾论》中,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转化、对立统一等等;在《实践论》中,提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都是通过分析事物现象而得出结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
张功耀先生说:“中医也完全不是理学,理性科学以完全形式化推理为特征”。

中医完全形式化的推理特征,就是“阴阳”。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从《内经》开始就源于哲学思维,与《矛盾论》、《实践论》的思维模式颇为相似。由于中医阴阳学说赋予了一切事物的属性,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可以作为辨证论治依据。难道只有社会科学才能应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自然科学在没有实验依据情况下,就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医是从几千年的实践中来,难道古人经过几千年验证的理论,就凭你那点儿中医中药知识就能全盘否定?

2、中西医对于空气进入体内,如何运行?存在分歧。

西医认为大气进入肺系以后,是以气血交换形式从肺脏进入心系血络,随血运行。

中医理论,除人体结构是以“剖而视之”为其依据以外,其余所有病因学说,生理功能,病理论述各个方面,均据患者呈现的证象,得出结论。在四千年前成书的《灵枢》,就有营卫生会、决气、卫气、卫气行、卫气失常、五乱、胀论等众多篇幅,专门讨论气的摄纳、运行、逆乱等论述。是在《灵枢》成书之前,经过长期观察,患者每呈胀痛现象,证明确有气体行于脉外间隙之间,得出下述结论,大气进入肺系之后,除有部分进入血络,行于血内;尚有部分进入三焦,与水液行脉外。

《灵枢&S226;卫气》篇云:“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在此阐明大气进入肺系以后,其中部分是从肺脏进入心系血络;其余部分,是从鼻窍窦孔,肺脏间隙,或因进入血络之气又从脉内浮于脉外,进入三焦,在全身管道夹层及其一切组织间隙,与营气在血管内外两条通路运行全身,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至于分别行于血脉内外之气,一称营气,一称卫气,有其不同涵义。行于脉内之气,是与脾肾两系进入血络的精液同行,因有营养全身作用,所以称为营气。行于脉外之气,是在脾肾两系精液进入三焦与清气汇合之后,有外护体表,内固营阴功能,称为卫气。中西医的分歧,存在分道扬镳。


三 中医中药是否还能存在?

1、 在病因方面:
中医早在《灵》、《素》书中,就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论述,有理有据。本来气候变化,只有风暑湿燥寒五种常气,成为致病因素之后,应该只有风暑湿燥寒五种异气。《内经》却将疫毒侵入人体所生急性热病,称之为火,列入其中。却在数千年后,经过西医镜检,证实确有疫毒存在。难道其它五种病因是从推测中来,就无客观的依据?

2、在人体结构方面:
中医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精气血津液流动物质论述,与西医基本相同。《灵枢&S226;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难道西医以现代解剖为据就是科学;中医因以四千年前的解剖为据,就是伪科学?不要忘记,西医使用的解剖名词,也是清代中医翻译过去的。

3、在体内物质运行方面:
西医论述一切流动物质,是从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条道路环流全身;中医在几千年前所说体内一切流动物质,是从血管之内和血管之外的少阳三焦两条通路环流,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无端,就与西医论述基本相似,难道西医就有科学依据,中医就是无稽之谈?

4、在统帅五脏方面:
中医《内经》是以五脏为其主体,通过肝系筋膜构成的管道将五脏与五腑、五体、五官相联,成为五大系统;再由脑膜延伸出来的脑筋和少阳三焦膜原腠理将五系连为一体,成为六脏六腑,十二正经。《内经》为了便于论述,将脑系一脏一腑分属心肝两系。在将脑膜归属心系以后,称为心包(是指脑外包膜),三焦归属肝系以后,才称五脏六腑。其实仍以心包与三焦为表里,仍称脑为元神之府,统帅五系,成为发号施令中枢。这种系统分类与西医所分系统大体相同。不同之处西医是把肝系归入消化系统(脾系),中医则将西医生殖系统归属肾系,而将西医神经系统一分为二,将脑膜归属心系,西医称为脑膜炎,中医则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神经归入肝系,急性热病引起痉挛,西医称为脑膜刺激征,中医则称为肝风内动。请问张先生:西医因有解剖依据,就是科学,中医也以解剖为其依据,只因代远年湮,论述简略,就是伪科学?

张先生说中医理论毫无根据。为何这一数千年的理论,竟能与现代西医理论大体相同,仅有功能分类不同。中医说三焦是由膜原和膜外间隙组成,是清气、水津、精微物质汇合之区;西医则说淋巴系统是体内所有水、液、营养物质新陈代谢之所。虽然名称不同,为何实质那么近似?

5、中医对卫气病变的论述
中医所说少阳三焦,是由肝系膜原与膜外间隙组成,膜外间隙,称为腠理,是卫气、水津、精、液运行全身之路,由于组织间隙,遍布全身,相互连通,无所约束,且与水津为侣,精液为伴。在病因作用下,引起五系管道收引,导致五系管道间隙气水阻滞,羁留一隅,即可成为胀痛。所以,中医才有气郁、血滞、津凝、液结之说。应用调气、活血、行津、解痉之品,组合成方,每能应手而效。
张功耀先生请你去问西医,是否存在?如有,西医能够逐一设计实验模型,对其变化莫测的证象进行观察么?能以实验为据,形成完整的病理论述,治疗方法么?这类病变常呈经隧痉挛与气血水津同病,能做到使用一种药物,就可针对气血津液及其管道痉挛各个方面同时发生改变,取得满意的疗效么?你想立即消除中医中药,能帮助西医解决上面那些问题么?如果不能做到,我看还是运用中医医理与哲理结合进行理性思维予以解决吧。望你“以人道的名义”,免开尊口,让人民不受这类功能性疾病折磨吧。


四 诬陷中医 不择手段

1、张先生说中医中药是“伪科学”,是骗人的。连中医根据五脏六腑析理,你也说是杜撰。有形可征的结构,当然不是“经验依据”。因为它是科学依据,西医也是以此为据作为系统分类。难道西医才是科学,中医就是“伪科学”?

2、张先生说“中医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诸如太阳、太阴、厥阴、少阳、少阴之类的概念在经验世界是不存在的。也有一些概念,表面上看似乎存在某些经验基础,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它们脱离经验实际很远。药性的五味(酸、苦、甘、辛、咸)和四气(寒、热、温、凉)表面上看有些经验的味道,其实它们不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任何解析。类似的还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都是不能被赋予任何经验的概念。”

张先生上述指责,可以借用你的话说:“这个指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指责别人概念错误,你的概念就正确?

中医将五脏(心代表心脑两脏)六腑,分为三阴、三阳,阴代表五脏,阳代表六腑,共计十二正经,六大系统。这些名词,分明属于定位概念,你却说它是“经验”概念。中医将中药分为辛、苦、甘、酸、咸五类,也是将五类药物分属五系。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咸入肾,作为能够治疗某脏病变的标志,它和五脏六腑都是定位概念,而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则是定性概念。

张先生身为教授,却张冠李戴,竟将这些定位、定性概念帽子戴在“经验”头上。作为一位写“告别中医中药”的科学家,如果不是你所说的“学风漂浮”;那就是肆意攻击中医中药,二者必居其一了。自己没弄清概念,竟敢讥笑别人,岂不成了五十步笑一百步的人了。

3、遗憾的是,张先生为了达到消灭中医中药目的,不遗余力,竭尽诬陷、诽谤之能事,只说西方医学源远流长,竟把中医中药历史肆意缩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张先生说:“要论历史悠久,希腊医学比中华医学的历史悠久,比中华医学的内容更丰富。当16世纪化学医学兴起的时候,欧洲人民还是告别了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草医草药,走上了化学医学的道路”。

西方医学历史悠久,无庸讳言。但是你将中国医学肆意缩短,说:“《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扁鹊难经》比《古尚书》更伪”;“林亿说:‘非大圣上智,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这个论断把《黄帝内经》的成书说到远古去了。”“《黄帝内经》大概……是汉代的某些读书人伪托黄帝之名捏造的一本不入正流的伪书。”

请教张先生:是哪些读书人伪托黄帝之名,你能指名道姓的说出来么?如果不能指出,那么你就成了肆意捏造事实的人了。你的祖先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中,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又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序中说明他是东汉末期建安纪年时代人。两汉仅有四百多年历史,若是汉代某些读书人伪托黄帝之名,为何他说汉代只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两位名医?如果是“某些读书人的伪托”。请问像你这样不懂医学的读书人,也能写得出来?如果他认为不是黄帝与歧伯等人撰写,为何张仲景所列上古之人尽是《黄帝内经》中的人名?如是汉代托名撰写的伪书,为何《汉书艺文志》只有‘经方十一家’而没有此书?你说中医方剂始于马王堆,为何张仲景却说他是博采众方,其中只有桂枝加人参生姜汤才是他新加的,真如你说汉代以前没有成方?由此看来,张先生有缩短中华医学历史,谄媚西方医学之嫌。作为高等学府的一位研究人员,要有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撰写任何文章,都要经过文献深入研究,广泛社会调查,才可动笔,难道这一基本要求,你都不屑一顾。

还要请你看看,近年在四川出土的三星堆文物;成都西郊金沙出土文物,其中有黄金打造的金箔,制作精美的玉器。经过考古学家考证,两处出土的文物竟将我国历史向前推远了两千年,当时离中原较远地区已能进步到那种水平。请问张先生:四千年前在中原地区成书的《三坟》、《五典》、《黄帝内经》你说是后人伪造。如果当时文化落后,仅隔一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就能写出《四书》、《左传》如此精彩文章,难道也是后人伪托孔子等人的著作么?难道成书文献就不算数,必须要从地下出土的甲骨文才是文明发展的证据么?我看只有洋奴才会贬低我国文化,别无其它解释。

凭你从2000年开始涉猎中医中药那点知识,就“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人道的名义” 几顶帽子,篡改中华历史,诽谤中医文化落后,以点代面,仅凭李时珍所写某些药物存在争论,就要全盘否定中医中药,请你到西医医院调查,西医是否用过以人参为主的“生脉散”针剂,治疗心功能衰竭患者?请你到中医院去调查一下,现在的珍希动物、污物、毒物药是否还在使用?顺便看看是否有人在中医医院就诊,求真务实地撰写文章,不要再装腔作势,欺骗患(读)者了。为了社会和谐,不起纷争,奉劝一句,张公可以休矣! 2006年11月15日
 
张功耀是个小丑,不知还有没有在中南大学哲学系任教,这家伙做老师,一定会误人子弟
 
鄙人观点:华夏文明有三大支柱——汉字、易经、中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
 
鄙人观点:华夏文明有三大支柱——汉字、易经、中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
很多学着认为应该是儒、释、道,其实非也!道家思想伴随华夏文明最早产生,儒家思想是谈社会形态人事关系(政治)的,是在道家之后产生的。释家更晚传入中国,是劝人出世的。只有道家(易经)是全面探索自然规律包括人类社会的。
 
中医是始终伴随华夏文明发展的,是系统科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