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自学中医点滴记录

夜雨。。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7/23
帖子
14
获得点赞
1
声望
3
自学是一条漫长而又痛苦的道路,尤其是这样一种强烈要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项目,没有苦衷我相信很少有人会对医学感兴趣,而且还是中医。
本人大学以前身体就不怎么好,椎间盘就曾经突出过,当时吃了点药就不怎么痛了也就没在意了,其他时间就是大大小小的感冒,每次动则50-100的花费;然后到了高三,胃病又开始折磨我,各种拉肚子,胃疼就不说了,每个疗程花费也开始接近1000,但没过几个月又开始反复。我家不算富有也不贫穷,但是我也就觉得为病花这么多钱,真的不值得。
就这么也挨到了大学;本想好好锻炼身体然后好好学习,结果大一上锻炼过度,下期就检查出腰间盘突出,更可气的是我花了500元拍片最后医生给我的建议只有一句:回去躺几天就没事了!当时我记得挂的可是中医骨科,一进去就叫我拍片。。。。。。从这个时候起,我觉得我就该自救了。
腰间盘突出的折磨更是远超以前,不定期发作,影响休息学习,但是我外表看上去还是挺正常的,所以我就很好地瞒着家人(我已经对医疗体系绝望了,不想花那个冤枉钱,而且看网上的好像锻炼也能康复所以就没说),但是我这个人没有恒心,好多要做的事往往无疾而终,对中医的学习也一再因为疼痛的减轻而中断,但是最近我感到恐惧了,我的腰背部又开始疼痛,怀疑是椎间盘又爆发了!全身的病痛持续地警告我,我的身体病痛是系统性的,急切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治疗方案,于是我的目光又看向了中医。
不求于人,必求于己;人不救己,己必自救。

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的好坏跟国家的发展有关,国家无力负担庞大的医疗支出让医院自力更生无可厚非,但是医院本身如果逐利那就与医院的宗旨背道而驰,医院利益的本源在于众多的患者,医院逐利的本质就是制造更多的患者或者给患者用费用高昂的医疗药品设施,前者这个社会已经帮他们解决了,所以医院能做的在后面一项。所以个人认为,在逐利的大环境下,患者求医并不能救己(上半辈子拼命赚钱下辈子用钱换命个人认为不值),患者应该自救,不是说生病了自己看而是普及养身保持身体健康以及不让疾病进一步发展这类的知识,从源头上减少患者,患者少了医院才会把患者当成上帝而不是待宰的羔羊。这是我学医的另一个宏大的目标。
饱受病痛折磨的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身体好,世间才逍遥;万般皆下品,只有岐黄高。

中医的医疗过程由如下几部分组成:诊断,辩证,出方。其中诊断需要大量的真实病患,自学很难接触所以先放着,重点放在后面的辩证出方。辩证首先需要诊断的信息,先硬背各种诊断现象,然后就可以辩证,这个是理论部分也是我先学习的部分。出方是辩证结果和药物联系,所以我先了解药物。
我的学习第一阶段是由经典开始,目前听王洪图老师的内经,之后的计划是郝万山老师的伤寒。在此期间并线学习中药学而对中药有个了解并用内经的理论印证联系。
同时关注日常保持健康方面的知识(针对各个职业,不良生活习惯有不同解决方案)。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资料请分享分享,谢谢大家了。

文中学习路线,方法或者是观点什么的有任何不妥之处或者大家有什么补充希望提出讨论,小弟也好改正充能,少走点弯路,在此谢谢大家了!
 
自学是一条漫长而又痛苦的道路,尤其是这样一种强烈要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项目,没有苦衷我相信很少有人会对医学感兴趣,而且还是中医。
本人大学以前身体就不怎么好,椎间盘就曾经突出过,当时吃了点药就不怎么痛了也就没在意了,其他时间就是大大小小的感冒,每次动则50-100的花费;然后到了高三,胃病又开始折磨我,各种拉肚子,胃疼就不说了,每个疗程花费也开始接近1000,但没过几个月又开始反复。我家不算富有也不贫穷,但是我也就觉得为病花这么多钱,真的不值得。
就这么也挨到了大学;本想好好锻炼身体然后好好学习,结果大一上锻炼过度,下期就检查出腰间盘突出,更可气的是我花了500元拍片最后医生给我的建议只有一句:回去躺几天就没事了!当时我记得挂的可是中医骨科,一进去就叫我拍片。。。。。。从这个时候起,我觉得我就该自救了。
腰间盘突出的折磨更是远超以前,不定期发作,影响休息学习,但是我外表看上去还是挺正常的,所以我就很好地瞒着家人(我已经对医疗体系绝望了,不想花那个冤枉钱,而且看网上的好像锻炼也能康复所以就没说),但是我这个人没有恒心,好多要做的事往往无疾而终,对中医的学习也一再因为疼痛的减轻而中断,但是最近我感到恐惧了,我的腰背部又开始疼痛,怀疑是椎间盘又爆发了!全身的病痛持续地警告我,我的身体病痛是系统性的,急切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治疗方案,于是我的目光又看向了中医。
不求于人,必求于己;人不救己,己必自救。

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的好坏跟国家的发展有关,国家无力负担庞大的医疗支出让医院自力更生无可厚非,但是医院本身如果逐利那就与医院的宗旨背道而驰,医院利益的本源在于众多的患者,医院逐利的本质就是制造更多的患者或者给患者用费用高昂的医疗药品设施,前者这个社会已经帮他们解决了,所以医院能做的在后面一项。所以个人认为,在逐利的大环境下,患者求医并不能救己(上半辈子拼命赚钱下辈子用钱换命个人认为不值),患者应该自救,不是说生病了自己看而是普及养身保持身体健康以及不让疾病进一步发展这类的知识,从源头上减少患者,患者少了医院才会把患者当成上帝而不是待宰的羔羊。这是我学医的另一个宏大的目标。
饱受病痛折磨的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身体好,世间才逍遥;万般皆下品,只有岐黄高。

中医的医疗过程由如下几部分组成:诊断,辩证,出方。其中诊断需要大量的真实病患,自学很难接触所以先放着,重点放在后面的辩证出方。辩证首先需要诊断的信息,先硬背各种诊断现象,然后就可以辩证,这个是理论部分也是我先学习的部分。出方是辩证结果和药物联系,所以我先了解药物。
我的学习第一阶段是由经典开始,目前听王洪图老师的内经,之后的计划是郝万山老师的伤寒。在此期间并线学习中药学而对中药有个了解并用内经的理论印证联系。
同时关注日常保持健康方面的知识(针对各个职业,不良生活习惯有不同解决方案)。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资料请分享分享,谢谢大家了。

文中学习路线,方法或者是观点什么的有任何不妥之处或者大家有什么补充希望提出讨论,小弟也好改正充能,少走点弯路,在此谢谢大家了!

我觉得宜从《中医学概要》入门,四大基础的精缩版都在里面了;
再学习伤寒、金匮、和内经,温病学可选修;
然后参阅名家的验案、医论、用药心悟,以及历代名家的传记等。
(我个人特别推荐黄煌教授、罗大伦博士的书籍著作和视频讲座)

同时,要培养自己的中医辩证思维,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方面的学识和素养。

以上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我觉得宜从《中医学概要》入门,四大基础的精缩版都在里面了;
再学习伤寒、金匮、和内经,温病学可选修;
然后参阅名家的验案、医论、用药心悟,以及历代名家的传记等。
(我个人特别推荐黄煌教授、罗大伦博士的书籍著作和视频讲座)

同时,要培养自己的中医辩证思维,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方面的学识和素养。

以上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中医学概要我买过一本,读过一遍,但是感觉就看那个有些看不懂,都是归纳出来的,所以我才开始看内经的。医案方面我确实没啥方向,感谢提供资源。其实我挺喜欢我国古代文化的,各种历史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书籍也都看了不少,所以我还是挺有自信可以学好的嘿嘿
 
中医学概要我买过一本,读过一遍,但是感觉就看那个有些看不懂,都是归纳出来的,所以我才开始看内经的。医案方面我确实没啥方向,感谢提供资源。其实我挺喜欢我国古代文化的,各种历史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书籍也都看了不少,所以我还是挺有自信可以学好的嘿嘿

下面这3套视频课程不错,推荐:

一、CNTV[公开课]中国人民大学: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074506152

  介绍:“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这是冯友兰先生的宏愿,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宏愿。我们怎样传承中国传统哲学之火?关键在于把握哲学精神、宇宙论、本体论、方法论、知行观、价值观。
50a16f4d-7358-4b15-a4e6-f58b0a6b6588_001.jpg
daa66d4a-ed6f-4f2b-b72c-3659e9e27de7_000.jpg
d2ddd7e9-a63a-4acf-86e6-0dff0bb11eee_000.jpg



二、2015.11.25黄煌教授讲《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视频: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i0175o00p4n&auto=0&.swf



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jpg
th



三、百家讲坛《大国医》(罗大伦博士)
http://tv.cntv.cn/videoset/C39641
  介绍: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对珍贵的中医医案,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读,发现在那些简洁凝练的古文之中,不仅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一个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将为观众朋友们揭示,中医医案中所记录的,那一张张悬壶济世的陌生面孔,那一个个留传百世的神奇秘方,那一段段起死回生的真实传奇。
img1349665530998471.jpg
480f696609e140a5b60e8d065e5cdce8-180.jpg
 
下面这3套视频课程不错,推荐:

一、CNTV[公开课]中国人民大学: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074506152

  介绍:“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这是冯友兰先生的宏愿,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宏愿。我们怎样传承中国传统哲学之火?关键在于把握哲学精神、宇宙论、本体论、方法论、知行观、价值观。
50a16f4d-7358-4b15-a4e6-f58b0a6b6588_001.jpg
daa66d4a-ed6f-4f2b-b72c-3659e9e27de7_000.jpg
d2ddd7e9-a63a-4acf-86e6-0dff0bb11eee_000.jpg



二、2015.11.25黄煌教授讲《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视频: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i0175o00p4n&auto=0&.swf



浏览附件70973
th



三、百家讲坛《大国医》(罗大伦博士)
http://tv.cntv.cn/videoset/C39641
  介绍: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对珍贵的中医医案,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读,发现在那些简洁凝练的古文之中,不仅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一个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将为观众朋友们揭示,中医医案中所记录的,那一张张悬壶济世的陌生面孔,那一个个留传百世的神奇秘方,那一段段起死回生的真实传奇。
img1349665530998471.jpg
480f696609e140a5b60e8d065e5cdce8-180.jpg
多谢推荐啦,这些我果然都没看过:043:
 
读本:黄帝内经选读-------王洪图


目录研究

上篇

首先从成书和流传开始说起,是因为内经成书年代久远,古代保存技术不完善,备份少,战争还会毁掉不少,所以大都是传抄流传,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误差,以及出现几个不同的读本。这是让我们知道,书中写的不全都是符合逻辑的,有些可能是传抄者自己加的,有些字可能抄错了,有些段落抄叉了等等等等。所以经典被人们一读再读,注了又注,就是为了接近真理。

因此最好拿到一本古书不要先读原著,先看看注家才好。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这篇文章的内在合理性,甚至整本书的理论兼容性,这需要许多的注家帮助以及自己独立的思考。另外不同的理论可能在不同的方面都是正确的,对于不同的理论需要谨慎思考。

然后是学术体系,这个是归纳出来的,目的是大概阅读了解下内经的知识背景以及内容,告诉我们遇到不懂得需要向这些方面拓展思考,毕竟阴阳五行理论几乎无所无包,无所不有,无所不谈,这同时也决定了中医学科的繁杂和学习的困难。

中篇

经文选读,为什么选读?一是上课时间不够,二是书本结构决定。本书将内经分成八个部分,每部分侧重讲一方面,所以需要从文章中选出来集中读,这样理解更加清晰。直接读原书云里雾里不明方向。(很大原因是因为内经上下文联系不强没啥逻辑关系)这也是读古文的一种方法,随意读一篇,不需要连着读。它不像现代课本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

下篇具体讲运用了哪些学科,可能是作为参考用。
 
课本:中药学第七版--高学敏



目录研究

第一部分的总论是最重要的,其概括说明了之后各种药物的展开方向。

中药的发展,是根据少有的文献记载和比较合理的推论形成的,个人认为在寻找新药方面没有多大帮助,所以重点放在后面。

1、产地与采集

产地:天然药物的分布离不开合适的自然条件比如温度,湿度,海拔,阳光等等。可以借助药物的各种特征来记忆全国的地理状况(最变态的情况是到某处看到某种自然条件就判断有可能有哪些药物)

采集:一是采集时间,万物盛极而衰,最好到有效成分盛极的时候采摘(怎么判断什么时候盛极的?);二是采集部位。不管植物动物部位不同元素含量都不同,甚至矿物都有各种分层。


植物:分成几段:土下的根茎部分;土上的干;枝上的叶花果。草类只有根叶,树类全有。

全草:枝叶最茂盛时或者花朵初开(体积最大成分越多,叶长极而花初开)

叶类如上

花和花粉:花在成花蕾和将要盛开时采摘(以免香味散失花瓣掉落以及其他动物破坏);花粉则只有花盛开采摘。

种子果实:果实是有果肉包裹的种子(有可能是植物借助动物食用将种子传播开,此类种子体积较大,无法借助自然力传播),果实入药一般在成熟摘,种子也是(长极而落),但是有少数例外

根茎:早春(植物刚要生长,养分都在根中);深秋(土上部分开始干枯营养往下流)。

树皮,根皮:植物生长旺盛之际,皮中营养元素流动量大;若只是皮入药则秋后采摘。


动物:分成生活残留物,如蜕皮(蝉蜕,蛇皮),粪便(五灵脂,龙延香,夜明砂),分泌物(蜂巢,蟾酥);本身(熊胆,地龙,鹿角,海马)。前者主要是以最大数量为采摘标准,也即动物活动最为旺盛之时;后者则是发育最好为佳。
 
书名《皇帝内经》研究

皇帝:我比较认同王老师的说法是托名所作,为了提高知名度和重要性而引起人们注意。

内:不是指的人体内部,而只是一种单纯的书本分类,因为还有一本皇帝外经失传了。其就像书籍的“上下”部意思一样。

经:凡是称为经的,基本就代表是一种基础,是本源,是最根本的最接近自然的思想,推理成分弱而各种假设,公设比较多。




阴阳应象大论(1)

皇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题目就指出了,这一篇是阴阳和天地之间现象关系的概论,重点在阴阳的性质以及将现象分为阴阳的方法,然后是与疾病的联系
阴阳是万有的属性,其内涵太广泛了,这段就举了些例子:天地,躁(动)静,气形,热寒,清浊。阳者在上,在上则质轻,轻者为气,气清,气易动,动则生热。阴者在下,质重,重而凝成形(寒气生浊),形浊而有色,形好静,静则寒。其属性不止于此,凡是符合这样的推断的事物的两方面都可以归类阴阳。(另外,上下是将对象看做一个开放的平面而言,看做封闭的物体则称为表里)

然后阴阳可以相互转化: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寒生热,热生寒),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不要过于简单,静止的看问题。(另外一个论证是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里有个转化动力的问题,即寒为何能变热?是环境使然而不是寒本身可以直接热。另外就是源,既然阴阳可以转化,那就同源,要有源才能转化根据外界动力转化。

在一个就是联系人身,清阳的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将身体中间大概胸腔下面看做平面);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身体看做封闭物体,腠理在表,五脏在里)。如果搞反了就会生病。但为什么会反呢?阴阳反作。转化的动力被阻断了。清气在下是升的动力被阻断,正如地气不能上为云而下雨,就如我国的西北部。西北部缺源,所以极难处理。

治疗的过程就是无源先补源,然后再调整这个动力使身体机能转化正常,达到阴阳平衡。


疑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个人理解是如果阳的成分增加,可以相应增加阴,阳少阴也少,这样也能平衡,而不是非要将多的阳转化为阴。或者阳主生(生机,告诉什么时候该成长)的时候阴发挥长(提供成长的物质)的作用,阳主杀(停止生长,断掉生机)阴就主藏(不输送成长物质而存储起来)?
 
应象大论(2)

水为阴,火为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水火的自然属性比较适合代表抽象的阴阳概念,借以理解。这里讲的是阴阳的转化应用,特别选择气与味为主体。气是指食物药物的气味或者说对人体“精”来讲的精华部分,味则是味道或者对形体来讲的精华。

味滋养形体,气滋养精气;但是太过也会伤害。气味的厚薄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味中据需要可以再分阴阳。味阴主通肠道,泄下,主要是与向下废物排放系统有关(通是程度轻,泄是重);气阳发表,从体表排出(发汗为轻,发热为重)

后面火与气的关系可以用烧水比喻。进水速度大于(不可太大而不能蒸发)蒸发则有利于生气,小于则会蒸干而气竭。
最后一句是用药指导:辛甘为阳发散,酸苦为阴涌泄。


疑问:何以分气味的厚薄?
 
炮制部分

炮制是加工采摘之后的处理部分,绝大多数药材刚采摘是不能用的,里面有杂质,有效成分不易提出,味道难以接受甚至有毒等等。另外就是储存需要,还有增强药效和改性(不知道怎么办到的)

加工工艺大致分为5个部分:

修治:1.除杂质:根据杂质和药材的体积比不同有挑,筛,簸,刷,刮,挖,撞。

2.粉碎或者切片。

水制:1.除杂质:根据杂质和药材密度不同

2.软化药物,降低毒性,手段有漂,闷,润,浸泡,喷洒。。。。

火制:比较复杂,需要慢慢理解。

水火两重天:

其他:制霜(去油脂,渗出),发酵,精制,药拌(加入其他药材)


总之,个人热为这个需要结合具体的药材学习,单独的理论意义不大。
 
应象大论(5)

法阴阳奈何?。。。。。。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阳胜则热,前面也说到阳胜则阴病是指伤阴?阳胜的症状是身热(因汗不出带不走热量废物等东西),腠理闭,呼气不顺而身体前倾后仰,心中烦闷,齿干应该是指的口干舌燥。总的来说是全身缺水。如果腹满(各种气体清水液等属于阳气的充满腹部)就有很大可能死亡。

阴胜则寒,症状汗大出而清(流出太多水分和废物甚至营养物质),全身颤栗发抖,感觉寒冷,气上逆(各种寒浊之物属阴者在下,胜则上溢)而腹满。

阳胜则在冬天可缓病情,阴胜则在夏。

下面讲到人体本身怎么调节这两者。后面年四十阴气自半,五十体重,耳目不聪,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都不能控制了,下虚上实。也即随着人体变老,阴气会逐渐衰竭,所以古人有采阴之说,大都与房中术有关。联想之前的七损八益可能就是指的房中术。后面知之则强,不知则老应该是对同一件大家都会做的事,知不知晓其中厉害最后结局会很不一样。同出而名异,道德经里面有类似的话,是指道者本源与表象。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杨上善本注)后面就与道家思想同源,主内修情志而不改变外界亦不为外界所改,才能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应象大论(5)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故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以天地造化论人身体状况。个人觉得是谈生活环境对人胚胎,身体发育的影响是一个统计规律,而且只考虑中国不够完善,需要考虑整个地球。

详细考察方位定义,主要是参考天上的天体如太阳,北极星。从北半球往下看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北方又对着自转轴的北极星确定。然后就是一些细节现象,大都由太阳引起的,是太阳东升西落的间接证据。西方北方属阴是相对于南方东方属阳来说(太阳东方升起为阳,接近赤道为南,照射阳光越多为阳),然后上下左右是人体垂直定位,这个也可以根据太阳来说明。左阴右阳(左对应西,右对应东),上阳下阴(上接受阳光为阳),然后就可以说明人体的各部件功能强弱了。首先说明,不是气多,是阴阳多,阴阳并其精于那个方位,哪个方位就比较强。

东方的人,阳气最多,南方为阳之阴而次之。上明下虚,耳目明而手足不便。手足右强而左不强。西方人,阴气最多,北方为阴之阳而次之。上虚下明,耳目不明,手足便(身材高大,四肢强壮)。左耳目强而右弱。具体的还跟人定居点的情况分析而有所不同。

如果生病了,在上则右甚(强则伤而更甚),在下左甚。这是因为阴阳不能绝对平衡而处于变化之中。

天有精(气),八纪(四立二至二分),都是根据太阳来的;地右形,五理(东南西北中)。气在形上不断变化来衍生万物。天地的变化以阴阳规律为指导,表现现象是生长收藏,循环不息。圣人配天象地以保形体,谨慎处理人事来控制五志以养五脏来养生。前面的配天象地有天肺,地益,风肝,雷心,谷(山谷)脾,雨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这一段是天人合一的最佳类比,勾画了任何一个自循环系统的框架:营养进入废物排出系统,流通加工通道,内环境调节系统。
 
固邪风之至。。。。。。。。。以治则无过,以诊则无失矣

邪风指的六淫,其来的很快,但是对人身体的侵袭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皮肤,肌肉筋骨,六腑,五脏。这是一个物理的传导过程(现在的一切外感细菌,病毒以及身体本身的机能的衰弱大都如此),每深一层,病就难上一个档次,同时更加容易发现。病传到5脏,就极难治愈了。5050的概率。后面邪气害五脏是重复,水谷害六腑是因为六腑是水经之注,地气又是什么?可能是说疾病不都是传导感病,而是可以由于不同的原因直接致病。如毒蛇的咬伤直接进入血气,饮食直接进入六腑,外伤直接造成组织破坏。这些都是可以快速致命的。

下面一句很复杂,涉及用阴阳相互作用来治病,目前看不懂。

最后一段重要,察色按脉用以别阴阳。察色,就是大概用眼睛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脸是个很神奇的部位,它的物理属性以及肌肉变化可以表达很多的信息,再加上面部器官就更多了。但由于其多,所以识别很复杂。最出名的几个部位:眼睛,舌头。面部肌肉变化就更麻烦了,这在电脑模拟上都是很复杂费钱的部分。脸色应该是个抽象的概念,是独立于人的健康肤色以外的东西,不是色彩,但是用色彩来描述。。。。。。,或者是脸上色彩真有变化;然后就是全身观察,通过询问,触摸,以及对患者各种姿态的综合分析得出其工作,生活习惯等许多,江湖上称为算命。

按脉一点都不理解,也没有实践

后面就是举例说明各个方面。声音,面色,脉象等等
 
經脈別論

主要談論人的生活環境,身體運動和心理運動都可以引起脈象的變化。

喘:夜行,出於腎,傷肺;墜恐,出於肝,害脾;驚恐,出於心,傷肺;步行涉水或者跌倒,傷腎與骨。

汗:飲食飽甚,出於胃;驚而奪精,出於心;持重遠行出於腎;快走恐懼,出於肝;搖體勞苦,出於脾。

上面這些指出,儘管生活中人們經常流汗,喘氣,但是它們卻是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先拿汗來說,汗基本的作用是散熱,但是人還會出冷汗,手心有時無辜冒汗,還有驚的一身冷汗,嚇得大小便失禁。可以說這些都指出身體的不同異常情況。總的來說,是哪裡傷了,或者五臟的營養供給跟不上節奏了,汗就由哪裡引起。最常見的,疼的出汗,就是搖體勞苦;長期的勻速遠行出汗久傷腎。

因此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生病起於過用。另外還有環境的過用。四時變化失常,不止動物植物生病,人也一樣。但是根據身體強弱有不同變化。

下面一段是飲食進入胃之後的各種傳化,初期往往不能理解,也很難取象比類到其他方面,所以先記住。

然後太陽到後面看不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