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W 《中医外科学》总论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77
获得点赞
859
声望
113
一、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发展分化成了有关专科。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逐渐成熟等不同阶段。

一、起源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因与野兽搏斗,和严寒酷暑抗争,创伤很多,就自发地运用野草、树叶、草药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形成外科最原始的治疗方法。以后发展到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这些原始的清创、止血、外用药和小手术就是外科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1324年左右,甲骨文上有。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等记载。《山海经·东山经》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说:砭针,治痈肿者。”当时砭针是切开排脓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该书载有38种疾病,其中包括痈、疽、痹、瘿、痔、疥等外科疾病,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民间行医者擅长各异,因此出现了医学的分科。外科成为专科是在周代,《周礼·天官篇》把当时的医生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四大类,其中疡医即是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刮杀之齐。(祝药即是敷药,刮是刮去脓血,杀是用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齐是疮面子复)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感染、刨伤、冻疮、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病等很多外科疾病,并在。牝痔。中记载了割治疗法,如“杀狗,取其脬(膀胱),以穿龠(竹管)人膻(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剥去其巢,冶黄芩而屡傅之。还有用地胆等药外敷牡痔”,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等。可见,当时外科已有广定的治疗水平。

二、形成

中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是在汉朝。那时已有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其中《灵枢·痈疽》所载外科病名虽只有17种,但对痈疽的病因病机已有一定的认识,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写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写,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故死矣”。在《黄帝内经》中,尚有针砭、按摩、猪膏外用、醪药、手术等多种外科疗法,如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同时,已有了升丹,如《周礼·天官篇》中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说:“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鳌,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以治疡。”即是现在升丹的炼法和应用。号称外科鼻祖的华佗(公元141—203年),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剖腹术。如《后汉书》中说:“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或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在世界上这是最早开展麻醉术和外科手术的文献记载。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后世外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治疗肠痈、寒疝、浸淫疮、狐惑等病的辨治体系和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西汉前后问世的《金创痪疚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惜已失传。由此可见,到了汉代,从理论、实践、药物、手术、著作等多方面看,中医外科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

三、发展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中医外科发展较快。两晋南北朝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介绍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经验,如用海藻治疗瘿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用狗脑敷治疯狗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世界先例。南北朝时有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成书于499年),载有痈疽的鉴别诊断、内外处方140个。其中,外伤用止血、收敛、止痛,痈疽用清热解毒药,肠痈用大黄汤,脓成不可服,均符合临床实际。对辨别有脓无脓和脓肿切开方法的描述也有实用价值,如说:“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之。听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隋朝由巢元方等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书中有不少外科内容,对瘿瘤、丹毒、疔疮、痈疽、痔瘘、兽蛇咬伤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40多种皮肤病的记载中,对某些皮肤病病因的认识已显示出相当的科学水平,如“在头生疮,有虫,白痂甚痒”,是指发癣;“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瘸虫”,指的是疥疮;并认识到漆疮与过敏体质有关。在“金疮肠断侯”中有肠吻合的记载,如“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说明对腹部手术已有一定的经验。还有血管结扎、拔牙等手术方法的记载。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记载了很多脏器疗法,如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食牛羊乳治疗脚气病,食羊层、鹿靥治疗甲状腺肿大,都是现代科学证实了的临床经验。至于用葱管导尿,则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200多年。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佘首,包含了不少外科方剂,是外科方药的重要参考文献。

宋代外科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在病机分析上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治疗上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太平圣惠方》提出应鉴别“五善七恶”,同时总结了内消、托里等内治方法。其他如用砒剂治疗痔疮,蟾酥酒止血止痛,烧灼法消毒手术器械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验总结。公元1227年魏岘的《魏氏家藏方》已载有在痔核周围先涂膏剂,以免灼痛,使枯痔疗法更为完善。宋代外科专著亦日益增多,其中《卫济宝书》专论痈疽,并记载了很多医疗器械,如灸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钩等的用法。李迅著《集验背疽方》,对背疽病因、症状、治疗作了全面论述。陈自明撰《外科精要》,强调痈疽应辨证施治,区分寒热虚实,重视整体疗法,载有托里排脓多个方药,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

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丹溪的《外科精要发挥》、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齐德之著的《外科精义》总结了元以前各种方书的经验,从整体出发,指出外科病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治疗疮疡应辨别阴阳虚实,反对。治其外而不治其内,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提倡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在正骨方面有精确记述,对麻醉药的组方、适应证、剂量均有具体说明,对伤科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四、成熟

中医外科到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明·薛己著的《外科枢要》,记载了有关外科病的理论、经验、方药,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在序中指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并创制玉真散治疗破伤风。其他还有王肯堂韵《疡科准绳》、申斗垣的《外科启玄》、陈文治的《疡科选粹》、窦梦麟的《疮疡经验全书》、张景岳的《外科钤》等均有特色。

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指出此病多由性交传染,且会通过胎传感染形成先天性梅毒,主张用丹砂、雄黄等含砷药物治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的记载。此期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成就最大,该书广辑病名,详述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预后等,并附医案加以论证,条理清晰,十分完备,自唐代到明代的外科治法,大多都有收录旷后人有“列证最详,论治最精”的评价,影响巨大,经后人加以继承发展而形成了中医外科的一大学派——正宗派。从学术思想来看,该书重视脾胃,主张外科以调理脾胃为要。其主要成就以外治和手术方面比较突出,他用腐蚀药或刀针清除坏死组织,放通脓管,使毒外泄。手术方法记载有14种,如创制鼻痔的摘除工具、腹腔穿刺排脓术、指关节离断术等都很有实用价值。倡导脓成切开,位置宜下,切口够大,腐肉不脱则割,肉芽过长则剪,这些有效方法沿用至今。清代学术上独树一帜、影响较大的有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该书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所谓“凭经治症,天下皆然;分别阴阳,唯余一家”。把复杂的外科分为阴阳两类,如痈阳、疽阴等。主张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的原则治疗阴证,自拟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犀黄丸等,临床疗效颇好。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其学术观点被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等所宗,形成了中医外科的又一大学派——全生派。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揭示了外科病因的一般规律,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并将温病三焦辨证学说融合于疡科的辨证施治之中,认为“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应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疗疮走黄,至今还在临床应用。后人宗高氏学术思想及以心得形式论述外科疾病,而形成了中医外科的又一大学派——心得派。余听鸿的《外证医案汇编》即属此派。陈士铎的《外科秘录》、顾世澄的《疡医大全》等亦各有特点。此外,吴师机的《理瀹骈文》专述药膏的外治法,总结了不少治疗学上的新成就。近代张山雷于1927年所著的《疡科纲要》,内容简要,立论、辨证、用药均有特色,对外科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外科进入了一个历史发展新阶段。在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以后各省、市先后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所)。为培养中医人才,1956年起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医学院,一批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到中医学院任教,对历史上外科医家的学术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承家授的培养方法。为适应教育需要,1960年中医研究院编著《中医外科简编》,1960年、1964年、1983年、1997年上海中医学院先后4次主编了《中医外科学》教材,1980年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了中医专业用的-《外科学》,均作为全国中医学院外科教学的统一教材,部分中医院校也相继编著了不同层次(包括自学考试)各具特色的《中医外科学》教材,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培养中医外科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编著出版和重印了大量的中医外科学专著,不断交流全国各地中医外科学的学术经验与成就,使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经验得到较快普及与提高。在全国各市、县都先后开办了中医医院,在这些医院里大多设有中医外科,因而使外科疾病的诊疗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如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等单位治疗颈、腋淋巴结结核,天津疮疡研究所用去腐生肌法治疗慢性窦道等,于1982年及1986年分别获得乙级科技成果奖;河北省新乐县骨髓炎医院采用内服药物结合手术摘除死骨的方法治疗骨髓炎,治愈率达95%。

1987年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的烧伤膏,为全国医学界瞩目。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通塞脉”、“清脉791”,注射治疗各期内痔均有效的“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五妙水仙膏”等,都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毒蛇咬伤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对男性病的临床研究蓬勃兴起,开拓了男性病治疗的前景。电子计算机在中医临床运用中的研究,为整理外科医著、总结外科经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疾病命名

历代中医外科著作颇多,各家所载外科疾病的病名,由于地区不同,方言各异,致使病名不统一,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而有几个病名,有时一个病名又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外科疾病名目虽然繁多,但从它的命名依据来看,一般是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是否传染等命名,有一定规律可循。

以部位命名者,如颈痈、脐痈、颧疗、乳痈、背疽、手发背;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疗、委中毒、环跳疽;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肺痈;

以病因命名者,如冻疮、水火烫伤、破伤风、毒蛇咬伤、漆疮;

以症状命名者,如红丝疗、麻风、黄水疮、瘰疬、乳头破碎;

以形态命名者,如岩、蛇头疔、蝼蛄疖、缠腰火丹、酒渣鼻、鹅掌风;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癜风、丹毒、白疤;

以疾病特性命名者,如小的为疖,大的为痈,更大的为发;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疗。

分类释义

《灵枢·痈疽》篇首将外科疾病的分类以痈疽概之,并以脏腑隶之。后人又以疮疡两字概括一切外科疾病,且以病变在皮、肉、脉、筋、骨的不同,来分别表里阴阳;又依据疮疡的发病过程分为肿疡、溃疡,未溃的疮疡统称肿疡,已溃的疮疡统称溃疡。这样的分类笼统、不实用。直至隋·《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因、病理、性质归类,才使疾病的分类渐趋合理。

一、总纲类

疡有时也称为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所以古代称外科为疡科,外科医生为疡医。

疮疡广义的说,是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的说,是指感染因素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中溃破的疮面。

二、疮疡类

痈分外痈、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长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一般范围在6—9an者。内痈是指生长于脏腑内的脓肿,如肝痈、肺痈、肠痈。

有头疽初起即有粟米状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破之后,状如蜂窝,范围常超过9crnl)2上,甚至逾30cra者。

发病变范围较痈为大,初起在皮下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3—5日皮肤湿烂,随即变黑腐溃,或中软不溃,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

疖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局部红肿热痛,但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在3cm以内,易成脓,易破溃,出脓即愈。

疔《黄帝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此丁与疔同,泛指一切体表疮疡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者。但目前临床上所称的疔是指发病在颜面、手足等部位,病势急剧,易迅速蔓散,可造成损筋伤骨,甚或引起走黄危险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无头疽发于骨骼及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病变部位较深,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唯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如附骨疽(化脓性骨髓炎)、环跳疽(化脓性关节炎)。

流注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流注是由他处病灶的毒邪,随血流扩散到肌肉深部停住,发生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初起漫肿微痛,结块不甚显著,皮色如常,发无定处,此处未愈而他处又起,容易走窜,即西医所称的多发性、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

丹毒皮肤突然变赤,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突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部皮肤掀红肿胀,并迅速向四周蔓延,或间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有时边消退,边发展,经治疗后一般在数日内治愈而他处又起。且易复发。

走黄由于疗毒走散人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一般以颜面部疔疮合并走黄者最为多见。

内陷体虚之人生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而引起的全身性化脓性感染。除疗疮毒邪走散人血称为走黄外,其他疮疡引起毒邪内传脏腑者称为内陷。临床上因有头疽并发者多见,故又称疽毒内陷,并因其发生在有头疽的各个阶段,又分为火陷、于陷、虚陷。

瘰疬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称瘰疬。发病多在颈侧、腋下、乳房、腹股沟等部位.病变表现为结块成核状,性质为阴证,与痨证有关,即西医所称的淋巴结结核。

流痰好发于骨和关节间,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流脓清稀,或夹有败絮样(干酪样)物质,不易愈合,每多损伤筋骨而造成残疾,即西医所称的骨关节结核。

疫疗初起形如蚊迹蚤斑,多痒少痛,隔2天,疮形凹陷中黑,形如脐状,周围见灰绿色脓水,肿势散漫,绵软无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故与一般疔疮不同,多见于畜牧业或皮毛制革工人。好发于头面,其次是颈、手臂等部,即西医所称的皮肤炭疽。

烂疗因最易腐烂,其势更急,可危及生命,故也与一般疗疮不同。好发于小腿、足背的皮肉间,而臂、孺、手背等处则偶或有之,即西医所称的气性坏疽。

臁疮发生在小腿部的慢性溃疡,生于小腿下1乃、踝骨上100n的内外臆处。溃疡日久难敛,或虽经收口,每因破伤而复发,即西医所称的下肢慢性溃疡。

结核泛指一切皮肉之间的圆形肿块。多生于四肢或胸腹部,除急性化脓性疾患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称毕核、慢性淋巴结炎、痰核外,尚包括皮下囊肿及小的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此外,明清以前把乳房部的各种肿块也统称乳房结核,尔后以病的性质逐渐加以区分。

总之,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结核,均指发生在皮肉间性质不同或不明的肿块,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名,更不是指结核杆菌所致的结核疾患。

三、皮肤病类

疮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疮,如黄水疮、疥疮等。

疳凡粘膜部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液不多的称为疳,如发于口腔的称口疳,发于牙龈部的称牙疳,发于龟头粘膜部的称下疳。斑《丹溪心法》说:“斑乃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指出了斑的定义故皮肤色素改变,既不高起也不凹陷的损害,称之为斑,如雀斑、汗斑、黧黑斑等。

疹《丹溪心法》说:“疹为浮小而有头粒者。”指出了疹的特点:皮肤表面出现范围较小的隆起,称之为疹,如痱子、痤疮、湿疮等皆有疹的表现。

瘩皮肤上的汗疹称痦,如白瘩(汗疱)。

痘皮肤上起浆液性的小水疱称为痘,如水痘。

癣癣的含义甚广,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边界清楚的皮肤病,统称为癣,包括多种急慢性皮肤病,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湿癣(湿疹)、干癣(慢性湿疹)、圆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头癣、手癣、足癣等。

疥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由疥虫引起的、皮损为丘疹的传染性皮肤病,即疥疮;二是指无原发性皮损而全身剧痒的皮肤病,即干疥(皮肤瘙痒症)。《诸病源候论》说:“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瘸虫……”又说:“干疥但痒,搔之皮起作干痂……”明确指出了两种疥的不同含义。

疣皮肤上的良性赘生物。《医学入门》说:“疣多患于手背及指间,或如黄豆大……拔之则丝长三四寸许。”指出了疣的特点。《外科秘录》所称的千日疮,《外科心法要诀》记载的枯筋箭,也是疣,即西医所称的寻常疣。

四、肛门病类

痔痔有峙突的意思,凡肛门和耳、鼻孔窍等处,有小肉突起者,皆谓之痔。《医学纲目》说:“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在人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生于肛门边。”生于鼻腔内的称鼻痔(鼻息肉),生于耳道内的称耳痔(耳道息肉),生于肛门齿线上的称内痔。此外,尚有以病变形态而命名的,如葡萄痔(属血栓外痔一类)、珊瑚痔、樱桃痔(属直肠息肉一类)等。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较为多见,故归属在肛门病类。

漏溃疡疮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止,犹如滴漏,故名臼漏。漏的含义,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为现称的瘘管,是指体表与脏腑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一为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一个外口。两者在外口部均有脓水,经久淋漓不止。如肛漏是为痿管,而瘰疬溃破后所成之漏、乳痈合并之乳漏均为窦道。

肛裂肛管内深及全层皮肤的梭形裂口。古代外科专著中没有肛裂病名的记载,而对其症状及发病原因等,在《外科心法要诀》痔疮中有所提及,如“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

肛门周围痈疽肛门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包括肛门周围多种疾病,如生于肛门内外的肛门痈,生于会阴部的悬痈,生于尾骨略上的坐马痈,生于尾膂穴高骨上的鹳口痈等。这些痈疽溃后久不收口,大多形成肛瘘,故统称为肛门周围痈疽,即西医所称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脱肛《证治要诀》说:“肛门者,大肠之下截也。”故大肠之下截脱出谓之脱肛。以解剖部位来说,是指直肠粘膜或直肠壁的全层脱出。

五、肿瘤类

瘿发于颈部结喉正中之处的甲状腺病变。中医文献中分有五瘿。凡局部皮色不变,漫肿不痛,皮宽不急,按之软绵者,称气瘿(单纯性甲状腺肿);或有结块,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始终不溃者,称肉瘿(甲状腺腺瘤或囊肿);结块按之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动作移动性减少或推之不移者,称石瘿;至于筋骨(脉)呈露曰筋瘿,“赤脉交结曰血瘿”,此两瘿皆为气瘿与石瘿的合并症。

瘤瘀血、浊气、痰滞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因其聚而成形结块者,称为瘤。本病随处可生,多发于皮肉筋骨之内,中医文献中分有六瘤,即气瘤(神经纤维瘤)、肉瘤(脂肪瘤)、筋瘤(静脉曲张)、血瘤(海绵状血管瘤)、骨瘤(骨瘤、骨肉瘤)、脂瘤(皮脂腺囊肿)。

岩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状似岩突,破溃后疮口中间凹陷很深,形如岩穴,故名岩。如生于乳房的称乳岩,生于阴茎部的称肾岩(肾茎癌),生于唇部的称唇岩等。岩与癌同。

失荣颈部的恶性肿瘤。常发于颈部两侧或耳的前后,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病的后期,患者面容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枝枯皮焦而命名,即西医所称的颈部淋巴结继发或原发恶性肿瘤。

翻花疮一种皮肤肿瘤,以其病损部位溃破之后,不能愈合,胬肉突出,疮口外翻,好似花蕊一般,头大根小,一旦碰伤,流血不止而命名,相当于西医所称的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及良性乳头状瘤等。

锁肛痔肛门部的恶性肿瘤,以其赘生物堵塞肛道,引起肛门狭窄,犹如块物锁住肛门而命名。《外科大成》说:“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多指肛管直肠癌晚期。

六、其他类

风。风为百病之长,故外科以风命名的疾病很多,病种广泛,包括疮疡、皮肤、口腔、肛门等疾病。如破伤风、骨槽风(下颌骨骨髓炎)、麻风、白癜风、鹅掌风(手癣)、喉风(喉头水肿)、唇风(剥脱性唇炎)、肠风(便血、肛旁脓肿)等。这些以风取名的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发病多与风邪有关,多为起病较急、发展较快的急性疾患。

毒外科以毒来取名的疾病很多,病种庞杂,不能代表某一种性质的疾病。如委中毒(胭窝部急性淋巴结炎)、时毒(流行性腮腺炎)、便毒(腹股沟淋巴结炎),阴毒(恶性肿瘤)、丹毒、眼胞菌毒等。此外,对某些外科疾病,一时不能定出确切的病名,也常用毒来取名,如无名肿毒、;胎毒、痧毒等。由于以毒取各的疾患不能概括某一性质的疾病,故临床已较少应用。

痰以痰取名的外科疾病大多发于皮里膜外,肿硬似馒,皮色不变,按之有囊性感,将溃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或出粘液,或脓中夹有败絮样物质。因此,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相当于西医的两大类疾病,一类是结核性疾病,如流痰(骨关节结核)、肾俞虚痰(腰部冷脓肿)、穿拐痰(踝关节结核)、乳痰(乳房部结核);一类是腺体性的囊肿性疾病,如痰包(舌下腺囊肿)、痰瘤(颌下腺囊肿)等。
 
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外科疾病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因此,掌握病因病机,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致病因素

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者有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因者有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现分述之。

一、外感六淫邪毒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毒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发生外科疾病。《外科启玄》说:“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变生痈肿疔疖。”六淫只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F时,才能成为发病的条件。但有时六淫邪毒的毒力特别强盛,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抗病能力,也能造成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六淫邪毒致病范围相当广泛,它包括现代医学生物性(细菌、病毒、原虫等)、物理性(高热、低热)、化学性(药物刺激)以及抗原抗体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所致的疾病大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温、风热;夏季多暑热,易生暑疖、暑湿流注;秋季多燥;冬季多寒,易患冻疮、脱疽等。

其次,六淫邪毒致病与环境有关,如北方多风寒,患脱疽、冻疮者多;南方多湿热,患足癣、痱子者多。再之,六淫邪毒致病,可一邪独犯,亦可合邪致病,且以后者多见。另外,六淫所致外科疾病,不像其所导致的内科疾病那样,有一个由表人里的次第转变过程,而多直接化火生毒,即使初起有畏寒、发热等症,亦有异于一般的表证。

1.风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发病迅速,多为阳证;风性燥烈,风性上行,多侵犯人体上部,如颈痈、抱头火丹等。风邪致病特点:其肿宣浮,患部皮色或红或不变,痛无定处,走注甚速,常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

2.寒寒主收引,寒胜则痛,寒邪侵袭人体而致局部气血凝滞,血脉流行失常,易患冻疮、脱疽等病。寒为阴邪,致病一般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之筋骨关节,患部多表现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暖则减,化脓迟缓,常伴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全身症状。

3.暑暑为热邪,行于盛夏,发病多夹湿邪。由于外受暑热,蕴蒸肌肤,汗出过多,或汗出不畅,以致暑湿逗留,易生痱瘩;复经搔抓,破伤染毒,即可发生暑疖,甚至导致暑湿流注。暑为阳邪,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胜肉腐等特征,故其致病多为阳证,患部掀红、肿胀、灼热、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其痛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

4.湿湿为重浊之邪,以长夏感受者多。湿性下趋,故生于下半身的外科疾病,多与湿邪有关。湿性粘滞,着而难去,为阴邪,致病每多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湿邪致病,常与风、寒、暑、热兼夹为患,外科疾病中以湿热、暑湿致病多见,如臁疮、下肢丹毒、湿疮、囊痈、暑湿流注等,湿邪致病特点:局部肿胀、起水疱、糜烂、渗液、瘙痒,常伴纳差、胸闷腹胀、大便稀薄、四肢困倦、舌苔厚腻、脉濡或缓等全身症状。

5.燥燥邪为病,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在外科的发病过程中,以温燥者居多。燥为阳邪,易伤阴液,多致皮肤干燥皲裂,外邪乘机侵袭,易致生痈,或引起手足部疔疮等。燥邪致病特点:易侵犯手足、皮肤、粘膜等部位,出现患部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或疼痛等全身症状。

6.火火邪属热,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两者仅在程度上有差别,其患病大多由于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如疔疮、有头疽、痈、药毒、丹毒等。火为阳邪,其病一般多为阳证。致病特点:发病迅速,来势猛急,局部掀红灼热,皮薄光泽,疼痛剧烈,容易化脓腐烂,或有皮下瘀斑,常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于结等全身症状。

总之,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的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二、感受特殊之毒

特殊之毒包括虫毒、蛇毒、疯犬毒、漆毒、药毒、食物毒和疫毒、无名毒。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有因虫螯刺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某些人由于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而发漆疮;服用某些药物或食物后可引起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如药毒(药物性皮炎)、瘾疹(荨麻疹)等;凡未能找到明确致病的病邪称为毒,如无名肿毒;尚有金刃竹木创伤后所致的疮疡也属毒,如外伤染毒等。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观察到某些致病因素不能概括在六淫之中,而另创立了毒邪发病学说,这也是病因学方面的一大发展,为后世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依据。

三、外来伤害

凡跌打损伤、沸水、火焰、冷冻等,都可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热胜肉腐等,而发生瘀血流注、水火烫伤、冻伤等外伤性疾病。同时也可因外伤而再感受毒邪发生破伤风或手足疗疮等。或因损伤,导致筋脉瘀阻,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生脱疽等。

四、情志内伤

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相反,由于长期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生火;肝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以致气郁、火郁、痰湿阻于经络,气血凝滞,结聚成块,形成瘰疬。又如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与排泄,若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易致肝胃不和,使乳汁积滞,乳络不畅,邪热蕴蒸,以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导致乳痈的发生。又如瘿病的发生,多由于忧思恚怒,情志内伤,以致肝脾气逆,脏腑失和而生。至于肿瘤的发病,更与情志内伤有关,朱丹溪认为乳岩是由于“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失荣之病,《医宗金鉴》认为乃“忧思恚怒,气郁血热与火凝结而成”。总之,由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大多发生在乳房、胸胁、颈的两侧等肝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软如馒,或坚硬如石,常皮色不变,疼痛剧烈,或伴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易怒、喉间梗塞等症状。

五、饮食不节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或辛辣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同时感受外邪就易发生痈、有头疽、疗疮等;而且由饮食不节、脾胃火毒所致的痈、有头疽、疔疮等病,较单由外邪所引起的更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有头疽。又如内痔的发生,也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有关,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辩为痔。”皮肤病中的粉刺、酒渣鼻的发生,与过食醇酒炙博、辛辣刺激之晶有关,也属发病因素之一。

六、房室损伤

主要是指早婚、房事过度与妇女生育过曳等因素,导致肾精耗伤,肾气亏损,冲任失调;或因小儿先天不足,肾精不充,均能引起身体衰弱,易致外邪侵袭。肾主骨,肾虚则骨骼空虚,风寒痰邪乘隙入侵,而生流痰;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生瘰疬,且瘰疬治愈之后,每因体虚而复发,尤以产妇更为多见。肝肾不足,寒湿外侵,凝聚经络,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脱疽。由房室损伤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为慢性疾患,病变可深入骨与关节,虚寒证象多见,患部肿胀不著,不红不热,隐隐酸痛,化脓迟缓;或见阴亏火旺证象,患部皮色暗红,微热,常伴头晕腰酸、神疲乏力、遗精、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

以上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几种因素同时致病,且内伤和外感常常相合为病。所以对于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应该具体分析,分别对待。如“热毒”、“火毒”在外科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病因及病理产物,但是致病的邪毒来源不一,故不能一概而论。

此外,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与其发病部位有一定的联系。如凡发于人体上部(头面、颈项、上肢)的,多因风温、风热所引起,因为风性上行;凡发于人体中部(胸、腹、腰背)的,多因气郁、火郁所引起,因为气火多发于中;凡发于人体下部(臀、腿、胫足)的,多因寒湿、湿热所引起,因为湿性下趋。以上是一般的规律,诊病时还必须结合局部及全身证候,迫询病史等,分析病因,探讨病机,不可单纯拘泥于发病部位。

发病机理

一、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

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人身气血相辅而行,循环全身,周流不息,当人体感受六淫邪毒、特殊之毒,承受外来伤害,或情志内伤、饮食失节、房室损伤,破坏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局部气血凝滞,或阻于肌肤,或留于筋骨,或致脏腑失和,即可发生外科疾病,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源于脏腑,外通于皮、肉、筋、骨等处,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器官的作用,当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局部气血凝滞后,则形成经络阻塞,从而反应到人体的体表,产生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当病邪炽盛,通过经络的传导,由外传里,内侵脏腑;或脏腑内在的病变,由里出表。在邪正斗争过程中,驷可产生一系列的全身症状,如形寒、发热、头昏、头痛、骨节酸楚、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或白或黄、脉或紧或数,甚则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苔黄糙或灰腻、舌质红绛、脉洪数或弦数等。

二、气血与外科疾病发病的关系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或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

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和变化呈动态变化。当致病因素造成局部气血凝滞,通过治疗,去除致病因素,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则使外科病变得以消散吸收而痊愈。如果局部气血凝滞进一步发展,郁而化热,致使热胜肉腐,血肉腐败而为脓。当脓肿形成后。如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人体正气不衰,抗病能力尚强,脓肿自行溃破,脓液畅泄,毒从外解,气血凝滞得以通畅,形成溃疡后,脓腐渐除,新肉生长,最后疮口愈合。故临床上治疗外科化脓性疾病,常用和营活血、行气化滞之晶。此外,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如气血充足,外科疮疡不仅易于起发、破溃,而且也易于生肌长肉而愈合;如气虚者则难于起发、破溃,血虚者则难以生肌收口,甚至气血虚弱无力抗邪托毒,毒不能随脓出面解,还易发生邪毒内陷,侵入营血,内攻脏腑,引起危重症的发生。故治疗外科疾病必须考虑患者气血盛衰的情况,常用补益托毒之剂,通过补益气血而扶正托毒外出,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可见气血的盛衰,对外科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着密切关系。

三、脏腑与外科疾病发病的关系

由于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有机体,因此,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皮、肉、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疮疡的发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外科启玄》说:“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如肝气郁结、脾胃湿热火毒等可导致疮疡的发生;肠胃湿热蕴蒸,可发为痤疮;肺肾两亏,可发生瘰疬、流痰。此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外科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一定关系。

脏腑内在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毒邪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如有头疽、颜面部疗疮、疫疗、毒蛇咬伤等可因热毒、疫毒、蛇毒的毒邪炽盛,或因体虚正不胜邪,而使毒邪走散,内攻脏腑。如毒邪攻心,蒙闭心包,扰乱神明,则出现神昏谵语;毒邪犯肺而见咳嗽、胸痛、痰血等许多重危症状,而成走黄、内陷之证。其他如古代医家总结的判断外科疾病预后的五善、七恶等,都说明了脏腑的受害与否,可作为判断外科疾病预后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经络与外科疾病发病的关系

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之一;同时,身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发病的条件,如外伤瘀阻后形成瘀血流注,局部损伤后易为毒邪侵犯而发生痈肿,头皮外伤血肿后常可导致油风的发生等,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经络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它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故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脏腑的内在病变,由里出表,外达体表,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

此外,患处部位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有头疽生于项两侧者,为足太阳膀胱经所属,该经为寒水之经,也为多血少气之经,所以难以起发。臁疮本属难以愈合之病,而外臁与内臁相比,外臁则易收口,因外臁为足三阳经所属,多为多气多血之经;内臁为足三阴所属,大多为多气少血之经。由此可见,经络与外科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极其密切。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调等,虽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但概括而言,都脱离不了阴阳的平衡失调。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气血、脏腑、经络均寓于阴阳之中,如气为阳,血为阴;腑属阳,脏属阴;经络之中有阳经、阴经之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破坏了这种关系,造成了阴阳的平衡失调,就能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因此,临床病象尽管千变万化,总是能以阴阳来分析疾病的基本性质,属阴证或阳证,为阴虚或阳虚。在辨证求因过程中,要抓住八纲辨证中阴阳辨证的总纲,才不致有误。
 
外科诊法
辨病与辨证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迥异,治法也不相同,故在辨病基础上尚需辨证。

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辨病的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与相关疾病鉴别诊断。如局部红肿热痛是阳证疮疡的共同特征,而痈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多在6—9咖左右,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造成陷证。有头疽初起即在肿块上有粟米状脓头,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范围常超过gOn,难脓,难溃,常可合并内陷。肉瘿与石瘿均为瘿,但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是恶性肿瘤,其转归预后绝然不同,必须及早分明。所以,在外科领域中,辨病尤为重要。

辨证是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四诊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然后依据八纲辨证、脏象学说、病邪学说、经络学说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对其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作出综合性的评定,从而得出一个证的概念。外科疾病多有局部症状及体征,因此辨证不仅要辨全身症状,还要辨局部症状。如流痰发病缓慢,局部不红不热,化脓也迟,溃后脓稀薄如痰,不易收口,以阳证阴证来辨属阴证疮疡。但结合全身症状来辨,病的后期,如见日渐消瘦,精神萎顿,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虚大者,属气血两亏证;如见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阴虚火旺证。又如脱疽,根据疾病发展和临床表现特点,临床上常分为寒湿阻络证、血脉瘀阻证、湿热毒盛证、热毒伤阴证和气血两虚证。

四诊应用

望、闻、问、切四诊,是外科辨病与辨证的重要手段。四诊的内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临床运用时必须相互参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辨证。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医生的视觉,观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望局部病变、望精神、望形态、望舌等内容。

(一)望局部病变

外科疾病的症状,首先反映在体表,且有局部病变,这是外科疾病的特点。某些疾病有其好发部位,如疗疮多发于颜面手足,冻疮好发于暴露部位或四肢末端,蛇串疮常发于胁肋部,白疤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疮疡之病,以未溃者称肿疡,已溃者称溃疡。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或如岩穴,有的溃疡底部见珍珠样结节,疮周色泽暗红,内有紫黑腐坏组织,渗流血水。臁疮溃疡边缘有缺口,周围皮肤乌黑。瘰疬的疮口呈现空腔,疮面肉色不鲜,脓水稀薄,挟有败絮状物等。如阳证溃疡未脓而突然疮陷色暗,是走黄、内陷的征象;阴证溃疡疮色紫暗,则为难愈、难敛的征象。

(二)望精神

望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洞天奥旨》说:“疮疡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者死:”又说:“疮疡奇痛奇疼而有神气,此生之机也。”凡患者精神振作,形容自如,目光有神,呼吸均匀,是正气未衰,无论新久疾病,皆属佳兆;若精神萎顿,形容憔悴,目陷睛暗,呼吸急促或不均匀,是正气已衰,不论急慢性疾病,均属凶险。若神识昏糊不清,烦躁不安,为邪入营分,毒传心包的表现,多见于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

(三)望形态

即观察患者的外形体态。如肥胖者多痰,瘦者多火。患者行路脚跛者,多为下肢筋骨关节有病;驼背者,多为脊椎有病。若颈项强硬不能转侧者,提示颈项部有病变,如有头疽、颈痈。若患者以手托下颌,而呈颈缩俯形之态,多为颈椎流痰。妇女手托乳房缓慢而行者,多为乳痈。其他如脸若狮面,眉毛脱落者,是麻风。总之,形态异常能提示病变的所在,有助于诊断。

(四)望舌象

包括观察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三方面的变化。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的反映,因此脏腑气血的虚实、病邪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均可在舌质和舌苔上表现出来。如舌质红,在外科急性病见之多属热证,慢性疾病见之则多属阴虚。红而起刺者属热极,红而干燥者属热盛而津液不足,舌绛为邪热人于营分,多见于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舌质淡白,一般多为气血两虚;淡白而胖,多属阳虚,常见于疮疡溃后,脓出过多的患者,或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流痰。舌胖嫩而舌边有齿痕,多属气虚、阳虚,系统性红蝴蝶疮后期或应用大剂量激素之后,常能见到此种舌质形态。舌光如镜,舌质红绛,伴有口糜,为病久阴伤胃虚,或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之后也能见到此种舌质。青紫舌,多属瘀血征象,常见于瘀血流注。白苔,见于外科疾病兼有表证,或属寒证,或属脾胃有湿。黄苔多为邪热蕴结,疮疡在化脓阶段多见此苔。腻苔,多为湿重的征象,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若黄腻不化,舌绛起刺,体温升高,疮疡兼见疮陷色暗,则为病情恶化或并发内陷、走黄之象。黑苔有寒热之分,热者是苔黑而燥,为热极化火,火过炭黑所致;寒者是苔黑而薄且润,为阳虚寒极,命门火衰,黑色上泛所致。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与嗅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听觉来辨患者的声音,如语言、呼吸、呕吐、呃逆等;二是以嗅觉辨患者分泌物的气味,如脓液、痰涕等。

(一)听声音

1.语言

患者谵语狂言,多是疮疡热毒走黄或内陷的证候之一。呻吟呼号,为疮疡毒势鸱张或溃烂出现剧烈疼痛的表现,常见于指疗和有头疽酿脓期、岩症晚期、脱疽后期等。

2.呼吸

患者气粗喘急,是走黄或内陷,毒邪传肺的危重证候之一。气息低促,是正气不足的虚脱现象,多见于久病之人,如岩症晚期等。若急性病患者,由气租喘息转为气息低促,为正气已伤,病情更趋危重。

3.呕吐、呃逆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见到呕吐、呃逆,其发生原因也截然不同,肿疡初起见之,多为热毒炽盛;溃疡后期见之,多为阴伤胃虚。若岩症晚期而见呃逆,为胃气已绝,预后不良。

(二)嗅气味

主要是嗅辨脓液。溃疡脓液无特殊气味者,容易愈合;如脓液腥臭难闻,病在深里,则较难愈合。如肛门直肠周围痈疽溃脓臭秽,则易成瘘管。儿童头部糜烂结有黄痂,伴有鼠尿臭者是头癣。小腿部腐烂坏死,有浅棕色混浊稀薄脓液,并有恶臭气味者,可能是烂疔。其他如已损骨之指疗、脂瘤等,其脓腋及分泌物也多带有臭秽。

三、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患者的家属,以得知疾病的发生经过和症状。问诊的顺序是,先问现病史,如主要明显的痛苦感觉、发病日期、发病时的初起症状和病情演变情况、发病的可能原因和诱因、发病后的诊治经过(包括X线摄片、病理切片、其他各项检验、服用药物、是否手术等)。其次追询与现病有关的过去史,家庭中有无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以及其他的个人史如月经、胎产、职业等。外科疾病虽然有形可见,但对痛痒等自觉症状必须通过问诊,从患者诉述中得知。具体问诊内容如下:

(一)问寒热

形寒发热是机体与疾病抗争的反应,外科疾病一有寒热,标志着病邪鸱盛。发热通常可分为三期,即上升期、持续期、下降期,这与疮疡病程演变的初、中、后期相一致。如疮疡阳证,初起体温逐渐上升,常在37.5℃~38℃,多因火毒内发,外感风邪所致。如寒多热少,为风寒表证;热多寒少,为风热表证。中期发热持续不退,常为38℃~39℃,兼之疮疡肿势渐渐增大,这是酿脓的现象。后期,脓毒已泄,热度逐渐下降;若脓泄而发热不退,是为毒邪未去,正不胜邪。若疮疡中、后期,出现寒战高热,多为毒邪走黄或内陷。疮疡阴证,初起一般不发热,中期可有低热,后期则往来潮热。

(二)问汗液

若痈证而见汗出热退,是邪随汗泄,为消散的征象;如汗出热不退,是邪盛难消,为酿脓的表现。若暑湿流注,;汗出热不退,除有酿脓之变外,还应考虑有续发的可能。如流痰、瘰疬等病出现潮热、盗汗或自汗,多是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的表现。

(三)问饮食

渴喜引饮,多为热重;渴不多饮,多为湿重。纳食有味,为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病情较轻;纳食不思,为脾胃已衰,病情较重或疮疡病势进展。此外,瘾疹常与食海鱼、虾、蟹等有关。

(四)问二便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黄浊,为火毒湿热内盛的表现;如大便溏薄,小便清长,为寒湿内蕴的表现。大便长期秘结,带血色鲜,便时疼痛,多为内痔、肛裂之症。大便形状变细,次数增多,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粪便内有血、脓、粘液,并有特殊臭味,为锁肛痔的症状。

(五)问病因或诱因

如因感受疫畜特殊之毒,每易发生疫疗。因受针尖、竹木或鱼骨刺伤,易发生手足疗疮。如因接触漆器,而禀性不耐者,每易发生漆疮。因服用某些药物,而禀性不耐者,可发生药毒。

(六)问旧病

如肛漏、瘰疬、流痰患者曾经患过肺痨病,一般治疗比较困难。痈、有头疽、疗疮、疖病等患者以往有过消渴证,一般症情较重,顽固难愈。肝肾宿疾而功能不佳者,对砒制剂的外用内服,以及黄药子的内服均属禁忌。

(七)问职业

有许多皮肤病,常与职业有关。如渔民、机器制造工人、染匠,常发生皲裂疮。畜牧业或皮毛制革等工作者,易发生疫疗。长期站立工作者,易发生筋瘤。

(八)问妇女月经

乳癖,常伴月经不调,且在经前出现乳房胀痛、肿块增大,经后胀痛消失或减轻,肿块缩小。有些瘾疹常在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并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且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外科内服药物,一般多用破瘀活血、行气通络之晶,有碍胎气和影响经信,若不加询问而草率施用,可能造成堕胎和崩漏之弊。

(九)问家族

如麻风、疥疮、头癣等,可由家人相互传染而来。患乳癖如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容易癌变。白疤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十)问不洁性交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多由不洁性交引起。

四、切诊

切诊包括切脉(脉诊)和触诊两大类。

(一)脉诊

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全身脏腑气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虽有局部症状可以进行辨证,但如不切脉,就无法详细辨识病情的变化,正如《疡医选粹》说:“痈疽固有形之病,目可得而识也。其真元之虚实,治法泻补,不脉何以知之?”扼要地说明脉诊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在此,仅将与外科有关的常见的脉象归纳分述于下:

1.浮脉

肿疡脉浮有力,为风寒、风热在表,或为风热邪毒客于上部;脉浮无力,为气血不足。

溃疡脉浮,若非外感之邪未净,则有续发的可能;若外感之邪已散,疡无续发,则为气从外泄,是正虚而邪未去。

2.沉脉

肿疡脉沉,是邪气深闭,病在深部,为寒凝络道、气血壅塞;溃疡脉沉,是遗毒在内,气血凝滞未解。

3.迟脉

肿疡多为寒邪内蕴,气血衰少;溃疡脉迟,多是脓毒已泄,邪去正衰。

4.数永

肿疡脉数,为热邪蕴结,其势正盛,或为酿脓;溃疡脉数,为热邪未净,毒邪未化,正气已衰。

5.滑脉

肿疡脉滑而数,为热盛,为有痰,或为酿脓;溃疡脉滑而大,为热邪未退,或痰多气虚。

6.涩脉

肿疡脉涩,为实邪壅塞,气血凝滞;溃疡脉涩,为阴血不足。

7.大脉

肿疡脉大,为邪盛正实;溃疡脉大,为邪盛病进,其毒难化。

8.小脉

肿疡脉见细小,为正不胜邪;溃疡脉细而小,多属气血两虚。

以上所述为临床常见的八种脉象,可以单见,也可兼见。如浮数互见属表热证,沉迟互见属里寒证。浮、数、滑、大为阳脉,多属热、属实、属阳;沉、迟、涩、小为阴脉,多属寒、属虚、属阴。一般热、实、阳证易愈,寒、虚、阴证难治。

切脉时还须辨明有力与无力,方可得出正确的诊断。一般来说,外科疾病在未溃之时,正是邪盛的时候,应该见有余之脉;已溃之后,邪去正衰,应该见不足之脉,这是正常的现象。若未溃时见不足之脉,如虚、弱、细、缓等脉,则为气血衰弱,毒深邪盛;已溃之后见有余之脉,如实、洪、弦、紧等脉,则为邪盛气滞难化,均为不正常的现象。若外科疾病在肿疡或溃疡之时,见到结、代之脉,属气血衰弱,寒痰瘀血凝滞,为不良现象;若在痛极之时,也可偶而出现结、代之脉,但不一定是坏象。不论肿疡、溃疡,若见散、促之脉,为气血衰竭,脏腑之气将绝,且病邪尚在进展,预后多不良。

脉诊中除首先诊察脉象外,近年来对脉率也非常重视,它对判断疮疡的转归(发展或向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如阳证,初期一般脉率稍带数,常在80—84次/件;中期(化脓期)病情进展,则脉率较快,可在84—100次/分;后期(溃后)和中期肿疡渐消之时,病情向愈,则脉率由数转缓,一般在72次份左右。若病情恶化,;并发走黄或内陷,则脉率由数转快,100—120次/件,甚至更快。阴证脉率,初期一般较缓,常在72次/件以下;中期病情发展,脉率由缓转数,可在80—100次份;后期或中期病情向愈,则脉率由数逐渐转缓。若病情进展,脉率由数转为更快,常在100—120次/件。尤其是流痰,若脉率由快转缓,病情趋向好转,红细胞沉降率大多由高转低,骨部X线摄片也见改善;反之,则为病情进展。

总之,脉诊是四诊中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但必须与望、闻、问三诊合参,才能全面了解病情,深入地分析疾病的病因,确定病证的性质,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指导具体的治疗。如遇到脉证不符的情况,有时要舍证从脉,有时要舍脉从证。疮疡后期已见腐脱新生,而脉结代或散促,属正气内竭,预后恐有凶变,不能因局部无凶象而等闲视之,这是舍证从脉;又如痈疽初起,;偶见脉伏,伏脉本凶,但其症状不重,全身情况良好者,则非危象,此伏脉是正被邪遏,一时所见,预后仍佳,这是舍脉从证。

(二)触诊

触诊是利用手的感觉触摸病变局部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外科疾病大多在体表有形可见,因此通过触诊检查可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有脓无脓等。如触及明显肿块,界限分明,高肿,灼热,轻按即痛,重按剧痛拒按者,多为阳证、实证;如触之无明显肿块,或肿块界限不清,乎塌漫肿,不热或微热,重按隐痛或不痛,或喜按者,多为阴证、虚证。如触及肿块高低不平,坚硬如石,推之不移,表面与皮肤粘连,多属岩性肿块,常见的有乳岩、失荣、石瘿等病;如肿块表面光滑,硬而不坚,或质软如棉,或按之有囊性感,根脚活动,不与皮肤粘连者,多为良性肿瘤之肿块或为囊肿,常见的有肉瘿、乳核、气瘤、脂瘤等病;如肿块柔软,按之能暂时消失,放手后即回复,或按压肿块处有明显搏动感,为血瘤。疮疡按之坚硬而无应指者为无脓,按之如鼓而应指者为有脓。皮肤麻木不仁而无感觉者可能为麻风。触及指趾冰冷,且趺阳脉搏动微弱或消失者为脱疽。此外,肛指检查对精癃、锁肛痔的诊断,价值很大。
 
辨阴证阳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中的纲领,欲使外科疾病的辨证正确,首先必须辨清其阴阳属性,是阳证,还是阴证,治疗上也就不会发生原则性错误。《疡医大全》说:“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善。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兹将辨别阴证、阳证的要点分述于下:

1.发病缓急急性发作的病属阳;慢性发作的病属阴。

2.病位深浅病发于皮肉的属阳;发于筋骨的属阴。

3.皮肤颜色红活掀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

4.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

5.肿形高度肿胀形势高起的属阳;平坦下陷的属阴。

6.肿胀范围肿胀局限,根脚收束的属阳;肿胀范围不局限,根脚散漫的属阴。

7.肿块硬度肿块软硬适度,溃后渐消的属阳;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的属阴。

8.疼痛感觉疼痛比较剧烈的属阳;不痛、隐痛、酸痛或抽痛的属阴。

9.脓液稀稠溃后脓液稠厚的属阳;稀薄或纯血水的属阴。

10.病程长短阳证的病程较短;阴证的病程较长。

11.全身症状阳证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症状逐渐消失;阴证初起一般无明显症状。酿脓期常有骨蒸潮热、颧红,或面色光白、神疲、自汗、盗汗等症状,溃脓后更甚。

12.预后顺逆阳证易消,易溃,易敛,预后多顺(良好):阴证难消,难溃,难敛,预后多逆(不良)。

辨阴证阳证是以类比的方法将常见的一些症状,概括地分别归纳为阴阳两类,而且大多是以疮疡为代表。在辨证过程中,不要拘泥于一点,要进行全面分析。由于每一个病的症状表现复杂,而且病情又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一个病所表现的症状,往往是许多症状综合在一起,因而就不会表现出单纯的阳证或阴证,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且疾病的属阴属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转化,有因误治而阳证转为阴证的,有初起阳证日久正虚而变为阴证的,亦有因治之得法而阴证变为阳证的。如有头疽初起本届阳证,因病处脓血大泄而正虚不复,从而由阳转阴;反之,因治之得法,经使用补托之法,病邪由里向外,使正气渐复,阴证又转为阳证。因此,在辨阴证阳证的过程中,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掌握疾病的全部过程,以动态的眼光去辨别病情。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辨证,实施有效的治法。
 
辨肿、痛、痒、脓、麻木

外科疾病中的疮疡与皮肤病,局部必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主要包括肿、痛、痒、脓、麻木以及皮肤病的各种损害,而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不同,程度有异。因此,根据这些不同情况,可以分辨疾病的性质,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但这些症状不是孤立的,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抓住引起这些证候的主要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

一、辨肿

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临床上常根据肿势的缓急、形态、部位、色泽以及伴随症状,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一)辨肿的外形

1.局限性

红肿高突,根围收束,不甚平坦,多为实证、阳证。

2.弥漫性

肿势平坦,散漫不聚,边界不清,阳证见之,为邪甚毒势不聚;阴证见之,为气血不充。

3.全身性

疮疡溃后而见头面、手足虚浮,为脓出过多,病久气血大耗,脾阳不振所致。

肿的外形,一般来说,凡病发在皮肤浅表、肌肉之间的,肿势高突而带掀红,发病较快,并有易脓、易溃、易敛的特点。若病发在筋骨、关节之间,肿势平坦而皮色不变,发病较缓,并有难脓、难溃、难敛的特点。

(二)辨肿的成因

1.火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

2.寒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常伴有酸痛。

3.风

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

4.湿

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5.痰

肿势或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不红不热。

6.气

肿势皮宽内软,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7.郁结

肿势坚硬如石,或边缘有棱角,形如岩突,不红不热。

8.瘀血

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三)辨肿的部位和色泽

由于发病部位的局部组织有疏松和致密的不同,肿的情况也有差异,如病发于手掌、足底等处,因病处组织较疏,肿势易于蔓延,其肿处每较他处为大而明显;手指部因组织致密,故局部肿势不甚,但其疼痛剧烈;大腿部由于肌肉丰厚,肿势虽甚,但外观不明显。一般浅表的疮肿以赤色为多;而病患在深部的,则以皮色不变者居多,乃至脓熟亦仅透红一点。如疗疮、有头疽等病,在未溃脓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这是邪毒走黄或内陷之危象。

二、辨痛

痛由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凝滞\阻滞不通而成,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疼痛增剧与减轻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由于患者邪正盛衰与痛的原因不一,发病部位的深浅不同,疼痛的发作情况也有所不同。临床上需辨别疼痛的成因,并根据疼痛的发作情况、疼痛的性质,与肿势等结合分析病情。

(一)辨疼痛的成因

1.热

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2.寒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3.风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

4.气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5.化脓

肿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6.瘀血

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

(二)辨疼痛的发作情况

1.卒痛

突然发作,疼痛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2.持续痛

痛无休止,持续不减,多见于阳证未溃时。痛势缓和,持续较久,多见于阴证初起。

(三)辨疼痛的性质

1.刺痛

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2.灼痛

痛而有灼热感,病变多在肌肤,如疖、有头疽、颜面疗疮、丹毒等。

3.裂痛

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4.钝痛

疼痛滞钝,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附骨疽转人慢性阶段者。

5.酸痛

又酸又痛,病变多在关节,如流痰。

6.抽掣痛

除痛时有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传导于邻近部位,如乳岩、石瘿、失荣的晚期。

7.啄痛

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疼痛,病变在肌肉,多在阳证疮疡化脓阶段,如手部疔疮、乳痈等。

(四)辨疼痛与肿

1.先肿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2.先痛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为流注。

4.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的,是毒已渐聚;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的,是毒邪四散,其势方张。

5.肿块坚硬如石不移,不痛或微痛,日久逐渐肿胀时觉掣痛者,常为岩。

三、辨痒

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或由于血虚风燥,肤失濡养而成。痒是皮肤病的一个主要自觉症状,疮疡的肿疡、溃疡过程中亦有发生。由于发生痒的原因不一,病变的过程不同,痒的情况也各有差异。

(一)辨痒的成因

1.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疙、瘾疹等。

2.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传染性。如急性湿疮、脓疱疮等。

3.热胜

皮肤隐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

4.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滋水。如慢性湿疮、白疤、牛皮癣等慢性皮肤病。

(二)辨痒的病变过程

1.肿疡作痒

一般较为少见,如有头疽、疗疮初起,局部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疫疔,只痒不痛,而病情更为严重。又如乳痈等,经治疗后局部根脚收束,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之趋势。

2.溃疡作痒

如痈疽溃后,肿痛渐消,忽然患部感觉灼热奇痒,常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所致。如溃疡经治疗后,引流已畅,四周余肿未消之时,或腐肉已脱、新肌新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象。

四、辨脓

脓因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由气血所化生,是肿疡在不能消散的阶段所出现的主要症状。疮疡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所以疮疡在局部诊断时辨脓的有无至关重要。如疮疡已成脓,还应该辨脓的部位深浅,以便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脓成溃后,必须用望诊来观察脓的形质、色泽,用闻诊来嗅辨脓水的气味变化,以判断体质的盛衰、病情的顺逆。

(一)辨脓的有无

1.有脓

按之灼热痛甚,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更甚,肿块已软,指起即复(即应指),脉数者,为脓已成。

2.无脓

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不应指),脉不数者,为脓未成。

(二)辨脓的操作方法

1.按触法

把两手食指的指端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端稍用力反复按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波动感称为应指;经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在检查时注意两手指端应放于相对的位置,并且在上下左右四处互相垂直的方向检查。若脓肿范围较小,则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于脓肿的两侧,以右手的食指按压脓肿中央,如有应指的为有脓。

2.透光法

医生用左手遮着患指(趾),同时用右手把手电筒放在患指(趾)下面,对准患指(趾)照射,然后注意观察指(趾)部上面,如见深黑色的阴影为有脓。不同部位的脓液积聚,则其阴影可在不同的部位显现,如蛇眼疗、甲根后的脓液积聚,可在指甲根部见到轻度的遮暗;蛇头疗脓液在骨膜部,则沿指骨的行程有增强的阴影,而周围则清晰;在骨部的沿着骨有黑色遮暗,并在感染区有明显的轮廓;在关节部的,则关节处有很少的遮暗;在腱鞘部的,有轻度遮暗,其行程沿整个手指的掌面;全手指尖部、整个手指的脓肿则呈一片显著遮暗。如尚未化脓时,则见清晰潮红。此法仅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

3.点压法

手指部的脓肿在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简单易行。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感染区域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显示已有脓肿形成,而剧痛的压痛点即为脓肿部位。

4.穿刺法

深部疮疡,当脓已成而脓液不多,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时,可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而且可以用来采集脓液标本。在操作时必须注意严格消毒,以及穿刺部位进针的深度等。

(三)辨脓的部位深浅.

辨脓的部位深浅,为切开引流进刀深浅的重要依据。若深浅不辨,浅者深开,则损伤正常组织,增加患者痛苦;深者浅开,则达不到引流目的。

1.浅部

肿块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灼热锨红,轻按便痛而应指。

2.深部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而应指。

(四)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昧

1.脓的形质

如脓稠厚者,为元气较充;淡薄者,为元气虚弱。如先出黄的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为将敛佳象。如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为体质渐衰,一时难敛。如脓成日久不溃,一旦溃破,脓质虽如水直流,但其色不晦,其气不臭,未为败象。如脓稀似粉浆污水,或夹有败絮状物质,而色晦腥臭者,为气血衰竭,是属败象。

2.脓的色泽

如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属于佳象。如黄浊质稠,色泽不洁,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的可能。如脓中夹有瘀血色紫成块者,为血络损伤。如脓色如姜汁,则每多兼患黄疽,病势较重。

3.脓的气味

一般略带腥味,脓液稠厚,大多是顺证;脓液腥秽恶臭的,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而且常是穿膜损骨之征。

(五)辨脓的注意事项

对手部和面部疮疡辨有脓无脓时,应注意患部是否用碘酒涂搽,因用后皮肤起空壳,不能误认为内有脓液,应仔细按之看有无波动感。辨脓的有无,;可结合各病的发病日期,如痈一般化脓为7天,暑湿流注重4天,手足疗疮约10天左右,乳痈约为10天,流痰需6个月至1年以上。但应注意,如用抗生素治疗后不能消散者,化脓的时间则均可延迟。股四头肌处的肿疡,按之似有波动感,但此处的验脓必须在上下左右四处互相垂直的方向,或取脓肿患部侧倒,或患者暂时直立位检查,待确诊有波动感时,方可手术切开。一般肿疡波动冲击感有力者多为厚脓,患者气血尚充实,溃后愈合较快;波动冲击感无力者多为薄脓,患者气血不足,溃后愈合较慢。

五、辨麻木

麻木是由于气血不运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而成。由于麻木的致病原因不同,所致麻木的情况也有差别。如疗疮、有头疽坚肿色褐,麻木不知痛痒,伴有较重的全身症状,为毒邪炽盛,常易导致走黄和内陷。麻风患部麻木不仁,不知痛痒。脱疽早期患肢麻木且冷,为气血不运,脉络阻塞,常易致筋骨腐烂,顽固难愈。
 
辨溃疡形色

肿疡在不能消散吸收的情况下,破溃而形成溃疡。由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异、疾病的性质不同,局部溃疡所表现的形态与色泽也有所不同。医生可以通过辨溃疡局部的形色分析病情,判断转归和预后。

一、辨溃疡的形态

如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瘰疬之溃疡,疮口有空腔或伴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附骨疽、流痰之溃疡,疮口呈凹陷形,常伴漏管形成。麻风溃疡呈穿凿形,常可深及骨部。梅毒性溃疡,其边缘削直而如凿成或略微内凹,基底高低不平。

二、辨溃疡的色泽

一般阳证疮疡的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易脱落,或虽脱而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疗疮走黄之象。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之证。
 
辨经络部位

依据疾病所患部位和按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可以推求疾病所属何经,从而根据各种情况,结合循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一、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头顶正中属督脉经;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

面部、乳部属足阳明胃经(乳房属胃经,乳外属足少阳胆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耳部前后属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手、足心部手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属足少阴肾经。

背部总属阳经(因背为阳,中行为督脉之所主,两旁为足太阳膀胱经)。

臀部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

腿部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

腹部总属阴经(因腹为阴,中行为任脉之所主)。

其他如生于目部的为肝经所主;生于耳内的为肾经所主;生于鼻内的为肺经所主;生于舌部的为心经所主;生于口唇的为脾经所主。

二、十二经络气血的多少

手足十二经脉有气血多少之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多气少血之经。

临床根据疮疡所发部位和经络的不同,可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治法或一些引经药物。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血多则凝滞必甚,气少则外发较缓,故治疗时注重破血,注重补托;发于多气少血之经,气多则结必甚,血少则收敛较难,故治疗时注重行气,注重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病多易溃易敛,实证居多,故治疗时注重行气活血。如乳痈所患部位属足阳明胃经,治宜行气通乳;瘰疬属足少阳胆经,治宜行滞、滋养。结合经络辨证选用一些引经药物,使药力直达患处,以提高疗效。如手太阳经用黄柏、藁本,足太阳经用羌活,手阳明经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阳明经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阳经用柴胡、连翘、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足少阳经用柴胡、青皮,手太阴经用桂枝、升麻、白芷、葱白,足太阴经用升麻、苍术、白芍,手厥阴经用柴胡、丹皮,足厥阴经用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手少阴经用黄连、细辛,足少阴经用独活、知母、细辛。
 
辨善恶顺逆

辨善恶顺逆,即指判断外科疾病的预后好坏。所谓“善”就是好的现象,“恶”就是坏的现象;“顺”就是正常的现象,“逆”就是反常的现象。善、恶、顺、逆,系指病理过程的相对而盲,其中的“善”和“顺”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反之,凡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者,表示预后较好;出现恶的症状者,表示预后较差。善恶大多指全身症状的表现,顺逆多指局部情况。历代医家总结出的“五善七恶”、“顺逆吉凶”辨证方法,给外科疾病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遵循的指标。判断预后的好坏,既要观察局部症状的顺逆,又要结合全身症状的善恶,两者必须综合参看,加以分析,才能进行全面的判断。

一、辨善证、顺证

(一)五善

1.心善

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2.肝善

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3.脾善

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调。

4.肺善

声音响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5.肾善

并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二)顾证

1.初起

由小渐大,疮顶高突,掀红疼痛,根脚不散。

2.已咸

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

3.溃后

脓液稠厚黄白,色鲜不臭,腐肉易脱,肿消痛减。

4.收口

疮面红活鲜润,新肉易生,疮口易敛,感觉正常。

善证与硕证,是人体在感受病邪后而发生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症状,但由于正气未衰,气血尚充,能与病邪相争,而且人体的正气占优势地位,故发生疮疡后,其在初起时根脚不散;已成时顶高根收,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腐肉易脱,肿痛很快消失;收口时新肉易长,疮口易敛。而且正能胜邪,毒邪不易扩散,不致侵及人体内脏,也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因此预后良好。

二、辨恶证、逆证

(一)七恶

1.心恶

神志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2.肝恶

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3.脾恶

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4.肺恶

皮肤枯槁,痰多音暗,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5.肾恶

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6.脏腑败坏

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7.气血衰竭(阳脱)

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二)逆证

1.初起

形如黍米,疮顶乎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

2.巳成

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

3.溃后

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

4.收口

脓水清稀,腐肉虽脱,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

恶证与逆证,是人体感受病邪后,由于正气虚衰,气血不充,在邪正相争过程中,正不胜邪,而以病邪占优势地位,故发生疮疡后,其在初起时,由于正气不足,不能令毒外出,故顶塌根散;已成之时,由于气虚不能成其形,血虚不能华其色,正虚不能载毒外出,故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因气血不足,无以酝酿成脓,托毒外出,故肉坚无脓,肿痛不减;收口之际,因气血大衰,脾土败坏,无以助长新肉,故见种种逆证。如毒邪扩散,内侵脏腑,则恶证频现,预后不佳。

临床上应注意,即使见到预后良好的善证、顾证,也不能疏忽,应时刻预防转成预后不良的恶证、逆证;若见到恶证、逆证,也不可惊惶,应及时进行救治,如治疗得当,也能转为善证、顾证。
 
外科治法

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之法基本与内科相同,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施治,但其中透脓、托毒等法,以及结合疾病应用的某些方药,则有显着区别,也为外科的特点。而外治中的外用药物、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中的药线、垫棉,则为外科所独有。在临床上轻浅小恙或某些皮肤疾病,单用外治可以获效,但大部分外科疾病必须内、外治并重。在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不同的致病因素,辨别阴阳及经络部位,确定疾病的性质,然后立出内治和外治的法则,运用不同方药,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内治法

内治法除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着手外,还要依据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首先确立总的治疗原则。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明确提出托里、疏通、和营三法;元·齐德之《外科精义》订立内消法与托里法;明代{疡医准绳》、《外科正宗》承前贤之论,更加发挥,根据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中一般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立出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法则,然后循此治则运用具体的治疗方法,如解表、清热、和营等法。

一、内治三法则

(一)消法

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此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具体应用时,必须针对病情,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有表邪者解表,里实者通里,热毒蕴结者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温通,痰凝者祛痰,湿阻者理湿,气滞者行气,血瘀者和营化瘀等。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强弱,肿疡所属经络部位等辨证施治,适当加以不同的药物,则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消散,也可移深居浅,转重为轻。若疮形已成,则不可用内消之法,以免毒散不收,气血受损,脓毒内蓄,侵蚀好肉,甚至腐烂筋骨,反使溃后难敛,不易速愈。

(二)托法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一种治疗大法。此法适用于外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仅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如毒邪炽盛的,还需加用清热解毒药物。

(三)补法

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一种治疗大法。此法适用于溃疡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如毒邪未尽,切勿遽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助邪鸱张,而犯实实之戒。

二、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消、托、补三个大法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三个总则。但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情的变化不一,因此在临床具林运用时,治法很多,归纳起来有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养胃等十一个治法。

(一)解表法

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从汗解的一种治法。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汗之则疮已”之意。具体应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法分辛凉解表与辛温解表。

方剂举例辛凉解表方,如牛蒡解肌汤、银翘散;辛温解表方,如荆防败毒散、万灵丹。

常用药物辛凉解表药,如薄荷、桑叶、蝉衣、牛蒡子、连翘等;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生姜等。

适应证辛凉解表用于外感风热证,疮疡掀红肿痛,或咽喉疼痛,或皮肤间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红,伴有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者。如颈痈、乳痈、瘾疹(风热型)、药毒等。辛温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证,疮疡肿痛酸楚,或皮肤间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白,或皮肤麻木,伴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口不渴,苔白,脉浮紧者。如瘾疹(风寒型)、麻风病初起。

注意点疮疡溃后,日久不敛,体质虚弱者,即使有表证存在,也不宜发汗太过,否则汗出过多,体质更虚,易引起痉厥、亡阳之变。所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组成]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清热,化痰消肿。

[主治]头面颈项部的疮疡、牙龈肿痛等病初期,局部红肿热痛有硬结者。

[方解]方中牛蒡子疏散风热、化痰解毒、通泄热毒,为主药。辅以薄荷轻清凉散,解风热之邪;荆芥轻扬温散,善除上部郁滞之风邪。再配以连翘散结清热解毒,山栀清热泻火,丹皮凉血清热,石斛清热生津,玄参泻火解毒,夏枯草清肝泻火、软坚散结。共同组成辛凉解表、散结消肿的代表方。

(二)通里法

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目的的一种治法。通里法又分为攻下(寒下)和润下两法。

方剂举例攻下法方,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方,如润肠汤。

常用药物攻下药,如大黄、枳实、槟榔、芒硝;润下药,如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适应证攻下法用于表证已罢,热毒人腑,内结不散。如外科疾病的实热阳证,掀红高肿,疼痛剧烈,皮肤病的皮损掀红灼热,伴口干饮冷,壮热烦躁,呕恶便秘,苔黄腻或黄糙,脉沉数有力者。润下法用于阴虚肠燥便秘。如疮疡、肛肠病、皮肤病等阴虚火旺;胃肠津液不足,口干食少,大便秘结,脘腹痞胀,苔黄腻或薄黄,舌干红,脉细数者。

注意点运用通里攻下法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年老体衰、妇女妊娠或月经期更宜慎用。使用时应中病即止,不宜过剂,否则会损耗正气,尤其在化脓阶段,过下之后,正气一虚,则脓腐难透,疮势不能起发,反使病情恶化。且若用之不当,能损伤肠胃,耗伤正气,易使毒邪内陷。

内疏黄连汤(《外科正宗》)

[组成]木香、黄连、山栀、当归、黄芩、白芍、薄荷、槟榔、桔梗、连翘、甘草、大黄

[用法]水煎,饭前服。

[功用]清火,泻热,通便。

[主治]痈疽肿硬,发热烦躁,干呕饮冷,大便秘结,舌干口苦,脉沉实,属里实热者。

[方解]方中黄连清热解毒,直折火势;大黄峻下实热,荡涤肠胃,导热毒从大便而出,为主药。辅以山栀清热除烦,黄芩清热燥湿,薄荷疏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配以当归、白芍养血润肠,增水行舟;木香、槟榔疏通胃肠之气;桔梗开提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间接疏通肠胃之气,有利于泻火通便。佐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清火泻热通便,使邪毒随大便通利而疏解。

(三)清热法

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的一种治法。在具体运用时,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热泻火;邪人营血者,当清热凉血。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方剂举例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清热泻火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凉血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八味丸;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

常用药物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四季青等;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石膏、知母、鸭跖草等;清热凉血药,如水牛角、鲜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大青叶等;养阴清热药,如大生地、玄参、麦冬、龟板、知母等;清骨蒸潮热药,如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

适应证清热解毒法用于红肿热痛的阳证,如疮疡中的疔疮、疖、痈、有头疽等。清热泻火法适用于红肿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证,皮肤病之皮损掀红灼热、脓疱、糜烂等,如颈痈、流注、附骨疽、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伴发热,口渴,喜冷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等。但在临床上,清热解毒法与清热泻火法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常合并应用。清热凉血法用于掀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之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红蝴蝶疮、血热型白疙,可伴有高热,口渴不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等。以上三法在热毒炽盛时可同时运用。若热毒内传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绛,苔焦黑而干,脉洪数或细数。如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又当加清心开窍法,常用药物为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养阴清热法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炎症、红蝴蝶疮,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清骨蒸潮热法用于瘰疬、流痰等虚热不退的病症。

注意点应用清热药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暖气、反酸、便溏、纳呆等症状。尤其在疮疡溃后更宜注意,过投寒凉易影响疮口愈合。

五昧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疗疮痈疖,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者。

[方解]方中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而不伤胃,为消散疔疮痈疖之君药。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野菊花消疮毒、散结热,为治疗疗疮痈疖的要药,共为辅佐药。全方合用,清热解毒之力甚强。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疮疡阳证见锨热疼痛,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火毒炽盛者。

[方解]本方为主治热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疗疮痈疖等均由热毒内蕴、气血凝滞而成。火热炽盛即为毒,故解毒必须泻火,以火主于心,宣泻其所主,故以黄连为主药,泻心火而解热毒。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共为辅助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热毒得解。

(四)温通法

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等药物,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以治疗寒证的一种治法。临床运用时,分温经通阳、散寒化痰和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两法。

方剂举例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方,如阳和汤;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方,如独活寄生汤。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散寒化痰药,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白芥子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药,如细辛、桂枝、生姜、羌活、独活、桑寄生、秦艽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出现患处隐隐酸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口不作渴,形体恶寒,小便清利,苔白,脉迟等内寒现象者,如流痰、脱疽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适用于体虚风寒湿邪袭于筋骨,出现患处酸痛麻木,漫肿,不红不热,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紧等外寒现象者,如麻风病初起。

以上两法中的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多用于体虚者;而独活寄生汤是祛邪补虚并重,对于体实者,只要去其补虚之品,仍可应用。

注意点阴虚有热者不可施用本法,因温燥之药能助火劫阴,若应用不当,能造成其他变证。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麻黄、白芥子、炮姜、炭肉桂、鹿角胶、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化痰。

[主治]流痰及一切阴疽,漫肿平塌,不红不热者。

[方解]方中熟地补营养血,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筋壮骨,为主药。辅以炮姜炭、肉桂温经散寒,配麻黄辛温散寒,发越阳气;白芥子辛温,去皮里膜外之痰,搜剔经络,宣通内外。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又能解疮毒:全方以补为体,以温通为用,共奏温阳补血、散寒化痰之效。

(五)祛痰法

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一般来说,痰不是疮疡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使气机阻滞凝聚而成。因此,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是针对不同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的目的,故分有疏风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法。

方剂举例疏风化痰方,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解郁化痰方,如逍遥散合二陈汤;养营化痰方,如香贝养营汤。

常用药物疏风化痰药,如牛蒡子、薄荷、夏枯草、陈皮、半夏、杏仁等;解郁化痰药,如柴胡、川楝子、郁金、海藻、昆布、贝母、香附、白芥子等;养营化痰药,如当归、白芍、丹参、熟地、茯苓、党参、贝母、首乌、桔梗、瓜蒌等。

适应证疏风化痰法,适用于风热夹痰的病症,如颈痈结块肿痛。解郁化痰法,适用于气郁夹痰的病症,如瘰疬、乳癖、肉瘿等。养营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夹痰的病症,如瘰疬、乳岩日久体虚者。

注意点因痰所致的外科病,每与气滞、火热相合,故慎用温化之品,以免助火生热之弊。

香贝养营汤(《医宗金鉴》)

[组成]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黄、川芎、当归、贝母、香附、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补气,理气化痰。

[主治]瘰疬、乳岩等日久体虚、气滞痰凝之证。

[方解]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养血和血。生姜、大枣同用,也能益脾胃元气。香附疏肝理气,贝母化痰散结,陈皮理气化痰,桔梗化痰且引诸药上行。全方以养营扶正为主,理气化痰为辅,扶正而不曾邪,祛邪而不伤正,故适用于病久体虚之瘰疬、乳岩等病。

(六)理湿法

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外科疾病中由湿邪而致者,多夹热,其次夹风、夹寒。因此,理湿法很少单独使用,多结合清热、祛风、散寒等法,以达到治疗目的。

方剂举例清热利湿方,如二妙丸、萆藓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等;祛风除湿方,如稀莶丸。

常用药物燥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陈皮等;淡渗利湿药,如萆藓、滑石、苡仁、茯苓、车前草等;祛风湿药,如白鲜皮、地肤子、稀莶草、威灵仙等。

适应证外科疾病兼有胸闷呕恶,腹胀腹满,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苔厚腻者,用燥湿法。下肢疮疡,皮肤病有糜烂渗液者,多用利湿法。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湿热并见之证,如湿疮、接触性皮炎·、臁疮等肌肤掀红作痒,滋水淋漓者,用二妙丸、萆藓渗湿汤;患处灼热肿痛,热重于湿,如委中毒、附骨疽等,可选用五神汤;若病变在肝经部位,且因湿热引起的乳发、脐痈、囊痈、蛇串疮等病,则宜清泻肝火、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祛风除湿法,适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病,如白驳风。

注意点湿为粘腻之邪,易聚难化,常与热、风、寒、暑等邪相合而发病,又可化燥、化寒,故治疗时必须同时应用清热、祛风、散寒、清暑等法。理湿药过用每能伤阴,故阴虚、津液亏损者宜慎用或不用。

五神汤(《外科真诠》)

[组成]茯苓、银花、牛膝、车前子、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委中毒、附骨疽、肛周脓肿等由湿热凝结而成者。

[方解]方中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为君,湿祛则热易清。辅以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热清则湿易祛。佐以车前子加强清热利湿功效。牛膝引药下行,兼有活血行血作用为使药。

本方清利结合,对下部湿热结聚而成的疮疡,有利湿清热、行血散结之功效。

萆薄渗湿汤(《疡科心得集》).

[组成]革藓苡、仁丹皮、黄柏、赤苓、泽泻、通草、滑石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利湿热。

[主治]下肢丹毒、湿疮、药疹及足癣继发化脓性感染等屑湿热下注所致者。

[方解]方中萆藓利水,分清化浊,为主药。苡仁利水渗湿,泽泻渗湿泄热,赤苓分利湿热,滑石利水通淋,通草清热利水,共为辅佐药,使下焦湿热自小便排出;再配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丹皮,清膀胱湿热、泄肾经相火、解毒疗疮的黄柏,以加强清利湿热的效力。全方共奏导湿下行、清热利水的功效。
 
(七)行气法

用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流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坚止痛目的的一种治法。

气血凝滞是外科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局部的肿与痛即是由气血凝滞所致,故外科疾患由气血凝滞者最为多见。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所以行气法多与活血药配合使用。外科病中由肝气郁结而发者也不少,气机郁结能导致气血凝滞,故用疏肝解郁法,使肝气条达,气机舒畅,气血流行有常。

方剂举例逍遥散或清肝解郁汤。

常用药物柴胡、香附、青皮、陈皮、木香、乌药、金铃子、延胡索等。

适用证外科病因气机郁滞所致者,肿块坚硬,不红不热,或肿势皮紧内软,随喜怒而消长,如气瘿、乳癖、乳岩等病。

注意点行气药多香燥辛温,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虚或火盛的患者慎用。此外,行气法在临床上常与祛痰、和营等法配合使用。

清肝解郁汤(《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陈皮、半夏、香附、贝母、茯神、青皮、远志、桔梗、苏叶、栀子、木通、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肝解郁,行滞散结。

[主治]一切忧郁气滞,乳结肿硬,不疼不痒,久之渐渐作痛之症。

[方解]方中香附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破滞,为主药。辅以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养血柔肝。配以陈皮、半夏、茯神、甘草健脾和胃,化痰宁心;贝母、远志、桔梗化痰消核、散结消肿,桔梗又可载药上行,与二陈汤相伍,意在消除痰气相结之肿块;栀子清肝,苏叶散火,两药相伍,清肝散火。用少许木通,清利湿热,令郁火由小便排出。

(八)和营法

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治法。疮疡的形成虽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但其病理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而成,故和营法在外科内治法中应用广泛。此外,和营活血法也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种主要方法。

方剂举例桃红四物汤、活血化坚汤。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泽兰等。

适应证凡经络阻隔,瘀血凝滞,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皆可应用,而以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迁移至慢性炎症阶段最为适宜。皮肤病中有血瘀证者,皮损表现有结节、赘生物、肫块、毛细血管扩张、紫癜、肥厚等,如瓜藤缠、血瘀型白疟等均可应用。

注意点和营法在临床上常需与其他治法合并应用,若有寒邪者,宜与祛寒药同用;血虚者,宜与养血药同用;痰、气、瘀互结为患,宜与理气化痰药同用。和营祛瘀的药品,一般性多温热,所以火毒炽盛的疾病慎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药也不宜过用,以免伤血。

活血化坚汤(《外科正宗》)

[组成]防风、赤芍、归尾、天花粉、金银花、贝母、川芎、皂角刺、桔梗、僵蚕、厚朴、五灵脂、陈皮、甘草、乳香、白芷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化坚消肿。

[主治]瘰疬及瘿、瘤、痰核等肿疡初起未溃脓者。

[方解]方中归尾、赤芍活血散瘀,川芎行气活血,乳香活血止痛,五灵脂散瘀止痛,皂角刺消肿托毒,合而用之,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力颇强,是方中主药。其他如防风、僵蚕、白芷祛风散结、化痰消肿,贝母、天花粉、桔梗化痰散结,厚朴、陈皮理气下气,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共为辅药,可祛风化痰、散结消肿。瘰疬、痰核、瘿、瘤等肿疡的致病原因,多与血瘀、气滞、痰凝有关,故本方首先重用活血化瘀之晶,使血行瘀散,络脉畅通,自然肿消痛止;其次,用理气化痰药,气行则血行,理气药也有利于活血散瘀。凡气、血、痰互结所致之肿物,均可使之消散。

(九)内托法

用透托和补托的药物,使疮疡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扩散的证候趋于局限,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治法。临床应用时,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两类。

方剂举例透托方,如透脓散;补托方,如托里消毒散。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穿山甲、皂角刺等。

适应证透托法适用于肿疡巳成,毒盛正气不虚,尚未溃破或溃而脓出不畅,多用于实证。补托法适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等症者。

注意点透脓法不宜用之过早,肿疡初起未成脓时勿用。补托法在正实毒盛的情况下不可施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而能滋长毒邪,使病势加剧,而犯“实实”之戒。透脓散方中的黄芪,当湿热火毒炽盛之时,应去而不用。若正虚而兼精神萎靡、舌淡胖、脉沉细等阳气虚,衰症象者,还宜加附子、肉桂以温补托毒。此外,因脓由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故内托法常须与和营、清热等法同用。

透脓散(《外科正宗》)

[组成]生黄芪、穿山甲(炒)、川芎、当归、皂角刺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脓托毒。

[主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易外溃者。

[方解]黄芪生用益气托毒为主药,辅以当归、川芎活血和营,穿山甲、皂角刺消散穿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全方共奏托毒溃脓之功效。

本方适用于实证,因此使用时也可去黄芪,以免益气助火。

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

[组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芍药、白术、茯苓、白芷、皂角刺、桔梗、银花、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主治]用于疮疡体虚邪盛,脓毒不易外达者。

[方解]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益气托毒;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活血,气行血畅,正气充盛,则利于托里排毒;银花、甘草清热解毒;白芷、皂角刺止痛排脓。合而用之,既可托毒外出,又可消肿解毒,故名托里消毒散。;

(十)补益法

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消除各种虚弱现象,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促进疮口早日愈合的一种治法。补益法通常分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四法。

方剂举例益气方,如四君子汤;养血方,如四物汤;滋阴方,如六味地黄丸;温阳方,如附桂八味丸。

常用药物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养血药,如当归、熟地、白芍、鸡血藤;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玉竹;温阳药,如附子、肉桂、仙茅、淫羊藿、巴戟肉、鹿角片等。

适应证凡具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症状者,均可用补法。适用于疮疡中后期、皮肤病等凡有气血不足及阴阳虚损者。若肿疡疮形平塌散漫·,顶不高突,成脓迟缓,溃疡日久不敛,脓水清稀,神疲乏力者,可用补益气血法;若呼吸气短,语声低微,疲乏无力,自汗,饮食不振,舌淡苔少,脉虚无力者,宜以补气为主;: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者,宜以补血为主;若皮肤病皮损出现干燥、脱屑、肥厚、粗糙、皲裂、苔藓样变,毛发干枯脱落,伴有头晕目花、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者,宜养血润燥;疮疡或皮肤病等症见口干咽燥,耳鸣目眩,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以滋阴法治之;疮疡肿形散漫,不易酝脓腐溃,溃后肉色灰暗,新肉难生,舌淡,苔薄,脉微细,以温阳法治之。此外,乳房病或皮肤病中兼冲任不调者,用补肾法以调冲任。

注意点疾病有气虚或血虚、阴虚或阳虚,也有气血两虚、阴阳互伤者,应用补法时宜以见不足者补之为原则。如肛门病中小儿、老年人的脱肛,属气虚下陷,可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提;如失血过多者,每能伤气,气虚更无以摄血。故必须气血双补;又如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阴阳互根,故温阳法中每佐一二味滋阴之品,滋阴法中常用一二味温阳药。此外,一般阳证溃后多不用补法,如需应用,也多以清热养阴醒胃方法,当确显虚象之时方加补益之品。补益法若用于毒邪炽盛,正气未衰之时,不仅无益,反有助邪之弊。若火毒未清而见虚象者,当以清理为主,佐以补益之晶,切忌大补。若元气虽虚,胃纳不振者,应先以健脾醒胃为主,尔后再进补。

(十一)养胃法

用扶持胃气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一种治法。凡外疡溃后脓血大泄,必须靠水谷之营养,以助气血恢复,加速疮口愈合;若胃纳不振,则生化乏源,气血不充,溃后难敛。养胃法在具体运用时,分有理脾和胃、和胃化浊及清养胃阴等法。

方剂举例理脾和胃方,如异功散;和胃化浊方,如二陈汤;清养胃阴方;如益胃汤。

常用药物理脾和胃药,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和胃化浊药,如陈皮、茯苓、半夏、厚朴、竹茹、谷芽、麦芽等;清养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等。

适应证理脾和胃法,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如溃疡兼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等症;和胃化浊法,适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疗疮或有头疽溃后,症见胸闷泛恶,食欲不振,苔薄黄腻,脉濡滑者;清养胃阴法,适用于胃阴不足,如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症见口干少液而不喜饮,胃纳不香,或伴口糜、舌光红、脉细数者。

注意点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两法的运用,适应证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但前者适用于脾虚而运化失常,后者适用于湿浊中阻而运化失常,区分的要点在于腻苔之厚薄、舌质淡与不淡,以及有无便溏、胸闷、呕恶之症。而清养胃阴法,重点在于抓住舌光质红之症。如果三法用之不当,则更增胃浊或更伤其阴。

以上各种内治疗法,虽每法均各有其适应证,但病情的变化错综复杂,在具体运用时需数法合并使用。因此,治疗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病程阶段,按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抓住主要矛盾,辨证选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外治法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外治法是指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法则。《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指出了外治法与内治法只是在给药途径上的不同,外治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粘膜,通过局部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是外科独具而必不可少的重要治法,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

外治法的运用同内治法一样,要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处方。兹将常用的方法归纳为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三大类。

一、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就是用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患处,使药物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等。

(一)膏药

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膏药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经过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俗称药肉;也有不用煎熬,经捣烂而成的膏药制剂,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或布上。膏药总的作用,因其富有粘性,敷贴患处,能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疮面,可以避免外来刺激和细菌感染;膏药使用前加温软化,趁热敷贴患部,使患部得到较长时间的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抗病能力。至于具体的功用,则依据所选药物的功用不同,对肿疡起到消肿定痛,对溃疡起到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的作用。

适用证:一切外科病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用法:由于膏药方剂的组成不同,运用的药物有温、凉之异,所以在应用时就有各种不同的适应证。如太乙膏性偏清凉,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适用于阳证,为肿疡、溃疡通用之方。阳和解凝膏性偏温热,功能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适用于阴证疮疡未溃者。千捶膏性偏寒凉,功能消肿、解毒、提脓、去腐、止痛,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去腐,适用于痈、有头疽、疔、疖等一切阳证。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此外,膏药摊制的形式有厚薄之分,在具体运用上也各有所宜。如薄型的膏药,多适用于溃疡,宜于勤换;厚型的膏药,多适用于肿疡,宜于少换,一般5—7天调换1次。

注意点:凡疮疡使用膏药,有时可能引起皮肤掀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瘙痒异常,甚则溃烂等现象,这是因为皮肤过敏,形成膏药风(接触性皮炎);或溃疡脓水过多,由于膏药不能吸收脓水,淹及疮口,浸淫皮肤,而引起湿疮。凡见此等情况,可以改用油膏或其他药物。此外,膏药不可去之过早,否则疮面不慎受伤,再次感染,复致溃腐,或使疮面形成红色瘢痕,不易消退,有损美观。

(二)油膏

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目前,油膏的基质有猪脂、羊脂、松脂、麻油、黄蜡、白蜡以及凡士林等。在应用上,其优点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尤其对病灶在凹陷折缝之处者,或大面积的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故近代医者常习用油膏来代替膏药,

适应证: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肛门病等。

用法:由于油膏方剂的组成不同,疾病的性质和发病阶段各异,其具体运用时应有针对性进行选择。如金黄油膏、玉露油膏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等病。冲和膏适用于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油膏适用于阴证。生肌玉红膏功能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日久不能收口者。红油膏功能防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生肌白玉膏功能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病。疯油膏功能润燥杀虫止痒,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青黛散油膏功能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蛇串疮、急慢性湿疮等皮肤锨红痒痛、渗液不多之症。消痔膏功能消痔退肿止痛,适用于内痔、赘皮外痔、血栓痔等出血、水肿、疼痛之症。

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化已尽,摊贴油膏,应薄而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于燥。目前调制油膏大多应用凡土林,凡士林系矿物油,也可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如见此等现象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若对药物过敏者,则改用其他药。油膏用于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摊贴宜薄,若过于厚涂则使肉芽生长过剩而影响疮口愈合。

(三)箍围药

箍围药古称敷贴,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者可以消散;即使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就是在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

适应证: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

用法:由于箍围药的药性有寒、热的不同,所以在应用时也应分别使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金黄散、玉露散药性寒凉,功能清热消肿、散瘀化痰,适用于红、肿、热、痛的一切阳证。金黄散对肿而有结块者,尤其对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慢性迁移性炎症时更为适宜。

玉露散对炖红、灼热、漫肿无块,女口丹毒等病效果更佳。回阳玉龙膏药性温热,功能温经活血、散寒化痰,适用于不红不热的一切阴证。冲和膏药性平和,功能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瘀消肿.适于疮形肿而不高,痛而不甚,微红微热,介于阴阳之间的半阴半阳证。

调制法:总的原则是将箍围药粉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剂制成糊状的制剂。调制液体多种多样,临床应根据疾病的性质与阶段不同,正确选择使用。以醋调者,取其散瘀解毒;以酒调者,取其助行药力;以葱、姜、韭、蒜捣汁调者,取其辛香散邪;以菊花汁、丝瓜叶汁、银花露调者,取其清凉解毒,而其中用丝瓜叶汁调制的玉露散治疗暑天疖肿效果较好;以鸡子清凋者,取其缓和刺激;以油类调者,取其润泽肌肤。如上述液体取用有困难时,则可用冷茶汁加白糖少许调制。总之,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制,阴证多用醋、酒调敷。目前临床上对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常以凡土林调制成油膏使用。

敷贴法用于外疡初起时,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若毒已结聚,或溃后余肿末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不要完全涂布。敷贴应超过肿势范围。

注意点:凡外疡初起,肿块局限者,一般宜用消散药。阳证不能用热性药敷贴,以免助长火毒;阴证不能用寒性药敷贴,以免寒湿痰瘀凝滞不化。箍围药敷后干燥之时,宜时时用液体湿润;以免药物剥落及干板不舒。

(四)掺药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掺药的种类很多,用来治疗外科疾患,范围很广,不论溃疡和肿疡,消散、提脓、收口等均可应用。其他如皮肤病、肛门病等也同样可以施用。由于疾病的性质和阶段不同,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可掺布于膏药上、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在纸捻上再插入疮口内,或将药粉时时扑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消肿散毒、提脓去腐、腐蚀平胬、生肌收口、定痛止血、收涩止痒、清热解毒等目的。

掺药配制时,应研极细,研至无声为度。其植物类药品,宜另研过筛;矿物类药品,宜水飞;麝香、樟脑、冰片、朱砂粉、牛黄等香料贵重药品,宜另研后下,再与其他药物和匀,制成散剂方可应用,否则用于肿疡药性不易渗透,用于溃疡容易引起疼痛。有香料的药;粉最好以瓷瓶贮藏,塞紧瓶盖,以免香气走散。近年来经过剂型的改革,将药粉与水溶液相混合制成洗剂,将药物浸泡于乙醇溶液中制成酊剂,便于患者应用。

1.消散药

具有渗透和消散作用,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贴于患处,可以直接发挥药力,使疮疡蕴结之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

适应证:适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用法:阳毒内消散、红灵丹有活血止痛、消肿化痰之功,适用于一切阳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有温经活血、破坚化痰、散风逐寒之功,适用于一切阴证。

注意点:若病变部肿势不局限者,选用箍围药较宜。

2.提脓去腐药

具有提脓去腐的作用,能使疮疡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一切外疡在溃破之初,必须先用提脓去腐药。若脓水不能外出。则攻蚀越深,腐肉不去则新肉难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影响疮口的愈合,甚至造成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因此,提脓去腐是处理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方法。

适应证:凡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均宜使用。

用法:提脓去腐的主药是升丹,升丹以其配制原料种类多少的不同,而有小升丹和大升丹之分。小升丹又称三仙丹,其配制的处方中只有水银、火硝和明矾三种原料。大升丹的配制处方除上述三种药品外,尚有皂矾、朱砂(硫化汞)、雄黄(三硫化二砷,含砷70%)及铅等。升药又可依其炼制所得成品的颜色而分为“红升”和“黄升”两种。两者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用法等大同小异。升丹是中医外科中常用的一种药品,现代科学证明,升丹化学成分主要为汞化合物如氧化汞、硝酸汞等,红升丹中还含有氧化铅,其中汞化合物有毒,有杀菌消毒作用。药理研究证实,汞离子能和病菌呼吸酶中的硫氢基结合,使之固定而失去原有活动力,·终致病原菌不能呼吸趋于死亡;硝酸汞是可溶性盐类,加水分解而成酸性溶液,对人体组织有缓和的腐蚀作用,可使与药物接触的病变组织蛋白质凝固坏死,逐渐与健康组织分离而脱落,具有“去腐”作用。目前采用的是一种小升丹,临床使用时,若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疮口小者,可粘附在药线上插入;亦可掺于膏药、油膏上盖贴。若纯粹是升丹,因药性太猛,须加赋形药使用,常用的如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等。在腐肉已脱,脓水已少的情况下,更宜减少升丹含量。此外,尚有不含升丹的提脓去腐药,如黑虎丹,可用于对升丹有过敏者。

注意点:升丹属有毒刺激药品,凡对升丹过敏者应禁用;对大面积疮面,应慎用,以防过多的吸收而发生汞中毒。凡见不明原因的高热、乏力、口有金属味等汞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用。若病变在眼部、唇部附近者,宜慎用,以免强烈的腐蚀有损容貌。此外,升丹放置陈久使用,可使药性缓和而减轻疼痛。升丹为汞制剂,宜用黑瓶贮藏,以免氧化变质。

3.腐蚀药与平胬药

腐蚀药又称追蚀药,具有腐蚀组织的作用,掺布患处,能使疮疡不正常的组织得以腐蚀枯落。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增生的胬肉回缩。

适应证:凡肿疡在脓未溃时,或痔疮、瘰疬、赘疣、息肉等病;或溃疡破溃以后,疮口太小,引流不畅;或疮口僵硬,或胬肉突出,或腐肉不脱等妨碍收口时,均可使用。

用法:由于腐蚀平胬成方的药物组成不同,药性作用有强弱,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其适应证而分别使用。如白降丹,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脓腐难去,用桑皮纸或丝棉纸做成裹药,插入疮口,使疮口开大,脓腐易出;如肿疡脓成不能穿溃,同时素体虚弱,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也可用白降丹少许,水调和,点放疮顶,代刀破头;其他如赘疣,点之可以腐蚀枯落;另有以米糊作条,用于瘰疬,则能起攻溃拔核的作用。枯痔散一般用于痔疮,将此药涂敷于痔核表面,能使其焦枯脱落。三品一条枪插入患处,能腐蚀漏管,也可以蚀去内痔,攻溃瘰疬。平胬丹适用于疮面胬肉突出,掺药其上,能使胬肉平复。

注意点:腐蚀药一般含有汞、砒成分,因汞、砒的腐蚀力较其他药物大,在应用时必须谨慎。尤其在头面、指、趾等肉薄近骨之处,不宜使用过烈的腐蚀药物。即使需要应用,必须加赋形药减低其药力,以免伤及周围正常组织,待腐蚀目的达到,即应改用其他提脓去腐或生肌收口药。对汞、砒过敏者,则应禁用。

4.生肌收口药

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掺布疮面能使疮口加速愈合。疮疡溃后,当脓水将尽,或腐脱新生时,若仅靠机体的修复能力来长肉收口则较为缓慢。因此,生肌收口也是处理溃疡的一种基本方法。

适应证:凡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时,可以使用。

用法:常用的生肌收口药,如生肌散、八宝丹等,不论阴证、阳证,均可掺布于疮面上应用。

注意点:脓毒未清、腐肉未净时,若早用生肌收口药,则不仅无益,反增溃烂,延缓治愈,甚至引起迫毒内攻之变。若已成漏管之证,即使用之,勉强收口,仍可复溃,此时需配以手术治疗,方能达到治愈目的。若溃疡肉色灰淡而少红活,新肉生长缓慢,则宜配合内服药补养和食物营养,内外兼施,以助新生。若臁疮日久难敛,则宜配以绑腿缠缚,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5.止血药

具有收涩凝血的作用,掺布于出血之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可以促使创口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适应证:适用于溃疡或创伤出血,凡属于小络损伤而出血者,可以使用。

用法:桃花散,适用于溃疡出血。圣金刀散,适用于创伤性出血。其他如参三七粉,调成糊状涂敷局部,也有止血作用。

注意点:若大出血时,必须配合手术与内治等方法急救,以免因出血不止而引起晕厥之变。

6.清热收涩药

具有清热收涩止痒的作用,掺扑于皮肤病糜烂渗液不多的皮损处,达到消肿、干燥、止痒的目的。

适应证:适用于一切皮肤病急性或亚急性皮炎而渗液不多者。

用法:常用的有青黛散,以其清热止痒的作用较强,故用于皮肤病大片潮红丘疹而无渗液者。三石散收涩生肌作用较好,故用于皮肤糜烂,稍有渗液而无红热之时,可直接干扑于皮损处,或先涂上一层油剂后再扑三石散,外加包扎。

注意点:一般不用于表皮糜烂、渗液较多的皮损处,用后反使渗液不能流出,容易导致自身过敏性皮炎;亦不宜用于毛发生长的部位,因药粉不能直接掺扑于皮损处,同时粉末与毛发易粘结成团。

7.酊剂

酊剂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浸泡于乙醇溶液内,最后倾取其药液,即为酊剂。

适应证:一般用于疮疡未溃及皮肤病等。

用法:红灵酒有活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冻疮、脱疽未溃之时(如脱疽已溃,疮口上方也可使用)。10%土槿皮酊、复方土槿皮酊有杀虫、.止痒之功,适用于鹅掌风、灰指甲、脚湿气等。白屑风酊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适用于面游风。

注意:点一般酊剂有刺激性,所以凡疮疡破溃后,或皮肤病有糜烂者,均应禁用。同时酊剂应盛于遮光密闭容器中,充装宜满,并在凉暗处保存。

8.洗剂

洗剂是将各种不同的方药,先研成细末,然后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因加入的粉剂多系不溶性,故呈混悬状,用时须加以振荡,故也称混合振荡剂或振荡洗剂。

适应证: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酒渣鼻和粉刺等。

用法:三黄洗剂有清热止痒之功,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如湿疮、接触性皮炎,皮损为潮红、肿胀、丘疹等。颠倒散洗剂有清热散瘀之功,用于酒渣鼻、粉刺。上述方剂中常可加入l%一2%薄荷脑或樟脑,增强止痒之功。在应用洗剂时应充分振荡,使药液和匀,以毛笔或棉花签蘸之涂于皮损处,每日3—5次。

注意点:凡皮损处糜烂渗液较多,或脓液结痂,或深在性皮肤病,均宜禁用。在配制洗剂时,其中药物粉末应先研细,以免刺激皮肤。

9.草药

其药源丰富,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民间使用草药治疗外科疾病积有很多的经验。

适应证:一切外科病之肿疡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创伤浅表出血,皮肤病的止痒,毒蛇咬伤等,均可应用。

用法: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芙蓉花叶、野菊花叶、七叶一枝花、丝瓜叶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阳证肿疡。用时将鲜草药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一日调换1—2次。早莲草、白茅花、丝瓜叶等,有止血之功,适用于浅表刨伤之止血。用时洗净,捣烂后敷出血处加压包扎,白茅花不用捣烂可直接敷用。徐长卿、蛇床子、地肤子、泽漆、羊蹄根等有止痒作用,适用于急慢性皮肤病。用时洗净,凡无渗液者可煎汤熏洗,有渗液者捣汁或煎汤冷却后作湿敷。泽漆捣烂后加食盐少许用纱布包后,涂擦白疤皮损处;羊蹄根用酷浸后取汁外搽治牛皮癣。半边莲捣汁内服,药渣外敷伤口周围,治毒蛇咬伤等。

注意点:用鲜草药外敷时,必须先洗净,再用l:5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捣烂外敷,敷后应注意于湿度,干后可用冷开水时时湿润,以免患部干绷不舒。
 
二、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就是运用各种器械和手法操作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在外科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可针对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应用。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正确使用麻醉,保证无菌操作,并注意防止出血和刀晕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一)切开法

切开法,就是运用手术刀把脓肿切开,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目的的一种手术方法。

适应证: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

用法:使用切开法之前,应当辨清脓成熟的程度、脓的深浅、患部的经络位置等情况,然后决定切开与否,具体运用如下:

1.选择有利时机

即辨清脓成熟的程度,准确把握切开排脓的有利时机。当肿疡成脓之后,脓肿中央出现透脓点(脓腔中央最软的一点),即为脓已成熟,此时予以切开最为适宜。若疮疡脓未成熟,过早切开,则徒伤气血,脓反难成。

2.切口位置

以低位引流为原则,应使脓液畅流而不致袋脓。

3.切口方向

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开,刀头向上,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形切开,免伤乳囊;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损坏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因为纵切口在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总之,除了特殊情况,一般均采用纵切。

4.切开的深浅

不同的病变部位,进刀深浅必须适度,如脓腔浅的,或疮疡生在皮肉较薄的头、颈、胁肋、腹、手指等部位,必须浅开;如脓腔深的,或生在皮肉较厚的臀、臂等部位,稍深无妨,但总以得脓为度。如疮疡脓浅而深开,则内脓虽出,而好肉损伤;脓深而浅开,则内脓不得外泄,反致走泄。

5.切口大小

应根据脓肿范围大小,以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以达到脓流通畅为度。凡是脓肿范围大,肌肉丰厚而脓腔较深的,切口宜大;脓肿范围小,肉薄而脓肿较浅的,切口宜小。

一般切口不能过大,以免损伤好肉筋络,愈合后疤痕较大;但切口也不能过小,以免脓水难出,延长治愈日期。

6.操作方法

手术时以右手持刀,刀锋向外,拇食两指夹住刀口要进刀的尺寸,其余三指把住刀柄,并把刀柄的末端顶在鱼际上1乃处,这样能使进刀有力准确,同时左手拇食两指按在所要进刀部位的两侧,进刀时刀口宜向上,在脓点部位向内直刺,深入脓腔即止,如欲把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然后将刀直出即可。如采用西医手术刀,可应用小号尖角刀以反挑式之执刀法进行直刺,如欲把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

注意点:在关节和筋脉的部位宜谨慎开刀,以免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如患者过于体弱,应先内服调补药物,然后开切,以免晕厥。凡颜面疗疮,尤其在鼻唇部位,忌早期切开,以免疗毒走散,并发走黄危证。切开后,由脓自流,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毒邪内攻。

(二)烙法

烙法,是把火针和烙器在火上加热后,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治疗方法。烙法分两种,一种是火针烙法,另一种是烙铁烙法,其适应证与用法均不相同。

1.火针烙法

古称燔针淬刺,是指将针具烧红后刺激患部的治疗方法。分粗针与细针两种,粗针用以刺脓,细针用以消散。细针应用时将针烧红后对准患部速刺速出,目前对瘰疬之病偶而用之,至于其他外科疾病则很少应用,故这里仅介绍粗针烙法。

粗针形如细筷,由铁或铜制成,长约18—210n,针头尖细而圆,针柄较粗,或圆或方。

它是借着灼烙的作用来代替开刀,从而达到脓肿溃破引流,并能防止出血的目的。

适应证:适用于附骨疽、流痰等肉厚脓深的阴证,脓熟未溃,或虽溃而疮口过小,脓出不畅者。

用法:使用时将针头蘸麻油在炭火或酒精灯上烧红,在脓腔低处向上方斜人烙之,脓随之流出。需要疮口开大,可在拔针时向上一拖,取斜出方向;需要疮口开小,可在拔针时取直出方向。一烙不透,可以再烙,烙后可插入药线,使疮口一时不致粘合,便于引流排脓。

至于进针宜深宜浅等,具体要求与切开法相同。

注意点:红肿掀痛的阳毒小疮,用之反增肿痛,加深溃烂;筋骨关节之处,用之恐焦筋灼骨,导致残废;胸肋、腰、腹等部位,不可深刺,否则易伤及内膜;头面为诸阳之会,而且皮肉较薄,也应禁用。

2.烙铁烙法

烙铁古代用银制品,现改用铁或铜制品,其头如半粒蚕豆大小,上有一柄,它主要利用器械烧灼病变处,既可以止血,又能烫治病根。目前以电灼器代替火烙。

适应证:适用于创伤脉络裂断出血,以及赘疣、息肉突出等。

用法:先在患处作局部浸润麻醉后,用烙器烧赤烙之。如脉络裂断,可向出血点烧灼;如赘疣、息肉等,可用剪刀齐根剪除后再烙。

注意点:使用时避免让患者看见,以免引起精神紧张,发生晕厥。血瘤、岩肿等病,禁用烙灼。

(三)砭镰法

砭镰法俗称飞针,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粘膜放出少量血液,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丹毒、红丝疗等。

用法:先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皮肤或粘膜,迅速移动击刺,以患部出血。或排出粘液、黄水为度。

注意点:慢性的阴证、虚证禁用。砭刺不可刺得太深,以免伤及经络;刺后可再敷药包扎。

(四)挂线法

挂线法是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挂在瘘管或窦道上,利用线的紧力,促使气血阻绝,肌肉坏死,达到切开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凡疮疡溃后,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瘘管或窦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而不宜采用切开手术者,均可使用。

用法:先用球头银丝自甲孔探人管道,使银丝从乙孔穿出(如没有乙孔的,可在局麻下用硬性探针顶穿,再从顶穿处穿出),然后用丝线做成双套结,将橡皮筋线一根结扎在自乙孔穿出的银丝球头部,再由乙孔回人管道,从甲孔抽出。这样,橡皮筋线与丝线贯穿瘘管管道两口。此时将扎在球头上的丝线与橡皮筋线剪开(丝线暂时保留在管道内,以备橡皮筋线在结扎折断时,用以另引橡皮筋线作更换之用),再在橡皮筋线下先垫两根丝线,然后收紧橡皮筋线,打一个单结,再将所垫的两根丝线,各自分别在橡皮筋线上打结处予以结缚固定,最后抽出管道内保留的丝线。

上面介绍的是橡皮筋线挂线法,如采用普通丝线或纸裹药线挂线法,则在挂线以后,须每隔2—3天解开线结,收紧一次,因而延长切开日期。橡皮筋线因有弹性,一般一次结紧后即可自动收紧切开,所以目前多采用橡皮筋线挂线法。

注意点:如果痿管管道较长,发现挂线松弛时,则必须加线收紧,以免不能达到切开的目的;且须仔细探查瘘管管道,以免形成假道,而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五)结扎法

结扎法又名缠扎法,是利用线的紧力,通过结扎,促使患部经络阻塞、气血不通,结扎上部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对较大脉络断裂而引起活动性出血,利用本法结扎血管,可以制止出血。

适应证:适用于瘤、赘疣、痔、脱疽等病,以及脉络断裂引起的出血之症。

用法:凡头大蒂小的赘疣、痔核等,可在根部以双套结扣住扎紧。凡头小蒂大的痔核,可以缝针贯穿它的根部,再用8字式结扎法,两线交叉扎紧。如截除脱疽坏死的趾、指,可在其上端预先用丝线缠绕十余转,渐渐紧扎。如脉络断裂,可先找到断裂的络头,再用缝针引线贯穿出血底部,然后系紧打结。结扎所使用的线的种类有普通丝线、药制丝线、纸裹药线等,目前多采用较租的普通丝线或医用缝合线。

注意点:如内痔用缝针穿线,不可穿过患处的肌层,以免化脓;扎线应扎紧,否则不能达到完全脱落的目的;扎线未脱,应俟其自然脱落,不要硬拉,以防出血。

三、其他疗法

其他疗法有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滚刺疗法、洗涤法等。

(一)引流法

引流法,是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运用药线、导管或扩创等使脓液畅流,腐脱新生,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的一种治法。包括药线引流、导管引流和扩创术等。

1.药线引流

药线俗称纸捻或药捻,大多采用桑皮纸,也可应用丝棉纸或拷贝纸等。按临床实际需要,将纸裁成宽窄长短适度,搓成大小长短不同线形药线备用。药线的类别有外粘药物及内裹药物两类,目前临床上大多应用外粘药物的药线。它是借着药物及物理作用,插入溃疡疮孔中,使脓水外流;同时利用药线之线形,能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而使之外出。此外,尚能探查脓肿的深浅,以及有否死骨的存在。探查有否死骨也是利用药线绞形之螺纹,如触及粗糙骨质者,则为疮疡已损骨无疑。采用药线引流和探查,具有方便、痛苦少、患者能自行更换等优点。目前将捻制成的药线,经过高压蒸气消毒后应用,使之无菌而更臻完善。

适应证: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瘘管、窦道者。

用法分如下两种:

(1)外粘药物法分有两种,一种是将搓成的纸线,临用时放在油中或水中润湿,蘸药插入疮口;另一种是预先用白及汁与药和匀,粘附在纸线上,候干存贮,随时取用。目前大多采用前法。外粘药物,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方剂或黑虎丹等,因它有提脓去腐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疮口过深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

(2)内裹药物法是将药物预先放在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备用。内裹药物,多用白降丹、枯痔散等,因其具有腐蚀化管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已成瘘管或窦道者。

注意点:药线插人疮口中,应留出一小部分在疮口之外,并应将留出的药线末端向疮口侧方向下方折放,再以膏药或油膏盖贴固定。如脓水已尽,流出淡黄色粘稠液体时,即使脓腔尚深,也不可再插药线,否则影响收口的时间。

2.导管引流

古代导管用铜制成,长约重00n左右,粗约0.3cm,中空,一端平面光滑,一端呈斜尖式,在斜尖下方之两侧,各有一孔(以备脓腐阻塞导管腔头部后,仍能起引流的作用),即为导管的形状,消毒备用。这种导管引流较之药线引流,更能使脓液畅出,从而达到脓毒外泄的目的。

适应证:适用于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流者。

用法:将消毒的导管轻轻插入疮口,达到底部后,再稍退出一些即可。当管腔中已有脓液畅流排出时,即用橡皮膏固定导管,外盖厚层纱布,放置数日(纱布可每天更换),当脓液减少后,改用药线引流。导管另一种用法:当脓腔位于肌肉深部,切开后脓液不易畅流,将导管插入,引流脓液外出,待脓稍少后,即拔去导管,再用药线引流。导管引流,目前在体表脓肿已很少采用,大多应用于腹腔手术后,且导管均改用塑料管或橡皮管(导尿管)以替代钢制导管。

注意点:导管的放置应放在疮口较低的一端,以使脓液畅流。导管必须固定,以防滑脱或落人疮口内。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3.扩创引流

是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引流。大多应用于脓肿溃破后有袋脓现象,经其他引流、垫棉法等无效的情况下,才采用之。

适应证:适用于痈、有头疽溃后有袋脓者,瘰疬溃后形成空腔者,脂瘤继发感染化脓时。

用法:在消毒局麻下,对脓腔范围较小者.只需用手术刀将疮口上下延伸即可;如脓腔范围较大者,则用剪刀作十字形扩创。瘰疬之溃疡,除扩创外,并须将空腔之皮修剪,剪后使疮面全部暴露。有头疽溃疡的袋脓,除作十字形扩创外,切忌将空腔之皮剪去,以免愈合后形成较大的疤痕,影响活动功能。脂瘤继发感染化脓的扩创,作十字形切开后,将疮面两侧皮肤稍作疤痕修剪,便于棉花嵌塞,并用刮匙将渣样物质及囊壁一并刮清。

注意点:扩创后,须用消毒棉花按疮口大小,蘸八二丹或七三丹嵌塞疮口以去腐,并加压固定,以防止出血,以后可按溃疡处理。

(二)垫棉法

垫棉法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它是借着加压的力量,使溃疡的脓液不致下袋而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粘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

适应证:适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者;或疮孔窦道形成脓水不易排尽者;或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时不能粘合者。

用法:袋脓者,使用时将棉花或纱布垫衬在疮口下方空隙处,并用宽绷带绷住固定。对窦道深而脓水不易排尽者,用棉垫压迫整个窦道空腔,并用绷带扎紧。溃疡空腔的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使用时可将棉垫按空腔的范围稍为放大,满垫在疮口之上,再用阔带绷紧。至于腋部、胭窝部的疮疡,最易形成袋脓或形成空腔,影响疮口愈合或虽愈合而易复溃,故应早日使用垫棉法。具体应用时,需根据不同部位,在垫棉后采用不同的绷带予以加压固定,如项部用四头带,腹壁多用多头带,会阴部用丁字带,腋部、胭窝部用三角巾包扎,小范围的用阔橡皮膏加压固定。

注意点:在急性炎症红肿热痛尚未消退时不可应用,否则有促使炎症扩散之弊。如应用本法,未能获得预期效果时,则宜采取扩创引流手术。

(三)药筒拔法

药筒拔法,是采用一定的药物与竹筒若干个同煎,乘热急合疮上,借助药筒吸取脓液毒水,具有宣通气血、拔毒泄热的作用,从而达到脓毒自出、毒尽疮愈目的的一种治法。

适应证:适用于有头疽坚硬散漫不收,脓毒不得外出者;或毒蛇咬伤,肿势迅速蔓延,毒水不出;以及反复发作的流火等。

用法:先用鲜菖蒲、羌括、紫苏、蕲艾、白芷、甘草各15g,连须葱60g,以清水10碗煎数十滚,待药浓熟为度,备用;次用鲜嫩竹数段,每段长23cra,径口4.2cm,一头留节,刮去青皮留白。厚约0.3cm,靠节钻一小孔,以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煮数十滚(药筒浮起用物压住),如疮口小可用拔火罐筒。将药水锅放在病床前,取筒倒去药水,乘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待片刻药筒已凉(约5—10分钟),拔去杉木塞,其筒自落。视其需要和病体强弱,每天可拔1—2筒或3—5筒。如其坚肿不消,或肿势继续扩散,脓毒依然不能外出者,翌日可以再次吸拔,如此连用数天。如应用于丹毒,患部消毒后,先用砭镰法放血,再用药筒拔吸,待拔吸处血液自然凝固后,用纱布包扎,常应用于复发性丹毒已形成橡皮腿者。

注意点:必须验其筒内拔出的脓血,若红黄稠厚者预后较好;纯是败浆稀水,气秽黑绿者预后较差。此外,操作时须避开大血管.以免出血不止。

(四)针灸法

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在外科方面,古代多采用灸法,但近年来针法较灸法应用广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针刺治疗而提高临床疗效。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烧,借着药力、火力的温暖作用,可以和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郁毒。如此则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溃者易于生肌收口。

适应证: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用于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者;或溃疡久不愈合,脓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长迟缓者。

用法:针刺的用法,一般采取病变远隔部位取穴,手法大多应用泻法,不同疾病取穴各异,详见各论。灸的方法虽多,但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明灸,单纯用艾绒作艾炷着皮肤施灸,此法因有灼痛,并容易引起皮肤发生水疱,所以比较少用;一种是隔灸,捣药成饼,或切药成片(如豆豉、附子等作饼,或姜、蒜等切片),上置艾炷,于疮上灸之。此外,还有用艾绒配伍其他药物,做成药条,隔纸燃灸,称为雷火神针灸。豆豉饼灸,隔姜、蒜灸等,适用于疮疡初起毒邪壅滞之证,取其辛香之气,行气散邪。附于饼灸适用于气血俱虚、风邪寒湿凝滞筋骨之证,取其温经散寒、调气行血。雷火神针灸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痛之证,取其香窜经络,祛风除湿。至于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须视疮形的大小及疮口的深浅而定,总之务必使药力达到病所,以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觉痛为止。

注意点:凡针刺一般不宜直接刺于病变部位。疔疮等实热阳证,不宜灸之,以免以火济火;头面为诸阳之会,颈项接近咽喉,灸之恐逼毒人里;手指等皮肉较薄之处,灸之更增疼痛。此外,在针灸的同时,根据病情应与内治、外治等法共同施治。

(五)熏法

熏法,是把药物燃烧后,取其烟气上熏,借着药力与热力的作用,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法。包括神灯照法、桑柴火烘法、烟熏法等。

适应证:肿疡、溃疡均可应用。

用法:神灯照法功能活血消肿、解毒止痛,适用于痈疽轻证,未成脓者自消,已成脓者自溃,不腐者即腐。桑柴火烘法功能助阳通络、消肿散坚、化腐生肌、止痛,适用于疮疡坚而不溃、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之症。烟熏法功能杀虫止痒,适用于干燥而无渗液的各种顽固性皮肤病。现代临床运用较少,具体用法略。

注意点:随时听取患者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不得引起皮肤灼伤。室内烟雾弥漫时,要适当流通空气。

(六)熨法

熨法是把药物加酒、醋炒热,布包熨摩患处,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常因药物的炒煮不便,而较少应用,但临床上单纯热敷还在普遍使用。

适应证:适用于风寒湿痰凝滞筋骨肌肉等证,以及乳痈的初起或回乳。

用法:熨风散药末:取赤皮葱连须240g,捣烂后与药末和匀,醋拌炒热,布包熨患处,稍冷即换,有温经祛寒、散风止痛之功,适用于附骨疽、流痰皮色不变、筋骨酸痛。又如取皮硝80g,置布袋中,覆于乳房部,再把热水袋置于布袋上待其溶化吸收,有消肿回乳之功,适用于乳痈初起或哺乳期的回乳。

注意点:同熏法,一般阳证肿疡禁用。

(七)热烘疗法

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热烘,通过热力的作用,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药物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鹅掌风、慢性湿疮、牛皮癣等皮肤干燥、瘙痒之症。

用法:依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膏,如鹅掌风用疯杨膏,慢性湿疮用青黛膏,牛皮癣用疯油膏等。操作时先将药膏涂于患部,须均匀极薄,然后用电吹风烘(或火烘)患部,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

注意点:同熏法,且禁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

(八)浸渍法

浸溃法古称溻渍法,是把药物煎汤淋洗患部,使疮口洁净,祛除病邪,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皮肤病瘙痒、脱屑,内、外痔的肿胀疼痛等。

用法:临床上常用的有淋洗、坐浴、浸泡等。如2%一10%黄柏溶液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疮口难敛者。苦参汤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可以洗涤尖锐湿疣、白疤等病。香樟木有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之功,可以煎汤沐浴,适用于瘾疹。五倍于汤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钧作用,可煎汤坐浴,适用于内、外痔肿痛及脱肛等。鹅掌风浸泡方有疏通气血、杀虫止痒之功,加醋同煎,待温,每日浸泡l一2小时,连续7天,适用于鹅掌风。

注意点:在浸渍时,冬季宜保暖,夏令宜避风凉,以免感冒。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