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3
- 获得点赞
- 110
- 声望
- 38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龠=10毫升
方寸匕=2.74克 鑫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20~30克 中者一枚15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 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 1/10。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东汉末年,寒疫大 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 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 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以这样的轻 量,要救生死于顷刻克。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 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衹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 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 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 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服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 使这些现代西医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年代以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 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彩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 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覆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心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四)
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 的,但中医的现状是令人忧虑的。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 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 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 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有独当一面、敢 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不要让西医课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衹能培养出伦不类的“半瓶醋”。要在短短5年内,集中精力学好、学透中医。
{山野村夫之见,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反思与沉思!
以上内容选自‘李可’先生大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之“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
下面这篇可以印证上面的真实性 不过加上分次服用的概念 伤寒中的剂量看起来就没那么吓人了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 (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 “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92克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 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 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 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 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 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 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 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 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 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曰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 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 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
根据中国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
为方便以克来记量并按统一规定采用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即一两(十六进位制)=30克(实际是上一两等于31.25克
一钱=3克,一分=0.3克,一厘=0.03克(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
汉代一升根据大陆那边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cc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两”当”钱”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当”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 这个算法应该就是错误的
唐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基本上大约相等,因此宋一钱可视为今一钱,一盏水可视为一碗水(200cc,既今饭碗)。
值得一题的,大陆的一斤=500公克,折一钱=3.125公克;
`而台湾的一斤=600公克,折一钱=3.75公克,
在这里1斤不是以600克计算, 而是以590克计算, 所以和目前我们认知的台斤与公克换算率有些差异.
现今1台斤为600公克, 1钱为3.75克。
由中国历代的衡制(重量)上来看, 1斤皆为16两, 但换算成现今的公克却有所不同, 略述于后, 供大家参考:
战国1斤,约今250公克 !
秦1斤,约今253公克
汉1斤,约今220公克南北朝略如前,但各自不同
隋1斤,约今661公克。(小斤则为220公克)
唐1斤,约今661公克
宋1斤,约今633公克
元1斤,约今633公克
明1斤,约今590公克
清1斤,约今590公克
民国1台斤,600公克
大陆1市斤,500公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龠=10毫升
方寸匕=2.74克 鑫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20~30克 中者一枚15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 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 1/10。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东汉末年,寒疫大 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 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 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以这样的轻 量,要救生死于顷刻克。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 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衹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 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 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 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服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 使这些现代西医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年代以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 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彩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 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覆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心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四)
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 的,但中医的现状是令人忧虑的。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 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凡此种种,令人触 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 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有独当一面、敢 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不要让西医课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衹能培养出伦不类的“半瓶醋”。要在短短5年内,集中精力学好、学透中医。
{山野村夫之见,希望能引起中医界的反思与沉思!
以上内容选自‘李可’先生大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之“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
下面这篇可以印证上面的真实性 不过加上分次服用的概念 伤寒中的剂量看起来就没那么吓人了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 (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 “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92克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 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 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 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 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 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 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 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 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 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曰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 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 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
根据中国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
为方便以克来记量并按统一规定采用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即一两(十六进位制)=30克(实际是上一两等于31.25克
一钱=3克,一分=0.3克,一厘=0.03克(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
汉代一升根据大陆那边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cc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两”当”钱”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当”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 这个算法应该就是错误的
唐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基本上大约相等,因此宋一钱可视为今一钱,一盏水可视为一碗水(200cc,既今饭碗)。
值得一题的,大陆的一斤=500公克,折一钱=3.125公克;
`而台湾的一斤=600公克,折一钱=3.75公克,
在这里1斤不是以600克计算, 而是以590克计算, 所以和目前我们认知的台斤与公克换算率有些差异.
现今1台斤为600公克, 1钱为3.75克。
由中国历代的衡制(重量)上来看, 1斤皆为16两, 但换算成现今的公克却有所不同, 略述于后, 供大家参考:
战国1斤,约今250公克 !
秦1斤,约今253公克
汉1斤,约今220公克南北朝略如前,但各自不同
隋1斤,约今661公克。(小斤则为220公克)
唐1斤,约今661公克
宋1斤,约今633公克
元1斤,约今633公克
明1斤,约今590公克
清1斤,约今590公克
民国1台斤,600公克
大陆1市斤,500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