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7/24
- 帖子
- 629
- 获得点赞
- 70
- 声望
- 28
- 年龄
- 49
巧用黄芪击退夏季常见病。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诗中的著名诗句,诗中的“王孙”并非指人,而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的别名,这就是黄芪。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黄芪的由来和简介
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献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黄芪的药用与食用功效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
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可做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是一道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
服用黄芪注意事项
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夏季常见以黄芪为主药的方药5例
当归补血汤:黄芪50克,当归10克。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能:补气生血。主治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归脾汤:黄芪、龙眼肉、茯神、炒枣仁各9克,白术、人参各6克,木香、炙甘草、远志、当归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可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补中益气汤: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灸麻黄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饭前或者空腹温服。
功能:升阳补中,益气合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疲劳、补益脾胃等。
玉屏风散:黄芪300克,防风、白术各100克。
用法:研成细面,日服2次,每次15克,吞服。
功能:固表止汗,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
补阳还五汤:生黄芪60克,当归尾、赤芍各6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活血,祛淤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诗中的著名诗句,诗中的“王孙”并非指人,而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的别名,这就是黄芪。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黄芪的由来和简介
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献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黄芪的药用与食用功效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
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可做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是一道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
服用黄芪注意事项
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夏季常见以黄芪为主药的方药5例
当归补血汤:黄芪50克,当归10克。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能:补气生血。主治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归脾汤:黄芪、龙眼肉、茯神、炒枣仁各9克,白术、人参各6克,木香、炙甘草、远志、当归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可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补中益气汤: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灸麻黄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饭前或者空腹温服。
功能:升阳补中,益气合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疲劳、补益脾胃等。
玉屏风散:黄芪300克,防风、白术各100克。
用法:研成细面,日服2次,每次15克,吞服。
功能:固表止汗,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
补阳还五汤:生黄芪60克,当归尾、赤芍各6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活血,祛淤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附件
-
43.6 KB 查看: 46
-
22.4 KB 查看: 48
-
24.6 KB 查看: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