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先师所创,距今一千七百多年,李老善调理脾胃,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医家称为“补土派”。升阳益胃汤是李老中年时期的代表方之一,其思路清晰、组方严谨、配伍精炼、选药精准,现在也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中,屡试不爽。
方歌: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
组成:
人参 白术 黄芪 黄连 半夏 陈皮 炙甘草 茯苓 泽泻 羌活 独活 防风 柴胡 白芍 生姜 大枣
功效:
升阳益胃、化湿健脾。
适应证:
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而导致的神疲乏力、胸满不舒,食少纳差,骨节酸重、肢体僵痛等证。
方义: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喜燥而恶湿、以升为健,胃喜湿而恶燥、以通降为用,脾燥胃湿、脾升胃降,则中州和合,运化万物;且木主疏土,其性升发,疏泄有节则脾胃调和。脾为脏,阴脏喜扶,故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益脾肺之气,健运脾土;胃为腑,阳腑喜制,故以茯苓、泽泻、半夏、黄连、陈皮等阴沉降泄之药,通泄胃土;使脾升胃降,清升浊降,燥湿济济而稳定中州;木主疏土,体阴而用阳,其性升发,故以白芍养肝之体,以柴胡疏肝之阳,使其木气升而清阳展、胃气通而浊阴降;脾主四肢,脾不生血,则肢体失养,寒湿内侵,故取羌活、独活、防风等辛香透散之药,以除寒湿;佐以姜枣调和营卫,中和药性,安定中州。
全方遵循脾升胃降,肝木疏土的生理特性;把握病脾多湿,病清多浊的病理变化;依据阴脏喜扶,阳腑喜克的脏腑特点,以升为降,以扶为制,使脾胃和,后天健,而诸疾除。名为益胃,实则升阳,此为从升而治。
使用注意:
本方多用辛香耗散之药,重在升阳,体瘦精亏、内郁湿热、阴虚火旺之人忌用。
方歌: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
组成:
人参 白术 黄芪 黄连 半夏 陈皮 炙甘草 茯苓 泽泻 羌活 独活 防风 柴胡 白芍 生姜 大枣
功效:
升阳益胃、化湿健脾。
适应证:
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而导致的神疲乏力、胸满不舒,食少纳差,骨节酸重、肢体僵痛等证。
方义: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喜燥而恶湿、以升为健,胃喜湿而恶燥、以通降为用,脾燥胃湿、脾升胃降,则中州和合,运化万物;且木主疏土,其性升发,疏泄有节则脾胃调和。脾为脏,阴脏喜扶,故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益脾肺之气,健运脾土;胃为腑,阳腑喜制,故以茯苓、泽泻、半夏、黄连、陈皮等阴沉降泄之药,通泄胃土;使脾升胃降,清升浊降,燥湿济济而稳定中州;木主疏土,体阴而用阳,其性升发,故以白芍养肝之体,以柴胡疏肝之阳,使其木气升而清阳展、胃气通而浊阴降;脾主四肢,脾不生血,则肢体失养,寒湿内侵,故取羌活、独活、防风等辛香透散之药,以除寒湿;佐以姜枣调和营卫,中和药性,安定中州。
全方遵循脾升胃降,肝木疏土的生理特性;把握病脾多湿,病清多浊的病理变化;依据阴脏喜扶,阳腑喜克的脏腑特点,以升为降,以扶为制,使脾胃和,后天健,而诸疾除。名为益胃,实则升阳,此为从升而治。
使用注意:
本方多用辛香耗散之药,重在升阳,体瘦精亏、内郁湿热、阴虚火旺之人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