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士,六十九岁,因腰扭伤前来诊治。腰部扭伤后睡觉翻身时疼痛难忍,起卧都很困难,同时颈椎转动时一侧疼痛难忍。腰痛、颈椎痛,是两种常见病、多发病,按常规治疗方法----只要运用我的经络调整法治疗,腰痛和颈椎痛应立即见效。这次来诊第一次治疗后,颈椎痛得到缓解,转动的幅度增大,腰痛也有一定进展,但疗效不十分理想。治疗到第三天治疗翻身时,杨女士说腰髂部疼痛,而且牵涉到肩胛痛,这一句话提醒了我,肩痛和腰痛在经络的感传上是相通的,符合“下病上治”的原则,腰痛一定与肩胛有关,于是治疗腰痛马上增加肩胛部奇穴。
肩部奇穴为:肩痛1 肩胛骨内上角斜方处。肩井穴下方约1.5寸;肩痛2 肩胛骨冈上窝,近内侧端,内上角的下方与肩胛冈之间。曲桓穴稍外侧;肩痛3 肩胛骨近脊柱缘处,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与肩胛冈连线的上1/4与下3/4之交点。天宗穴斜上内方;肩痛4肩胛骨近就脊椎缘处,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与肩胛内连线之中心点,天宗穴斜内下方;天宗穴 在冈下窝中央下肌中点。运用肩胛部奇穴治疗后收到奇效,翻身时痛感立即减轻。按此方法连续治疗两天,共治疗五天,腰痛、颈椎痛基本痊愈。
为什么治疗腰痛的同时增加肩胛部奇穴,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呢?是因为这种疗法是体现了“下病上治”的治疗原则。古人在治疗实践中非常讲究治疗的原则,如果能正确运用古人的这些治疗原则,就会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痛,起到“锦上添花”的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为外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原则,国外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研究和观察。诸多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的记载和近代的研究,运用并发展了左病右治,下病上治等治疗原则。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常用配穴的方法,如,左右对称取穴法、左右同名经对应取穴法、上下同名经对应取穴法、上下交叉对应取穴法、阴阳交叉对应取穴法、胸背腰对应取穴法等。
祖国医学对“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疗原则的病因、病理讲述地非常清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素问.缪刺论》记载“余闻缪刺未得其义,何谓缪刺?”岐伯答:“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经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又曰:“夫邪客与大络,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意思说:邪气侵入皮毛,到孙络留而不去,由于络脉闭塞不通,邪气不能入于经脉,于是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邪气流入大络不能入于经脉,随大络而布于四肢,没有一定的地方,也不流入经俞,所以病气在右而症见于左,病气在左而症见于右,必须右痛刺左,左痛刺右,才能中邪,这种方法叫做缪刺。《素问.缪刺论》又云:“夫邪之先客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又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病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意思说:外邪入侵由浅入深的过程,由皮毛入络脉,由络脉入经脉,由经脉入脏腑,阴经和阳经都感受到邪气,五脏就受伤害。邪气侵袭到经脉,左侧邪气盛影响到右侧发病,右边邪气盛影响到左侧发病。但是也有相互转移的,左边疼痛未好而右脉已开始有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巨刺法。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是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它告诫我们:其一、人体患病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夫邪先客于形也,……阴阳俱感,五脏乃伤”。如果外邪侵入皮毛,刚入络脉的时候,在病情较轻的时候就加以治疗,就会使病情及时控制,很容易得到治疗。其二、经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经络在人体中纵横交错,上下贯通,为脏腑提供营养物质。当某一条经络的气血循环受阻,就会在一定部位出现痛点,或称反射点,病痛点是患病的病症,并不都是患病的病因,一定要根据病症寻求病因。
这位女士所患的腰病,是腰部损伤后损伤到络脉或经脉,没有直接造成脏腑的损伤,因此,在治疗时疗效并不十分明显。腰和肩在经络上是相互联系的,通过经络的传导牵涉到肩部,静卧翻身或臀部活动时牵涉肩部疼痛,臀部疼痛的病因在肩。当调整肩部穴位的同时,臀部的气血也相应得到改善,缓解臀部的疼痛,而且增强疗效,缩短治疗上的时间。
肩部奇穴不仅在治疗腰痛有奇效,而且在治疗舌根发硬也有特效。有一位女士,她多年来总感到说话多了舌根发硬,很怕患上脑血栓,来我处曾经采取多种方法及配方治疗,始终没有明显的效果,至从采用肩部奇穴治疗后,舌根马上感觉到不那么发硬,使病症立即发生变化。
为什么肩胛奇穴治疗舌根发硬会有奇效?舌和脏腑是有联系的,主要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联系起来的,心开窍于舌,又为脾之外候。《素问.奇病论篇》曰:“少阴之脉,贯系舌本。”《灵柩.经脉篇》曰:“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这说明五脏六腑之经脉,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通,所以,舌的运动功能状态,直接反映出脏腑的工作状态。肩胛的周围为小肠经唯一循行通过的经络,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少阴之脉,贯系舌本”小肠为阴,心为阳,小肠的经络从手指的外侧到肘、肩,然后到颈椎,直接通往咽部。当心血不足必然影响到小肠的供血不足,而不能维持舌部运动的需要,造成舌部运转的障碍。肩部奇穴分布在肩部的周围,与小肠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当小肠经供血异常时,调整周围的奇穴,对小肠是一种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