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是收涩剂,不是温阳剂。各人有个人的用药习惯指针,用与不用多无可厚非。但古人常认为熟地滋腻生湿,生湿则不利于止泻,或许这也是不用熟地的一个原因。
呵呵,要想知道其真实原因恐怕还得问“四神丸”的始作者。
老师读书真是认真,咱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好多书咱买来就没有读过。读过的书也大都没有读完过,读完的也大都是记住当时感觉有用的,感觉没用的一眼略过,遇到不懂的更是置之脑外。我也常劝孩子,遇到不懂的记住就行,时间长了,临床多了,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或许自己慢慢就明白了。李老师,学生还有一问题望得到您的指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陈皮(一钱) 人参(一钱) 茯苓(去皮.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藿香叶(一钱) 蝉蜕(一钱) 厚朴(一钱) 羌活(一钱)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颈背拘急,鼻涕声重,耳作蝉鸣,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并治之。
此方中说到治疗血风,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段,意思大致是血虚生风不能用荆芥防风类的风药,越扇火越旺,应该治血,此方中既有荆芥防风,又没有养阴血的药,如何理解治疗妇人血风呢?
刚喝了点儿酒,在唐宋元明清老师的启发下,有了这样的想法:古书多无标点符号,断句往往凭借的是现代人的主观理解,“妇人血风,头皮肿痒”,或许是一个整句,此方在“妇人血风”中的应用针对的只是妇人血风后的“头皮肿痒”,而不是说的整个“妇人血风”,当然当“妇人血风头皮肿痒”应用此方时可能还须加用或配伍补血活血之品。古人也不是事事都完备无缺的,临床诸方应用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加减。咱常说书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不能尽信书。再说方中人参可以益气养血,妇人虽然有血虚但荆芥、防风并不甚燥,甚者防风祛风尚可润燥。李老师,学生还有一问题望得到您的指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散
【药方名称】消风散
【处方】荆芥穗(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陈皮(一钱) 人参(一钱) 茯苓(去皮.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藿香叶(一钱) 蝉蜕(一钱) 厚朴(一钱) 羌活(一钱)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颈背拘急,鼻涕声重,耳作蝉鸣,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并治之。
此方中说到治疗血风,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段,意思大致是血虚生风不能用荆芥防风类的风药,越扇火越旺,应该治血,此方中既有荆芥防风,又没有养阴血的药,如何理解治疗妇人血风呢?
你是越喝越明白,这些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