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大众养生要走出理念误区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198
声望
68
在养生中要重视事物的变化和个体差异,学会应变,遵循事物变化的规律——
□ 潘朝曦上海中医药大学
最近,随着一些所谓养生名家蒙人、误人、坑人的丑行被曝光,人们开始思考这一怪现象的根源。很多人认为其根源在于医改滞后,大众就医难未得到解决。也有人认为,根源在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缺位。这些观点都很有道理,确实道出了问题的一些症结所在。但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重要根源就是大众对养生的错误认识。
误区一
把养生作为替代一切医疗行为的万应灵丹
众多养生书籍的热销就是这一错误理念的体现。人生了病以后,是不是仅靠自己揉揉某个穴位,调节一下饮食就能完全解决问题?比如一个人生了阑尾炎或肠梗阻,医生告知必须手术治疗,他却说我自己解决,人们肯定会认为这样做不对。可是我们的大众却偏偏犯了常识错误,以致不少人生了病,真的按照这类书的指导去自我按摩、自我食疗导致延误治疗,甚至因中毒而被抢救。为什么人们会轻信所谓的养生专家,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把养生保健与医疗混为一谈。其实养生和医疗在中医自古以来就分为两门学科。尽管养生、医疗都与人体健康有关,但养生却不能取代医疗,养生家也不能等同于医家。医家可以兼通养生,而单纯养生家却不能取代医生。正确的按摩、食疗可以健身防病,但按摩、食疗绝对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疗法。正确的养生,尚且不能代替医疗,谬误的养生就更不能代替医疗。把养生当作解决一切医疗健康问题的万应灵丹,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错位。
误区二
对养生刻意追求,并寄望功毕一役
大众有句谚语:一口吃不成胖子。养生与此同理,也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术,让你短时间内达到养生的目的。而我们很多人却犯了认识上的错误,专门热衷于所谓灵丹妙术。今天听说吃某种食物或药物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购来食用;明天听说某种妙术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跟着实施,成了典型的追风族。还有的人十分在意生活中的对与错,常常刻意去追求怎么才能健康长寿;也有的人忙时玩命,闲时就翻出养生书,按图索骥去养生。殊不知,正确的养生在于时时处处均应遵循养生之道,长年顾护身体才会成功,并非毕功于一时一役。人们常把养生之道比喻成一根燃烧的蜡烛,必须时时防风顾护,既不让大风吹灭又不让风助燃,以期能最长时间地燃烧。此外人的精神要放松,不要总是绷紧一根弦,怕得病,怕短寿,须知养生不是刻意追求所能达到的。据传清代有一个百岁老人,当皇帝问他是怎么达到高寿时却全然答不出。这便是不追求养生,养生却在其中。上述这些养生道理不仅可以印证于古代的养生成功者,也同样可以验证于现在的一些长寿老人。很多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就是生活有规律,动静得宜,并没有常年去吃什么补品或特殊食品,且心态极为平静,对生老病死常能泰然处之,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延年益寿。
误区三
重术轻道,舍本逐末,急功近利
中华养生之所以称为养生之道,不称养生之术,是有道理的。中华养生的灵魂,在于悟道、明道、遵道。所谓道,就是规律。那么,中华养生的道在哪里呢?在于两个字——“顺天”。“顺天”也可以称为顺应自然。其一是顺应自然节律。如夏天热,人毛孔大开,出汗散热,你却用空调,把室温调得如同春天或秋天,甚至冬天,把热留在体内,并让寒气入侵则必然生病。此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切动物乃至植物都应遵循的时间节律,如反其道而行之必然生病。其二是顺应生命规律。从远古燧人氏开始就用火,以熟食为主。这在人体肠胃已形成规律,并且古人也指出多食生冷易伤脾胃,而你却按某些所谓养生家的说法长期大吃生茄子、生泥鳅、生萝卜,与生命规律去对着干,对身体绝没好处。顺应规律是道,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做,怎么动是术。术应服从道。否则,术就失去依存,并易转为害。我们大众热衷的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忘记道。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的驱使和大众文化素质不高,所以轻道、昧道。
误区四
违背中国哲学的恒变规律和应变智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从时间上看,今天和明天不一样,明天和后天也不一样,时间就是在不一样的变化中,由春至夏,至秋,至冬。从生命个体来看,人与人不一样。同样是冬天,有人穿厚棉衣还嫌冷,有人穿薄棉衣还怕热。同样一个人的体力,年轻时和中年时不一样,中年时和老年时不一样。面对事物的不断变化和这些个体上的差异,应对事物变化的措施也应不一样。这在中国哲学上称为恒变和应变规律。《易经》就是谈事物的恒变和应变智慧,只有学会应变,遵循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养生同样如此。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与此背道而驰。我们明知人与人差异很大,却采取亿万人一个样,不管什么体质、体内有没有火,也不管什么季节,用统一的方法去清热、补虚。这本身就违背了不同质的矛盾应采取不同解决方法的辩证法原理,也同样违背了中国哲学中的恒变规律和应变智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