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耳鸣齁喘外感乳病四案

知守堂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1
帖子
50
获得点赞
27
声望
18
耳鸣齁喘乳病外感四案

耳鸣

2016年5月10号,一张姓女,60岁,双侧耳鸣多年,伴随头鸣,听力稍有衰减,长期胃不好,烧心,不能凉食,双手脉弱,右关尤甚。患者自言以前治疗胃病喝中药无数,现在闻见中药即想吐,专来接受针刺治疗。

针刺:客主人,足三里,少商,以此三穴为主,每次又在耳门,听宫,翳风,液门透中渚,地五会,侠溪任选两到三穴,针刺数十分钟后,患者自言耳内有一种空旷感,四十分钟后拔针,耳鸣稍有缓解。连续三天针刺,自言耳鸣恢复大半,基本可以忍受,胃部也感觉比以前好转许多,因时节赶上梨园农活忙碌,仅做了三次针刺。

耳鸣习俗多从肾亏入手,因为其理乃耳者肾之窍也,其实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其别气入耳,因而耳鸣之证非独肾也。此例即中焦亏虚,营气不周所致,《甲乙经·欠哕唏振寒噫嚏嚲泣出太息羡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关于耳鸣一证,有云:“人之耳中鸣何也?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甲上与肉交者”,经文明确提出耳鸣之本乃中焦亏虚所致。


齁喘

齁喘,古代典籍少有记载,然偶有所见,本病发作时,在安静状态下喉部突然 “喝喝”一声大响,声音浑厚而有力,急促而高亢,象吼声,又像喘声,有一种喷薄而出之势,时间短暂,一声或数声之后归于平复,平复后宛若常人,依其症状暂且称之为齁喘。本病本人有幸治疗过三例。


第一例在数十年前,病者为西安市一高中生,开始感冒,感冒治愈后遗留下本病,到处治疗均无效果,甚至查不出原因,之后本人以中医调治二十余日,也是无果而终,因没有记录,具体情况已经记忆不很清晰。


第二例在2014年冬季,病者为一年轻人,身体情况尚可,唯独齁喘一证,也是因感冒后始得之,喘吼多于夜间发作,发作时声震四邻,数声后便平复,不发病时活脱脱一个健康小伙子,发病后多处求医效果均不理想,后来我处中医治疗,开始用温里除寒,补益脾肾,效果不大,后在温补脾胃肾的基础方上加入一味沉香,竟然一剂知,三剂愈,后温补调理而彻愈。


今年又遇到一例,病例治疗如下:

2016年4月13号,一万姓男孩,9岁,2016年年前,开始因感冒,久久不愈,感冒痊愈后,出现齁喘,每次在安静或玩耍时,不自主发出一声,吼声沉闷而激烈,好似从喉间喷薄而出浑厚的一声吼响,又类似高亢的喘声,又类似浑厚的咳声,待齁喘过后,一切平常如初,每天发作几十次不等,其他方面均无病态病象,如不发此症状就是全然一健康的小孩,孩子说每次齁喘发作的时候,好似喉部有什么东西,检查喉部与肺部查不出任何异常,症状由轻逐渐加重,发作时没有痰,饮食尚可,其母说大便经常干燥,喉部有时候干燥,口唇面色显红色,双手三部脉均微弱几乎摸不到,舌质淡红,舌苔中间部位显示稍青色,少量白苔,脉色不应以脉为主,按虚寒气逆处理,处方:

山药,姜半夏,苏子,五味子,九地,干姜,生白术,沉香(研粉冲服),两付,水煎服。


4月15号二诊,其母代述说齁喘声音略微减轻,次数稍有减少,脉搏变化不很明显,其他方面没有明显变化。

处方:焦白术,茯苓,九地,苏子,薤白,五味子,姜半夏,干姜,党参,沉香(研粉冲服),四付,水煎服。

17号下午,其母电话说孩子齁喘症状整体有所减轻,时间由早上转成下午,嘱咐继续观察留心孩子点的变化。


4月19号下午再诊,双手脉微弱有细象,舌苔根部稍滑腻,其母说孩子大便干燥,三天大便一次,肚子没有异常感觉,按其腹部柔软,嘴唇略红色,服上药后症状稍微减轻,其母说过去大约半小时一次,现在数小时一次,音量也比以前减轻,继续内服中药调理。

处方:炒白术,淮山药,茯苓,苏子,当归,沉香,党参,焦三仙,莱菔子,大芸,干姜,三付,水煎服。


4月24号,其母亲说孩子症状能减轻一半左右,和上次药后的症状差不多,只是大便变软,但还是两三天一次,脉搏仍沉,但比以前稍微隆起,齁喘虽有减轻,但治疗至此病症似有停顿,寻思结果如此,必有其因,应另觅其道,此例由外感寒邪起病,其奔迫上突之气来自何处?其症状又非奔豚,寻思良久,认为此证必与寒邪有关,外感虽除,但寒邪可能遗留一隅之地,阻塞气道以致如此,以上治疗只是旁敲侧击使症状减轻而已,并没有涉及根本,不能一味依据经验,经云喉通于天气,若寒邪客于喉部,气道不通,数息之间但见偶见一郁,气机奔迫,便会出现此症状,在治疗上应开颃嗓,通气道,《本草纲目》鹅不食草条,言本药可以治疗齁喘,随加而试之,处方:

桂枝,生麻黄,白芥子,射干,僵蚕,鹅不食草,干姜,二付,水煎服。


4月28号,孩子母亲说齁喘声音变小,频率减少,一天七八次,明显比以前次数少多了,脉诊但见双手脉均微细,这次诊了人迎脉,右侧人迎脉弦稍紧,左侧人迎脉紧尤其尺部紧而而有力,孩子面色红白相间,舌质舌苔正常,应补虚除邪,处方:

党参,白术,桂枝,射干,僵蚕,干姜,白芥子,鹅不食草,苏子, 3剂,水煎服。


5月3号,其母说以上治疗病情最大减轻一半,近2付药效果不十分明显,再次询问孩子平时生活起居室,其母亲说孩子大便不好,从小便秘严重,有时四五天大便一次,偶尔撑破肛门口引起出血,且饮食正常,按其腹部柔软,吃上次药物后略有缓解,但依然艰涩难解,本人寻思大便不畅,腑气不降也可引起这种症状,因而改弦更张,再次从降腑气通腐浊之法,处方如下:

生白术,当归,炒枳实,鸡屎藤,生大黄(后下),黑丑,二付,水煎服。


5月7号,脉搏沉细,尺部略数,齁喘一天仅仅四五次左右,从上次至今六天大便三次,依然干燥,齁喘声音略减小,时间间隔明显增长,其母说吃此两付后症状比前两天又略有减轻,不是十分明显,继从上法。处方如下:

玄参,当归,九地,生白术,瓜蒌,炒枳实,大黄(后下),干姜,生甘草,三付,水煎服。


5月11号 面色黄稍有浊色,双手脉微弱,左右人迎脉均寸沉弱尺部弦紧,舌苔舌质均看不出明显异常,大便依然艰涩难解,继续从上法治疗,处方:

生白术,当归,九地,炒枳实,生首乌,生大黄(后下),干姜,川朴,桃仁,三付,水煎服。

5月14号,其母电话说孩子大便基本通畅,但齁喘没有进展,也就好了一半的样子。

本患者先用经验之法治疗取得小效,再用开通之法也有小效,最后通腑降浊也取得小效,但最终病症恢复了一半,停滞不前,其根源不得而知。

外感

2016年5月11号中午,一老妇,60余,因孙子上幼儿园,每晨起在门口等校车,早起时间紧,穿戴稍薄外出赶校车,回家时即感觉不适,有点冷,没有在意,到了中午,恶寒加重,略有寒颤,偶尔牙齿打一次,浑身骨节疼痛,头疼,前额甚,随来就医,但见六脉几无,舌质稍淡,舌苔薄白,断为阳气本虚,外被寒邪,处方如下:

香白芷,仙灵脾,生白术,防风,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两剂。

12号中午患者再来,自言喝第一次药一两小时后,感觉浑身稍有发热感,症状也有所减轻,晚上睡在被窝浑身暖和舒畅,今晨起时轻松异常,一切症状消失殆尽,患者来问第二顿药物是否继续喝下,既然症状全无,嘱咐弃去所剩药物。

仙灵脾配防风治疗阳虚外感甚效。


乳病

2016年5月11号,一张姓女子,61岁,一个症状是左侧乳房不舒服,但患者不能说明怎么样个不舒服法,只一味说难过不舒服,曾做乳房检查无异常,按之柔软无结节,时间一年余,右侧无异常,第二个症状是心口部位稍微胀满,已有多年,一直当做胃炎治疗,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微有糜烂点,偶尔打嗝,喜欢热性饮食。自言性子急躁,脾气不好,动辄生气,二十多年前,左侧乳房曾经有过问题,经治疗以恢复,一年前因生气又起病,双手没均弱,舌质淡,舌苔基本正常,一直当做胃炎治疗,效果不大,依据症状和发病史,断为少阳经离经叛道之气所致,乳房和心口胀满病因相同,属于木气郁阻,针刺加汤药治疗。

针刺取穴:乳根呈鸡足平刺,膻中平刺向患侧,屋翳,患侧天宗,肩井,足三里,足临泣双侧,陷谷双侧。

处方:党参,生白术,柴胡,三棱,莪术,当归,川穹,四花青皮,白芥子,干姜,柿蒂,三付,水煎服。

12号来诊,患者自言左侧乳房好转,几乎没有症状,奇怪的是右侧出现不适感,不适感局限于内上象限,不舒服但不严重,发生了对称性转移,同时左侧眇部有游走感,依据症状,断为木气郁阻,病在大络,随针刺取穴为:膻中平刺向两侧,天宗,足三里,足临泣,陷谷,光明,丰隆,均取双侧。

礼拜天未曾针刺,16号再来,患者自言胃部已经很舒服,症状已经很轻微,右侧乳房也很轻微,这次左侧乳房也略有不舒,但症状都很轻微,随不在针刺,以上方加减,去掉柿蒂、莪术,加炒枳壳,予以善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