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43岁,自述感冒二天,开始畏寒,发热,咳咳嗽,伴身痛,头痛,体温38度,自服2袋小柴胡颗粒加退热药,昨晚一夜未睡,逐来诊要求服中药,刻证:畏寒发热,身痛,头痛,咳嗽,尤其鼻的清涕无休止的往下流,鼻孔塞了卫生纸。
PE:T37度,p:75次/分,BP120/分,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病机:太阳中风,肺失宣降。
处方:桂枝10白芍10生姜10炙甘草6大枣4枚,杏仁10厚扑10陈皮6葱3根Ⅹ2剂。
后访服一剂鼻涕止,咳嗽停,诸证缓解,2剂愈。
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身痛,咳喘(嗽)、痰(涕)多
脉象:浮缓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虽然有头痛身痛,但脉缓、清涕无休止,
故不用性味偏凉的葛根解肌,而加辛温的陈皮、葱白,增强燥湿化痰,通阳散寒之力。
病很平常,药方也很平常,但完全对症,所以能一剂止涕二剂痊愈。
好案,学习了。
======
请教一下阳老师,BP是什么的缩写呢?
就是近几天病人。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出来让大家看,为什么服柴胡剂无效。
阳老师真是用心了。
柴胡剂无效是不是因为:
1、柴胡的解表和退热作用,是通过透少阳热邪外出而实现的,柴胡剂还加了扶正气、化内热、导积滞,引部分深入之邪从下而出的药。
2、患者目前所感受的风寒之邪尚在体表(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身痛)和上呼吸道之口耳鼻咽喉气管肺(清涕无休止、咳嗽),未深入半表半里,更没有化生内热(脉浮缓、无寒热往来)。
柴胡剂没有着力点,无用武之地,故而无效。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