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8/06
- 帖子
- 2826
- 获得点赞
- 139
- 声望
- 48
导读:有一位特殊朋友,或许是很多女性朋友又爱又恨的,这位特殊朋友就是“大姨妈”。这位神秘人物,来了让你讨厌,不来让你担心。更讨厌的是,“大姨妈”每次来访,都可能带着疼痛一起来折磨你。痛经的滋味,男人永远无法体会,看着你心爱的她,痛的死去活来的,是不是心如刀绞?别担忧,针灸疗法有良效!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小腹部疼痛异常,谓之“痛经”,亦谓“经行腹痛”。疼痛表现有阵发性的亦有持续性的,疼痛性质又有胀痛、冷痛、刺痛等多种。严重时可伴有面色苍白、手足冷凉、汗出、呕恶,甚至昏厥。一般经血畅流后小腹疼痛常可缓解。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尤以青年女性好发。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痛经病机的有关论述如下: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
《金匮要略》:“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
《格致余论》:“将行而痛者,行其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
《景岳全书》:“或由思虑,或由郁怒,或由积劳,或以六淫饮食。”
《傅青主女科》:“夫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若寒湿满于二经而内乱,相应而作痛,经欲行而腹不应,则气怫而痛生。”
《沈氏尊生方》:“经前腹痛,无非厥阴气滞,络脉不疏。
经止而复腰腹痛者,血海寒虚,气不收也。”
【辨证】
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皆络于带脉而系于肾,肾气旺盛,天癸成熟,肝气条达,经期如候,脾胃健运,血海盈溢,是故月经与足三阴经的关系尤为密切。
1.气滞血瘀
本型多见足厥阴肝经证候,多发于经前一两日或经行期间,以少腹胀痛、拒按为特点,经血量少,色紫暗而夹有血块,常兼有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脉象弦。
2.湿滞
本型多见足太阴脾经证候,多在经前数日或经期疼痛,或平时即痛,行经前后疼痛加剧,以小腹或脐下或腰骶部疼痛兼坠胀、拒按为特点。经血量少,色暗黑如豆汁,此寒湿者。若湿热者,其经血色暗红,质稠有块,兼下黄带绵绵不断,多伴有畏寒身冷,腰腹冷坠不舒。寒湿者,舌质青紫,苔白腻,脉象沉紧。湿热者,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
3.精血两亏
本型多表现为足少阴肾经证候,疼痛多发于经后一两日或经期。以小腹隐隐痛,喜热,喜按,兼有腰酸为特点,伴头晕耳鸣,神疲,舌质淡红,或嫩红,苔白薄,脉象细弱或细数。
【治疗】
痛经的治疗原则以理三阴、调冲任、通气血为主,取穴在脏腑经络辨证原则指导下,采用局部取穴和远端诱导相结合的方法。
1.气血虚弱
治法:温经,益气,养血。
处方: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
方义:命门在阳脉之总督上,主温煦周身阳气之根,肾俞为肾之背俞穴,经气所注之部位,此二穴共奏温补肾气之功。关元位于任脉,近胞宫,居下焦,可以起益精温元,调冲任之功效。
灸法:
(1)艾炷灸补法:先令患者俯卧,腰部舒展后,取艾炷如黄豆大小,当第十四椎下及左右各旁开1.5寸处,各置1炷,香火点燃,慢慢灼烧,熄灭后更换之,每穴可灸5~10壮。再令换体位仰卧,在关元和足三里两穴同施前法,关元可加灸5壮,足三里可以少灸,5壮即可。
(2)温针灸补法:以2寸毫针,逐穴行毫针刺法,背部和腹部之穴可配合呼吸补泻之补法,足三里得气后令其针感向足背放射,此亦即迎随补法,取其随而济之之意。
(3)隔物艾炷灸:背部两穴和腹部一穴均可铺垫食盐,在食盐上加用艾炷灸疗,各穴均可酌情多加数壮,以期疼痛早止。
(4)艾条悬灸:此法患者可自用。艾条点燃后,在各穴位上由远而近,慢慢烘烤,令穴位局部红润温热舒适为佳,往往此时痛亦止。
上述诸法可在经期疼痛开始时使用,以后隔日一次,直至下次月经周期前停止,观察疗效。
2.寒湿凝滞
治法:温经逐寒,利湿止痛。
处方:中极、水道、地机。
方义:中极居任脉通胞宫,配胃经水道穴和营温经,加脾之郄穴地机,力专扶土化湿,通经止痛。
灸法:
(1)温针泻法:中极、水道可用2~2.5寸毫针,行呼吸补泻之泻法(吸进呼出,一进三退,深入浅出),后再将艾条一寸置于毫针针柄上,点燃后急吹速燃,烧完后待针凉,再行开阖泻法出针。
(2)隔物灸:用姜片或附子饼均可,或将温灸器置于穴上,艾炷隔物灸,每穴10壮,体壮脉实者可酌情加3~5壮。
(3)艾条悬灸:以雷火神针灸条为佳,可用雀啄灸,逐穴施用,直至痛止。
3.热结毒蕴
治法:清热解毒,化浊止痛。
处方:次髎、阴陵泉。
方义: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利湿邪,解热毒,《灵枢经》有云,“高而内者,阴之陵泉”,使邪从下窍蠲除,佐以次清热止痛。
灸法:
(1)毫针刺泻法:次穴以2.5寸针为宜,找准第二对骶骨孔,顺其解剖部位进针,令针感传至会阴、腰骶为佳。此穴准确施治,可立见止痛功效。阴陵泉采用2寸毫针行迎随泻法,重刺激,以利湿热,使蕴毒尽快从下窍而除。
(2)艾条悬灸:以雀啄泻法施于穴上,或在针刺后稍行温通,或云热者禁忌。周楣声老先生善用灸疗治热疾,取其温热辛散之功,临床经验者深信不疑。
4.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止痛。
处方:气海、行间、三阴交、血海。
方义:气海、血海可自调其气,行其血,气行血顺,经脉自和而疼痛即止,行间为肝之荥穴,气滞者首先疏达肝气,三阴交自可养三阴而柔肝之体,肝之经气和顺调柔,何滞瘀之有。
灸法:上述穴位宜毫针刺,施泻法为宜。至其痛止后,再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加灸数日,以维护之。
【注意事项】
1.凡痛经剧而肢冷汗出,面唇青紫者,应防止昏厥,可急灸关元、神阙、百会三穴。同时要密切观察生命指征。
2.继发性痛经而盆腔有器质性病变者,当以治疗原发病为要。
3.治疗本病必须掌握时机,如气滞血瘀型患者应在行经后即开始治疗。一般讲,每潮必痛者,均在痛未发时治疗为佳,先其时疏气令调是为枢要。
【验案举例】
患者,女,23岁,未婚,就诊于1970年深秋。自13岁初潮,月信不准,近3年,每置经临行之时,小腹剧痛,伴手足不温,头出冷汗,脉细而弦,求诊时恰逢初行,此抓紧时机,以灸为主,佐以口服温经汤法。该女惧针,唯用艾条悬灸,其母伴诊,示教扶侍,半小时后,汗止,手足转温,医嘱返回家中,每晚灸中极、次髎、关元,连用5日。内服汤剂,日1剂,水煎温服,覆取微汗出。逾2个月,其母来门诊代谢,口称自上次治疗后,近2个月不复发作,且食增面润,日渐体壮,逐嘱再置经期务必忌生冷、慎嗔怒为要。
【古代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有寒,引髌髀,水道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少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寒,大小便不通,刺水道入二寸半,灸五壮,在大巨下三寸。”
《针灸资生经》:“天枢治月事不时,血结成块,肠鸣腹痛,不嗜食。下治女子下苍汁不禁,中痛引小腹,大便不利,寒湿内伤。月水不调,血结成块,针间使。”
《针灸大全》:“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照海……阴交二穴,内庭二穴,合谷二穴。”
《神灸经纶》:“行经头晕、小腹痛,灸内庭。”
《针灸逢源》:“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合谷、阳交、内庭,室女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肾俞、关元、三阴交。”
【本文选自《中国灸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奇文主编)】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小腹部疼痛异常,谓之“痛经”,亦谓“经行腹痛”。疼痛表现有阵发性的亦有持续性的,疼痛性质又有胀痛、冷痛、刺痛等多种。严重时可伴有面色苍白、手足冷凉、汗出、呕恶,甚至昏厥。一般经血畅流后小腹疼痛常可缓解。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尤以青年女性好发。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痛经病机的有关论述如下: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
《金匮要略》:“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
《格致余论》:“将行而痛者,行其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
《景岳全书》:“或由思虑,或由郁怒,或由积劳,或以六淫饮食。”
《傅青主女科》:“夫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若寒湿满于二经而内乱,相应而作痛,经欲行而腹不应,则气怫而痛生。”
《沈氏尊生方》:“经前腹痛,无非厥阴气滞,络脉不疏。
经止而复腰腹痛者,血海寒虚,气不收也。”
【辨证】
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皆络于带脉而系于肾,肾气旺盛,天癸成熟,肝气条达,经期如候,脾胃健运,血海盈溢,是故月经与足三阴经的关系尤为密切。
1.气滞血瘀
本型多见足厥阴肝经证候,多发于经前一两日或经行期间,以少腹胀痛、拒按为特点,经血量少,色紫暗而夹有血块,常兼有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脉象弦。
2.湿滞
本型多见足太阴脾经证候,多在经前数日或经期疼痛,或平时即痛,行经前后疼痛加剧,以小腹或脐下或腰骶部疼痛兼坠胀、拒按为特点。经血量少,色暗黑如豆汁,此寒湿者。若湿热者,其经血色暗红,质稠有块,兼下黄带绵绵不断,多伴有畏寒身冷,腰腹冷坠不舒。寒湿者,舌质青紫,苔白腻,脉象沉紧。湿热者,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
3.精血两亏
本型多表现为足少阴肾经证候,疼痛多发于经后一两日或经期。以小腹隐隐痛,喜热,喜按,兼有腰酸为特点,伴头晕耳鸣,神疲,舌质淡红,或嫩红,苔白薄,脉象细弱或细数。
【治疗】
痛经的治疗原则以理三阴、调冲任、通气血为主,取穴在脏腑经络辨证原则指导下,采用局部取穴和远端诱导相结合的方法。
1.气血虚弱
治法:温经,益气,养血。
处方: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
方义:命门在阳脉之总督上,主温煦周身阳气之根,肾俞为肾之背俞穴,经气所注之部位,此二穴共奏温补肾气之功。关元位于任脉,近胞宫,居下焦,可以起益精温元,调冲任之功效。
灸法:
(1)艾炷灸补法:先令患者俯卧,腰部舒展后,取艾炷如黄豆大小,当第十四椎下及左右各旁开1.5寸处,各置1炷,香火点燃,慢慢灼烧,熄灭后更换之,每穴可灸5~10壮。再令换体位仰卧,在关元和足三里两穴同施前法,关元可加灸5壮,足三里可以少灸,5壮即可。
(2)温针灸补法:以2寸毫针,逐穴行毫针刺法,背部和腹部之穴可配合呼吸补泻之补法,足三里得气后令其针感向足背放射,此亦即迎随补法,取其随而济之之意。
(3)隔物艾炷灸:背部两穴和腹部一穴均可铺垫食盐,在食盐上加用艾炷灸疗,各穴均可酌情多加数壮,以期疼痛早止。
(4)艾条悬灸:此法患者可自用。艾条点燃后,在各穴位上由远而近,慢慢烘烤,令穴位局部红润温热舒适为佳,往往此时痛亦止。
上述诸法可在经期疼痛开始时使用,以后隔日一次,直至下次月经周期前停止,观察疗效。
2.寒湿凝滞
治法:温经逐寒,利湿止痛。
处方:中极、水道、地机。
方义:中极居任脉通胞宫,配胃经水道穴和营温经,加脾之郄穴地机,力专扶土化湿,通经止痛。
灸法:
(1)温针泻法:中极、水道可用2~2.5寸毫针,行呼吸补泻之泻法(吸进呼出,一进三退,深入浅出),后再将艾条一寸置于毫针针柄上,点燃后急吹速燃,烧完后待针凉,再行开阖泻法出针。
(2)隔物灸:用姜片或附子饼均可,或将温灸器置于穴上,艾炷隔物灸,每穴10壮,体壮脉实者可酌情加3~5壮。
(3)艾条悬灸:以雷火神针灸条为佳,可用雀啄灸,逐穴施用,直至痛止。
3.热结毒蕴
治法:清热解毒,化浊止痛。
处方:次髎、阴陵泉。
方义: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利湿邪,解热毒,《灵枢经》有云,“高而内者,阴之陵泉”,使邪从下窍蠲除,佐以次清热止痛。
灸法:
(1)毫针刺泻法:次穴以2.5寸针为宜,找准第二对骶骨孔,顺其解剖部位进针,令针感传至会阴、腰骶为佳。此穴准确施治,可立见止痛功效。阴陵泉采用2寸毫针行迎随泻法,重刺激,以利湿热,使蕴毒尽快从下窍而除。
(2)艾条悬灸:以雀啄泻法施于穴上,或在针刺后稍行温通,或云热者禁忌。周楣声老先生善用灸疗治热疾,取其温热辛散之功,临床经验者深信不疑。
4.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止痛。
处方:气海、行间、三阴交、血海。
方义:气海、血海可自调其气,行其血,气行血顺,经脉自和而疼痛即止,行间为肝之荥穴,气滞者首先疏达肝气,三阴交自可养三阴而柔肝之体,肝之经气和顺调柔,何滞瘀之有。
灸法:上述穴位宜毫针刺,施泻法为宜。至其痛止后,再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加灸数日,以维护之。
【注意事项】
1.凡痛经剧而肢冷汗出,面唇青紫者,应防止昏厥,可急灸关元、神阙、百会三穴。同时要密切观察生命指征。
2.继发性痛经而盆腔有器质性病变者,当以治疗原发病为要。
3.治疗本病必须掌握时机,如气滞血瘀型患者应在行经后即开始治疗。一般讲,每潮必痛者,均在痛未发时治疗为佳,先其时疏气令调是为枢要。
【验案举例】
患者,女,23岁,未婚,就诊于1970年深秋。自13岁初潮,月信不准,近3年,每置经临行之时,小腹剧痛,伴手足不温,头出冷汗,脉细而弦,求诊时恰逢初行,此抓紧时机,以灸为主,佐以口服温经汤法。该女惧针,唯用艾条悬灸,其母伴诊,示教扶侍,半小时后,汗止,手足转温,医嘱返回家中,每晚灸中极、次髎、关元,连用5日。内服汤剂,日1剂,水煎温服,覆取微汗出。逾2个月,其母来门诊代谢,口称自上次治疗后,近2个月不复发作,且食增面润,日渐体壮,逐嘱再置经期务必忌生冷、慎嗔怒为要。
【古代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有寒,引髌髀,水道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少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寒,大小便不通,刺水道入二寸半,灸五壮,在大巨下三寸。”
《针灸资生经》:“天枢治月事不时,血结成块,肠鸣腹痛,不嗜食。下治女子下苍汁不禁,中痛引小腹,大便不利,寒湿内伤。月水不调,血结成块,针间使。”
《针灸大全》:“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照海……阴交二穴,内庭二穴,合谷二穴。”
《神灸经纶》:“行经头晕、小腹痛,灸内庭。”
《针灸逢源》:“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合谷、阳交、内庭,室女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肾俞、关元、三阴交。”
【本文选自《中国灸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奇文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