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经疏注——贯通天人的实证(不定期更新)

我想春天去洗澡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4/12
帖子
78
获得点赞
7
声望
8
所在地
成都
自己的一些讲稿笔记,内容白话希望观点能够对同行老师有所启发,或者对初学中医的朋友有所裨益。(不定期更新)

part1
今天我们说起《黄帝内经》,评价这是一部医学巨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然后呢?如果不是学习中医的人可能就没有话说了,其实我们现在民间中医队伍里面不一定有很多人重视《内经》,我听过有一种说法是说《内经》侧重于说理,内容过于庞杂涉及面太广,主要表达一种调和思想,如果临床来说远不如背伤寒,本草来得直接,所以《内经》对临床指导有限。所以持这类说法的人,到了临床实践后,也侧重于看医案,看经验集,用药集,这个也很好,很多人走这个路子业务也能做得很好,临阵水平凭借经验和方剂的使用也能很高,这个你无可否认。

不管怎么说,我们其实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学中医的人流派思想体系众多,每个中医的用药习惯也不尽一样,学派之间互相批判和质疑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更不要说具体到某一个用药上的习惯经验了,这样的也很多,你无法去说一个对错是非,你发现即便是学术上看似相互对立的两个流派,两个医家,他最后的临床疗效都可能很好,而且学派之间互相的质疑批判,包括对历代中医著作的修订质疑,你会发现对于《黄帝内经》这样的著作,除了在某些文字上去考据,对其内容思想从来没有中医去大规模的口诛笔伐,因为不管你走任何流派,你的思想一定是符合一个“道”,你的学术思想再标新立异,用药再怪异难揣度,要想有疗效,你还是要回到一个合乎“道”的方式,一切疾病最终简化就是阴阳的失衡,至于外感内伤,某一脏腑的虚实,经络的瘀滞等等都是在这个体系下的,你的治法也是要合乎一个理性,就是培养生气,因为你是要把人治活而不是治死。即便在外邪盛或者内部有病理产物的时候,你用到了一些药物或者治法来攻消是以伤害正气为代价的,但是你的攻消去邪从长远来看也是培固生气。整个中国文化就是一个求生的文化,贵生的文化,讲求实用的文化,生生不息是我们文化的核心。《周易》里面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我们这个民族如果说商代还带有迷信色彩浓厚,巫祝文化泛滥的,敬鬼畏神的原始特征,到了周公以后,尤其是孔子时代之后,重心被拉回人与社会的关系,礼法开始用,祭祀开始回到文化的层面,中国文化乃至医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实用求生”便开始奠基。


所以说《内经》一开始立足点就很高,是从“道”的角度,从“生”的角度来理性的阐释天地规律,万物消长的趋势和力量对比。你不可能要求中国的医生学者在《内经》的书的时代就能够拿出一系列具体到某个疾病的治法治则,不可能要求张仲景在汉代就开始用藿香和乳香没药这一类后世才被发现和引进的药物。但是时代既有他的局限性,又有他的恩赐性和难以替代的特殊性,正式在《内经》成书以前至上古的那一段所谓的单纯时代,生产力的低下和求知欲的旺盛,加之理性的萌发,才有了无数先贤通过“悟”“证”“践”的方式去朴素的归纳自然界和人体的固定规律,正因为那一个“思无邪”的时代,才有了那么朦胧真诚的语言去总结自己发现宇宙天地乃至人情世故。我们学校现在的一个《内经》方面的老师,张新渝,他总结内经的时候说:“这是一部战略性的著作”,他用到了“战略”这两个字,我认为《内经》不仅是战略性的著作,更是一部泉眼性的著作,汩汩滋养着他这个体系延展出去千万里的思想。


所以《内经》不是说你才开始学中医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每一章句,每一个字词去弄懂,我提倡的一个方式就是《内经》常翻,看不懂的看看注释,看看历代医家的注解,不必全信也不必拘泥,看起走就是了,先过一遍有个印象,大二的时候再翻翻,可能就有不同的感觉了,临床的时候再翻翻,就开始信服里面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了,临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你翻内经的时候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是一本泉眼性的著作。无论你后来接受的是那个体系,那个方式的治法用药,这本书其实是你终生提高的一个东西,无论在某个阶段都嗯呢该给你启发,你临床几十年对《内经》的某些章句完全可以有不同于历代大家的一个观点,也很正常。这就是这本书的特点和魅力。我以前把《易经》说是中国文化的泉眼,由《易经》思想影响下的诸子百家,儒道医阴阳兵法等等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从不同的切口发挥易学的一个思想核心,形成自己的体系,最后要变革革新也是从溯源开始,比如儒学的大变革一般都是以对《易经》的重新注解开始的,从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开始,到孔子正式创立儒家做易传,董仲舒引《易经》及先秦诸学派观点倡“天人感应”以迎合统治者奠定儒学正统,到了宋代,推动理学建立的“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无一不是易学大家,周敦颐和邵雍重在象数,二程张载重在易理,包括南宋的朱熹也是易理方面的大家。讲了这么多易学,我们回到中医学说《内经》,其实《内经》在整个中医学体系里面的地位和作用就类似于《易经》在中国文化里面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泉眼性的著作,朱熹的《观书有感》里面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是做学问要参的大话头,我们整个文化绵延不绝有生命力在于我们的源头清澈深邃,我们中医能够在今天还有生命力,在历代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社会情况发展也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活水就是《内经》,你看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六经体系,虽然其六经与内经六经不尽相同,但是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来自于以《内经》为代表的上古医籍,他自己也在序中说“撰《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这个《九卷》就是我们《内经》的《灵枢经》部分。你看看后来的补土派,李东垣那一套,李东垣在自己的著作中就大量征引《内经》的原文来阐释自己的理论,他当时也是面临一个特殊的实际情况,就是社会环境很动荡,兵荒马乱,瘟疫流行,还有大兵围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饮食生活就难以维系的很好,他发现仲景的方子用起来不灵了,对于很多突发情况,于是也是从《内经》理论入手,形成了他重视脾胃的思想。再举后面的温病学说的兴起,也是由于社会环境变了,明清的气候远没有两汉那么寒冷,而且社会相对稳定,封建集权体制进一步发展加强,我们看人口呢,汉代初年是一两千万,即便经过了文景的休养生息和武帝的文治武功也不过增长到5000万左右,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征战不休人口又开始锐减,你看《三国演义》里面最后灭亡蜀国的时候刘禅给邓艾的那个财务人口表,里面蜀国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这个战争对人口影响很大。到了明末呢?人口接近2亿,到了清末人口接近4亿,就是我们经常听到清末的一些讲救亡的诗里面“四万万人一同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所以到了明清瘟疫热病很多,还有家庭结构社会局势稳定了后虚劳房劳疾病也很多,这个时候温病体系应运而生,你看《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那句著名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类思想成为温病学伏邪说的基础之一。在温病里面对应的症状表现及伤及脏腑和气血原理在《内经》里面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内经》既是中医学由经验医学走向系统和体系的标志,也是不断推动中医理论发展防止中医滑向经验医学的根本保证。
 
内经的作者和内容特点

现在说《内经》的作者是谁,如果不是学中医的,可能会笑出声来,《黄帝内经》不是黄帝难不成还是炎帝,蚩尤写的?我们学中医的学子,或者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学生都知道中国人有尊古敬古的沿袭传统,你看《淮南子*修务训》里面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是西汉的书,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尊古贱今”的说法,其实这种思想在先秦典籍里也俯首皆是,你看孔子经常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是礼坏乐崩的,他想通过克己复礼回到他憧憬的文明的礼法未坏的周朝。《庄子*大宗师》里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知北游》篇里面又托孔子之口说“古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人内化而外不化。”和庄子一样,老子对待现状也是不满的,也是趋向于复古的,只不过他还要更彻底,他要回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部落社会。我们看先秦两汉这种崇古思想已经很泛滥了,到了后世也总是这样,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现在不如老祖宗,这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你看中医里面,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既是已经是很有名气的中医了,他也要说我去请教我的老师,武侠小说里面,遇到打不过的高手一定要说要是我老师在世一定能打赢对手,尽管他老师若在世已经是耄耋期颐了。这个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国的学问重传承和经验年龄大经验可能更丰富,领悟也可能更深,但也不觉对,所以韩愈在《师说》里面提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们很有名的中医大师叶天士一生以拜师多出名,但是叶氏集其大成,其师众中未能有影响过叶者。邵康节学易时候,王豫听闻其名要来指教他,结果反而被其学识折服而拜其为师。

我们讲述了中国古代这种思想,现在仍然有很大影响,有合理性,但也不绝对。但是在古代那种社会环境下,一个人没有名气要想留下著作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古代印刷术不发达,纸张又极其金贵,所以很多医家要让自己学术流传多托名上古的贤圣,而魏晋后的著作则易托名当时的名士,或者前朝的大家。这个很正常,李东垣所传那么多著作一部分也是托名。

所以《内经》作者当然不是黄帝,那么《内经》的成书是某一个医家的托名吗?当然也不是,《内经》虽然成书不是我们想象地那么遥远,到了上古炎黄时代,但是其成书历程应该还是比较长的,这本书是反映了周代以来到汉代这一大段时间的一个文化的整理和收纳,很多经验通过口传心授传承下来,一些修行者的感应也被记录,最终到春秋时候很多观点其实散布在诸子的著作中,譬如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么有名的庄子里面关于真人的论述,还有什么至人圣人贤人,我们在《内经上古天真论》里也能看到其踪影,这个不是说《内经》理论借鉴《庄子》,而是中国文化和修道和医学乃至祝由一类在以前都没分开,所以《内经》的很多思想和先秦诸子的思想其实都是有交叉的,因此现在把中医学好不能不忽略先秦其他的著作。至于《内经》的很多篇章的行文特点更容易看出浓厚的先秦韵味,我们宋代很博学的学者邵雍就说“《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素问》当然就是我们《内经》的内容了,《阴符》就是我们讲的《黄帝阴符经》,七国时就是我们说的战国时期。因此我们认为《内经》的东西整理汇合应该在战国就有工作了,把当时时代口传心授的经验说法和其他著作里面的生理学养生学知识汇集,只不过正式成书应该更晚一些,这本书里面的东西是在不断丰富的,东汉都还有内容在加进去,比如运气学说那七篇明显就是后来补入的,王冰在整理注解内经的时候都还在有东西补进去。《内经》的思想也非常包容,你看有易学基础的把内经运气学那几章单独挑出来研究,一般中医也有完全不看运气学那几章,只看素问其他内容,有的做针灸的看灵枢比较多,我记得以前一个中医院校的内经教研室的老师被一个学生考住了,一个学生告诉他心开窍于耳,而老师和大多数中医一样通常注意心在窍于舌这个,学生指出《内经》原文“金匮真言论第四”篇中“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可是在《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里面还有“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这又是说心开窍于目,这些东西是不是《内经》自我矛盾的地方呢?当然不是,而是《内经》的理论太庞杂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和代表的不同的功能归属,这三个开窍都不是对心系统整体功能的一个颠覆,反而是相互裨益。这个就是《内经》的包容性,因此我们网路上有偏于中医专业一点的王洪图老师的内经讲稿,很著名的文化学者曲黎敏也从她的角度从文化和医学养生来讲内经,南怀瑾老先生也有《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这本著作,虽然和中医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也是借着《内经》在讲述他的文化百科。这是《内经》的特点,从医学,生理学,解剖学,针灸学延展到人事,政治,军事,最后合乎一个自然之道。
 
注经之要

中国人信奉经典,中国文化里面留下的经典著作也是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知道“经”是指的一些概念性核心性,不能随便变动的文字或者理念,说文解字里面说“经者织也,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这个是说古代织布,竖线为经,横线为纬,织布的时候,竖线是固定的,而横线是活动的,因此我们后来说经典就是指那些骨架纲领的东西,所以后来儒家正统地位确定了后,把研究儒学经典叫做经学,而那些不入流的借助占卜隐语预言等类型的东西来补充经学权威的就被称为谶纬。

因此经典和经典的注解补充,这大板块的内容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古代学术的大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就是文学创作和史学研究,及其他工农铸造等实用的科学。

我们分享的这本书叫做《黄帝内经》,这本书的分量自然不用再赘言,我们要看历代注解,包括现在学者的注解,如何有效的鉴别和挑出其中有分量价值的内容,对现在时代仍然有意义的部分是很重要的。

我们这一节叫做注经之要,我们传统注解经典有三种方式,一种叫做“以经注经”,即以其他极具权威的书籍的观点理论,或者记述来印证这本经典的观点和理论。譬如拿这本书作为范例,你看《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亨人/兽医篇》里面记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这个和《内经》里面的金匮真言篇第四的内容,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的很多内容是不是可以佐证研究呢?《周礼》成书应该比《内经》要早,关于《周礼》的成书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议,不过这些观点里面最晚也就是战国,其实应该比战国要早。

我们第二种方式叫做“以理注经”,荀子有句话“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中国古代的注解论述,包括就是经典一类的著作,全部都是包含在一个大体系下面的,中国文化就是讲求一个点往外发散的文化,所有学术溯源其实都是回到大致一个地方。故而即便是不同派别,不同门类,他论证引用的可能都是同一部文献。中医的道理,中医对人的认识,儒家的道理,儒家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的认识,道家的道理,道家对社会生命人体的认识,虽然可能各不相同,但是这个各不相同绝对不是针尖相对的,反而就是在中国的道体系下从不同点切入发挥,故而可以相互印证。所以“以理注经”就是回到“道”的高度,回到他整个作品体系中去,看这句话,这段话的理论符不符合我们这个“阴阳之道”的思想。譬如《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面那句“天明则日月不明”,这个怎么理解呢?后面《内经》还有“苍天之气,清净则意志治”,如果天气清净,日月怎么会不明呢?王冰的注解是“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这个理论就是把我们说的自然的“天”拔高到大道之体的地位了,王冰想表述的道理和老子那一套有点类似,以其藏德而朴,不彰而自明,而自身大德外现则非道常,真气泄而晦暗,如果大家想从王冰的这个点来完善,把《庄子》里那个倏忽浑沌的例子举出来也行,不过这种说法可能过于把文意复杂化而略显附会,讲来讲去讲得通但是很难让人完全信服。所以后来有学问家注解说“明”通“萌”,“萌”象征晦暗,这个应该是“天萌则日月不明”,天气浊重晦暗日月则隐现不明,这个就从理上完全说得通了。他从句子里去考据,认为原文可能有差误而给予修正,这种方式就是“以理注经”的一个方式,从道理上讲不通,就放弃对这个文字的附会,而是文字考据方面入手,最终达到文字的翻译理解符合我们整个作品乃至整个文化体系里面的一个习惯。这种方式我们在《伤寒论》中也经常用到嘛,譬如伤寒第176条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这段话,你看白虎汤的用法,白虎汤里面的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尤其是石膏量特别大,我们知道这个方子一般是用于阳明热盛,或者是气分的实热,真正的表有热里有寒的情况,脉可能出现沉紧或者微细的一类出现的多一点,而且多是少阴的病症,用附子的情况很多,用四逆的很多。而白虎汤对应的症则是表里俱热,怎么能说表热里寒呢?这个从道理上就讲不通,你看第350条里又说“伤寒脉浮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你前面说“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下面又说“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个不是矛盾了吗?脉浮滑主要是主表热,你前面说里寒,后面的浮滑而厥明显是热极的重症,所以在历代医家的注解中大多数是把这个“里有寒”当做传抄错误,而作“里有热”,或者“里有邪”来讲。使之符合治病的道理和规律。

第三种叫做“实践注经”,就是对于经典文献的内容,以实践的方式去验证,我们说一部作品能够称为经典必然有他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的部分,但是毕竟任何作品也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其某些东西既然有时代的特征,应运而生的成分,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给予否定和修正。甚至于一些经典在传抄,流传或者是作者著述的时候由于主观因素,本身就出现了错误,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去进一步明了。这个在药学著作里面就更明显了,譬如中药的性味,拿石膏来说,《神农本草经》里面说它味辛,微寒,《名医别录》却说石膏是味甘,大寒。我以前在跟我的老师的时候,他也认为石膏是微寒的,很平和的一味药,因为他自己亲自吃过石膏,也煮过水,他是经验很丰富的临床医生,他在用药的时候也发现石膏没有那么大的寒性,还有蒲公英,我们学校有方剂老师认为特别寒凉,一些老师却认为很平和,还有柴胡也是,以前医家通常认为柴胡有劫夺肝阴的弊端,故而配白芍,而我的老师却对这种观点给予批判,其根据是什么?自己的临床实践,这些都是在实践中去验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认为“水银”“马钱子”都是无毒的,其实这两味药毒性都特别大,后世医家和现在药典早就做过修正。药学里这个“实践注经”的例子非常多,不同医家对药物配伍认识往往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故而有时可不拘泥于书本。

我们讲述了注解经典的三个主要方法,其实也是在便于我们向下理解我们这本大书,《内经》的很多内容,我们也还是秉承这样一种态度,以经佐,以理求,以实践验,才是我们阅读经典,理解古人智慧的正路。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此篇开篇即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而然神灵之性,阴阳之律,非鬼神怪力,而已明乎理,发乎道,其存在于天地而昭彰,其说上古,未必专指久远之前,久远先民也未必尽如所述,而印证中华文化重传承,尊师敬古之沿袭。二千年前之文明,无论欧洲,印度,中国,皆是理性初始之阶段,学者代替巫祝成为政治文化之核心,而隐秘不能知者,皆不再以原始崇拜为表现,欧洲基督信仰肇始,中国古人一托“上古”,二托“天道”,老子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道”“上古”虽为隐秘之托,玄机之辞,却为中国先民探求自然之动力,而以上求下之求玄切实与以下推上之格物致知则为中国学问固有之特色研究方法,医道天文术数皆以此为代表。此书亦成书于二千年前,中医学由零散向系统,由经验到理论的进步是此书之要也。其所述之言,由医、文、政、德、兵等无所不包,然贯穿于道,究竟以全养身心,和于外物天地为要。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生而神灵的灵感

我们这里第一篇开头就是说“昔在黄帝,生而生灵......”看似在对黄帝这个中华民族的传奇人物做赞美,我们看这一段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个“生而神灵”,这个不只是在对黄帝进行赞美,而是对一切生命初生现象的一个精辟的概述。那么我们说什么叫做“神”,基督把全知全能的上帝叫做神,把能主宰一切现象的力量的叫做神,其实和我们中国人的说法有没有差异呢?没有差异,我们中国人说什么,“阴阳不测谓之神”,这个是《易传》里面的句子,在《内经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里面也有,阴阳的变化是自然的规律,也是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规律,而阴阳变化的不能推测的部分,甚至于驱动这种变化原始的动力就叫做“神”,这个基督教里面也有类似讲法,很多人要求上帝的感应,要看到神迹,而一些传道的牧师则说自然人类万物宇宙的变化本来就是神迹,就是神的造作旨意。中国人不同的是坚决反对把这个“神”人格化,所以从这点来看,中国古人确实是理性的。《内经》里还有一句话叫“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个还是说阴阳既有机械系的增减组合的特性,还有从一至万主过程变化的内涵,这一点就是中国人讲的大道的德行。所以一个生命初生之时,他所表现的来的一系列状态是最合乎原始朴素的自然之道的,老子特别推崇这种状态,所以在《道德经》里面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一系列的句子,我们看襁褓赤子究竟有什么德行,能让老子在字数不多的作品中多次强调复归这一个概念,这个就是“生而神灵”,你看看婴儿的状态,双手握固,蜷成一团,这个是精气收涩的表现,而一个人生命的终结是怎么样呢?我们叫撒手人寰,手握不住了,神灭而肝魂不藏了,中医说“肝主握”,你的握力其实也是你生命力的一个体现。我们看《内经》里那句话“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大家看中国医学里面讲的魂魄,不要和民间迷信的鬼神魂魄相混淆,魂是随神往来的,魄是并精而出入的,肝主魂,肺主魄,而很多神志上的问题看中医,我们说的魂魄不宁其实说到底还是阴阳的不调,营卫的失调,肝肺升降枢纽系统出了问题,所以《神农本草》里的很多药物“丹砂”“人参”“木香”这一类说能祛鬼魅邪气,其实还是在强调这类药物对于神魂气机联系的调理作用,再笼统一点就是安神的作用。生命初生的时候的那种能量就是“神”,而这种能量支配下能认知感知外物的能力就叫做灵,所以老百姓把学东西学得快叫做头脑灵光,这个就是你认知感知的能力好。神灵就是自然赋予你的先天原始动力能量和后天能动改造的能力。搞丹道的更注重这一点,越年轻越好,最好是童子身,这样在身体气脉运作上动力才足,不然八八之数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们认为就要添灯油补亏续命,把油加够再来修。这个是中国人的讲法,我们现在养生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善于呵护自己身体本身的阳气,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身心的协调。很多心理上的问题,神志上的问题,精神上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身体上的问题。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德全不危


“上古天真论”从开始讲到这里,还是有一个尊古贱今的思想存在,在《内经》成书的时代他们的上古是什么时候呢?夏商?显然不是,夏朝整个政体都不完备,商朝迷信色彩浓厚,那个时代的的先民无论智力还是身体素质都和我们春秋战国圣人心中的高智慧的上古先民是不匹配的。再往前就只有茹毛饮血了,“上古先民”是否是一个我们民族臆造的一个概念用于阐理和教化?这个不好说,因为玛雅文明,中美洲那一块,还有包括古印度,埃及这些其实都带有浓厚的先民圣人的崇拜,南怀瑾在他的书里面说他的一个美洲弟子,他们那个民族有一个远古圣人口耳相传的咒语很灵验,结果一说出来是什么呢?就是佛教的观音心咒,也就是我们汉地很流传的六字大明咒。如果这个故事属实,那说明万年以前远古社会的面貌是否会颠覆我们的想象,我们研究文明史的学者很容易发现,世界各个民族都留有丰富的神话,结果对比这些神话发现很多东西是有联系的,甚至发现很多民族的神话说的都是一个事情,只是称谓叙事的体系不一样而已,这个值得注意。我们看《山海经》这本书,中国人当个小人书神话书看,而很多国外的学者却视如珍宝,不惜花很大代价研究,最近一条新闻说在美国考古发现中国的甲骨文,如果这个新闻属实,那么这个我们要值得关注了,不能再把一些东西当做“齐谐志怪”来看了,我们美国著名的默茨也考证《山海经东山经》的很多记述和美国地理山脉是完全符合的,中国明清两朝学者做考据的很多,但是都不把这些当回事,因为在中国的国土上很多东西是不符合的,故而认为其多故弄玄虚,很多记载的生物也看不见,现在全球化了之后,发现很多美洲生物和《山海经》记述很像。所以我们说大禹治水到过美国,到过欧洲,到过东南亚,你们信吗?这个不好说,慢慢看吧,毕竟拿不出实际的证据。

我们前面讨论了很多“上古之人”,究竟是实在还是我们一种意淫,我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我们做医学的,完全可以不深究这个问题,姑且把这个作为一个代号。

我们来看我们中医认为的理想中的生命是怎么样的,第一句“其知道者”,他要知晓这个“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个是指既要合乎自然之道,顺着自然的生长收藏的规律去做,又要善于调养精气,掌握养生的一些技巧,这里的“术数”和后来《易经》分派里的易理,象数里的“象数”不是一个含义,不是指的是卜算天文这一类的。这里主要还是指身心调养的技巧一类的。文字越往上走含义越单纯,要注意区别。然后是“形与神俱”,即达到身体与精神的统一,所以你看中医很了不起,几千年前的书籍里面提到很多观念现在反而愈被肯定,《内经》里面这种东西很多,譬如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情致对身体具体器官系统的影响,这些都很超前,还有“移精变气”的很多内容现在也在逐渐研究。

这一节的小标题叫“德全不危”,也是《内经》里面关于上古社会那种朴素健康的氛围的一个梗概。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可以说“德行完备而不会危险”,这个“德”后面包括我们现在也是一般理解为道德品质,美德,可是什么是我们的德行?《周易系辞传》里面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谓之易”,说天地的最大的造化在于生,这里的德就不是德行了,你不能说天地的品德,当然可以从这个字面取理解,这里的德就包括其造化,规律,内涵。陆广莘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这个就是医道想通的理念。生生其实就是大德,“德全”不是说这个人道德很全面了,而是真正领悟到自然的规律,循生生之道而生活。我们看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道经”“德经”两个部分,现在通行的《老子》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是由我们的经学大师王弼整理的,分了81章,而我们马王堆发掘的的帛书版的老子,是“德篇”在前的,这个比较合乎一个理念就是“淳德归道”,“道”是我们文化里面一个至高的命题,而“德”则是指的是遵循追求道的理念去实践的行为和思想。所以这一小节里面记述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些都是“德全”的内容,或者叫做“全德”的内容,这个“德”的理解就是“从道”。从这里看“德全不危”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没有损害,这个“危”可以理解为“损害,破坏”的意思,当然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危险”,遵循大道法则和规律办事的人能够永远没有损害,而以妄为常的人半百而衰,还是引用《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一切成住坏空,诸无常其实都还是在一个天道规律里面,而上古所谓得道者,是选择顺从这个规律,故而能够做到无余无损,达到一个帛书版老子里面的“恒道”的概念,故而其生气能够长生不受侵害,这个还是可以用老子的观点来阐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所以养生来说,今天很多中医老师打着《内经》的旗号去营销自己,讲养生,教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控制血压血糖,然后又用一大堆现代营养学的东西给你灌输,补充什么营养素,吃哪种水果等等诸如此类,这些其实已经违背了《内经》的观点,养生是做减法,摄护住自己身体本身的生气,我看过很多临床上的病人,因为吃水果,导致脾胃虚寒下利,还有长痘痘,因为四川地区的气候特别潮湿,熟地都不敢放开用,甚至有些四川的老师基本不用熟地,因为临床应用效果太差,很容易滋腻。这种气候的地区,反而吃一些辛辣的东西发散开,有助于排湿气,除了疾病需要,没有必要因为某某的讲座马上把自己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全部改过来,因为这个本来就具有地域差异,《内经》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里面有很详细的关于不同地域人的体质差异和诊治方式的描述,因人因地因时的一个考量在2000年前中医已经很成熟了。我在跟诊时候见过四川很多老太太因为看某养生节目之后,大量吃蔬菜水果,饮食过于清淡,而导致了脾胃虚寒,中焦湿阻的情况。所以,养生要按照一个标准来,就是能不能让你身体本身的能量,生气激发出来,让这个力量发挥作用,西方人普遍喜欢运动,喜欢肌肉力量的训练,东方人的体质差异要大一点,你要说哪一种好?说不清楚,只有自己适不适合,阳气旺的人不自觉的就喜欢运动,阳气差的人自然喜欢安静,阴虚的人身体会让他喝水,水饮内停中焦的人你逼着他喝水他反而会吐出来,所以所谓的“每天八杯水”这样的理论在中医看来是荒谬的,真正的养生就是四个字“德全不危”,你跟着规律走,做到节制有度,自然而然身体本身的力量,生而神灵的感应,这些我们叫做正气也好,浩然之气也好,会慢慢起来的。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一段,提到了“精神内守”,前面那句说到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是从内调养来说的,而“避之有时”是从外的规避邪气来说的。但是邪气我们一般说邪实正虚,“虚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王冰的注解:“邪乘虚入,是谓虚邪”,《评热病论篇三十三》有“邪之所凑,其正必虚”,那么到底是虚在前,还是邪气攻伐致虚?如果说是因内虚而致邪气易袭,那么这个和“精神内守”这种调内御外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那就还是变成在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说是邪气攻伐致虚,那么还是应该用实邪来说,王冰的很多注解过于偏重于“意”上的把握,比如后面他注解“天明则日月不明”,提出“大明现则小明灭”的观点,明显就有点复杂化了,把很多东西弄玄了。关于“虚邪”的含义,还是我们从《注证发微》里面的解释比较合理,《灵枢九宫八风篇第七十七》里面有一下论述“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这里的“虚邪”应做“虚风”讲,但是这个虚风又和六邪的风邪有一定差异,风邪善变,无处不在,你可能今天出门穿少了,都可以感受风邪,身体虚了开个窗子都能感受风邪,而虚风一般是指气候上大的不正之气,包括了风气,寒气,暑气等等,于不正之位则伤人。故而生长为物侯正常气化,为实风,而物侯的不正常反应,譬如东部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的中国,天气回暖,春季开始吹的东南风,带来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形成降水,长江黄河流域地区植物开始生长,这个是实风。那么有学者说秋冬西北风就是虚风,这个是不对的,秋冬季节正是西北风当令,其在令在位,行肃杀之职,名正言顺,不为虚风,中国人讲,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五天一个周期,十五天一个节气,自然界的能量部署要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法于这个变化的就是正当的生长收藏的自然之气,逆之则为虚邪贼风。如果要从中国天文术数,九宫八风的那一套来讲就更复杂了。总之,这句话“虚邪”“贼风”应该是表示的一个意思,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狐朋狗友,你不能把“狐朋”拿出来单独解释,然后把“狗友”拿出来单独解释。再宽泛一点“虚邪贼风”解释为不正之气,虽过简,但也在理中,若解释为“邪乘虚入”,非。

“虚邪贼风”都还是从外面讲的,你要避之有时。譬如今年是乙未年,去年年底我在成都听到了几声冬雷,我对运气学说的内容掌握不多,但是根据传统文化和中医的讲法也可以大致有一个分析,雷为震卦☳,一阳发于下,阳破阴翳,故搏击变化有声。我们说惊蛰那个节气应该打雷的,这个是春雷,对应的的天雷无妄卦,☰在上,☳在下,这个是天气暖,而地气需要动,冬天年底应该是对应的复卦,☷坤上,震下☳,这个是天气还未暖,地里面阳气开始来复,而冬天打雷是阳气发动过早,升之过早,当令则不足,到了春季阳气升发不透,必然阳气被遏,易生温病。这个就是“虚邪贼风”,你这个时候听到冬雷就要预防来年的温病了。而我们“精神内守”则是讲身心内部的修养,藏精收神,藏精是说身体不要妄作妄劳,摄神是说情志上,欲望上要“恬淡虚无”,故而“真气从之”,这里讲养生还是在利用自然界和人体本身的能量,不是在做加法。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至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女七男八


今年在部门里面,一个大一的同学问我“七是阳数,八是阴数,为什么内经里面反而是女七男八的数字呢?”这个问题其实真的不好回答,《伤寒论》里面有“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你这个如果很简单的回答说,七是阳数,六是阴数当然讲得通,但是然后呢?实践其实不是这样,发于阳到底是发于三阳,发于太阳,还是太阳中风,这个你要去从实践中然后去印证原文,而真正到面对疾病的变化,他就不是纯理论按照术数规律来指导身体正邪变化了,身体正邪力量对比随时都在变化,太阳经的病可能很快就传变,也可能一直在太阳,出现表郁不解的情况。所以学中医要了解一些道理,但是在临床核心就是辨证和因人因地因时。

关于这个“女七男八”的数字规律,当然和我们先民的实践中观察有关系,但是我们中国古人不是像现在这样喜欢做大数据分析,做对照组,参考组,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研究这个的,要做实验,看男子女子的生理周期,但是基本的经验也还是有的。还有就是中国易学里面的关于数和宫卦的推算,我们学校邹学熹老先生以前是搞医易这一块的,不过他的著作没读完,不知道他老人家有没有关于这一块的解释,我们可以看清代唐容川《医易详解》里面的原文:“内经……男起八数,女起七数,注家皆无确解,不知天癸未至时,皆少男少女也。实应艮兑二卦,故男女皆从此二卦起数”,他认为天癸未至的时候都是少男少女,这个和我们现在讲的少男少女不一样,我们现在是从年龄来分的,我们很多高中生也是说的少女,中国人认为女子月经未来,男子生殖之精未成熟的时候都是属于少,少就是能量在蓄积生长。但当天癸来时,他的能量已经能够达到孕育下一个生命的程度了,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叫做“弱长”,他在生理上在功能上已经达到了“长”的地步,但是血气还未完全充盈,故而这个时候即便已经可以生育,中国古人也不赞成这个时候结婚,现在看来也是有道理的。然后唐容川说,其对应的是艮,兑二卦,学《周易》的人,最开始背的那个“乾天父,坤地母,震雷长男,巽风长女,坎水中男,离火中女,艮山少男,兑泽少女”,这个是八卦的基础知识,所以这里说对应艮兑二卦,然后他说故“男女皆从此二卦起数”,那么说到这里,跟女七男八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内经》里面的话,“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什么叫天癸呢?我们十天干里面甲乙丙丁戊己庚金壬癸,我们经常说东方甲乙木,中央戊己土,北方壬癸水,壬癸水里面又分阳水阴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张景岳说天癸是“言天一之阴气耳”,天癸其实就是元气的作用,古代医家譬如景岳很早就有这样的认识“天癸者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这个现在生物学遗传学也可以印证啊,你调控生殖的功能不是说你后天慢慢学会的,慢慢补出来的,而是生来就有具有,秉受父母的。我们关于此的还有著名的“天一生水”的理论,那么有的医家就认为天癸在肾,有的又说天癸在脑,其实我们中医讲的肾实系统的,不是器官的,肾的很多功能大脑里的很多部分也在参与。回到主题,为什么女七男八,我们说癸为阴水,对应坎卦的话,少男艮少女兑,从先天八卦排列顺序,由艮卦向左走十六正好是坎卦,而兑卦向右十四正好是坎卦。为什么艮卦要从左开始数,兑卦要从右,《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所以我们沿袭就是以左为阳,以右为阴,人体气机也是左升右降的,但是你要说左肾主阴,右肾主阳,还有一些医家认为左手脉主阴,右手脉主阳,这是另外的说法了,我们这里不讨论。关于这一段的解释,很多古代的医家的观点都不一定能够说得很清楚,譬如景岳的观点,他认为用“阴中必有阳,阳中必有阴”来解释,其实就很牵强,除此之外,现在的李今庸老师的解释很不错,可以参考。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此篇名四气调神,续上篇讲上古得道者之法和,以“天人合一”为要点,求民于天之协调。上篇之论归真,而此即述求全。四时之气,生长收藏,能顺之则生气周流不殆,逆则内格。故经中言“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其苍天之气,四时之变化通乎人体,天道无亲,唯顺则能新,圣人于己,从而不逆,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也。未乱而治,名曰化,已乱而治,名曰革。自周公以来,我民族尚化而恶革,缘兵者不详之器,《说苑》谓“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于国如此,其身异乎,邪病外来,然攻于人体,不异兵武,然天道无吉凶,人所谓疾,乃自己所厌恶也,于天道气候岂有正邪之说,若因己所恶之,而不知正邪同源,不查天地变化,待疾病起时,又大作攻伐,毒药入饮,岂不如国君骄奢而烽火起时方大梦初醒而遣调猛将,治国是如此,治身亦复如是,《内经》所言尽如。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天明则日月不明


我们在前面“注经之要”里面提到过这句话,天气清净,缘其藏德而光明也,我们看天之藏德是什么?《象传》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断句要从天行那里就断开,当然不断开意思也是一样,“健”应该是通“乾”这个字,这句话说天道运行不止,是乾卦所示的象,君子当(效法此)自强精进不止。这个是天的德,就是运行不止,阳气升发推动 不息,这个才是生命的动力。“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句话在《太素》的本子里面是“藏德,不上故不下也”,“藏德”王冰以后的医家大多数做“天德不露”讲,说天德内蕴不彰显,因此“不下”不会下泄。其实“藏德”如果做“不露潜藏”讲,按照王冰的观点,正好为后面的“大明彰而小明灭”做铺垫,这里“藏德不止”并不是说“天德不露”,而是天蕴大德时时彰显,人们从各处彰显的现象中感受到苍天内蕴大德,内涵不代表潜藏不露,天之道以动为常,此其德彰也,因德彰小明方能彰,故而不存在“大明彰小明灭”的说法。因此“藏德”因作“内蕴大德,彰化万物”。“不止故不下”这句话倾向于从《太素》版本的,“不上故不下”来讲,这句话才是开始说这种“德”虽彰显,是从“无为而不无为”的,而非“用德”,乃“用道全德”,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德虽然彰显,才不会离道而废,离道而反,老子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天明则日月不明”如果从理上讲,天气光明,日月不彰是说不通的,如果按王冰之流解释,在中国文化的道理里面是成立的,但未免有给经典做加法,过于牵强复杂之弊。后面有做考据的医家注此处“明”通“萌”,“萌”有昏暗晦蒙的意思,这个从理上就可以说通了。

黄元御自己的悟性很好,他的学术喜欢走一步踏到三楼的顿悟路子,直接从“道”上去靠,他的解释是什么呢?他进一步阐释了“天明即不藏德”的观点,认为“天明”即是“天萌”。

《太素》本是“上下则日月不明”,前一句提到天之藏德,不上故不下,词句续上下则日月不明,天德不居上为尊,故而其德如常,如居上阳位则夺日之使,其必有衰,待其衰而德崩众位逆乱,故天地不交日月不明。


天地气交的过程


前几天我看微博的时候,看到我们中辩以前一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生物的人,要有生物医学,面对文化的人,要有文化医学”,故而中国的医学从一开始就不走分科细化的路线,或者说整个中国的学问都没有走彼此相对孤立的分科化路线,中国的医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在很早就占据了很高的立足点。你看《黄帝内经》的内容,由生理病理,讲到自然,天文,习俗,地理,政治,心理等等,这也要求中医在关注疾病和生理变化的同时,从情志,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的角度去观察天地和人体的联系,这个是中医整体观念的肇始。

上面说到“天明则日月不明”,不管持何种说法,终归到实践中解释就只能说“天气晦暗,日月不明”这一层意思,所以承接这个意思,我们向下看,说道“邪害空窍”,“空窍”我们一般说是孔窍,指的眼,耳,鼻,口这一类,有的医家注解是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其实这里的“空”不做“孔”讲,做“虚”讲,也可以,《素问评热病论篇》里面有“邪之所凑,其正必虚”的原文,这里做虚窍就更侧重于表示全身的皮肤腠理这一块,至于说穴位就有点牵强了,内经时代真正认识记述的穴位并不多。“阳气闭塞,地气冒明”是说什么呢?我们现在地理上的研究,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热量最主要是来自于太阳,太阳每天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同时地表也在向大气不停地辐射,大气中的物质尘埃水蒸气也在吸收和释放辐射,这个构成了地球的一个热量的循环。这是现代研究的说法,你不可能要求中国古人在他的体系里面用到现代研究的名词,中国古人很智慧,也很浪漫,用了两句话,就是“阳气闭塞,地气冒明”,我们说阳气是往上走的,阴气是向下的,但是如果阴阳这样机械的组合,呈现的就是我们的天地否卦,阴阳是离决的,不是交媾的,如果阴阳离决生命是不可能产生的,那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命既然来自于天气地气的交感,阴阳二气的和合交媾,那么天之阳气必定不能孤上,天之阳气居上位而温煦下,这个才是天德,如果天德失位,那么地气就不能“冒明”,“冒明”就是萌发向上,我们现代研究知道,地表水受热,蒸发水蒸气,水蒸气向上,到了一定位置遇冷凝结成液态后形成水珠下降这个就是雨的形成,云是地气上升的产物,雨则是天气下降的产物,但是这个雨的形成的来源又是地气带上来的水蒸气,而云的形成又必须依赖天气的调控,这个也是我们《阴阳应象大论篇》里面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的内涵,所以你看中国古人的表述虽然很朴素,但是真的非常科学。所以这里的“冒明”,虽《注证发微》《类经》等等诸大家皆注为昏暗不光明,但此处如从理讲,不可泥古。

前面其实都在讲天地之气不交的原因和过程,后面马上接上了“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云雾”泛指的就是自然界水汽代谢运动的一个过程,这里讲“不精”,诸家有从“精微”讲,有作“极”来讲,有作“清明”讲,此处若以理,当作“晴”讲,云雾的产生,包括后面讲的“白露”,大致都是在讲自然界水汽代谢运动,天地气不交,水汽代谢则紊乱,云雾本不应长存,阳气煦下,地气趋上,天地交,而云雾作而消,随之代谢,则雨水能顺利降下,阳光也应充足,自然界农作物,植物方能生长有时,若天地气逆乱,云雾成于不应成之时,而不消于应消之时,雨水不降,或者雨水过多,阳光不足,皆不足以濡养万物。如在今日,大家都能饱暖,不知饥馑,这样的自然变化对人类健康直接的威胁不大,在汉代先秦社会,以农耕为本,人居处御寒不足,衣单而粮少,故而六气伤人直接显见。
 
太阴不收?少阴不藏?


以前在我们杂志部门的文摘讨论五行的时候讲到,五行如果从四气运动的角度来讲,就只有“四行一象”,金木水火四行和土象。春季对应的就是木和少阳之气,夏季对应的的就是火和太阳的之气,秋季对应的就是金和少阴之气,冬季对应的就是水和太阴之气。我当时正在讲,马上就有人用内经这段原文质疑,你看原文是“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冬气,则少阴不藏”,我说我的说法并没有问题,因为从四象来看,少阴是阳消阴长的象,太阴是阴极之象,从这个角度来说,秋天在自然界也是阳消阴长,冬天是相对阴气到了一个最大程度的地步,所以从阴阳二气的运动比例来看,秋气通乎少阴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内经》这里的“太阴不收”“少阴不藏”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原文没有传抄错误的话,杨上善,马莳,张介宾一类是从经络对应角度来讲,春气之生发关系到全年阳气的量和输布,而在一天之中的阳气的量和输布最有关系的就是子时,子时是少阳胆经当令,同时李杲的《脾胃论》有”胆主少阳春生之气”的说法,自然春气是应该少阳之气生发,胆气不升则肝气内便,夏季的太阳则是太阳小肠经,“太阴”则是“手太阴肺经”,“少阴”则是“足少阴肾经”。经络角度对应,在春与少阳环节讲得很好,我都不免要用《脾胃论》中的原文来附会,《注证发微》里解释夏季,又搬出太阳小肠与心表里对应,然后丙火丁火这一套,就不免牵强了。而秋冬又正好直接以肺经肾经对应,此时为何又不从六腑经络着手用庚辛金,壬癸水这一套了?故说牵强。

此处虽原文如此,翻译应仍然作“少阴不收,太阴不藏”来讲。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不管是现在养生讲座还是讲课都用得很多,这种话怎么讲都可以,怎么讲都对,其实,关于这句话的注解本来就是五花八门。某些医生在搞讲座的时候,把这个“养”理解为补,这个就是原则性的错误了,从实践中也要吃亏,譬如春夏阳气旺盛,如果体质本身很好,秋冬藏精又足的,你再去补阳不是多此一举吗?如果阳气本身就不足的,秋冬藏精又不足的,春来阳气一生发,结果底子不够,本来就容易虚火外浮,你再去补阳不是火上添油吗?或者藏精不足的,春天易生温病,你还需要去补阳吗?秋冬季节,本身就阳虚的人,你再去补阴,那不是整个冬天都是冬眠状态了?所以我们在实际情况中发现,我们秋冬两季,做艾灸的,泡温泉的,吃补药,喝羊肉汤的,用这些温阳散寒的方式很多,夏天里面吃冰淇淋,西瓜,冲凉的人就更多了,那是不是违背我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呢?其实不是,王冰注解里面把这个“养”注解为制约,这样虽然能在实践中找到很多的例证,但是还是跟我们内经的一脉理论不符。这里的“春夏养阳”从养生角度来说,还是要从《内经》养生的“生气”理论来说,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你要找到能让你自己体内生气激发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方式,这个才是养生,这里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实都是在养生气,是给你提供一种基本的模板和范本。春夏季节是你体内阳气随着自然界能量的输布改变而适应的表现,这个养阳就是要让身体的适应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达到天人合一,这个养阳为什么不是补阳,养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去调节,当然包括了补,更包括了消,清,制约等等内容。如果你一昧蛮补,从临床上来看当然就不符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特点,从道理上讲,如果机体生发是正常,藏了多少,今年又生发多少,这个是正常的循环规律,此时加补阳其实是在刺激身体的生发,反而把能量外耗散过多,到了秋冬反而容易出现阴血精的亏虚。秋冬盲目补阴也会干扰来年的生发,也是一个道理,王冰的“制约说”也只看到了一面,所以你看我们这一篇的《四气调神大论》一开始就说春三月,披发缓行,夜卧早起,夏三月,要使气得泄,使志无怒,秋三月,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这些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内容。
 
生气通天论第三

人身之气秉乎父母,成乎二气,人之神成于精,精者体物用乎鬼,治身者须调神服气,治病者则需调气回神。万病之源,不离阴阳,万病之化,不离阴阳。善体阴阳者,知病之所在,知病之所化,仲景有观脉证随而治的说法,其善查者观乎气,其次观乎脉,再次问其疾,再次剖验仪器,此为最下,乃以果度因,不免常失而离道也。故而,体察天地,验于人身,知六气之起伏,从医之基石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养阳之要


上面讲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们说这个“养”不是我们认为的“补”,如果把养阳认为是补阳,那就相当于说养孩子就是把孩子喂大,不同人对这个养的理解不一样,他的养生效果也不一样,《内经》所提到的“养”应该是更全面更丰富的内涵,即一切有利于阳气生发的手段,这个就像不同人养孩子,有的人只是把几斤的一个生命养成了一百多斤的生命,而有的人养出来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就是不同层次思维影响下行为和结果的差异。当然对于这个“阳气”的概念现在中基教材讲的很客观,但是中医必须面对一个东西就是你永远无法量化规定一个指标性的东西,关于阳气大致的理解大家都是一样的,可是对于阳气一些具体和临床上运用的定义,每个医家可能就各有各的说法了,但是各按各的路子走只要临床效果好,都能成为大家。这个是中医学的特点,因为其实各家各派就像一群攀登山顶的运动员一样,大家都看见山顶的灯,各走各的路,甚至各个流派互相批判别人的路是错的,但都不要紧,只要你看见山顶的灯,走得越远水平越高。这盏灯就是以《内经》甚至《易经》为代表了义大书。我和我的老师曾经讨论过一句话,我曾经听李可老中医引用钦安的观点说他临床几十年从未见到过一个真正阴虚的患者,我其实就目前我走的路,和我的思维及临床的一些经验,我虽非火神派,但心里是默默赞同这样的观点的,不过畏惧观点太过绝对,怕说给别人听遭受批判,我把这个观点跟我的老师讨论的时候,他也表示赞同,他说这是他认为唯一一句绝对而又正确的话,但要知道的是还有大多数医家对这个观点是诛伐的,这个就是各个医家接受的理论不一样,对“阳气”范围的定义也不一样。《内经·生气通天论》这一章开头就如是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段话虽然不起眼,但是其实道出了中医学乃至中医学体系里关于生命的认识的基本观点,我们很多人很喜欢看养生节目的,知道中医学讲究阴阳平衡,从理论上讲中医一切治病方法都是在与调平阴阳,这个没有错,但是具体到各个医家的流派和学术思想来看,就有一些细节上的分歧,我非火神派,虽然看了火神派很多东西,但是很多仍然不敢苟同,但是我绝对赞同一句话“临床上并没有绝对阴虚的患者”,这个观点要论证从临床用方用药很有说服力,不是说用附子就叫扶阳,我们学校的火神大师卢崇汉老师也不是初诊每个病人都必用附子的,保守阳气,或者叫保守正气,其实也是我现在学中医这门学科愈进愈深的感受,拿一个治疗湿热证来说,初学中医时候,我认为湿热当清火败毒为要,那个时候白术,豆蔻,苍术,党参这些都不敢用到湿热证里面,用药严格按照中药学的寒凉温热来用,但是到现在,我治疗湿热证除了一些急性的炎症攻消比较猛外,基本上都是走脾胃,调气机,炒二术,防风成了我治疗某些湿热证最青睐的药物。个人认为这个也是一个扶阳的思想。一个人的生气和生命最根本的还是能量的鼓动,能量充足了物质是很好生长生发的,易学里面有“天一生水”的说法,在农耕社会雨水被看做恩赐,为土地带来生机和收成,而雨水是怎么形成的?现在科学发现是水蒸气上升上去遇冷再凝结降落的,我们内经在四气调神大论讲了一个阳气和雨水的关系“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说天上的阳气闭塞不通,地上云雾就久不散去蒸发,天空久不放晴,雨水就降不下来,我们不管是现代科学还是古中医学都讲到了这个,水蒸气蒸发上升是要靠来自太阳的热量的,而地之阴气上交于天也是要靠能量的,这个能量就是上天的阳气,而具体到人体,很多看起来好像一副阴虚症状的人,舌头也是红红的,一摸脉,阳气不够了,阳气不够了就要跑出来,显示出热象,阳气不够了,阴气生发能量不足,也会出现真阴的亏损,这种病一般很复杂,往往从中焦气机走,把他的阴阳重新交通起来,病症的现象的简单得多,再调理就要好一点了。回到内经那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是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阳气就像苍天和太阳的作用一样,如果丧失了他本来的位置,那么就潜移默化中损伤人的寿命。“失其所”就是失掉其本来的位置,所就是位置的意思,折寿不彰的“彰”是显现表现的意思,就是说人体失去阳气,或者叫内伤的疾病,一般是在潜移默化中损伤寿命和身体的,这个可以区别于外邪伤人,六淫戾气伤人都绝对不可能不彰,而是一下子就彰显了,而往往一些内伤比如熬夜纵欲饮食不节等等都是逐渐埋下病根的,现在我来讲这一章这一节,就是针对现在人的体质和生活方式的,现在生活条件物质条件都很富裕,外在的六淫邪气伤人没有以前古代农耕社会那样威胁生命,更多是一些积累的慢性病,比如三高,比如糖尿病,比如癌症,这些病其实都是自己伤了身体的阳气,积累郁毒把气机阻痹的,所以很多营养专家养生专家今天提倡吃这个保健品明天要你喝八杯水,后天要你吃水果蔬菜,这个降血脂,那个降血糖,把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当成保健品用,然而到了真正的中医这里,只有一句话,保守阳气,条畅气机。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内经这一节讲生理和病机着手很多,每一句话都可以放出来做一个很长篇幅的讲解,甚至可以讨论很多字词文意上的东西,譬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这句话究竟是脚上长个大疮还是说的是足以生大丁,这个东西我的看法是临床自己验证,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还是“足”做“足以”讲,可能临床拿案例会更多一些。这里选取“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这句话,是从个人见到的一个典型的案例来分享,这个印象很深。我们在学校中辩部门招新的时候,一个大一的同学最后通过了面试进了我们部门,因为我们部门厉害的学中医的学长学姐很多,部门平时文摘讨论,一些医案一些好文章也在交流,大家有什么身体不舒服也在互相交流,这个同学当时就有个小困惑,他当时军训的时候带的那个帽子,遮住了额头,军训有特别热,额头就出了很多汗,然后训练一天就很疲惫,回到寝室就用冷水洗脸睡觉,结果军训完了额头就开始长很多痘痘。他找了我们学校一些水平很高的老师看病,有清热解毒的,有从脾胃入手化湿的,但是效果总不好,痘痘还在,我们文摘的时候他交流了这个事情,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内经》的这句话“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这个既然已经投清热化湿之品无效,又分析了一下病因,当时我就给他用了一个桂枝汤加味,加了蒲公英,藿香,白芷。结果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这个给了我很大触动和启发,我这个不是从伤寒六经来辩的证,而是从内经的观点和病机的分析来辩,最后给了一个伤寒的方子加味效果也非常好。我以前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内经是讲理论的,初学好好看,真正临床内经并没有多大指导意义,从那以后我开始转变了这个观点,真正临床遇到没有头绪的病的时候还是要回到中医这个泉眼来取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