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脖胦”小识---兼与杨鹏举先生校注《灵枢经》“脖胦”注释商榷 河间金栋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原创]“脖胦”小识---兼与杨鹏举先生校注《灵枢经》“脖胦”注释商榷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时贤杨鹏举先生校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对“脖胦”的注释云:“脖胦:气海穴;脐。丹波元简:‘案《玉篇》:脖胦,脐也。犹天枢即脐,挟脐两旁各一寸。’”
杨先生将“脖胦”既注为“气海穴”,又按丹波元简之义释为“脐”,到底是气海穴,还是脐,或是二义并存?使读者无可适从,有商榷之必要。

1 经文及历代注家注释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肓之原,出于脖胦。脖眏一。”
明•马莳《灵枢注证发微》注云:“肓之原,出于脖胦,其穴一。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脐下一寸半宛宛中。”
明•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十五•十二原》注云:“脖胦,即下气海,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任脉穴。”
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云:“脖胦,马云:‘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出于《甲乙》。简案:《玉篇》‘脖胦,即脐也。犹天枢即脐。而其穴,则在侠脐两旁各一寸邪。’”可见二义并存者,则首见于《灵枢识》。妥否?

2 疑义

丹波氏之注“脖胦”,既按马莳所云注为“下气海、下肓”,又按《玉篇》释为“脐”,二义并存,显属不当。而且此“脐”与其穴“在侠脐两旁各一寸”所释矛盾,亦不妥。

3 释疑

按:脖胦,音勃央(bo yang),是任脉经之一个穴位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即气海穴,又名下气海(上气海是膻中穴)、下肓、肓之原。对于该穴的定位,当首见于晋•皇甫谧《甲乙经》。

《甲乙经•卷之三•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后世《内经》注家如马莳、张介宾等以及针灸学著作如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明•徐风《针灸大全》、明•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多宗此说。《针灸大全》谓之“一穴有三名:……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

脖胦又系“肓之原”,在《内经》它篇也有记载。如《素问•腹中论》:“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王冰注云:“‘脐下’,即脖眏,在脐下同身寸之两寸半。《灵枢经》曰:‘肓之原名曰脖胦。’”王注为“两寸半”,误也,当为“一寸半”。 张介宾《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三•伏梁》注云:“肓之原在脐下,即下气海也,一名下肓,《九针十二原》篇谓之‘脖胦’者即此。” 又如《灵枢•四时气篇》:“腹中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马莳注云:“本经《九针十二原》篇云:‘肓之原,出于脖胦’者是也。”

又按:字书《玉篇•肉部》:“脖胦,胅脐也。”《集韵•没韵》:“脖胦,齐也。”可见“脖胦”又是“脐”之别称,丹波元简《灵枢识》则本源于此。《灵枢识》云:“简案:《玉篇》‘脖胦,即脐也。犹天枢即脐。而其穴,则在侠脐两旁各一寸邪。’”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肓之原,出于脖胦”及《甲乙经》所云“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灵枢识》简案所云欠妥,而且此“脐”与其穴“在侠脐两旁各一寸”所释矛盾,亦不当。

综上所述,脖胦,即是气海穴,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亦称肓之原,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脖胦虽有“脐”之别称,但于此非指肚脐,而云“脐”欠妥。

2010-6-17.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