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860
- 获得点赞
- 833
- 声望
- 113
三指禅的博客
近十年来,学习经典变成了中医主流,一个中医如果不谈经典,好像就不是一个好中医了。其实这并不是判断一个中医好坏的标准,治病效果好才是真理。医门万千,经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学过经典的好中医也同样很多,治病效果有些还要超过经典派。但总的说来,经典回归,对中医再兴起到了先锋官的作用,功不可没。经典之中,排在最前头的是《伤寒论》。其实学习这类书籍,版本并不是太重要,把握其主旨才是根本。但是一个好版本的选择,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流传的这么多的版本,以及散在的条文来看,张仲景的这本书,可能就是平常的医案记载,稍加整理而成。论语是孔子平时的讲话记录,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有些合理,也有不合理的。张仲景的东西也是,有些正确,有些确实值得商榷。但有些人把张仲景看成神仙,只要是仲景的,那必须是对的。不错,治学是要严谨,但绝不是死板。假如说的有道理,并且很好的指导临床,不是张仲景的东西又怎么了?假如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就算是张仲景说的又能如何?
纸是在西汉发明的,但很多原因导致了纸没能成为主流的文字载体,很多人仍然是在使用竹简。直接导致了这本医案不能广泛的流传,甚至差点就化成灰。幸好王叔和找到了,并且把它整理了一遍。还把它收录到自己的脉学专著里面以作理论印证,因此也就没写处方组成,只有条文。后来,王叔和的整理本慢慢的流传开来。衣冠南渡之后,质量好的整理本可能被士族带到江南藏在柜子里面了,而其他的不好的版本就在江北流传。不管是那一版本,伤寒论的思想在那时候起到的作用都是很强大的,以致到了唐朝初年都成了医生考试必须要考的,占的比重是五分之一。因此,说孙思邈开始没见到《伤寒论》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没见到江南版本罢了。因此孙思邈把看到的版本,应该是脉经体系的本子,加以整理,并且创了一个很好的整理方法,就是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这样就把杂乱无章的医案变成了有序的条文,方子都提到条文之中(之前的医书都是前论后方,其后很多医书,甚至清朝的医书,仍然是前论后方),供后人方便的学习。
从这之后流传的版本,基本上有了两个体系,一个就是脉经体系,另一个就是孙思邈整理过的版本,也就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宋本伤寒论的雏形。脉经体系的版本,目前可考只有《脉经》、《千金翼方》(又叫唐本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孙思邈整理体系的,主要就是宋本《伤寒论》,日本的康平本、康治本,还有近些年发现的长沙古本、涪陵古本以及呼声很高的桂林古本。这三个古本的体例,跟宋本是一样的,都是方证同条,因此再古也古不过孙思邈,也就是说不可能是所谓的张仲景的原本。而脉经体系的,仍然延续着前论后方的体例。《脉经》中的相关条文不但包括了伤寒内容,杂病内容、妇科、儿科都有涉及,应该都是张仲景的东西。但王叔和整理之后的版本,似乎分成了至少两个册子,一个是伤寒,一个是杂病,妇科在金匮中仍然有保存,儿科却看不到了,但在宋朝的相关书籍中可以看到张仲景的儿科观点,认为是跟成人一样,只不过要减小药量。其中的伤寒册子流传到现在可能就演化成了《金匮玉函经》。脉经、唐本、玉函经本,这三者的条文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还包括了一些宋本没有的条文。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使书籍的流通变的很容易,因此朝廷成立了校正医书局。伤寒论的版本当时印刷了两个,一个就是伤寒论,另一个就是金匮玉函经。后来成无己写了本《注解伤寒论》,学习起来,远比白文本好学,因此白文本也差点就没了,直到明朝赵开明得到真正的宋本,复刻之后,才得以广泛流传。但金匮玉函经没人注解啊,跟白文本的伤寒论得到了同样的下场,差点就没了。直到后来的几次起落,我们才能见到学苑出版社的玉函经。
《伤寒论》的待遇从此之后就峰回路转,成了医家案头必备,注家蜂拥而出。当今社会,学校学的就是宋本《伤寒论》,成了主流。相比之下,玉函经只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但玉函经从流传角度来看,更接近仲景,应该受到更好的对待才是。也就是说学习伤寒,玉函经要比宋本更好一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近十年来,学习经典变成了中医主流,一个中医如果不谈经典,好像就不是一个好中医了。其实这并不是判断一个中医好坏的标准,治病效果好才是真理。医门万千,经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学过经典的好中医也同样很多,治病效果有些还要超过经典派。但总的说来,经典回归,对中医再兴起到了先锋官的作用,功不可没。经典之中,排在最前头的是《伤寒论》。其实学习这类书籍,版本并不是太重要,把握其主旨才是根本。但是一个好版本的选择,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流传的这么多的版本,以及散在的条文来看,张仲景的这本书,可能就是平常的医案记载,稍加整理而成。论语是孔子平时的讲话记录,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有些合理,也有不合理的。张仲景的东西也是,有些正确,有些确实值得商榷。但有些人把张仲景看成神仙,只要是仲景的,那必须是对的。不错,治学是要严谨,但绝不是死板。假如说的有道理,并且很好的指导临床,不是张仲景的东西又怎么了?假如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就算是张仲景说的又能如何?
纸是在西汉发明的,但很多原因导致了纸没能成为主流的文字载体,很多人仍然是在使用竹简。直接导致了这本医案不能广泛的流传,甚至差点就化成灰。幸好王叔和找到了,并且把它整理了一遍。还把它收录到自己的脉学专著里面以作理论印证,因此也就没写处方组成,只有条文。后来,王叔和的整理本慢慢的流传开来。衣冠南渡之后,质量好的整理本可能被士族带到江南藏在柜子里面了,而其他的不好的版本就在江北流传。不管是那一版本,伤寒论的思想在那时候起到的作用都是很强大的,以致到了唐朝初年都成了医生考试必须要考的,占的比重是五分之一。因此,说孙思邈开始没见到《伤寒论》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没见到江南版本罢了。因此孙思邈把看到的版本,应该是脉经体系的本子,加以整理,并且创了一个很好的整理方法,就是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这样就把杂乱无章的医案变成了有序的条文,方子都提到条文之中(之前的医书都是前论后方,其后很多医书,甚至清朝的医书,仍然是前论后方),供后人方便的学习。
从这之后流传的版本,基本上有了两个体系,一个就是脉经体系,另一个就是孙思邈整理过的版本,也就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宋本伤寒论的雏形。脉经体系的版本,目前可考只有《脉经》、《千金翼方》(又叫唐本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孙思邈整理体系的,主要就是宋本《伤寒论》,日本的康平本、康治本,还有近些年发现的长沙古本、涪陵古本以及呼声很高的桂林古本。这三个古本的体例,跟宋本是一样的,都是方证同条,因此再古也古不过孙思邈,也就是说不可能是所谓的张仲景的原本。而脉经体系的,仍然延续着前论后方的体例。《脉经》中的相关条文不但包括了伤寒内容,杂病内容、妇科、儿科都有涉及,应该都是张仲景的东西。但王叔和整理之后的版本,似乎分成了至少两个册子,一个是伤寒,一个是杂病,妇科在金匮中仍然有保存,儿科却看不到了,但在宋朝的相关书籍中可以看到张仲景的儿科观点,认为是跟成人一样,只不过要减小药量。其中的伤寒册子流传到现在可能就演化成了《金匮玉函经》。脉经、唐本、玉函经本,这三者的条文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还包括了一些宋本没有的条文。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使书籍的流通变的很容易,因此朝廷成立了校正医书局。伤寒论的版本当时印刷了两个,一个就是伤寒论,另一个就是金匮玉函经。后来成无己写了本《注解伤寒论》,学习起来,远比白文本好学,因此白文本也差点就没了,直到明朝赵开明得到真正的宋本,复刻之后,才得以广泛流传。但金匮玉函经没人注解啊,跟白文本的伤寒论得到了同样的下场,差点就没了。直到后来的几次起落,我们才能见到学苑出版社的玉函经。
《伤寒论》的待遇从此之后就峰回路转,成了医家案头必备,注家蜂拥而出。当今社会,学校学的就是宋本《伤寒论》,成了主流。相比之下,玉函经只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但玉函经从流传角度来看,更接近仲景,应该受到更好的对待才是。也就是说学习伤寒,玉函经要比宋本更好一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