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5/05/09
- 帖子
- 1783
- 获得点赞
- 159
- 声望
- 63
本帖最后由 老虎猫 于 2016-1-28 16:26 编辑
一、黄煌教授运用麻黄、甘草经验
麻黄是多年生灌木植物,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陕两、甘肃、新疆等地。麻黄耐严寒和干旱。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多沙地带、沙漠等均可生长。麻黄的草质茎入药。色淡绿或黄绿,内芯红棕,味苦涩。处方名用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等。
由于沙尘暴的频发,我国2000年发布了严格控制麻黄、甘草等护沙植物采集的有关通告。
麻黄是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及利水消肿药。美国引种麻黄早已成功,并于1985年和1986年批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非处方药物。后来由于发现麻黄的上述成分具有类似苯丙胺的兴奋剂作用,服用后尿检呈阳性,现已经严格控制其使用:在美国有14个州限制麻黄制剂的销售,不容许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994年美国得州网球锦标赛中一妇女死亡,认为因服用含麻黄的“处方1号”有关,为此有关生产厂家受到美国FDA的通报,WHO拟订的全球通用草药手册范本,亦将其从目录名单中取消。(引自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资料《国际草药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最新报告》)1 药证
麻黄主治无汗而肿,首先是肿。如甘草麻黄汤主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第十四),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无论有汗无汗,只要见浮肿,均可用麻黄。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仅虚浮身重者,也有面色黄暗,肌肉松浮,有浮肿倾向者。
其次为无汗。麻黄有发汗作用,尤其是大剂量使用麻黄时,其发汗的作用更为明显。《伤寒论》甘草麻黄汤条下“不汗再服”的解释,可见患者本应有“无汗”,而服药效果的标准就是出汗。麻黄甘草汤加附子,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谓能“微发汗”(302条),也有发汗的作用。麻黄汤主治“脉浮,无汗而喘者”(235条),根据原文有“发汗则愈”的说法,则其中无汗尤为关键。大青龙汤中麻黄量最大,6两,主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由于该方的发汗作用强烈,所以,张仲景特意说明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认为如果误诊,“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
清"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有金姓者,工涛善医。其视药尤严,味味拣之。谓某一生谨慎,然几误人姓名者已屡。一位某家5岁儿病肺风,初用麻黄三分不应,益以五分.又不应,第三剂益至七分,而额汗如珠,脉亦欲脱矣。急以人参、五味、牡蛎、龙骨止之始痊。访之,则前所用皆伪者,七分则真麻黄,不觉已过重矣。可见麻黄有发汗作用。急性传染病初期发热,常常无汗,不可误为麻黄证。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其道理何在?这是因为,麻黄所治疗的无汗,不仅仅指患者就诊时没有明显的发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恶寒无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肤干燥。换句话说,无汗而肿,不仅仅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且还包括了体质因素在内。
麻黄发汗作用的强弱,可用石膏来调节。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汗出而肿,故用石膏,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麻黄就没有发汗作用,而仅取其退肿的效果。大青龙汤主治“不汗出而烦躁”,烦躁需用石膏,但又需要用麻黄发汗,如何配比?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原书石膏无剂量,仅记载为“鸡子大”字样,鸡蛋大小的生石膏重量约为50g左右。据柯雪帆考证,《伤寒论》一两等于15.625g,则鸡子大的石膏折合为4两左右),麻黄大于石膏,则其发汗作用依然十分强烈。可见石膏有制约麻黄发汗的效果。在需要发汗的时候,配伍石膏的量不宜超过麻黄。
麻黄兼治咳喘、骨节痛、发黄。
咳喘:麻黄汤主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条)。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者。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石膏、杏仁、半夏、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小麦)主治“咳而脉浮者”,均是治疗咳喘。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喘者加麻黄半两”,因.防己黄芪汤证为“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第二),则提示对于汗出浮肿而喘者,麻黄可与黄芪、白术、防己等同用。
骨节痛:麻黄汤主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麻黄配伍桂枝甘草;乌头汤主治“病历节不可曲伸,疼痛”(五-14),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赢,脚肿如脱”,是麻黄配伍附子、芍药、甘草,或配伍乌头、芍药、甘草。后世《世医得效方》麻黄散(麻黄、黄芪、羌活、细辛)也重用麻黄治疗历节疼痛。
发黄:《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千金要方》也用麻黄醇酒汤治疗伤寒发黄。
2 应用
——以水肿为主诉的疾病,如肾病、黏液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或配伍石膏、白术、甘草,或配黄芪、防己等,方如越婢汤、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越婢汤所治疗的水肿,以急性肾病水肿为多。水肿常首先出现于面部,并迅速发展至全身,亦可一开始即为全身分布的水肿,严重者可伴有胸水、腹水。除使用越婢汤原方外,常加连翘、金银花。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所治疗的水肿,以中老年的下肢浮肿为多。如甲减、慢性肾病等。
特征为非凹陷性水肿,面部及下肢较为明显,水肿部位不受体位影响,水肿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苍白、温度降低。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所治疗的水肿,以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多,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无痛、硬而有弹性的局限性水肿,多见于面、舌、唇部,属变态反应性水肿。如日光性皮炎。可用麻黄5g,连翘30g,赤小豆30g,生甘草10g,蝉衣12g。
水肿服用含有麻黄的汤药后,可能出现出汗,随后小便增多,水肿开始逐渐消退。但营养不良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忌用或慎用。
——以无汗为特征的疾病,如风寒感冒、疮毒初起、皮肤病等,常配伍甘草、桂枝等。方如麻黄甘草汤、大青龙汤等。
麻黄甘草汤又名走马通圣汤,其使用方法为:麻黄、甘草,炒微黄,研为细末,每服3钱,用水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后盖被,不使透风,汗出为度。可治疗:①诸风寒感冒头痛;疔疮初起,如急性乳腺炎;②风痹不仁,手足麻木;③皮肤癣。有报道:麻黄15g,清水1小碗,武火煎沸后再煮5分钟,温服,每日1剂,治疗顽癣42例,一般连服10剂左右有效(中医杂志,1992,(4):5)。外洗可治疗脂溢性皮炎、斑秃等。
大青龙汤具有较强烈的发汗作用,常用于病毒性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1957年7月,毛泽东在青岛开会期问,感冒发热,咳嗽,多方治疗不见好转,经当时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推荐,刘惠民老中医前去诊治,仅服用大青龙汤加减2剂,即热退病除。毛泽东说,我30多年没有吃中药了,这次感冒总是不好,刘大夫的两剂中药解决了问题。中医中药好,刘大夫的医术也好啊(中国中医药报,1999年11月19日第四版)。
民间用麻黄治疗多种皮肤病有效。江苏省名中医邹锡听介绍,常州已故名老中医张效良先生有一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疹的经验方,名三净汤:净麻黄10g,净黄连9g,净蝉衣15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紫背浮萍20g。效果很好。民间治疗老年性皮肤干燥症,用麻黄15g,猪皮lOOg,同煎,去渣后调人白糖10g,1日内分3次服(北京中医1984(1):64)。
对于一些体质壮实,大便秘结的荨麻疹,麻黄可与大黄、栀子等服用,方如防风通圣散。服药后患者往往汗出而大便通畅,皮肤的痒疹也随之消散。
——以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为特征的疾病,如心动过缓、嗜睡、阳痿、脱肛、子宫脱垂、不射精等,常配伍附子、细辛等,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无汗而肿的病人,不仅有浮肿的倾向,而且精神萎靡,畏寒,心跳较慢,反应迟钝,所以,心动过缓、嗜睡、阳痿、脱肛、子宫脱垂、不射精、遗尿等也可使用麻黄及麻黄剂。如小儿遗尿,有报道按年龄取生麻黄(5—7岁3g,8-15岁5g,16岁以上10g),水煎睡前顿服,连服1个月。曾观察50例,结果42例痊愈,一般有效病例服药1-3次即可见效。再如老人便秘,报道用麻黄25g,白术20g,杏仁1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邓全四经验,中医杂志1992,4:9)。
麻黄汤历来都被认为是发汗峻剂,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其实未必如此。清代名医舒驰远治疗1例难产,发动6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俱无效。后视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认为是太阳寒伤营,用麻黄汤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舒驰远《女科要诀》)。陈沫金介绍一3度子宫脱垂的中年妇女,因感冒服用麻黄汤后,子宫脱垂亦愈。后对所有子宫脱垂以及遗尿患者,单用麻黄汤或加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均有效。共治疗子宫脱垂80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但劳累后容易复发,但用上方依然有效(中医杂志1992,4:8)。麻黄所含有的麻黄碱有兴奋膀胱内括约肌的作用,可能盆腔内器官及其肌肉均有兴奋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痿、嗜睡、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兴奋作用。日本用本方治疗感冒以后的疲倦感和思睡。麻黄附子细辛汤有较明显的提高心律的作用。麻黄在10g左右可使每分钟心律提高5-10次。
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曾于80年代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用本方加红参、仙灵脾等有效。
本人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性功能低下。曾治疗一阳痿患者,久治无效,因感冒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后感冒解,阳痿也好转,后用补肾养阴药,反无效,再用前服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果又见效。可以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即为中医的“伟哥”。
——以咳喘为主诉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常配伍杏仁、甘草、厚朴、半夏、细辛等。方如三拗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杏仁、甘草是张仲景处方中的经典配伍,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中以此为核心,后世将此名为三拗汤,成为治疗咳喘的基本方。主治咳嗽气喘,如身热有汗,加石膏、连翘、黄芩;如为痉挛性咳嗽,可加全蝎5g,钩藤15g。
单用麻黄也可治疗咳喘。民间有用麻黄冰糖蒸梨的经验,即用麻黄1~3g,冰糖15g,莱阳梨1只,先将梨核取出,纳人麻黄及冰糖,隔水蒸烂,喝汤。也有用麻黄5g,豆腐60g,冰糖15g,加水煎煮,食豆腐并喝汤,对支气管哮喘有效。
——以鼻塞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常配伍防风、黄芪、甘草、细辛等。方如玉屏风散加味、小青龙汤等。
《金匮要略》中记载:“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提示喘与鼻塞同现。临床常用麻黄治疗慢性鼻炎。本人常用的一方为玉屏风散加麻黄:麻黄3g,黄芪20g,防风10g,白术10g,甘草3g。一为小青龙汤。前者用于面黄而浮肿貌者,而后者则用于咳喘而鼻塞,见水样鼻涕以及水样痰,并多泡沫者。
——以关节疼痛为主诉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问盘脱出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汤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痛最有效果。但以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本人常加芍药30g以上。
3 参考
麻黄体质——“湿家”: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
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临床使用麻黄或麻黄剂,应注意麻黄体质是否存在。若肌肉坚紧,平素恶热多汗者,虽有喘咳、身痛、黄疸等,也不可轻易使用麻黄剂。否则会导致心悸动、汗出过多等不良反应。
麻黄的用量很难统一,有人认为成人不能超过15g,但有人则用量大大超过15g。如范文虎先生退黄,用麻黄六钱(18g)。甚至小孩麻疹肺炎,麻黄也用四钱(12g)。与配伍、煎服法、体质、季节等均有关系。
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孑L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但久煎可减轻不良反应。脉软者、血压高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甘 草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植物甘草的根即根茎。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
东北称甜草、甜根子。粗大的甘草根甚至可以做拐杖,当年司马光就曾送给诗人梅尧臣一根甘草杖,梅曾有“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的诗句。在那半荒漠地上到处可以看到绽开的淡红泛紫的甘草花,淡雅扑鼻的馨香令人心醉,人称“抗旱能手,斗沙卫士”。
甘草是最古老的药物,公元前2100年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中,已有甘草的记载。公元前400年的《希波格拉底全集》中则有甘草的应用记载。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则将甘草列为上品,并详细记载了甘草的性味、功效、产地。
甘草也是最常用的药物。南朝医学家陶景弘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故有“十方九草”之说,尊称‘国老”。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256首处方,其中含有甘草的处方就154首,占总处方数的60%以上。有人曾对医院中的1200张中医处方进行统计,发现甘草的使用率高达85%。所以学习中医,必须了解甘草。
此外,甘草制品还可以作为酱油、饼干、香烟、糖果、卷烟、啤酒的调味剂,化工、印染工业中的稳定剂。野生甘草数量有限,现人工种植已经获得成功。
药证如下。
1 赢瘦
甘草用于瘦人,古时候就有这个经验。《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能“长肌肉”。《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如肌肉拘挛,或气逆上冲,或心下痞硬,或住来寒热,或动悸等。在大量体液丢失以后,其人必然形瘦肤枯。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产后下利虚极”第二十一)。产后亡血,复加下利,津液更为不足,故为嘘极”。当见瘦赢之体。《玉函经》附遗记载用甘草粉蜜丸,可以治疗小儿赢瘦。其实,大人赢瘦,也是可以用甘草治疗的。如唐代的著名方书《外台秘要》就记载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赢瘦。女人枯瘦,服用甘草能增加体重,去除皱纹。日本筑后市国立疗养所安德恭演医生研究证实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延缓肌肉营养不良发展的效果。赢瘦,可以看作是使用甘草的客观指征之一
(1)以赢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肺结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艾滋病等,可使用大量甘草。
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患者常有慢性失水现象,明显消瘦,体重大都减轻5-1Okg以上。有报道口服甘草流浸膏治疗阿狄森氏病,取得疗效。
轻者单用甘草制剂见效,重者亦可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78.4):54)。
肺结核常常消瘦异常。有报道用生甘草18g,水煎服,30-90天为1个疗程,与抗结核药物综合治疗肺结核55例,23例疗效满意,32例进步,无1例恶化(赵树麟:江西中医,1965.1)。
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大多消瘦。有报道使用甘草甜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0例,有效率77%,对乙肝e抗原的转阴率为44.8%。实验证明其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变及坏死,减轻组织问质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纤维增生,从而降低肝硬化发生率。本人经验小建中汤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疗效。即甘草与芍药、桂枝的合用要比单用甘草为好。
艾滋病常常导致消瘦。1986年,日本学者发现甘草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据报道,日本从阿富汗、伊朗大量进口甘草。
2 咽痛
《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咽喉的疼痛感,多伴有干燥感、热灼感,局部多充血、红肿。《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咽痛有8张处方,其中7张方含有甘草。如治少阴咽痛的甘草汤(甘草)、桔梗汤(桔梗、甘草)、半夏散(桂枝、半夏、甘草),治疗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而咽痛的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麦门冬汤(麦冬、半夏、甘草、人参、粳米、大枣),治疗孤惑病蚀于咽喉的甘草泻心汤(甘草、黄连、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红枣)以及治疗阴毒咽喉痛的升麻鳖甲汤(升麻、鳖甲、雄黄、甘草、当归、蜀椒)等。后世治疗咽痛的复方中,也大都含有甘草,如玄麦甘桔汤等。《圣济总录》以单味甘草治疗热毒肿,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有用甘草、黄连、杏仁为丸,放口中含化,治疗口糜生疮,痛不得食。《小儿药证直诀》用甘草蜜炙,桔梗在米泔水中浸泡一夜,煎服,又加阿胶。治疗喉痛。岳美中先生曾治一患者咽喉痛如刀刺,曾用西药无效,局部不红不肿,与服生熟甘草,服2日,其痛即失。其医案载于《岳美中医话集》。《伤寒论》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条)的记载,可知咽喉干燥疼痛者,必无作汗之资,由此可以推测其人与麻黄证不同,必定体型瘦削,身热易汗、肌肉坚紧、舌质红者。
(2)以咽喉、口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喉头水肿、口腔黏膜溃疡、白塞氏病等,常配桔梗、黄连、黄芩等。
单味甘草治疗咽痛,这是《伤寒论》中就十分明确的。现代用甘草制剂治疗急慢性咽炎,能减轻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作用。有报道用生甘草10g,开水泡服当茶饮,治疗慢性咽炎(宋远忠: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1)。
也可用甘草5g,桔梗6g,麦冬15g、玄参10g,水煎,名玄麦甘桔汤,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规方。也有报道用甘草10g、茶叶5g、食盐8g,配水1000ml,水煎代茶,治疗咽痛咳嗽,名甘草盐茶。
3 口舌糜烂
《金匮要略》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孤”的孤惑病,使用甘草泻心汤(甘草10g,黄芩12g,黄连3g,半夏10g,干姜6g,党参12g,红枣10枚)。此方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也可用甘草水含漱。
4 黏膜溃疡
不仅是口腔黏膜病,即其他黏膜溃疡,也可使用甘草。《千金方》以蜜炙甘草治阴头生疮。肛裂用甘草水局部湿敷可减轻症状。现代名中医赵锡武先生用甘草泻心汤(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黄连6g,黄芩9g,大枣7枚)加生地30g治疗口腔与外阴溃疡 (赵锡武医疗经验》)。有报道用甘草流浸膏或用甘草锌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于尿道刺激症,如尿痛尿急等,用甘草配合滑石等药物可缓解症状,方如六一散滑石30g,甘草5g),加连翘30g、山栀10g更好。
5 咳嗽
《金匮要略》:‘大气上逆,咽喉不利,麦门冬汤主之”,“咳而胸满……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千金》生姜甘草汤(甘草、生姜、人参、大枣)治疗肺痿咳涎沫不止,咽燥而闷。唐代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单味甘草治疗肺痿多痰的记载。宋代的方书《圣济总录》中记载:用甘草2两,猪胆汁浸5宿,漉出炙香,研末为丸,内服治疗热性咳嗽。现代制剂甘草浸膏以及小儿止咳冲剂,包括川贝枇杷膏等市售止咳成药,都含有甘草。
以咳嗽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结核等,方如桔梗汤、小柴胡汤等。
近代名中医张锡纯治肺结核初期,咳嗽吐痰微带腥臭,生甘草细末,每服钱半,银花汤送。本人经验,急性气管炎,或感冒以后咳嗽久不愈,多配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等。有报道治疗肺结核,用生甘草水煎口服,与抗痨药同用,疗效满意。甘草粉或甘草流浸膏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也有报道。民间用蜜枣10枚、甘草6g,水煎,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肺结核咳嗽。
6 心悸
单味甘草治疗心悸,在《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伤寒论》中以甘草配合桂枝,治疗发汗过多以后,患者出现的心悸。所谓‘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条),是汗出过多以后出现的心悸。对“脉结代,心动悸”者,用甘草配伍桂枝、地黄、麦冬、阿胶等,方如炙甘草汤。
以心动悸为主诉的疾病,如早搏、心动过缓、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等,常配桂枝、茯苓、人参等,代表方是炙甘草汤(炙甘草10g,党参12g,桂枝12g,麦冬15g,生地20g,麻仁12g,阿胶10g,生姜10g,大枣20枚)。炙甘草汤,可以说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方。
其中甘草的用量有达90g者(治疗奎尼丁中毒,天津中医,1996.13(1)42)。有报道用生甘草、炙甘草、泽泻各30g,水煎服,治疗室性早搏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2)。
由于麻黄常导致心悸,所以甘草常配伍麻黄。《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8方次,比例很高。另外,龙骨、石膏可多用于动悸,所以,甘草与其配伍的机会也相当多,石膏剂、龙骨剂则百分之百地与甘草同用,是否两者相配有利于药效的提高,或者有利于矿物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值得研究。
7 脏躁
脏躁是古病名,其症状表现为悲伤欲哭,伸欠频作,多见于女性。“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第二十二)。《金匮要略》主张使用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30g,大枣12枚)。据报道,目前临床应用本方可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夜游症、小儿多动症等。
8 外科感染性疾病
如毛囊炎、疮毒,多配赤芍、连翘、银花等,如《卫生宝鉴》金银花散:金银花120g,炒甘草60g,共为粗末,每服20g,水酒煎,主治发背恶疮。《证治准绳》国老膏:甘草2斤,浓煎1夜,成膏,开水调服,主治痈疽丹毒。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1例腹股沟疮毒,患者发热、呕吐、胯间痛不可当,用生甘草1两,金银花6两、皂角刺5钱,水煎和酒服之,1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王孟英医案)。另外科常用的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即为甘草30g、当归30g、玄参90g、金银花90g。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有验方甘草油:用大甘草去皮切细晒干,不要用火焙,研极细末,浸入纯芝麻油或菜油中,三昼夜可用。此方治一切火毒疮疖以及溃久不愈的溃疡俱效。如遇初起的疔疮,阴部溃疡。现代口服甘草锌胶囊,治疗痤疮。甘草锌粉外敷,可促使皮肤溃疡愈合。
9 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
张仲景用甘草量最大的处方是橘皮竹茹汤,量至5两,主治‘哕逆者”(第十七)。
哕逆”,即呃逆、恶心呕吐之类。此方甘草与大枣、生姜、人参同用,所治的呃逆、呕吐,绝非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所出现的暴呃、暴吐,当属大病之后、或吐利之后,呃逆干呕频频而食欲不振、口干无津者。也有误服有毒食物或药物导致的呕吐,还包括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其他慢性疾病。《经方例释》记载:“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服此,然后服余汤。”
孙思邈说:“大豆解白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传统认为甘草能解乌头、附子、南星、半夏、马钱子以及一支蒿的毒。实验证明,甘草对组织胺、水合氯醛、升汞、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均有解毒作用。从药证推测,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许多都表现为恶心呕吐,而且呈突发性,所以可以用甘草治疗。有报道治疗野蘑菇中毒,甘草用至1800g。传统使用甘草解毒,多配合绿豆同煎。有报道治疗食物中毒,用生甘草9-15g,水煎,2小时内分3~4次服用。重症者用生甘草30g,浓煎300ml,每隔3-4小时由胃管注入lOOml,并酌情洗胃、补液等,治疗误食乌桕蛋白中毒53例、食山荔枝中毒197例,吃不洁烧鸡中毒204例,均获满意疗效(新中医,1985,2)。
许多临床经验也证明,使用附子、乌头等有毒中药,配伍甘草可以缓解其毒性,配附子,可防烦闷,方如四逆汤。配麻黄,可防心悸。
10 参考
甘草证的特点:体型赢瘦为客观指征,肥胖者慎用。单味甘草主治咽痛。复方主治干枯性的赢瘦)、痉挛性的(肌肉痉挛、绞痛)、刺激性的(咽痛、黏膜溃疡)、躁动性的心悸、脏躁)、突发性的中毒、外科感染)一些病症。
甘草的用量:甘草的用量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完全根据病情以及配伍而定。一般来说,对赢瘦之人、急症重症可以重用,量至30g或者更多。
甘草的不良反应:甘草及其制剂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给予,约有20%的病人可能出现水肿、四肢无力、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钾等,对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和肾脏病者,易导致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病。还可出现肥胖症、便秘、胃酸过多等不良反应。要注意观察。配用茯苓、泽泻、白术等,对消除浮肿的症状有一定疗效。
甘草的应用面极广,是众药之主。其适应面广,配伍方法复杂,最能体现中医临床的精神。学习中医的入口在此,学习中医的难度也在此。
甘草的配伍非常复杂,但非常重要。合理的配伍有利于提高疗效。《本经疏证》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伤寒论》中凡治疗大汗、大下、大吐以及大病以后的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吐下汗后,气液不足,必形瘦肤枯,或口干咽痛,或筋肉拘急,或气逆上冲,或心下痞硬,或住来寒热,或动悸,或烦躁,或多汗,症状不一,故《伤寒论》中甘草常与石膏100%——为石膏剂中甘草的出现率,下同类推)、龙骨(100%)、桂枝(95%)、大枣(90%)、生姜(87.1%)、柴胡(85.7%)、芍药(81.8%)、半夏(77.7%)、人参(77.2%)、干姜(70.8%)、茯苓(66.6%)、附子(65.2%)等同用以主治各种复杂的病证,而与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大黄(14%)、枳实(14.2%)、山栀(25%)、芒硝(33.3%)等则较少配伍使用。
甘草的配伍禁忌:甘草不是调味品,不是所有方剂中均可应用的。如果需要使用大黄芒硝或甘遂大戟急攻时,或用黄连山栀清利湿热时,甘草可以不用或少用,患者有腹胀时,甘草也应少用或不用,或者应当配伍理气的药物,如枳实、厚朴等。肥胖者慎用。
二经方麻黄剂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柳少逸 小人物的文章
经典方剂称为经方,泛指秦汉时期及其前期医学著作所载之方剂。目前所言经方者,系指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载之方,即《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26方。其之所以被称为经方,是因其充分体现了治疗八法,奠定了方以法立,法以方现,方证结合,组方不拘一格,随证施治的辨证论治体系。且经方在临床应用上,尚有药简力宏、效专力宏的特点,故晋人称“仲景垂妙于定方”,称仲景方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仲景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具有不朽的临床实践价值。晋唐之后对经方则采取灵活地运用,常为医家所崇尚,清·缪希雍则主张“师其意,变通之”。综观经方的历代研究与发展,现均已超出《伤寒杂病论》的应用范围,而用经方治疗现代医学疾病,以证与病的结合,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昭示了经方仍有其坚实的临床基础。笔者荟萃众家之长,结合家学师承,而有“经方在肾病中的应用”拙作。鉴于造成肾病的病理因素中医认为有水饮、湿浊、瘀毒三种,而中医有发汗、利小便、通下三法,而《伤寒杂病论》中则有麻黄剂、苓术剂、大黄剂之别。今以“经方麻黄剂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题,作一概述,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教正为幸。
肾脏是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现已知其生理功能是排泄代谢谢产物、调节体液,以及分泌内分泌激素,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以冀新陈代谢谢正常进行,这恰与中医的“肾主水液”的理论相侔。若“肾主水液”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司,则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而中医的水肿又与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所出现的水肿较为相近。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了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入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段经文说明了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至全身;经过代谢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浊气排出体外。而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谢的全过程,因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功能,均赖于肾中真元的蒸腾气化功能。
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胃通过经脉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另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此即脾的散精功能。同时,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与尿液的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由此可见,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是脾胃升降功能的具体表现。故此,饮入于胃,在中焦脾胃及小肠的作用下,将水中之精上输上焦达肺,水中之浊通过下焦而达肾。此即:“中焦如沤”、“中焦主化”之意。
清中有清,清中有浊。肺主宣发和肃降,具有调节腠理、司开合之功。在肺主气、司开发的作用下,将清中之清(水中精微物质),外达肌表,“熏肌、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即“上焦如雾”、“上焦主纳”之意。而残废的水液或为浊气呼出体外,或化为汗液通过“玄府”排出体外。而清中之浊者,又在肺主肃降、通过三焦的通道而达肾,故又有“肺主水上之源”之说。
浊中有清,浊中有浊。通过三焦通道归肾之水,在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将浊中之清通过三焦的通路,重新上输于肺,而浊中之浊,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化气则能出焉”。说明了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又全赖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的气化,实际上是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下焦残废的水液排出体外全赖于此,此即“下焦如渎”,“下焦主出”之意。
水分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说明了水液代谢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反映了人体内水液运行全过程中,是以“肾主水液”为核心,以三焦气化为内容的构成了一个有条不紊的代谢谢功能系统。
《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肌、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是指肺气的宣发卫气,散布精微的作用。若外邪犯肺,肺之宣发卫气,调达肌腠开合功能失司,毛窍闭塞不能使代谢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则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则症见眼睑浮肿,恶寒发热,小便不利等证,此乃“上焦主纳,肺失宣降”失司之证结。
治疗之法当宗《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平治于权衡,去箢陈 ”、“开鬼门、洁净府”;《金匮要略》之“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为治疗大法,而麻黄类方剂以宣肺利水为其治疗大法,故尔在肾病中广泛应用。
一、麻黄在肾病中的应用
麻黄,《本经》以其根细长,龙须之义而称为龙沙,《广雅》以其形似狗骨称为狗骨;《别录》以卑者、践者,狗骨引申之义而云为之卑相。《本草经考注》以“其色黄,其味麻,故名”之麻黄。然其茎之色黄,乃药材久置后方变黄。麻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皆收录。原植物有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三种。
麻黄的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和挥发油,生物碱中主要成分是左旋麻黄碱占总生物碱的80%~85%,其次是伪麻黄碱。麻黄中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而麻黄碱的发汗作用,有人认为是麻黄碱妨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收,而汗液分泌增加,同时右旋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这也是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了麻黄剂在肾病中广为应用的理论依据。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汤液本草》称麻黄“气味俱薄,阳也,升也。甘热纯阳无毒,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于手少阴经、阳明经药。”其功效,《本经》有“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的论述。《日华子》有“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逐风,破瘕积聚,逐五脏邪气,退热、御山岚瘴气”的记载;而《纲目》称其有“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的功效;《医林篡要》称其为“行水液,泻肺,降逆气,行彻肌表,故为足太阳经之药”。大凡用于属风水,小便不利之肾病者,以其麻黄能发汗、宣肺、利尿、消肿,故尔仲景麻黄类方剂在肾病治疗中,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麻黄汤及其类方在肾病中的应用
(一)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具发汗解表,宣肺利尿之功。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称其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中称其“气味轻薄,辛温发散肺经开鬼门之专药”。方中“麻黄气味苦温,主通阳气达于肌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覆取微似汗出,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肌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张隐庵《伤寒论集注》语)
麻黄汤原为太阳伤寒证而设方,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咳喘者。而验用于泌尿系疾病,笔者首见家父吉忱公于六十年代治急性肾炎属风水病人,弗明不解,请公释迷,公曰:“可阅《外台秘要》有‘治风水,身体面目浮肿,腰背牵引髀股不能’,方用麻黄汤之条。”其后尚见公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加术汤,麻黄加术汤等麻黄汤类方治疗肾病,方悟此即“师其意,变而通之”之意也。于是启迪笔者对经方应用的重视,无独有偶,后见《国医论坛》有陈华治疗急性肾炎的报道:刘某,男,9岁。患急性肾炎半月余,经西药治疗,病情仍不稳定。近2日诸症加重,脸面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小便不利,阵阵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证属风水。由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水泛肌肤所致。方选麻黄汤加茅根10g、蝉衣5g以增强疏风利尿之功。煎服2剂后,小便通利,诸症减轻。续服3剂,诸症消失。后用四君子汤加声黄芪调理周余收功。追访一年,未复发。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麻黄有发汗利尿作用,桂枝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解热镇痛的作用,桂枝与麻黄配伍则增强其发汗之功。杏仁中含苦杏仁甙,可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有镇咳平喘作用。而服麻黄汤后加以温覆又能使周身出汗。故而麻黄汤在肾病的临床应用中,多用于属中医水肿病之风水者,临证以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水肿,且见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咳喘,舌苔薄白,脉紧为其诊断要点。
(二)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 生姜一两二铢 石膏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二越婢一汤原为轻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而设方,功在微发其汗,兼清里热。方由桂枝汤与越婢汤2比1用量合方。方中桂枝汤外解表邪,越婢汤发越郁热,为表里双解之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有解热、镇咳、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越婢汤有解热、抗菌、抗炎、利尿、祛痰、止咳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为二方合力,临床上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或隐匿性肾炎急性发作。治疗急性肾炎可酌加蜂房、赤小豆、玉米须、白茅根;浮肿消退,正气未复,尿蛋白仍多者,可酌加黄芪、当归、蝉衣、益母草等药。
本方临床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炎急性发作阶段多有报导,如王占玺氏在《伤寒论临床研究》中,用本方治疗一小儿急性肾炎患者,证见发热,头及咽痛,腹部阵发性疼痛,继之身面俱肿,苔白腻,脉滑。检查:体温38.4℃,血压130/98mmHg,白血球16500mm、中性78、淋巴22%,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红细胞5~10、颗粒管型0~1/高倍视野,经住某医院1个半月仍不愈,王氏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加白术、杏仁、枸杞,每日一剂,7剂后,舌苔腻减轻,服14剂后,浮肿消失,尿蛋白转阴,继原方加减又服14剂善后。愈后随访复查三次尿常规,均阴性而治愈。
(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而设方,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苦寒清热;炙草、大枣甘平和中。为表里双解之剂。钱潢尚云:“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也,皆开鬼门而泄汗,汗泄则肌肉腠理之郁热湿邪皆去。减桂枝不用者,恐助瘀热也。……赤小豆除湿散热,下水肿而利小便;……梓白皮性苦寒,能散湿热之邪。”由此可见,湿热蕴结之肾病水肿者可用之。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麻黄中所含的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麻黄挥发油则促进发汗,油中所含松油醇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连翘所含连翘酚,6.7—二甲基香豆素、齐墩果、甾醇,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炎及强力利尿作用;梓实水溶性提取物有利尿作用。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用于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肝肾综合症及肝炎、急慢性胃炎、荨麻疹、玫瑰糠疹、湿疹、水痘、风湿病等多种疾病。笔者验于临床,曾于1975年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15例”为题,而刊于《烟台医药通讯》。临证以肾病初起,面目浮肿,恶风或恶寒,咳嗽或气喘,或骨节疼痛,或口渴,或大便秘结,或小便不利,舌淡或红,苔白腻或腻,脉浮数或滑数为其临床辨证要点,证属中医“阳水”、“风水”者皆可用之。其方较越婢加术汤收效尤捷,较疏凿饮子平稳而效宏。若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而有表证、且卫阳不虚者同样适用。无表证者去麻黄,卫阳虚者去麻黄加黄芪。
《广西中医药》1980年第二期陈峰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阳水44例疗效小结”的报道,其中痊愈24例,显效12例,好转8例。另据《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四期报导,黄建和氏用本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12例,水肿在5~15天消退,尿常规于10~158天内恢复正常。其中11例痊愈,1例好转。而近世岳美中先生以善用经方著称,严守仲景法度,在医林中享有“经方家”之称谓,在《岳美中医案集》中也有以本方治疗慢性肾炎的案例。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为少阴病兼表证而设方。方中麻黄解表邪,附子温肾阳,细辛气味辛温雄烈,佐附子以温经,佐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温阳中不伤阳气,不失为治疗风寒仍在、水湿浸渍之阳水证之良剂。如《铁岭医药》1980年第一期陆景田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急性肾炎的观察”的报道,10例患者均受到较好的疗效。并认为在治疗中要中病即止,防止过汗。并指出体虚者及时去麻黄、细辛,加入黄芪、党参以固表益气。
今天在应用本方时,更应注意细辛的“中病即止”的问题。笔者与徐寿长氏在“木通、防己在中医肾病中的应用——兼论关木通、广防己致肾毒害的防治中”一文,已阐述了关木通、广防己因含有马兜铃酸可致肾毒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2000年5月16日发布的“FDA对产业界的有关马兜铃酸植物药物和食品的通告”中,提到:“可能混有马兜铃酸的植物药物(B类)”中,有杜衡(福氏细辛),北细辛、东北细辛、辽细辛、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朝鲜细辛。而我国正品细辛的药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和华细辛。但是目前还没有这些药物含有马兜铃酸的文献记载,还有杜衡等八种药材当作细辛使用。而今天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肾病,“慎用细辛,中病即止”,是指注意细辛药物本身的“药邪”。防止应用中草药不当而致肾毒害,医学界称之为中草药肾病(CHN),这种药源性致病因子又称之为药邪或药毒。在没有确定正品细辛及杜衡含有马兜铃酸之前,不要受美国FDA通告的影响,而放弃应用细辛。
(五)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七)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类同麻黄附子细辛汤,乃为伤寒少阴病兼表轻证而设方。王晋三在《降雪园古方选注》中有“少阴无里证,欲发汗者,当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热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液为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必无过汗亡阳之虑”的论述,可谓言简意赅。
《金匮要略》有“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的记载。麻黄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药物组成相同,唯麻黄用量不同。甘草麻黄汤则比上述二方少附子一味。
《伤寒论方解·麻黄汤类》有“千金翼有麻黄汤,其药味与本方(指麻黄附子汤)全同,说能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皮水用之良’。现在拿本方和甘草麻黄汤比较,只多附子一味。那么皮水见阳气不足症者,用本方自当有效。”王琦等《经方应用》中,载有任氏治一水肿病人,全身浮肿,延医迭以真武汤与五苓散合用,浮肿不消。诊时脉沉细而弦,时有微恶风寒,舌苔薄白,知其为阳气郁于表,不得宣发的风水症,即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原方,经服两剂,汗出而水肿消退。
综上所述,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甘草麻黄汤对属中医风水、皮水、里水之肾病者,有良好的消肿利水作用,且多与五苓散配合使用。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基本与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相似。
(八)麻黄升麻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具发越郁阳,清上温下之功。原为伤寒误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利,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之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而设方。王晋三认为:“麻黄升麻汤,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以麻黄升麻名其汤。膏、芩、知母苦辛,清降上焦之津,芍药、天冬酸苦,收下焦之热,苓草甘淡,以生胃津液,归、术、葳蕤缓脾,以致津液。独是十味之药,虽有调和之致,不能提取阴分热邪,故以麻黄、升麻、桂枝、干姜开入阴分,与寒凉药从化其热,庶几在上之燥气除,在下之阴气坚,而厥阴错杂之邪可解。”
大凡急性肾炎而兼咽喉肿痛者,或肾病水肿,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或见发热恶寒,或见咽喉不利者,家父吉忱公每用此方加减而治之,疗效尚著。《河南中医》1986年第三期肖文媛在“时振声老师运用经方的经验”一文中,介绍了时氏治一病人,因下肢浮肿,尿检不正常17个月,以慢性肾炎入院。入院后经用健脾益肾之剂,治疗四个多月,病情好转。后因两度外感发烧,致病情反复。证见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色黄而粘,偶挟血丝,大便溏稀,手足欠温,下肢微肿,舌淡苔白腻,脉沉弦。与本方加减前后连复13剂而病情好转出院。
(九)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麻黄二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金匮要略》以“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为麻黄加术汤的临床应用要点,故而麻黄加术汤乃为寒湿在表之证而设方。“身烦疼”乃由阳为湿遏所致。用麻黄加术汤提示本证必挟风寒,出现发热、恶寒、无汗之表实证。表证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汗,故用麻黄汤加白术。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必能行表里之湿。当是水肿病、湿病解表微出汗之良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加术汤中的麻黄、白术均有利尿、抑菌等作用,且麻黄尚有发汗、解热、降温、抗变态反应等功效;白术尚能护肝、降血糖、扩张血管等作用。故该方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炎、风湿病、皮肤病等。大凡急性肾炎初起,发热恶寒、肢体浮肿、身重疼痛、小便不利、脉沉滑、舌淡苔白者均可用之,以发汗消肿而痊可。《浙江中医杂志》1964年第11期陈沛嘉有“中西医合作以麻黄加术汤为主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20例疗效观察”的报道,其中82例痊愈,23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并指出药后患者多表现为小便增多,浮肿消退。提示了方中赖以麻、桂、杏仁辛温发散宣肺之功,此即宣肺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意也。
(十)越婢汤(《金匮要略》)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
越婢汤乃《金匮要略》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无大热”之风水挟热证而设方。病在表故有恶风表证,风遏水阻,泛溢肌肤,故一身悉肿。脉浮口渴乃风邪有化热之机。风性疏散,故有续自汗出而无大热。对于越婢汤一方,王占玺在《张仲景药法研究》中指出,越婢汤为治风水之主方,也是治水肿病“开鬼门”的汗法应用较早的一张代表方,并称“越婢者,发越肌腠之津气而为汗,是一种凉解法,用于治疗风水客于肌表之阳水。方中以麻黄疏开肺气,以行皮毛之水为君;臣以生石膏之辛凉,清肺利水,且可使麻黄清热而防止汗出过多;佐以甘草配麻黄以扶中利水;使以生姜辛散,亦可用生姜皮,合石膏之辛凉,又可消肌间之肿。大枣与甘草合用,以和中焦脾胃之气。姜枣同用,调和营卫,使风水从皮毛而出,诸药合用,解表疏风,利水消肿,补肺气生津液,故为治风水之主方。”
本方由大青龙汤去桂枝、杏仁,或云由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姜枣而成。历代医家均认为其治咳喘之力虽不及上述二方,但去浮肿和利尿之功却卓著。有云以其具有发越脾气之功而名之曰越婢汤,又云仲景此方得自越地之婢而名之。因主药麻黄的发汗、利尿、抗炎作用,及石膏的解热作用,故对急慢性肾炎之外有表证,内有里热之水肿患者,具有表里双解,利水退肿之效。如王明五等在《北京中医》1985年第五期以“经方治疗风水”为题介绍一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史某,男,8岁。1个月前,继感冒高热数日后,全身出现浮肿。某医院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1~2(高倍视野)。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服西药治疗半月余不效。诊见头面四肢高度浮肿,眼睑肿势尤甚,形如卧蚕,发热汗出,恶风口渴,咳嗽气短,心烦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39.5℃。证属风水泛滥,壅遏肌肤。治宜宣肺解表,通调水道。方用越婢汤加味。处方:麻黄10g,生石膏20g,炙甘草6g,生姜4片,大枣4枚,杏仁10g。煎服1剂后,浮肿见消,咳嗽大减,仍汗出恶风,体温38.5℃,尿蛋白(++),未见红细胞及管型,舌苔转白,脉象浮缓。原方加苍术8g。3剂后热退肿消,诸症悉除,尿检查正常,遂停药。追访年余,病未复发。
(十一)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越婢加术汤为越婢汤加白术而成,乃为“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之证而设方。方以越婢汤散肌肤之水,白术生津止渴。该方以其清热散风,调和营卫之功,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而见本方证者。常世安在《古方今鉴》中用治患扁桃体炎继发急性肾炎的案例,均用越婢加术汤而痊可。《河南中医》1984年第四期尚有杨培生“越婢加术汤的临床应用”的报道,亦有运用该方治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案例。
(十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乃仲景为风湿表证,周身疼痛,无汗,微恶风寒,发热不甚,苔白腻,脉浮缓之证而设方。为麻黄汤去桂加薏苡仁而成,据《四川中医》1986年第10期介绍,曹华勋氏用本方治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案例,病人以面目及四肢浮肿,纳差,小便少色黄,舌苔薄白而润,脉微弦。尿检示:红细胞(+),透明管型(++),白细胞少许,尿蛋白(++),为临床见症。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茯苓、益母草、陈皮,经治半月,诸症消失,小便化验正常。
(十三)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金匮要略》)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为阳虚阴凝,水饮不消,积留于心下,痞结如盘之证而设方。桂枝汤去芍药,是以芍药苦寒,非本证所宜,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温阳散寒,通利气机。诸药合用,通彻表里,以冀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
清·黄坤载在《金匮要略悬解》中,对此方有精辟的见解:“气分清阳之位,而浊气痞塞,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下焦阴邪逆填阳位,必缘土败而水侮也。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甘草培其土虚,附子温其水寒,麻黄泄其滞气,姜桂细辛降其浊阴也。”宗于黄氏之说,家父吉忱公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属阴水者,每以此方加减化裁治之,每有显效。它如《新中医》1987年第四期胡国俊氏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一文中,介绍运用此方治疗急性肾炎的案例:患者全身漫肿,头面微甚。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浮取无力,沉按细微。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处以麻黄、附子、炙甘草各6g,桂枝、生姜各10g,细辛2g,大枣3枚,木贼15g,茯苓皮30g。服方5剂后,诸症大减,尿检:蛋白少量。遂于上方去木贼、细辛,加黄芪30g,白术10g。7剂后,诸症悉除。
上述麻黄类方剂在肾病中的应用一文,仅作引玉之举,意在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优势,学习、引申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在防治肾病中的成功经验,以期中医药防治肾病的临床研究有更大的发展。
三 方证相应境界高 ——学习陶节庵用麻黄汤治吐血心得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7)
《名医类案》载:“陶节庵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
一般情况血证是不会想到用麻黄汤的,也没有哪部书将麻黄汤列为吐血方之列的,如《中医内科学》五版也仅将吐血分为胃热壅盛、肝火犯胃、气虚血溢三种证型,所用方无非泻心汤、十灰散、龙胆泻肝汤、归脾丸之类。
从师长那得知虽然用麻黄汤不是治疗吐血的常法,但有经验的中医用麻黄汤,一定是看到了麻黄汤证后才用的,绝不可能无根无据,就拿这个陶节庵来说,可以推断他给那人开麻黄汤,不但应有脉“浮紧而数”,而且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比如恶寒、发热、无汗、身痛等麻黄汤证。
《伤寒论》第46条载“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第55条载“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可见血证在张仲景看来也是可以用麻黄汤的,关键在于整体看患者是否有麻黄汤证。
经方的运用依据,不是某一单纯的症状,而是患者所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也就是所谓的证。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症状的层次,要尽可能地提升到证的层次。
《伤寒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提示我们运用经方必须做到“方证相应”。方证是中医临床用方的指征和证据,这些指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脉象、症状、体征,可以预测。随着科技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这些指征得以进一步扩展,还可以出现包括诸如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甚至是分子水平的证。
当然目前中医所讲的证还基本上都是传统意义的证,是通过四诊合参而来的。比如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舌黯淡是桂枝汤证;发热、恶寒、身痛、腰痛、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是麻黄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这是小柴胡汤证。
同一病可以见到不同的证。比如外感头痛,三阳病皆可头痛,如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的可用桂枝汤;如兼见身痛、恶寒、无汗而喘、脉浮紧的可用麻黄汤;如兼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脉弦的可用小柴胡汤。
对方证的熟练把握,做到方证相应,这恐怕就是中医处方用药的极高境界了。方证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组症候群的有机结合。患者出现这一症候群的原因应考虑到其体质、地域、时节等因素,融合了中医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整体观念,而又体现了明显辨证论治的原则。
熟悉方证,就是要在临床中逐步建立起方证清晰的、形象的概念,积累经验,见多识广,按照“方证相应”的原则四诊合参,辨证、处方、用药。
陶节庵用麻黄汤治吐血,让我想起了师长的一句话“在处方用药的时侯,只要抓住关键的用药指征,一切症状都会随之缓解,并没有必要针对每一个症状用药,这已是中医处方用药的极高境界。”(古求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黄煌教授运用麻黄、甘草经验
麻黄是多年生灌木植物,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陕两、甘肃、新疆等地。麻黄耐严寒和干旱。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多沙地带、沙漠等均可生长。麻黄的草质茎入药。色淡绿或黄绿,内芯红棕,味苦涩。处方名用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等。
由于沙尘暴的频发,我国2000年发布了严格控制麻黄、甘草等护沙植物采集的有关通告。
麻黄是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及利水消肿药。美国引种麻黄早已成功,并于1985年和1986年批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非处方药物。后来由于发现麻黄的上述成分具有类似苯丙胺的兴奋剂作用,服用后尿检呈阳性,现已经严格控制其使用:在美国有14个州限制麻黄制剂的销售,不容许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994年美国得州网球锦标赛中一妇女死亡,认为因服用含麻黄的“处方1号”有关,为此有关生产厂家受到美国FDA的通报,WHO拟订的全球通用草药手册范本,亦将其从目录名单中取消。(引自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资料《国际草药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最新报告》)1 药证
麻黄主治无汗而肿,首先是肿。如甘草麻黄汤主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第十四),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无论有汗无汗,只要见浮肿,均可用麻黄。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仅虚浮身重者,也有面色黄暗,肌肉松浮,有浮肿倾向者。
其次为无汗。麻黄有发汗作用,尤其是大剂量使用麻黄时,其发汗的作用更为明显。《伤寒论》甘草麻黄汤条下“不汗再服”的解释,可见患者本应有“无汗”,而服药效果的标准就是出汗。麻黄甘草汤加附子,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谓能“微发汗”(302条),也有发汗的作用。麻黄汤主治“脉浮,无汗而喘者”(235条),根据原文有“发汗则愈”的说法,则其中无汗尤为关键。大青龙汤中麻黄量最大,6两,主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由于该方的发汗作用强烈,所以,张仲景特意说明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认为如果误诊,“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
清"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有金姓者,工涛善医。其视药尤严,味味拣之。谓某一生谨慎,然几误人姓名者已屡。一位某家5岁儿病肺风,初用麻黄三分不应,益以五分.又不应,第三剂益至七分,而额汗如珠,脉亦欲脱矣。急以人参、五味、牡蛎、龙骨止之始痊。访之,则前所用皆伪者,七分则真麻黄,不觉已过重矣。可见麻黄有发汗作用。急性传染病初期发热,常常无汗,不可误为麻黄证。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其道理何在?这是因为,麻黄所治疗的无汗,不仅仅指患者就诊时没有明显的发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恶寒无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肤干燥。换句话说,无汗而肿,不仅仅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且还包括了体质因素在内。
麻黄发汗作用的强弱,可用石膏来调节。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汗出而肿,故用石膏,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麻黄就没有发汗作用,而仅取其退肿的效果。大青龙汤主治“不汗出而烦躁”,烦躁需用石膏,但又需要用麻黄发汗,如何配比?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原书石膏无剂量,仅记载为“鸡子大”字样,鸡蛋大小的生石膏重量约为50g左右。据柯雪帆考证,《伤寒论》一两等于15.625g,则鸡子大的石膏折合为4两左右),麻黄大于石膏,则其发汗作用依然十分强烈。可见石膏有制约麻黄发汗的效果。在需要发汗的时候,配伍石膏的量不宜超过麻黄。
麻黄兼治咳喘、骨节痛、发黄。
咳喘:麻黄汤主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条)。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者。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石膏、杏仁、半夏、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小麦)主治“咳而脉浮者”,均是治疗咳喘。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喘者加麻黄半两”,因.防己黄芪汤证为“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第二),则提示对于汗出浮肿而喘者,麻黄可与黄芪、白术、防己等同用。
骨节痛:麻黄汤主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麻黄配伍桂枝甘草;乌头汤主治“病历节不可曲伸,疼痛”(五-14),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赢,脚肿如脱”,是麻黄配伍附子、芍药、甘草,或配伍乌头、芍药、甘草。后世《世医得效方》麻黄散(麻黄、黄芪、羌活、细辛)也重用麻黄治疗历节疼痛。
发黄:《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千金要方》也用麻黄醇酒汤治疗伤寒发黄。
2 应用
——以水肿为主诉的疾病,如肾病、黏液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或配伍石膏、白术、甘草,或配黄芪、防己等,方如越婢汤、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越婢汤所治疗的水肿,以急性肾病水肿为多。水肿常首先出现于面部,并迅速发展至全身,亦可一开始即为全身分布的水肿,严重者可伴有胸水、腹水。除使用越婢汤原方外,常加连翘、金银花。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所治疗的水肿,以中老年的下肢浮肿为多。如甲减、慢性肾病等。
特征为非凹陷性水肿,面部及下肢较为明显,水肿部位不受体位影响,水肿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苍白、温度降低。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所治疗的水肿,以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多,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无痛、硬而有弹性的局限性水肿,多见于面、舌、唇部,属变态反应性水肿。如日光性皮炎。可用麻黄5g,连翘30g,赤小豆30g,生甘草10g,蝉衣12g。
水肿服用含有麻黄的汤药后,可能出现出汗,随后小便增多,水肿开始逐渐消退。但营养不良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忌用或慎用。
——以无汗为特征的疾病,如风寒感冒、疮毒初起、皮肤病等,常配伍甘草、桂枝等。方如麻黄甘草汤、大青龙汤等。
麻黄甘草汤又名走马通圣汤,其使用方法为:麻黄、甘草,炒微黄,研为细末,每服3钱,用水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后盖被,不使透风,汗出为度。可治疗:①诸风寒感冒头痛;疔疮初起,如急性乳腺炎;②风痹不仁,手足麻木;③皮肤癣。有报道:麻黄15g,清水1小碗,武火煎沸后再煮5分钟,温服,每日1剂,治疗顽癣42例,一般连服10剂左右有效(中医杂志,1992,(4):5)。外洗可治疗脂溢性皮炎、斑秃等。
大青龙汤具有较强烈的发汗作用,常用于病毒性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1957年7月,毛泽东在青岛开会期问,感冒发热,咳嗽,多方治疗不见好转,经当时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推荐,刘惠民老中医前去诊治,仅服用大青龙汤加减2剂,即热退病除。毛泽东说,我30多年没有吃中药了,这次感冒总是不好,刘大夫的两剂中药解决了问题。中医中药好,刘大夫的医术也好啊(中国中医药报,1999年11月19日第四版)。
民间用麻黄治疗多种皮肤病有效。江苏省名中医邹锡听介绍,常州已故名老中医张效良先生有一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疹的经验方,名三净汤:净麻黄10g,净黄连9g,净蝉衣15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紫背浮萍20g。效果很好。民间治疗老年性皮肤干燥症,用麻黄15g,猪皮lOOg,同煎,去渣后调人白糖10g,1日内分3次服(北京中医1984(1):64)。
对于一些体质壮实,大便秘结的荨麻疹,麻黄可与大黄、栀子等服用,方如防风通圣散。服药后患者往往汗出而大便通畅,皮肤的痒疹也随之消散。
——以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为特征的疾病,如心动过缓、嗜睡、阳痿、脱肛、子宫脱垂、不射精等,常配伍附子、细辛等,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无汗而肿的病人,不仅有浮肿的倾向,而且精神萎靡,畏寒,心跳较慢,反应迟钝,所以,心动过缓、嗜睡、阳痿、脱肛、子宫脱垂、不射精、遗尿等也可使用麻黄及麻黄剂。如小儿遗尿,有报道按年龄取生麻黄(5—7岁3g,8-15岁5g,16岁以上10g),水煎睡前顿服,连服1个月。曾观察50例,结果42例痊愈,一般有效病例服药1-3次即可见效。再如老人便秘,报道用麻黄25g,白术20g,杏仁1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邓全四经验,中医杂志1992,4:9)。
麻黄汤历来都被认为是发汗峻剂,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其实未必如此。清代名医舒驰远治疗1例难产,发动6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俱无效。后视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认为是太阳寒伤营,用麻黄汤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舒驰远《女科要诀》)。陈沫金介绍一3度子宫脱垂的中年妇女,因感冒服用麻黄汤后,子宫脱垂亦愈。后对所有子宫脱垂以及遗尿患者,单用麻黄汤或加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均有效。共治疗子宫脱垂80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但劳累后容易复发,但用上方依然有效(中医杂志1992,4:8)。麻黄所含有的麻黄碱有兴奋膀胱内括约肌的作用,可能盆腔内器官及其肌肉均有兴奋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痿、嗜睡、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兴奋作用。日本用本方治疗感冒以后的疲倦感和思睡。麻黄附子细辛汤有较明显的提高心律的作用。麻黄在10g左右可使每分钟心律提高5-10次。
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曾于80年代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用本方加红参、仙灵脾等有效。
本人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性功能低下。曾治疗一阳痿患者,久治无效,因感冒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后感冒解,阳痿也好转,后用补肾养阴药,反无效,再用前服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果又见效。可以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即为中医的“伟哥”。
——以咳喘为主诉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常配伍杏仁、甘草、厚朴、半夏、细辛等。方如三拗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杏仁、甘草是张仲景处方中的经典配伍,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中以此为核心,后世将此名为三拗汤,成为治疗咳喘的基本方。主治咳嗽气喘,如身热有汗,加石膏、连翘、黄芩;如为痉挛性咳嗽,可加全蝎5g,钩藤15g。
单用麻黄也可治疗咳喘。民间有用麻黄冰糖蒸梨的经验,即用麻黄1~3g,冰糖15g,莱阳梨1只,先将梨核取出,纳人麻黄及冰糖,隔水蒸烂,喝汤。也有用麻黄5g,豆腐60g,冰糖15g,加水煎煮,食豆腐并喝汤,对支气管哮喘有效。
——以鼻塞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常配伍防风、黄芪、甘草、细辛等。方如玉屏风散加味、小青龙汤等。
《金匮要略》中记载:“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提示喘与鼻塞同现。临床常用麻黄治疗慢性鼻炎。本人常用的一方为玉屏风散加麻黄:麻黄3g,黄芪20g,防风10g,白术10g,甘草3g。一为小青龙汤。前者用于面黄而浮肿貌者,而后者则用于咳喘而鼻塞,见水样鼻涕以及水样痰,并多泡沫者。
——以关节疼痛为主诉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问盘脱出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汤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痛最有效果。但以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本人常加芍药30g以上。
3 参考
麻黄体质——“湿家”: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
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临床使用麻黄或麻黄剂,应注意麻黄体质是否存在。若肌肉坚紧,平素恶热多汗者,虽有喘咳、身痛、黄疸等,也不可轻易使用麻黄剂。否则会导致心悸动、汗出过多等不良反应。
麻黄的用量很难统一,有人认为成人不能超过15g,但有人则用量大大超过15g。如范文虎先生退黄,用麻黄六钱(18g)。甚至小孩麻疹肺炎,麻黄也用四钱(12g)。与配伍、煎服法、体质、季节等均有关系。
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孑L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但久煎可减轻不良反应。脉软者、血压高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甘 草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植物甘草的根即根茎。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
东北称甜草、甜根子。粗大的甘草根甚至可以做拐杖,当年司马光就曾送给诗人梅尧臣一根甘草杖,梅曾有“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的诗句。在那半荒漠地上到处可以看到绽开的淡红泛紫的甘草花,淡雅扑鼻的馨香令人心醉,人称“抗旱能手,斗沙卫士”。
甘草是最古老的药物,公元前2100年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中,已有甘草的记载。公元前400年的《希波格拉底全集》中则有甘草的应用记载。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则将甘草列为上品,并详细记载了甘草的性味、功效、产地。
甘草也是最常用的药物。南朝医学家陶景弘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故有“十方九草”之说,尊称‘国老”。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256首处方,其中含有甘草的处方就154首,占总处方数的60%以上。有人曾对医院中的1200张中医处方进行统计,发现甘草的使用率高达85%。所以学习中医,必须了解甘草。
此外,甘草制品还可以作为酱油、饼干、香烟、糖果、卷烟、啤酒的调味剂,化工、印染工业中的稳定剂。野生甘草数量有限,现人工种植已经获得成功。
药证如下。
1 赢瘦
甘草用于瘦人,古时候就有这个经验。《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能“长肌肉”。《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如肌肉拘挛,或气逆上冲,或心下痞硬,或住来寒热,或动悸等。在大量体液丢失以后,其人必然形瘦肤枯。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产后下利虚极”第二十一)。产后亡血,复加下利,津液更为不足,故为嘘极”。当见瘦赢之体。《玉函经》附遗记载用甘草粉蜜丸,可以治疗小儿赢瘦。其实,大人赢瘦,也是可以用甘草治疗的。如唐代的著名方书《外台秘要》就记载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赢瘦。女人枯瘦,服用甘草能增加体重,去除皱纹。日本筑后市国立疗养所安德恭演医生研究证实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延缓肌肉营养不良发展的效果。赢瘦,可以看作是使用甘草的客观指征之一
(1)以赢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肺结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艾滋病等,可使用大量甘草。
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患者常有慢性失水现象,明显消瘦,体重大都减轻5-1Okg以上。有报道口服甘草流浸膏治疗阿狄森氏病,取得疗效。
轻者单用甘草制剂见效,重者亦可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78.4):54)。
肺结核常常消瘦异常。有报道用生甘草18g,水煎服,30-90天为1个疗程,与抗结核药物综合治疗肺结核55例,23例疗效满意,32例进步,无1例恶化(赵树麟:江西中医,1965.1)。
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大多消瘦。有报道使用甘草甜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0例,有效率77%,对乙肝e抗原的转阴率为44.8%。实验证明其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变及坏死,减轻组织问质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纤维增生,从而降低肝硬化发生率。本人经验小建中汤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疗效。即甘草与芍药、桂枝的合用要比单用甘草为好。
艾滋病常常导致消瘦。1986年,日本学者发现甘草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据报道,日本从阿富汗、伊朗大量进口甘草。
2 咽痛
《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咽喉的疼痛感,多伴有干燥感、热灼感,局部多充血、红肿。《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咽痛有8张处方,其中7张方含有甘草。如治少阴咽痛的甘草汤(甘草)、桔梗汤(桔梗、甘草)、半夏散(桂枝、半夏、甘草),治疗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而咽痛的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麦门冬汤(麦冬、半夏、甘草、人参、粳米、大枣),治疗孤惑病蚀于咽喉的甘草泻心汤(甘草、黄连、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红枣)以及治疗阴毒咽喉痛的升麻鳖甲汤(升麻、鳖甲、雄黄、甘草、当归、蜀椒)等。后世治疗咽痛的复方中,也大都含有甘草,如玄麦甘桔汤等。《圣济总录》以单味甘草治疗热毒肿,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有用甘草、黄连、杏仁为丸,放口中含化,治疗口糜生疮,痛不得食。《小儿药证直诀》用甘草蜜炙,桔梗在米泔水中浸泡一夜,煎服,又加阿胶。治疗喉痛。岳美中先生曾治一患者咽喉痛如刀刺,曾用西药无效,局部不红不肿,与服生熟甘草,服2日,其痛即失。其医案载于《岳美中医话集》。《伤寒论》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条)的记载,可知咽喉干燥疼痛者,必无作汗之资,由此可以推测其人与麻黄证不同,必定体型瘦削,身热易汗、肌肉坚紧、舌质红者。
(2)以咽喉、口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喉头水肿、口腔黏膜溃疡、白塞氏病等,常配桔梗、黄连、黄芩等。
单味甘草治疗咽痛,这是《伤寒论》中就十分明确的。现代用甘草制剂治疗急慢性咽炎,能减轻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作用。有报道用生甘草10g,开水泡服当茶饮,治疗慢性咽炎(宋远忠: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1)。
也可用甘草5g,桔梗6g,麦冬15g、玄参10g,水煎,名玄麦甘桔汤,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规方。也有报道用甘草10g、茶叶5g、食盐8g,配水1000ml,水煎代茶,治疗咽痛咳嗽,名甘草盐茶。
3 口舌糜烂
《金匮要略》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孤”的孤惑病,使用甘草泻心汤(甘草10g,黄芩12g,黄连3g,半夏10g,干姜6g,党参12g,红枣10枚)。此方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也可用甘草水含漱。
4 黏膜溃疡
不仅是口腔黏膜病,即其他黏膜溃疡,也可使用甘草。《千金方》以蜜炙甘草治阴头生疮。肛裂用甘草水局部湿敷可减轻症状。现代名中医赵锡武先生用甘草泻心汤(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黄连6g,黄芩9g,大枣7枚)加生地30g治疗口腔与外阴溃疡 (赵锡武医疗经验》)。有报道用甘草流浸膏或用甘草锌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于尿道刺激症,如尿痛尿急等,用甘草配合滑石等药物可缓解症状,方如六一散滑石30g,甘草5g),加连翘30g、山栀10g更好。
5 咳嗽
《金匮要略》:‘大气上逆,咽喉不利,麦门冬汤主之”,“咳而胸满……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千金》生姜甘草汤(甘草、生姜、人参、大枣)治疗肺痿咳涎沫不止,咽燥而闷。唐代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单味甘草治疗肺痿多痰的记载。宋代的方书《圣济总录》中记载:用甘草2两,猪胆汁浸5宿,漉出炙香,研末为丸,内服治疗热性咳嗽。现代制剂甘草浸膏以及小儿止咳冲剂,包括川贝枇杷膏等市售止咳成药,都含有甘草。
以咳嗽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结核等,方如桔梗汤、小柴胡汤等。
近代名中医张锡纯治肺结核初期,咳嗽吐痰微带腥臭,生甘草细末,每服钱半,银花汤送。本人经验,急性气管炎,或感冒以后咳嗽久不愈,多配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等。有报道治疗肺结核,用生甘草水煎口服,与抗痨药同用,疗效满意。甘草粉或甘草流浸膏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也有报道。民间用蜜枣10枚、甘草6g,水煎,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肺结核咳嗽。
6 心悸
单味甘草治疗心悸,在《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伤寒论》中以甘草配合桂枝,治疗发汗过多以后,患者出现的心悸。所谓‘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条),是汗出过多以后出现的心悸。对“脉结代,心动悸”者,用甘草配伍桂枝、地黄、麦冬、阿胶等,方如炙甘草汤。
以心动悸为主诉的疾病,如早搏、心动过缓、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等,常配桂枝、茯苓、人参等,代表方是炙甘草汤(炙甘草10g,党参12g,桂枝12g,麦冬15g,生地20g,麻仁12g,阿胶10g,生姜10g,大枣20枚)。炙甘草汤,可以说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专方。
其中甘草的用量有达90g者(治疗奎尼丁中毒,天津中医,1996.13(1)42)。有报道用生甘草、炙甘草、泽泻各30g,水煎服,治疗室性早搏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2)。
由于麻黄常导致心悸,所以甘草常配伍麻黄。《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8方次,比例很高。另外,龙骨、石膏可多用于动悸,所以,甘草与其配伍的机会也相当多,石膏剂、龙骨剂则百分之百地与甘草同用,是否两者相配有利于药效的提高,或者有利于矿物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值得研究。
7 脏躁
脏躁是古病名,其症状表现为悲伤欲哭,伸欠频作,多见于女性。“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第二十二)。《金匮要略》主张使用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30g,大枣12枚)。据报道,目前临床应用本方可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夜游症、小儿多动症等。
8 外科感染性疾病
如毛囊炎、疮毒,多配赤芍、连翘、银花等,如《卫生宝鉴》金银花散:金银花120g,炒甘草60g,共为粗末,每服20g,水酒煎,主治发背恶疮。《证治准绳》国老膏:甘草2斤,浓煎1夜,成膏,开水调服,主治痈疽丹毒。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1例腹股沟疮毒,患者发热、呕吐、胯间痛不可当,用生甘草1两,金银花6两、皂角刺5钱,水煎和酒服之,1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王孟英医案)。另外科常用的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即为甘草30g、当归30g、玄参90g、金银花90g。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有验方甘草油:用大甘草去皮切细晒干,不要用火焙,研极细末,浸入纯芝麻油或菜油中,三昼夜可用。此方治一切火毒疮疖以及溃久不愈的溃疡俱效。如遇初起的疔疮,阴部溃疡。现代口服甘草锌胶囊,治疗痤疮。甘草锌粉外敷,可促使皮肤溃疡愈合。
9 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
张仲景用甘草量最大的处方是橘皮竹茹汤,量至5两,主治‘哕逆者”(第十七)。
哕逆”,即呃逆、恶心呕吐之类。此方甘草与大枣、生姜、人参同用,所治的呃逆、呕吐,绝非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所出现的暴呃、暴吐,当属大病之后、或吐利之后,呃逆干呕频频而食欲不振、口干无津者。也有误服有毒食物或药物导致的呕吐,还包括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其他慢性疾病。《经方例释》记载:“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服此,然后服余汤。”
孙思邈说:“大豆解白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传统认为甘草能解乌头、附子、南星、半夏、马钱子以及一支蒿的毒。实验证明,甘草对组织胺、水合氯醛、升汞、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均有解毒作用。从药证推测,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许多都表现为恶心呕吐,而且呈突发性,所以可以用甘草治疗。有报道治疗野蘑菇中毒,甘草用至1800g。传统使用甘草解毒,多配合绿豆同煎。有报道治疗食物中毒,用生甘草9-15g,水煎,2小时内分3~4次服用。重症者用生甘草30g,浓煎300ml,每隔3-4小时由胃管注入lOOml,并酌情洗胃、补液等,治疗误食乌桕蛋白中毒53例、食山荔枝中毒197例,吃不洁烧鸡中毒204例,均获满意疗效(新中医,1985,2)。
许多临床经验也证明,使用附子、乌头等有毒中药,配伍甘草可以缓解其毒性,配附子,可防烦闷,方如四逆汤。配麻黄,可防心悸。
10 参考
甘草证的特点:体型赢瘦为客观指征,肥胖者慎用。单味甘草主治咽痛。复方主治干枯性的赢瘦)、痉挛性的(肌肉痉挛、绞痛)、刺激性的(咽痛、黏膜溃疡)、躁动性的心悸、脏躁)、突发性的中毒、外科感染)一些病症。
甘草的用量:甘草的用量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完全根据病情以及配伍而定。一般来说,对赢瘦之人、急症重症可以重用,量至30g或者更多。
甘草的不良反应:甘草及其制剂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给予,约有20%的病人可能出现水肿、四肢无力、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钾等,对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和肾脏病者,易导致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病。还可出现肥胖症、便秘、胃酸过多等不良反应。要注意观察。配用茯苓、泽泻、白术等,对消除浮肿的症状有一定疗效。
甘草的应用面极广,是众药之主。其适应面广,配伍方法复杂,最能体现中医临床的精神。学习中医的入口在此,学习中医的难度也在此。
甘草的配伍非常复杂,但非常重要。合理的配伍有利于提高疗效。《本经疏证》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伤寒论》中凡治疗大汗、大下、大吐以及大病以后的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吐下汗后,气液不足,必形瘦肤枯,或口干咽痛,或筋肉拘急,或气逆上冲,或心下痞硬,或住来寒热,或动悸,或烦躁,或多汗,症状不一,故《伤寒论》中甘草常与石膏100%——为石膏剂中甘草的出现率,下同类推)、龙骨(100%)、桂枝(95%)、大枣(90%)、生姜(87.1%)、柴胡(85.7%)、芍药(81.8%)、半夏(77.7%)、人参(77.2%)、干姜(70.8%)、茯苓(66.6%)、附子(65.2%)等同用以主治各种复杂的病证,而与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大黄(14%)、枳实(14.2%)、山栀(25%)、芒硝(33.3%)等则较少配伍使用。
甘草的配伍禁忌:甘草不是调味品,不是所有方剂中均可应用的。如果需要使用大黄芒硝或甘遂大戟急攻时,或用黄连山栀清利湿热时,甘草可以不用或少用,患者有腹胀时,甘草也应少用或不用,或者应当配伍理气的药物,如枳实、厚朴等。肥胖者慎用。
二经方麻黄剂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柳少逸 小人物的文章
经典方剂称为经方,泛指秦汉时期及其前期医学著作所载之方剂。目前所言经方者,系指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载之方,即《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26方。其之所以被称为经方,是因其充分体现了治疗八法,奠定了方以法立,法以方现,方证结合,组方不拘一格,随证施治的辨证论治体系。且经方在临床应用上,尚有药简力宏、效专力宏的特点,故晋人称“仲景垂妙于定方”,称仲景方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仲景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具有不朽的临床实践价值。晋唐之后对经方则采取灵活地运用,常为医家所崇尚,清·缪希雍则主张“师其意,变通之”。综观经方的历代研究与发展,现均已超出《伤寒杂病论》的应用范围,而用经方治疗现代医学疾病,以证与病的结合,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昭示了经方仍有其坚实的临床基础。笔者荟萃众家之长,结合家学师承,而有“经方在肾病中的应用”拙作。鉴于造成肾病的病理因素中医认为有水饮、湿浊、瘀毒三种,而中医有发汗、利小便、通下三法,而《伤寒杂病论》中则有麻黄剂、苓术剂、大黄剂之别。今以“经方麻黄剂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题,作一概述,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教正为幸。
肾脏是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现已知其生理功能是排泄代谢谢产物、调节体液,以及分泌内分泌激素,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以冀新陈代谢谢正常进行,这恰与中医的“肾主水液”的理论相侔。若“肾主水液”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司,则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而中医的水肿又与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所出现的水肿较为相近。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了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入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段经文说明了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至全身;经过代谢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浊气排出体外。而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谢的全过程,因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功能,均赖于肾中真元的蒸腾气化功能。
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胃通过经脉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另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此即脾的散精功能。同时,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与尿液的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由此可见,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是脾胃升降功能的具体表现。故此,饮入于胃,在中焦脾胃及小肠的作用下,将水中之精上输上焦达肺,水中之浊通过下焦而达肾。此即:“中焦如沤”、“中焦主化”之意。
清中有清,清中有浊。肺主宣发和肃降,具有调节腠理、司开合之功。在肺主气、司开发的作用下,将清中之清(水中精微物质),外达肌表,“熏肌、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即“上焦如雾”、“上焦主纳”之意。而残废的水液或为浊气呼出体外,或化为汗液通过“玄府”排出体外。而清中之浊者,又在肺主肃降、通过三焦的通道而达肾,故又有“肺主水上之源”之说。
浊中有清,浊中有浊。通过三焦通道归肾之水,在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将浊中之清通过三焦的通路,重新上输于肺,而浊中之浊,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化气则能出焉”。说明了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又全赖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的气化,实际上是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下焦残废的水液排出体外全赖于此,此即“下焦如渎”,“下焦主出”之意。
水分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说明了水液代谢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反映了人体内水液运行全过程中,是以“肾主水液”为核心,以三焦气化为内容的构成了一个有条不紊的代谢谢功能系统。
《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肌、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是指肺气的宣发卫气,散布精微的作用。若外邪犯肺,肺之宣发卫气,调达肌腠开合功能失司,毛窍闭塞不能使代谢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则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则症见眼睑浮肿,恶寒发热,小便不利等证,此乃“上焦主纳,肺失宣降”失司之证结。
治疗之法当宗《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平治于权衡,去箢陈 ”、“开鬼门、洁净府”;《金匮要略》之“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为治疗大法,而麻黄类方剂以宣肺利水为其治疗大法,故尔在肾病中广泛应用。
一、麻黄在肾病中的应用
麻黄,《本经》以其根细长,龙须之义而称为龙沙,《广雅》以其形似狗骨称为狗骨;《别录》以卑者、践者,狗骨引申之义而云为之卑相。《本草经考注》以“其色黄,其味麻,故名”之麻黄。然其茎之色黄,乃药材久置后方变黄。麻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皆收录。原植物有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三种。
麻黄的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和挥发油,生物碱中主要成分是左旋麻黄碱占总生物碱的80%~85%,其次是伪麻黄碱。麻黄中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而麻黄碱的发汗作用,有人认为是麻黄碱妨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收,而汗液分泌增加,同时右旋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这也是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了麻黄剂在肾病中广为应用的理论依据。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汤液本草》称麻黄“气味俱薄,阳也,升也。甘热纯阳无毒,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于手少阴经、阳明经药。”其功效,《本经》有“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的论述。《日华子》有“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逐风,破瘕积聚,逐五脏邪气,退热、御山岚瘴气”的记载;而《纲目》称其有“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的功效;《医林篡要》称其为“行水液,泻肺,降逆气,行彻肌表,故为足太阳经之药”。大凡用于属风水,小便不利之肾病者,以其麻黄能发汗、宣肺、利尿、消肿,故尔仲景麻黄类方剂在肾病治疗中,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麻黄汤及其类方在肾病中的应用
(一)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具发汗解表,宣肺利尿之功。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称其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中称其“气味轻薄,辛温发散肺经开鬼门之专药”。方中“麻黄气味苦温,主通阳气达于肌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覆取微似汗出,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肌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张隐庵《伤寒论集注》语)
麻黄汤原为太阳伤寒证而设方,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咳喘者。而验用于泌尿系疾病,笔者首见家父吉忱公于六十年代治急性肾炎属风水病人,弗明不解,请公释迷,公曰:“可阅《外台秘要》有‘治风水,身体面目浮肿,腰背牵引髀股不能’,方用麻黄汤之条。”其后尚见公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加术汤,麻黄加术汤等麻黄汤类方治疗肾病,方悟此即“师其意,变而通之”之意也。于是启迪笔者对经方应用的重视,无独有偶,后见《国医论坛》有陈华治疗急性肾炎的报道:刘某,男,9岁。患急性肾炎半月余,经西药治疗,病情仍不稳定。近2日诸症加重,脸面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小便不利,阵阵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证属风水。由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水泛肌肤所致。方选麻黄汤加茅根10g、蝉衣5g以增强疏风利尿之功。煎服2剂后,小便通利,诸症减轻。续服3剂,诸症消失。后用四君子汤加声黄芪调理周余收功。追访一年,未复发。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麻黄有发汗利尿作用,桂枝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解热镇痛的作用,桂枝与麻黄配伍则增强其发汗之功。杏仁中含苦杏仁甙,可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有镇咳平喘作用。而服麻黄汤后加以温覆又能使周身出汗。故而麻黄汤在肾病的临床应用中,多用于属中医水肿病之风水者,临证以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水肿,且见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咳喘,舌苔薄白,脉紧为其诊断要点。
(二)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 生姜一两二铢 石膏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二越婢一汤原为轻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而设方,功在微发其汗,兼清里热。方由桂枝汤与越婢汤2比1用量合方。方中桂枝汤外解表邪,越婢汤发越郁热,为表里双解之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有解热、镇咳、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越婢汤有解热、抗菌、抗炎、利尿、祛痰、止咳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为二方合力,临床上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或隐匿性肾炎急性发作。治疗急性肾炎可酌加蜂房、赤小豆、玉米须、白茅根;浮肿消退,正气未复,尿蛋白仍多者,可酌加黄芪、当归、蝉衣、益母草等药。
本方临床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炎急性发作阶段多有报导,如王占玺氏在《伤寒论临床研究》中,用本方治疗一小儿急性肾炎患者,证见发热,头及咽痛,腹部阵发性疼痛,继之身面俱肿,苔白腻,脉滑。检查:体温38.4℃,血压130/98mmHg,白血球16500mm、中性78、淋巴22%,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红细胞5~10、颗粒管型0~1/高倍视野,经住某医院1个半月仍不愈,王氏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加白术、杏仁、枸杞,每日一剂,7剂后,舌苔腻减轻,服14剂后,浮肿消失,尿蛋白转阴,继原方加减又服14剂善后。愈后随访复查三次尿常规,均阴性而治愈。
(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而设方,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苦寒清热;炙草、大枣甘平和中。为表里双解之剂。钱潢尚云:“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也,皆开鬼门而泄汗,汗泄则肌肉腠理之郁热湿邪皆去。减桂枝不用者,恐助瘀热也。……赤小豆除湿散热,下水肿而利小便;……梓白皮性苦寒,能散湿热之邪。”由此可见,湿热蕴结之肾病水肿者可用之。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麻黄中所含的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麻黄挥发油则促进发汗,油中所含松油醇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连翘所含连翘酚,6.7—二甲基香豆素、齐墩果、甾醇,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炎及强力利尿作用;梓实水溶性提取物有利尿作用。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用于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肝肾综合症及肝炎、急慢性胃炎、荨麻疹、玫瑰糠疹、湿疹、水痘、风湿病等多种疾病。笔者验于临床,曾于1975年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15例”为题,而刊于《烟台医药通讯》。临证以肾病初起,面目浮肿,恶风或恶寒,咳嗽或气喘,或骨节疼痛,或口渴,或大便秘结,或小便不利,舌淡或红,苔白腻或腻,脉浮数或滑数为其临床辨证要点,证属中医“阳水”、“风水”者皆可用之。其方较越婢加术汤收效尤捷,较疏凿饮子平稳而效宏。若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而有表证、且卫阳不虚者同样适用。无表证者去麻黄,卫阳虚者去麻黄加黄芪。
《广西中医药》1980年第二期陈峰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阳水44例疗效小结”的报道,其中痊愈24例,显效12例,好转8例。另据《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四期报导,黄建和氏用本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12例,水肿在5~15天消退,尿常规于10~158天内恢复正常。其中11例痊愈,1例好转。而近世岳美中先生以善用经方著称,严守仲景法度,在医林中享有“经方家”之称谓,在《岳美中医案集》中也有以本方治疗慢性肾炎的案例。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为少阴病兼表证而设方。方中麻黄解表邪,附子温肾阳,细辛气味辛温雄烈,佐附子以温经,佐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温阳中不伤阳气,不失为治疗风寒仍在、水湿浸渍之阳水证之良剂。如《铁岭医药》1980年第一期陆景田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急性肾炎的观察”的报道,10例患者均受到较好的疗效。并认为在治疗中要中病即止,防止过汗。并指出体虚者及时去麻黄、细辛,加入黄芪、党参以固表益气。
今天在应用本方时,更应注意细辛的“中病即止”的问题。笔者与徐寿长氏在“木通、防己在中医肾病中的应用——兼论关木通、广防己致肾毒害的防治中”一文,已阐述了关木通、广防己因含有马兜铃酸可致肾毒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2000年5月16日发布的“FDA对产业界的有关马兜铃酸植物药物和食品的通告”中,提到:“可能混有马兜铃酸的植物药物(B类)”中,有杜衡(福氏细辛),北细辛、东北细辛、辽细辛、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朝鲜细辛。而我国正品细辛的药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和华细辛。但是目前还没有这些药物含有马兜铃酸的文献记载,还有杜衡等八种药材当作细辛使用。而今天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肾病,“慎用细辛,中病即止”,是指注意细辛药物本身的“药邪”。防止应用中草药不当而致肾毒害,医学界称之为中草药肾病(CHN),这种药源性致病因子又称之为药邪或药毒。在没有确定正品细辛及杜衡含有马兜铃酸之前,不要受美国FDA通告的影响,而放弃应用细辛。
(五)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七)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类同麻黄附子细辛汤,乃为伤寒少阴病兼表轻证而设方。王晋三在《降雪园古方选注》中有“少阴无里证,欲发汗者,当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热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液为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必无过汗亡阳之虑”的论述,可谓言简意赅。
《金匮要略》有“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的记载。麻黄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药物组成相同,唯麻黄用量不同。甘草麻黄汤则比上述二方少附子一味。
《伤寒论方解·麻黄汤类》有“千金翼有麻黄汤,其药味与本方(指麻黄附子汤)全同,说能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皮水用之良’。现在拿本方和甘草麻黄汤比较,只多附子一味。那么皮水见阳气不足症者,用本方自当有效。”王琦等《经方应用》中,载有任氏治一水肿病人,全身浮肿,延医迭以真武汤与五苓散合用,浮肿不消。诊时脉沉细而弦,时有微恶风寒,舌苔薄白,知其为阳气郁于表,不得宣发的风水症,即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原方,经服两剂,汗出而水肿消退。
综上所述,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甘草麻黄汤对属中医风水、皮水、里水之肾病者,有良好的消肿利水作用,且多与五苓散配合使用。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基本与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相似。
(八)麻黄升麻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具发越郁阳,清上温下之功。原为伤寒误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利,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之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而设方。王晋三认为:“麻黄升麻汤,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以麻黄升麻名其汤。膏、芩、知母苦辛,清降上焦之津,芍药、天冬酸苦,收下焦之热,苓草甘淡,以生胃津液,归、术、葳蕤缓脾,以致津液。独是十味之药,虽有调和之致,不能提取阴分热邪,故以麻黄、升麻、桂枝、干姜开入阴分,与寒凉药从化其热,庶几在上之燥气除,在下之阴气坚,而厥阴错杂之邪可解。”
大凡急性肾炎而兼咽喉肿痛者,或肾病水肿,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或见发热恶寒,或见咽喉不利者,家父吉忱公每用此方加减而治之,疗效尚著。《河南中医》1986年第三期肖文媛在“时振声老师运用经方的经验”一文中,介绍了时氏治一病人,因下肢浮肿,尿检不正常17个月,以慢性肾炎入院。入院后经用健脾益肾之剂,治疗四个多月,病情好转。后因两度外感发烧,致病情反复。证见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色黄而粘,偶挟血丝,大便溏稀,手足欠温,下肢微肿,舌淡苔白腻,脉沉弦。与本方加减前后连复13剂而病情好转出院。
(九)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麻黄二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金匮要略》以“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为麻黄加术汤的临床应用要点,故而麻黄加术汤乃为寒湿在表之证而设方。“身烦疼”乃由阳为湿遏所致。用麻黄加术汤提示本证必挟风寒,出现发热、恶寒、无汗之表实证。表证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汗,故用麻黄汤加白术。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必能行表里之湿。当是水肿病、湿病解表微出汗之良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加术汤中的麻黄、白术均有利尿、抑菌等作用,且麻黄尚有发汗、解热、降温、抗变态反应等功效;白术尚能护肝、降血糖、扩张血管等作用。故该方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炎、风湿病、皮肤病等。大凡急性肾炎初起,发热恶寒、肢体浮肿、身重疼痛、小便不利、脉沉滑、舌淡苔白者均可用之,以发汗消肿而痊可。《浙江中医杂志》1964年第11期陈沛嘉有“中西医合作以麻黄加术汤为主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20例疗效观察”的报道,其中82例痊愈,23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并指出药后患者多表现为小便增多,浮肿消退。提示了方中赖以麻、桂、杏仁辛温发散宣肺之功,此即宣肺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意也。
(十)越婢汤(《金匮要略》)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
越婢汤乃《金匮要略》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无大热”之风水挟热证而设方。病在表故有恶风表证,风遏水阻,泛溢肌肤,故一身悉肿。脉浮口渴乃风邪有化热之机。风性疏散,故有续自汗出而无大热。对于越婢汤一方,王占玺在《张仲景药法研究》中指出,越婢汤为治风水之主方,也是治水肿病“开鬼门”的汗法应用较早的一张代表方,并称“越婢者,发越肌腠之津气而为汗,是一种凉解法,用于治疗风水客于肌表之阳水。方中以麻黄疏开肺气,以行皮毛之水为君;臣以生石膏之辛凉,清肺利水,且可使麻黄清热而防止汗出过多;佐以甘草配麻黄以扶中利水;使以生姜辛散,亦可用生姜皮,合石膏之辛凉,又可消肌间之肿。大枣与甘草合用,以和中焦脾胃之气。姜枣同用,调和营卫,使风水从皮毛而出,诸药合用,解表疏风,利水消肿,补肺气生津液,故为治风水之主方。”
本方由大青龙汤去桂枝、杏仁,或云由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姜枣而成。历代医家均认为其治咳喘之力虽不及上述二方,但去浮肿和利尿之功却卓著。有云以其具有发越脾气之功而名之曰越婢汤,又云仲景此方得自越地之婢而名之。因主药麻黄的发汗、利尿、抗炎作用,及石膏的解热作用,故对急慢性肾炎之外有表证,内有里热之水肿患者,具有表里双解,利水退肿之效。如王明五等在《北京中医》1985年第五期以“经方治疗风水”为题介绍一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史某,男,8岁。1个月前,继感冒高热数日后,全身出现浮肿。某医院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1~2(高倍视野)。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服西药治疗半月余不效。诊见头面四肢高度浮肿,眼睑肿势尤甚,形如卧蚕,发热汗出,恶风口渴,咳嗽气短,心烦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39.5℃。证属风水泛滥,壅遏肌肤。治宜宣肺解表,通调水道。方用越婢汤加味。处方:麻黄10g,生石膏20g,炙甘草6g,生姜4片,大枣4枚,杏仁10g。煎服1剂后,浮肿见消,咳嗽大减,仍汗出恶风,体温38.5℃,尿蛋白(++),未见红细胞及管型,舌苔转白,脉象浮缓。原方加苍术8g。3剂后热退肿消,诸症悉除,尿检查正常,遂停药。追访年余,病未复发。
(十一)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越婢加术汤为越婢汤加白术而成,乃为“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之证而设方。方以越婢汤散肌肤之水,白术生津止渴。该方以其清热散风,调和营卫之功,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而见本方证者。常世安在《古方今鉴》中用治患扁桃体炎继发急性肾炎的案例,均用越婢加术汤而痊可。《河南中医》1984年第四期尚有杨培生“越婢加术汤的临床应用”的报道,亦有运用该方治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案例。
(十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乃仲景为风湿表证,周身疼痛,无汗,微恶风寒,发热不甚,苔白腻,脉浮缓之证而设方。为麻黄汤去桂加薏苡仁而成,据《四川中医》1986年第10期介绍,曹华勋氏用本方治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案例,病人以面目及四肢浮肿,纳差,小便少色黄,舌苔薄白而润,脉微弦。尿检示:红细胞(+),透明管型(++),白细胞少许,尿蛋白(++),为临床见症。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茯苓、益母草、陈皮,经治半月,诸症消失,小便化验正常。
(十三)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金匮要略》)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为阳虚阴凝,水饮不消,积留于心下,痞结如盘之证而设方。桂枝汤去芍药,是以芍药苦寒,非本证所宜,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温阳散寒,通利气机。诸药合用,通彻表里,以冀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
清·黄坤载在《金匮要略悬解》中,对此方有精辟的见解:“气分清阳之位,而浊气痞塞,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下焦阴邪逆填阳位,必缘土败而水侮也。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甘草培其土虚,附子温其水寒,麻黄泄其滞气,姜桂细辛降其浊阴也。”宗于黄氏之说,家父吉忱公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属阴水者,每以此方加减化裁治之,每有显效。它如《新中医》1987年第四期胡国俊氏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一文中,介绍运用此方治疗急性肾炎的案例:患者全身漫肿,头面微甚。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浮取无力,沉按细微。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处以麻黄、附子、炙甘草各6g,桂枝、生姜各10g,细辛2g,大枣3枚,木贼15g,茯苓皮30g。服方5剂后,诸症大减,尿检:蛋白少量。遂于上方去木贼、细辛,加黄芪30g,白术10g。7剂后,诸症悉除。
上述麻黄类方剂在肾病中的应用一文,仅作引玉之举,意在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优势,学习、引申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在防治肾病中的成功经验,以期中医药防治肾病的临床研究有更大的发展。
三 方证相应境界高 ——学习陶节庵用麻黄汤治吐血心得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7)
《名医类案》载:“陶节庵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
一般情况血证是不会想到用麻黄汤的,也没有哪部书将麻黄汤列为吐血方之列的,如《中医内科学》五版也仅将吐血分为胃热壅盛、肝火犯胃、气虚血溢三种证型,所用方无非泻心汤、十灰散、龙胆泻肝汤、归脾丸之类。
从师长那得知虽然用麻黄汤不是治疗吐血的常法,但有经验的中医用麻黄汤,一定是看到了麻黄汤证后才用的,绝不可能无根无据,就拿这个陶节庵来说,可以推断他给那人开麻黄汤,不但应有脉“浮紧而数”,而且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比如恶寒、发热、无汗、身痛等麻黄汤证。
《伤寒论》第46条载“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第55条载“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可见血证在张仲景看来也是可以用麻黄汤的,关键在于整体看患者是否有麻黄汤证。
经方的运用依据,不是某一单纯的症状,而是患者所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也就是所谓的证。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症状的层次,要尽可能地提升到证的层次。
《伤寒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提示我们运用经方必须做到“方证相应”。方证是中医临床用方的指征和证据,这些指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脉象、症状、体征,可以预测。随着科技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这些指征得以进一步扩展,还可以出现包括诸如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甚至是分子水平的证。
当然目前中医所讲的证还基本上都是传统意义的证,是通过四诊合参而来的。比如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舌黯淡是桂枝汤证;发热、恶寒、身痛、腰痛、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是麻黄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这是小柴胡汤证。
同一病可以见到不同的证。比如外感头痛,三阳病皆可头痛,如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的可用桂枝汤;如兼见身痛、恶寒、无汗而喘、脉浮紧的可用麻黄汤;如兼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脉弦的可用小柴胡汤。
对方证的熟练把握,做到方证相应,这恐怕就是中医处方用药的极高境界了。方证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组症候群的有机结合。患者出现这一症候群的原因应考虑到其体质、地域、时节等因素,融合了中医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整体观念,而又体现了明显辨证论治的原则。
熟悉方证,就是要在临床中逐步建立起方证清晰的、形象的概念,积累经验,见多识广,按照“方证相应”的原则四诊合参,辨证、处方、用药。
陶节庵用麻黄汤治吐血,让我想起了师长的一句话“在处方用药的时侯,只要抓住关键的用药指征,一切症状都会随之缓解,并没有必要针对每一个症状用药,这已是中医处方用药的极高境界。”(古求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