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刘 于 2016-1-20 15:42 编辑
我的症状是这样,血热妄行,厉害的时候肛门热,便血,相火太旺,小便黄热,梦遗,肛门及阴部痒,腹部小便出不去就憋胀,同时,又肾阳不振,不出汗。基本经过四年的调理已经好了很大程度。小便现在只有微黄,肛门只有偶尔的热,舌苔白,但舌质舌尖偏红。每天大便从三四次减到了两次或者三次。现在需要调整方子。
肉桂 8g 赤芍15g 黄柏 15g 益智仁 6g 土茯苓 30g 地肤子10g 苍白术各10g 姜半夏5g 乌药5g 小茴香5g 金樱子 10g 萆薢 15g 苏子梗各5g
吴茱萸 4.5g
这是现在吃的方子。今年夏天的时候还有 知母、麦冬,随着天气变冷,已经不需要了。说明肺热的因素已经基本没有了。吴茱萸是随着病情变化,到了十月份天气变冷开始加上的,没有加之前有腹痛的症状出现。这说明,阴阳之间在变化,阳越来越多,阴邪越来越少。现在关键就是血热,相火问题。但是现在黄柏的量大,我不会调整方子。这是北京孔光一大师开的方子。之前有一个方子是解决相火大与小的方子。一个过渡的方子,就是把黄柏15改成炒山栀6g,肉桂改成桂枝10g,但是我把方子丢了。吃不准这样对不对,不知道山栀有没有去相火的作用。其实就是膀胱气化问题,肾阴虚问题。
请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给个建议。我说的都是从实际出发,想令立处方的就算了,因为我的病机就是这个,而且方子吃了四年,效果很好,没有再用别的思路的理由。谢谢。苏子梗应该是解表用的。
我的症状是这样,血热妄行,厉害的时候肛门热,便血,相火太旺,小便黄热,梦遗,肛门及阴部痒,腹部小便出不去就憋胀,同时,又肾阳不振,不出汗。基本经过四年的调理已经好了很大程度。小便现在只有微黄,肛门只有偶尔的热,舌苔白,但舌质舌尖偏红。每天大便从三四次减到了两次或者三次。现在需要调整方子。
肉桂 8g 赤芍15g 黄柏 15g 益智仁 6g 土茯苓 30g 地肤子10g 苍白术各10g 姜半夏5g 乌药5g 小茴香5g 金樱子 10g 萆薢 15g 苏子梗各5g
吴茱萸 4.5g
这是现在吃的方子。今年夏天的时候还有 知母、麦冬,随着天气变冷,已经不需要了。说明肺热的因素已经基本没有了。吴茱萸是随着病情变化,到了十月份天气变冷开始加上的,没有加之前有腹痛的症状出现。这说明,阴阳之间在变化,阳越来越多,阴邪越来越少。现在关键就是血热,相火问题。但是现在黄柏的量大,我不会调整方子。这是北京孔光一大师开的方子。之前有一个方子是解决相火大与小的方子。一个过渡的方子,就是把黄柏15改成炒山栀6g,肉桂改成桂枝10g,但是我把方子丢了。吃不准这样对不对,不知道山栀有没有去相火的作用。其实就是膀胱气化问题,肾阴虚问题。
请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给个建议。我说的都是从实际出发,想令立处方的就算了,因为我的病机就是这个,而且方子吃了四年,效果很好,没有再用别的思路的理由。谢谢。苏子梗应该是解表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