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许跃远老师的脉诊,学习7天就能达到触脉知病的水平?

一壶小酒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12/13
帖子
12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我看到一本象脉学的书,是许跃远老师写的,真是神了,连体内的刀口长度都能通过号脉号出来。我就到网上查了一下,听说南京还有培训。上面说培训只要7天,新手也可以。我就有疑问了,没有病人对照,新手这么容易,7天就能达到触脉知病的水平?我很想学习一下,可是我担心我7天学不会。有没有学过的朋友了解的朋友出出主意?谢谢!
 
不用脉知病看好是什么水平?
 
骗人的,那还是消停呆着,别去了。

关于诊脉可以摸出来身上有刀疤老伤,都是李可写的文章说梁秀清有那个本事的,而且是多年练成的。

所以说,速成是扯犊子骗人的,凭脉诊病是拿病人练出来的,非一朝一夕之功!传统的中医都是师父先诊脉,开方子,然后让徒弟再诊脉一次,再看看师父开的方子,如果徒弟对脉象和方子有疑问,可以直接问师父的,师父直接解答疑惑,这就是经验。

不怪你们上当受骗,你们知道的和亲自见识太少了,还爱好中医呢,真替你们丢脸……
 
仲景附体了 这水平估计觉悟也够高了 还要银子吗
 
读史,可以鉴古知今。不针对任何个人做评价。

关于脉诊的一个旧的回帖

自内、难、伤寒,以至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皆言色脉合参、三部九候诊、“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脉乃四诊之末”、“非备四诊不可”,脉诊的祖师都是这样说的,脉诊的子孙真的是发展得超凡入圣,技高千古了吗?
再看现代医学,查体时要查全身血管搏动情况、血管的望、触、叩、听诊,《黄帝内经》的方法,更象是在现代医学的主流中流传着,只有夹在中间不古不今上不了台面的所谓中医中,如汉献帝所谓的正统天子一样,有名无实走向了衰落。
就如朋友所言,真正的技术,是可以传承的、明晰而有标准的。
老实读经,找回原典的标准吧。


《王叔和脉诀》及评价

搜得有关论述如下:

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轩歧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洩其奥。五代高阳生著《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抵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
——————这个评价有些过了。 
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著《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
——————也是贬义的评价。

各位老师参考。多读书,鉴古知今。
 
《素问》: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
——只摸个寸口脉,能知道什么病?胡乱起个名堂,粗鄙到家了,还自以为高明(黄帝真能说大实话!)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只个寸口脉,诊不全的,弄些模糊说法,诊不出来,还怨自己的手指头不灵活,老师要是教出这样的学生来,是该打屁股的,是有过错和责任的。治起病来,“不走寻常路”,胡乱卖弄,胡治偶尔治愈一个,傻呵呵的还自以为得道了呢。
 
《素问》: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
——只摸个寸口脉,能知道什么病?胡乱起个名堂,粗鄙到家了,还自以为高明(黄帝真能说大实话!)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只个寸口脉,诊不全的,弄些模糊说法,诊不出来,还怨自己的手指头不灵活,老师要是教出这样的学生来,是该打屁股的,是有过错和责任的。治起病来,“不走寻常路”,胡乱卖弄,胡治偶尔治愈一个,傻呵呵的还自以为得道了呢。
【卒持寸口】俺不同意这个解释的。卒,应该是指 仓促间。形容很短的时间。而不是 只是 的意思。
 
【诊不中五脉】,是指切脉口不能知道五脏脉象的变化。五脉,见难经-五难。

如果脉不能诊病,仲景很多条文中何必罗嗦许多脉象呢?

但是象许跃远所言7天精通,俺是不信的。

脉学,没有很多年的捶打,难成气候。不可能有速成的。
 
由版主最后编辑:
以前讨论内经脉诊时的一个旧帖。
转贴,另开一帖:《金谷子讲黄帝内经素问》脉理节录
请各位老师指正。:084:
 
医学,是专门之学。
医学的应用,是临床的具体技术。
脉诊,是临床诊断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应用。
和任何技术一样,入门不难,提高也能办得到,至高的永远是少数。比如,西医的听诊器听诊,也和脉诊一样,会听不难,听准也能办得到,但听到细小的声音也有个天分问题。
同脉诊一样,无非是听觉的敏感、触觉的敏感、理论的认识,人体的认识程度相关。

道无虚玄,大道如坦。
多以平常心态,以常规方法,深入认识,积极探索,在各人的天生知觉范围内尽最大发挥,以期诊断明白。如此,善莫大焉。
 
从理上说,一切病是异常,人身有异,气血随之变化,脉象当然有变化可以察知。

但如果要从脉 上看银屑病的皮损是什么形状、肝功能值是多少、是否有早孕?我可以明确地说,这个想法本身就错了。
皮损不如一望,生化指标是靠验血,早孕不如测尿HCG,简单方便直接肯定,何劳乎脉诊?

同样,脉诊骨质增生、结石大小云云,同样不如影像。你这么想就是异端愚笨、舍近求远的呆法。
非不能也,有所不为也。
就算是能知,也不是高明。
高明是至简的方法。
 
后退
顶部